(約翰福音 21.1-14)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祂怎樣顯現記在下面。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喫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古時以肘為尺,一肘約有今時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西門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耶穌說:『你們來喫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約翰和彼得兩位使徒,一個富有屬靈(一元運作)的智慧,一個勇於付諸(二元運作)行動;一靜一動,各有所長,皆蒙耶穌基督喜愛。人們在日常生活的運作是依著物質性的二元思維的,所以耶穌基督的聖靈展現給門徒看時,門徒是無法辨識的。只有富有屬靈(一元運作)的門徒約翰,先感知是耶穌基督的聖靈。
(『提比哩亞海』實際是一個湖,古時原名基尼烈湖,後改稱革尼撒勒湖,繼稱『加利利海』,後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亞城作為其首邑,而再度易名『提比哩亞海』。)
(約翰福音 21.15-9)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餧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餧養我的羊。』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
耶穌基督在眾門徒面前,單向彼得說話,用心良苦,是要讓眾門徒知道,彼得雖然曾經失敗過,但耶穌基督仍要畀予他那領首的地位(因為使徒彼得雖是常陷於二元思維,但其因信心的勇於付諸行動較其他人強烈)。前兩次,「愛」神聖的愛,犧牲的愛,深謀遠慮的愛(耶穌基督問話裏所用的字,agapao);友誼的愛,回應的愛,情感的愛(彼得答話裏所用的字,phileo)。第三次,「愛」友誼的愛,回應的愛,情感的愛(包括主耶穌的問話和彼得的答話裏所用的字,phileo)。彼得因為耶穌基督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有解經家認為主三次的問話,是影射彼得先前三次不認主的失敗經歷。耶穌基督也豫言彼得年老時被拘捕與殉道的情形;而彼得對此豫言銘記在心(參彼後一14)。根據古代教會的傳說,使徒彼得不但是為主被釘十字架而殉道,並且還要求行刑的人將他倒釘,因為他自覺不配與主同有一樣的死法。
(約翰福音 21.20-5)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阿,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這些事』就是本書所寫的內容;這句話表明使徒約翰就是本書的作者。耶穌基督說使徒約翰:『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這表示耶穌基督安排屬靈富有一元思維的使徒約翰,他的事工將與這人世間的一元福音共存,而這更表示耶穌基督重視的是屬靈富有一元思維的運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