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統一物理學》(十三)(五)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八識的演化

      五根與識第八識的觸、作意遍行心所法演化,除了人與畜生道有『物質有』的報身,其他如色界、天道、阿修羅、餓鬼與地獄道眾生的報身識體,即是以電磁場波法身存在。初禪以上色界眾生,因斷外六塵,修遠離六根,斷見惑三結(身見、見取見、疑見),雖仍有六識,但六根傾向不演化,故不受外緣的染污。((見《沙門修行次第》篇))天道眾生,識體的見思惑染污較薄,六根識受業力障礙小,成就的功德較大。但愈下等的眾生(如畜生、餓鬼)染污厚、痴性重,六根識受業障大,成就的功德小。經書記載天道眾生會有五種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天道眾生五根識神通功德也受業力限制,即為見思、無明所障。欲界眾生利用五種外緣塵境(色、聲、香、味、觸)的真如法刺激,演化出物質有』的五根與識(眼、耳、鼻、舌、身)等周邊感覺器官與神經傳導系統。而且六道眾生所受的無明業障不同,對真如法的功德用認知也不同,如唯識家常說的一境四心』,水這真如法是「天見寶莊嚴,人見為清水,魚見為窟宅,鬼見為膿血」。其實用「神通」來說明天道的六根功德並不恰當,這只是用來鄙視人道的根識功德差而已。重點只是因為天道眾生的無明業障薄、明覺的功德就大一點。然而天道的神通並無助於人道、畜生道等,原因還是因緣業力的自作自受。而且各道眾生因識心的緣起法不同(即唯識法中各道眾生對相同真如法,會有不同緣起法如一境四心),應是天道眾生大都也不知有人道等,且彼此天眾之間也只會說:「彼視力好一點、此聽力差一點」,並不知彼此有神通《舌尖上的演化》作者也說:「豬的大腦內建對松露香氣的喜好,但狗的大腦缺乏這種設定」(page95),這即是佛法唯識理論的精髓。再者天道的神通,也有無法跟人道相比的,尤其是鼻舌功德方面。當然人、畜生道這鼻舌功用的染污,也是加重見思惑業行的原由。

     《八識規矩頌 前五識頌》說:「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也就是說,五根識面對外緣真如性境訊息,演化除了依循五遍行心所法(觸、作意、受、想、思),也演化出相伴的其他心所法:五別境心所法(欲、勝解、念、定、慧)、三根本煩惱(貪、嗔、癡(無明))、善十一(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中隨煩惱二(無慚、無愧),以及大隨煩惱八(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五識自己單獨相應的心所法只有五遍行、五別境和不定心所法中的眠、尋和伺,共是十三個心所法;其他心所法是依意根主導才能善惡的現起,共有二十四個。這也符合目前生物五種感覺系統的演化,眼、耳、鼻、舌、身等周邊感覺器官的神經傳導系統,是以接受與傳遞外境信息為主。而其五遍行與五別境心所法,是建構演化過程中『原我』的訊息解讀與生命調節工作。《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也認為「意向性的『原始感覺』是生物體與外界互動所形成的所有感覺的基礎,是所有情緒感覺的原始樣態。重要的是,『原始感覺』是由意識心智的『原我』所產生的。」(page 216)另外心所法中的昏沈、掉舉、眠、尋和伺等,都是依賴腦幹被蓋部(tegmentum)和下丘腦中的神經核—『上行網狀活化系統ARAS(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持續放電至視丘的板內核,而此神經核又接著放電到大腦皮質等廣大區域(page 283)。這些神經核運用神經以及化學的迴路,使腦幹的『原我』結構和大腦皮質的警覺性要不是降低(產生睡眠),或是加強(產生覺醒狀態)。而依意根識參與主導善惡情緒心所法,則是建構更複雜的心智(核心自我自傳體自我)(參見《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意識形成中的自我轉變)

     具『物質有』的生物眾生在演化方面,每種感官都是為了使眾生能適應生活環境而發展出來的。這是因為各類的眾生物種,面臨生存環境不同,對感官的演化需要也不同(即對五根識與相伴心所法的演化偏重也不同)。像鼴鼠長期在地下活動,因此不需要良好的視覺。不過,為了尋覓地下洞穴牆壁鑽出來的蠕蟲為食物,牠發展出非常敏銳的鼻子,利用嗅覺和觸覺來找尋食物。《意識究竟從何而來》認為:身體的感官(如眼、耳、鼻、舌、身)及其周圍之組織,這樣一整套的身體結構構成了所謂的『感覺門戶』。『外部指向之感覺門戶的地圖』扮演著雙重角色,第一重是觀點的營造(是自我的主要面向),接著是心智質性面向的建構,即是包括了主要感官(如眼、耳)及感官周圍之身體結構的互動資訊。位於圖像製作資料蒐集處附近的感覺門戶,提供一個心智與對象相關的生物體觀點。因這是屬於生物體結構,故也是屬於『原我(page 227)。在演化早期的單細胞及低等無神經組織生物,其對生存的「渴望」、「意願」,是使用『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這是『原我』的運作方式。而多重組織生物因有形成圖像功能的神經網絡聚合—離散區的神經迴路及腦組織的演化(page 167),這種稱為『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是『自傳體自我』的運作方式。如人類腦部是運用聚合—離散的神經迴路構造,將意向空間中的編碼知識訊號轉變成圖像空間中明確、解碼的展示。『原我』的神經學機制大部分位在腦幹層級,而構成『自傳體自我』的圖像記憶是在大腦皮質,透過此處的工作空間協調記憶的召喚機制。

     生物的感覺器官(五根識)演化看,感覺訊號的溝通是動物維持生存與繁衍所不可或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是人們所熟識的感覺系統,也是多數的動物都具有的。如許多生活在水裡的魚類也會發出「叫聲」,藉由聲音來求偶或是捍衛地盤,因此魚類的聽覺是其存活所必須的感官功能。此外,魚類也具備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覺系統,甚至有發達的側線,用來感知水中的水壓與流速,可以幫助魚類在群游時節省體力。有些魚類(如鯊魚、象鼻魚、鯰魚)及產於澳洲的鴨嘴獸、食蟻獸,則演化出電流感受器以偵測水中電場的變化,藉以感知環境中同種或異種間的訊號、或偵測環境中物理及化學因子的變化。從環境(六塵)的訊息來看,色光與音聲來自遠距的物理性訊息,主要可提供的是輻射能量的利用;而香氣、味道與觸感是近距離的化學性訊息,提供的是利用化學能量機會。例如航太科學家發現,太陽光當中波長為5000 ~14000nm的遠紅外線(被稱為「生命光波」),與生物體發射出來的遠紅外線的波長相近,是生物生存必需因素,能有效地促進動物及植物的生長。可知這些生物的感覺系統信息,是依賴『生物電流』的傳遞。『生物電流』是身體內維持生命運作過程中,所產生出的電流,它可藉由神經纖維細胞傳導訊息,規範身體組織、器官的運作,包含我們有意識的行為(如說話、走路、聽音樂……等),以及無法以意識控制的生理活動(如呼吸、心跳、腸胃蠕動、細胞間的物質傳輸……等)都是藉由生物電流來控制,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而生物體的『生物電流』產生的電磁波場,是法身的出現機轉 

     眾生的物質有報身,會依遺傳基因建立識體(識與心所法)神經系統形成電流迴路,由此生物電流』產生電磁場的法身本有,這才是輪迴的主體當眾生因身口意的行為養成習性,所產生的電磁波場會疊加或干涉到原來報身與法身的神經迴路的電磁波場。這就是建立業因種子的機轉。也就是說,眾生在世間的行為造業(構成自傳體自我』的圖像),是利用電磁波場的疊加或干涉記錄到眾生識體與五十一心所法中。接觸外界訊息的身體感官(如眼、耳、鼻、舌、身)及其周圍之組織結構,即構成了所謂的『感覺門戶』。若依佛法前五識覺的演化,這即是指《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八佛經》、《八吉祥經》等所說的普賢、觀音、虛空藏、文殊、金剛手(大勢至)等菩薩的成佛過程。(可參見《八大人覺》篇)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姜放著,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087&cid=91

3. 疊加原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4. X0805 百法明門論直解 (ntu.edu.tw)

5. 五下分結 (buddhaspace.org)

6.《意識究竟從何而來(Self Comes to Mind)》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著,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社,2012412日初版。ISBN 978-986-272-136-0

7. 佛學大辭典/光音天下生人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wikisource.org)

8.《動物之眼》邁克爾.藍德與丹.埃里克.尼爾森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121刷。ISBN 978-7-305-21969-6

9. 《舌尖上的演化》羅伯.唐恩與莫妮卡.桑切斯著,商周出版社,202212初版1刷。ISBN 978-626-318-518-0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統一物理學》(十三)(四)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八識的演化

      由人類的第六意識的運作來看,大腦的皮質區(意識分別作用)與邊緣系統(負責飲食、睡眠、性慾的生理衝動中樞),是造成貪瞋癡、十惡業(身三、口四、意三)的主因。即此意識與五十一心所法構成的黑白法(見《百法明門論》),是造作善惡業的根本。由佛法教義知道,眾生輪迴開始於第六意識的形成依著見思惑的染污偏重輪迴六趣投生第六意識是受五下分結(貪欲瞋恚身見見取見疑見)形成的法界所束縛。這主要的黑法是見惑三結(身見、見取見、疑見),與欲界九品思惑(貪瞋痴慢疑等之五煩惱),尤其是識體對五陰身的貪念(即薩迦耶見)。由教義知道第六意識的心所法造黑白業,這業力會演化出欲界的六道眾生(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而且這六道眾生演化的差異也是由見思兩惑心所所主導,如天道特質是慢心重,人道是薩迦耶見與貪欲心重,阿修羅的特性是疑心重瞋心大,畜生道是痴心重,餓鬼道是慳吝貪心,地獄眾生是瞋心重。由業力的黑白法及各道的煩惱偏重,可以知道眾生造業輪迴的趨勢。眾生如染下品思惑是屬於黑法重,傾向於投胎三惡道(畜生、惡鬼、地獄)。眾生染上品思惑是白法輕,傾向於投胎三善道(天、人、阿修羅)。這道理也是世尊在世時,常可由修行人識體的黑白法,授記修行人的輪迴與果位。白法與黑法的心所法,都因為有我執染污,必然會造作業力,有業力的識體就無法避免輪迴。眾生若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且六根識追尋心外塵境,則必然落入欲界,輪迴浮沉於六道也是必然的。((見《沙門修行次第》篇))前五識與第六識是分別識,是識體的第三能變~分別能變;也就是說,識體演化出更能分別外在環境傳入的訊息。

     由上篇了解人道第七識由心所法進一步演化,觸、作意」方面,利用五種外緣塵境(色、聲、香、味、觸)的真如法刺激,演化出五根與識(眼、耳、鼻、舌、身)等周邊感覺器官與神經傳導。受、想」方面,演化出第六根與意識來建立內部影像的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由於五根與識是依他起性(面對真如法)演化,所以演化只受二十四心所法主導。但第六根與意識是遍計所執性(面對緣起虛妄法)演化,所以演化會受所有五十一心所法主導,如大腦皮質的意識分別與邊緣系統的情感生理反應控制從『物質有』的演化觀點來看,單細胞是以膜上的接受器蛋白分子傳遞環境訊息。但進入多細胞個體的演化階段,為了傳遞外界不同訊息,就會出現不同細胞的特化與組織架構,如有些細胞膜分化成神經細胞,利用膜上離子通道的功能做快速訊息傳遞。有些細胞組織特化成接收特殊外界環境刺激的功能,如視覺的感光細胞、嗅覺的接受器細胞。那麼六道的創生次序如何? 六道雖是虛幻的,但佛法教有【光音天下生人間】的傳說,而且有所謂「在世間成佛」的說法。這意味著六道的最開始創生是~人道,而且要修行除去染污的業因,主要也是要從人道。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人道演化出第六意識的腦神經系統,才是創造出眾生電磁波場的法身本有」,而這也才是輪迴開始的主體(見《統一物理學》(十二)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法身與生物的電磁波)在環境中,報身的識體種子會遇緣而發成長為其化身的本有,這是以識體種子為因,行為外境為緣所塑造的(從唯識學的觀點,外境也是因識田種子而有)。當眾生因身口意的行為養成習性造成業力,這機轉是因為行為產生的電磁波場,會疊加或干涉到原來法報身的神經迴路的電磁波場。也就是說,眾生在世間的行為造業,是利用電磁波場的疊加或干涉記錄到眾生識體與五十一心所法中(《統一物理學》(十三)()) 因為墮入欲界,是以人道為入口,所以著薩迦耶見是六道普遍的染污。

     人道,因為識體演化偏重薩迦耶見(身見)染污,所以會利用第六意識建立自己影像,如腦神經系統。《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認為單純圖像所產生的心智是無意識的。而這需要有個主體性的—『自我』,而這主體性的定義特徵是:普遍存在於我們主觀經驗到的圖像中的感覺(即所謂相伴於心王而起的心所法)(page 18)。作者認為:自我有許多層級包括原我核心自我自傳體自我(見《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意識心智的建立) 作者認為建構意識心智的基本成分是覺醒狀態和圖像。腦部是在透過清醒的心智中,應用圖像產生自我過程而建構意識。就覺醒狀態而言,它乃是依賴腦幹的神經核群~『上行網狀活化系統ARAS(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持續放電至視丘的板內核,而此神經核又接著放電到大腦皮質等廣大區域(page 283)。這些神經核運用神經以及化學的迴路,使腦幹建構成『原我』圖像和伴隨大腦皮質的警覺性要不是降低(產生睡眠),或是加強(產生覺醒狀態)(這也即是第七識相應的八大隨煩惱心所法—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所以腦幹的覺醒狀態神經核,在解剖學上是接近腦幹的原我神經核群,而且這些神經核群是主要參與自律神經系統及生命調節工作。『物質有從神經學的角度來看,是演化的力量帶給了生命不同類型的腦。科學研究者發現,生物早在擁有心智(核心自我自傳體自我)之前,就已展現高效率並具適應力的行為,這些行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類似於擁有心智與意識活動的生物所產生的行為。事實證明完全無腦的生物,即使低等的單細胞如變形蟲、草履蟲,似乎也能展現有智力、有目的的行為(page 44)

     而許多昆蟲雖沒有明顯的腦組織,卻也能出現需有複雜心智的社會化行為。所以,生物行為在簡單生命形式組成的世界裡,雖缺乏心智與腦部,它們仍可以無意識、無心智活動的方式做出適當反應的行為(即能處理基本生命活動調節的原我)。由這些簡單生命物種的行為知識知道,識體的「受、想」演化第六意識早期,不必然已經演化出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作者依著證據所提出的理論,是在演化的歷史中找尋自我和意識的先趨。在單細胞及低等無神經組織生物,其對生存的「渴望」、「意願」使它們擁有一種在行為上的『態度』,這種稱為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而多重組織生物因有形成圖像功能的神經網絡聚合—離散區(concergence-divergence zonez/regions,CDZs/CDRs )的神經迴路及腦組織的演化(page 167),這種稱為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在更高級的哺乳類如人等,則將『意向性』與『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結合,而產生出更有優勢的記憶、語言、反思和推理的功能。意識心智的演化是從最簡單的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把這種『意向性』轉換成『原始感覺(即意識演化出伴隨的心所法)的呈現。意向性的『原始感覺』擁有個明確的特質,一個價(valence),位在介於愉悅和痛苦之間的某處(page 215)。『原始感覺』是生物體與外界互動所形成的所有感覺的基礎,是所有情緒感覺的原始樣態。重要的是,『原始感覺』是由意識心智的原我所產生的

     作者認為『原我』是建構『核心自我』必須的跳板,它是需要演化出大量不同神經模式的整合體(這兩者構成是由染色體基因決定,相當於報身)。而這些『意向性』生命管理神經模式,會時時刻刻地將生物體結構的最穩定面向(即『內部衡定internal homeostasis)繪製成地圖。『核心自我』的建構重要性是心智中主角的建立。由原我中身體地圖的『感覺門戶』訊號出現(如『聽』到鐘聲、『看』到鐘聲)與對象間的觀點營造出『能感覺與被感覺』的二元性對立關係,就在心智的內容中取得一個主角—『物質的我(page 235)所以固定在原我與其原始感覺中的核心自我機制,乃是產生意識心智的核心機制,而人類的『自傳體自我(這構成了化身)也只能透過核心自我機制建立起來。『自傳體自我』的自傳內容,即是個人記憶、過去生活經驗和為未來做計劃的總和。自傳體自我是一種以有意識的方式呈現自傳,但被學習知識、歷史文化和社會經驗所塑造著。神經系統的演化看來是,先構成原我生命中樞的自律神經系統;再次是構建更多訊息的核心自我包括五根與識的感覺器官及周邊神經系統;最後是意識中樞(自傳體自我)的大腦。所以構成『物質有』的整體神經網絡活動(包括原我核心自我自傳體自我),所形成的電磁場波即是法身。既然前五根、識與第六意識的造作業力,是眾生輪迴投胎的主因,那麼眾生遺傳基因所構成的法報化三身,就應該具備業力所主導的資糧差別。《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就舉出眾生的四種資糧,即:()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於今生獲得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智慧資糧,謂由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先世資糧,謂由宿世積集善根,於今生諸根完具,家財富足。()現法資糧,乃今世修習之福智資糧,謂於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儀。這些都與遺傳基因的報身,能表現的硬體(身體結構)與軟體(人格特質)有關。

     看來眾生物質有』的本有(由遺傳基因所構成的法報化三身)已經是有由業力主導的軟硬體差異,再接受其他中有輪迴投胎是非必要的。但如果有四大資糧相應的中有身,透過識體與心所法的法身電磁場波共振疊加,投胎是可以發生的。所以眾生中有身的投胎困難,佛法中有「盲龜浮木」(出於《雜阿含經》(卷十五))的比喻。這出生時節的心所法電磁場的相應波場疊加投胎,應該會改變遺傳基因的表現,因為會受投胎的中有識體帶來的業力影響。(《統一物理學》(十二)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法身與生物的電磁波 篇)同時受胎時的本有+中有識體控制遺傳基因表現,也受當時時空的能量磁場影響著。這也應該是出生時辰可以推算命運、星座影響人格特質的理論依據。但識體電磁場疊加的發生,也不必然只在胎兒出生的時節。佛法的法教中就有這某些時節,也會發生識牽奪舍的行為,又如社會事件中乩童的神靈附身、魔神仔(芒神)的惑人,以及常見的託夢事件。例如有人在路上,突然被陌生狗吠,就覺得很奇怪。其實,家會在某些周遭的人身上留下氣味,這是牠選定的地盤。宗教靈界也是一樣,某些人在寺廟、道場、教會活動一段時間,法身會被烙下印記(即電磁場波的某部分被以相應的波疊加),這印記在靈界是宣示作用的。某些宗教團體的教主,背後的主靈法身也有這種能力,利用法身印記吸引有緣(或稱氣味相投)的加入信徒行列!(要避免法身印記發生,就要讓自己的心性維持一元性特質。可參考《一元境界的特质》篇)

     從法身輪迴與生物電磁波效應的觀點看,物種演化過程中,當最能適應生存的物種成大多數時,其最有效的感覺器官、身體組織(如五根與識)基因活動,會經由相互輪迴投生與生物電磁場作用,而快速的在各物種間演化開來。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姜放著,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087&cid=91

3. 疊加原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4. X0805 百法明門論直解 (ntu.edu.tw)

5. 五下分結 (buddhaspace.org)

6.《意識究竟從何而來(Self Comes to Mind)》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著,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社,2012412日初版。ISBN 978-986-272-136-0

7. 佛學大辭典/光音天下生人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wikisource.org)

8. 四種資糧 (buddhaspace.org)

9. 「盲龜浮木」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tnu.edu.tw)

10. 識遷法 遷識法(頗瓦法) Garchen Dharma Institute

11. 奪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