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統一物理學》 (三)能量的空間分布與作用力的誕生


《統一物理學》 ()能量的空間分布與作用力的誕生



梵是唯一者,它從沒移動分毫,卻比心念還迅速;它雖在前方,而諸根卻無法觸及;它安然肅立,卻所向披靡。藉它之力,空界的天神支撐著眾水,也支撐著現象界之萬有。 (《伊薩奧義書》4)



物質元素中最重要的是原子核,而原子核中的能量來源是質子(中子也是以質子能量表現,只是多個高能電子)。質子內部微小尺度的3維空間是被彎曲的,每一維度彎曲成2維性(2種運動方向),故質子是6維空間結構(也就是說,大尺度的3維空間銜接微小尺度6維空間)(page48)所以,質子內部的能量運動呈現一種對稱性,即能量的二極屬性,也就是正—負、左—右旋,這也是反粒子被發現的原因。而這內部的二極屬性也影響外圍電子(上、下翻轉)的運動和能量屬性,進而影響原子傾向於分享電子而結合成分子及晶體的屬性。(page60)(10維度是伴隨著空間單元能量運動的1~9維度而展開的,也許可稱為時間維度,或是相對於熱力學的熵。)

1932年查德威克於α粒子轟擊實驗中,發現電中性的中子,其能量依數據推算是En=401×E1595819。海森堡發現原子核是由質子—中子組成的。依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夸克(E1595819)是組成質子、中子及各類強子等,同時π介子參與夸克間的能量交換成強作用力來穩定原子核系統。中子比質子多了一個夸克,正是此多的一個夸克與質子共享,使核子間的相互結合穩定。由現今物理學的許多證據發現,與核子相關的很多粒子能量(Eχ表示)和核中能量(Enp表示,中子→n、質子→p)有如下相關性:EχEnp/n2,符號表示正比關係n為整數。作者稱這種關係為核子能量的空間分布,對應的能量波長為λχ n2λp。將n2λp延伸到原子核外的(200n)2λp時,這n就是經典物理的總量子數,而這一量子數在核內、近核區依然是主導作用。(page64)

質子內部是以繆子為內核,而繆子包含有一個高能電子。中子是由一個高能電子和一個質子構成的。由空間基本單元理論推導的高能電子與能量級數系列,可在繆子及中子中發現,這也是中子—質子的弱核相互作用(弱作用力)—即經典物理中W/Z粒子的來源。弱作用力最早在中子衰變過程中發現,凡是涉及中微子的反應都是弱相互作用的過程。弱相互作用是由WZ玻色子的交換所引起的。中子結構中的質子內部高能電子,與外部的高能電子相互作用,就成了弱核力來穩定中子的存在。故參與弱相互作用的粒子有高能電子、π介子、繆子、上及下夸克(E1595819)夸克(E1595819)是唯一可以參與四種基本作用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作用力、萬有引力)的粒子,而運作的方式是透過夸克(E1595819)以能量級數系列的能量傳遞交換。(page82)這四種基本作用力是穩定所有微小粒子甚至到巨大的星體的因素,這應該是『地』大的源頭(楞嚴經所說,地大為堅性)

這一空間基本單元理論提出的能量空間分布原理和以空間基本單元作為物質粒子構成的基本物質單元,完美的解釋了主要粒子質子中子繆子等粒子的構成,而最重要的證據體現在理論推導的這些粒子質量、性質和現代物理的實驗測量數值保持完全一致的結果。依據2.725K的宇宙背景輻射提出的簡單理論,可以推導出全部重要粒子的所有屬性,這也就說明了宇宙物質的統一性在粒子物理學中,電弱交互作用(弱電理論)是電磁作用與弱交互作用的統一描述。雖然在日常的低能量情況下,電磁作用與弱作用存在很大的差異,然而在宇宙大爆炸時是有足夠地熱(約1015K),就只有一種電弱作用力,不會有分開的電磁作用與弱交互作用。然而弱電理論的問題,在於其傳遞弱作用力所提出的粒子W±Z0玻色子是有質量的,而光子是無質量的。在標準模型裡W±Z0玻色子和光子是電弱對稱性自發對稱破缺所產生的,此一過程稱做希格斯機制(page85)標準模型無法解釋這些基本粒子的質量來源,故假設有一希格斯場瀰漫於空間。在真空中,由於此希格斯場的振幅不等於0,也就是真空期望值不等於0。此時弱電交互作用裡會發生自發對稱破缺。在這概念中,所謂的能量』是一種或多種能量的循環使用(在經典物理稱為虛粒子)(page82)。但從空間基本單元理論看,這些W±Z0玻色子,不過是質子內部的高能電子和內部粒子π介子、繆子、上及下夸克(E1595819),不斷循還運動的結果而已。這時的高能電子概念是6維的封閉空間,因而有自旋性的W±Z0玻色子必然會有質量

目前量子力學理論的真空與一般認知的真空不同。在量子力學裏,真空並不是全無一物的空間虛粒子會持續地隨機生成或湮滅於空間的任意位置,這會造成奧妙的量子效應。將這些量子效應納入考量之後,空間的最低能量態,是在所有能量態之中,能量最低的能量態,不具有額外能量來製造粒子,又稱為基態或「真空態」。最低能量態的空間才是量子力學的真空。在前面我們提到反物質時,曾提出理論上宇宙大爆炸時所產生的粒子與反粒子應該數量相同,但是為什麼現今所遺留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正粒子,這即所謂的「正反物質對稱性破壞」(對稱破缺),及所謂的電荷宇稱不守恆(CP破壞)。這是因為真空的2.725K溫度不是最低能量態,會因輻射冷卻趨向於絕對0K,所以真空狀態中是充滿了負能量。而此宇宙2.725K的背景輻射溫度,也正是在真空中希格斯場的振幅不等於0的原因,也是提供弱電交互作用發生自發對稱破缺的源頭(page85)

自發對稱性破缺,這是一種自發性過程(spontaneous process),由於這過程,本來具有這種對稱性的物理系統,最終變得不再具有這種對稱性,或不再表現出這種對稱性,因此這種對稱性被隱藏。大多數物質的相態可以通過自發對稱性破缺的透鏡來理解。例如,晶體是由原子以週期性矩陣排列形成,磁鐵的磁北極與磁南極會指向某特定方向,打破旋轉對稱性。此外,還有很多種對稱性破缺的物質相態,包括液晶的向列相(nematic phase)、超流體等等。這種存在的能量傾向於最低能量態,造成物質的轉換會有自發對稱性破缺的特性,應該是『水』大的源頭。(楞嚴經所說,水大為濕性。水性融通,水性不定,流息無恒。)

這《統一物理學》理論很好也更簡易的描述了上夸克、下夸克、繆子、π介子、W±Z0玻色子等的構成與能量的推導,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於這一方法的使用貫穿著統一物理學理論的始終,如繆子的質量、磁矩的推導、質子的磁矩推導、夸克的1/3分數電荷的推導、中子的質量和磁矩的推導、核子核電荷半徑的推導,以及下面所討論的原子結合能乃至萬有引力等。這些具有物理學統一性的推導都與目前物理學界的實驗數據精確相等,並且更為深刻地揭示出核子內部的精細結構,如基本粒子內部的空間基本單元素數集合體E1595819、能量級數序列、能量的空間分布原理,以及無所不在的空間基本單元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核子內部空間體系。也正因為這些理論與實際證據的相符,使的物質發生的統一性是可以解釋的,用《統一物理學》來詮釋奧義書與唯識學的理論是可行的。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 姜放著,第六~九章。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3.《自發對稱性破缺》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AA%E5%8F%91%E5%AF%B9%E7%A7%B0%E7%A0%B4%E7%BC%BA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統一物理學》 (二)六大的誕生


《統一物理學》 ()六大的誕生



1.1.6 它不可言見(因超越於感官),它也不可(被行動器官)把握;它不由任何事物而生;它無形相,沒有感覺器官,沒有行動器官;不可毀損;它廣大遍布(如虛空一樣地),極其精微;是所有造物的源頭—智者說,這梵無處不在,無物不是。(禿頂奧義書》())

6.2 這位至尊的主人永遠含攝整個世界。它是唯一的智者,它是全知者。是它創造了時間。它是純粹的。它念頭一動,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就作為它的作品,自它裡面湧現出來。此須細加思量。(白騾氏奧義書》())

6.3 這位主人完成了自己對宇宙的創造,然後就審視之。復次,它又把、一、二三,或原質的八種粗糙元素,再加上時間與心靈的精微屬性,全部加以融合(白騾氏奧義書》())

5.1 至尊梵高於金胎。知識與無知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無知正是生死之因,但知識卻通往不朽。那掌控知識與無知的梵則與此兩者皆不同。換言之,梵乃是至尊(白騾氏奧義書》())

5.2 它是獨一者。它無所不在,它居住在一切存在裡。它臨在於每一個子宮,控制每一個源頭。眾所周知的金胎,乃是誕生於創世之初。但卻正是它以知識來充滿,目擊金胎之誕生。這位主人與萬物有別。(白騾氏奧義書》())



梵創造了一切,也含攝於一切中。知識(指覺識)與無知(指無覺知的真如法,是物質萬法的源頭)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梵的知識創造了金胎(是一切有情識性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白淨識),同時也賦予明覺的知識力量。梵的無知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所構成的真如法界。而金胎與真如法都是梵所創造、所掌控的。當金胎的有情識,因過去的業行染汙而有異熟種子,就會發生識性轉變而落入業力轉識的無明,當依真如法緣起法相,就起無明的二元性分別,就會眾生的生老病死。有情眾生(無明識性)的緣起法界,是依著真如法而有『此業識有故彼真如緣起法有,此業識無然彼真如法不變』的生滅變化,故無明正是生死之因,但金胎的智覺卻通往不朽。故這位主人—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與萬物有別。

眾生的有情識,依法住法位的真如法緣起現象界的法相。在緣起法相時都會因一元性的覺知,而有『梵即是我』、『物我一如』、『性相一如』、『心法一如』的親證。也就是說,在創造之當下『原人』與『原質』是一起發生的,是『心法一如』的。金胎(純粹之識,即第六大的識性)是如潔淨的鏡子般,依著『原質』呈現法相。換言之,空間單元能量海在誕生最微小的粒子物質時,就於金胎的明鏡中也產生粒子法相。

據現今物理學的觀察,宇宙空間可以直接以光速傳播的就是光波(電磁波的一種)、電磁波。而發出這種波的物質就是電子,並且光波更多的是伴隨著電子的運動產生的。電子質量為:me=0.910938291X10-30kg,電子應該是宇宙空間中最普遍、最簡單的、能量最低的穩定粒子。電子與空間的密切程度以至於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把空間設想為電子海,在真空中施加足夠大的能量下,可以由真空中激發產生電子。同樣地,正、負電子相遇湮滅時放出光子,這光子其實就是空間基本單元波動的表現(《統一物理學》page12)

狄拉克提出狄拉克方程式來說明空間電子海的理論,其等式中發現除了一般正能量之外的負能量結果。這顯示出一個問題,當電子趨向於朝著最低可能的能階躍遷時;負無限大的能量是毫無意義的。但為了要彌補這條件,狄拉克提出真空狀態中是充滿了負能量(即因真空的2.725K溫度,會因輻射冷卻趨向於絕對0K)電子的「海」,稱作狄拉克之海。任何真實的電子因此會填補這些海中具有正能量的部分。衍伸這個想法,1932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卡爾·安德森在實驗中證實了正電子的存在。雖然狄拉克自己沒有使用反物質這個術語,但是後來的科學家將反質子等粒子稱呼為『反物質』反質子、反中子和反電子如果像質子、中子、電子那樣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反原子。反物質和物質一旦相遇,就相互吸引、碰撞而100%轉化為光並釋放出的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叫做湮滅。反物質的運動,並不違反因果律。當電磁波的超前波和延遲波相加時,違反因果律的項次會互相抵消。如果沒有了反物質,因果律反而會瓦解。由現代物理的結論來看,未激發的明鏡『空間單元能量海』是充滿光明的,是目擊者可以鏡像的呈現粒子(激發態的各種空間單元集合體)的誕生,也就是說它就是『金胎』,就是『識』大(楞嚴經所說,識()大為覺知與了別之性)

由於電子與空間的密切關係,本書作者提出下列假設(page12)

假設4:電子也是由空間單元組成的

假設5空間單元的半徑(或者說空間單元受激發後可構成的最初級的穩定體佔據空間的半徑)接近(受能量態影響,空間單元體積會有變化)或與經典電子半徑相同。(即空間單元體受激後處於電子能量態下,r0=re)(所謂的『激發態』是指空間單元擁有了內稟自旋能量)

從目前宇宙所有基本粒子來看,電子應該是空間單元最容易構成的穩定體。電子的空間能量密度球體,是以其康普頓波長(λe)為半徑的球型空間。而電子(即受激後的空間單元體)的體積是以r0=re為半徑的球體。因在此極微小尺度下,空間是彎曲的6維度,故λer0(=re)應視為圓周長。而一個電子康普頓波長(λe)的圓周是由137個激發態的空間單元體波長(r0=re)所圍成,即λe=137 r0=(1/α) r0(α=1/137精細結構常數)。所以,電子的空間能量密度球體積是激發態的空間單元體積的(2π/α)3=638327600倍,即經典物理學所謂的電子,是由638327600個激發電子態(即具有電子內稟自旋能量)的空間單元所組成。同樣道理可以推算,經典物理學所謂的質子,是由638327600個激發質子態(即具有質子內稟自旋能量)的空間單元所組成。

由此發現作者提出下列假設(page24)

假設6空間存在基本單元體,包括質子、中微子在內的所有物質都是由空間基本單元組成的。組成正電子的638327600空間單元,在賦予更大能量後可以構成質子。即質子是由638327600個處於更高能量狀態的空間單元構成。

作者發現638327600其實就是素數1595819400倍。由於素數是不可再分割的數,所以可以理解為電子、質子這些基本粒子是由400個完整不可分割的空間單元集合體組成。所以質子的能量是EP=400×E1595819,而這個E1595819就是直接參與了構成宇宙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元子的合成的—夸克。所謂物質的質量,是指封閉在6維空間的能量。若能量受激發而有自旋性,就會顯示出慣性質量而被測得,否則只能用熱力學的方法推算。存在能量的傳遞是以級數系列的『能量包』方式,這也是質子的能量是以E1595819組成的原因:E1595819=EP/400=(1/5)×(1/80)×EP

而級數系列Sn=1+r+r2+--+rn,絕對值r<1時,Sn-1=r+r2+--+rn =(r-rn)/(1-r),當r=1/34=1/81n=∞,S-1=Σ(n=1→∞)1/(34)n=1/80。所以,空間像單元能量體形成的大海,而受激態的單元自旋形成電子能量態時就像旋渦,只不過是將638327600個各向異性的單元體,協調成統一方向自旋的集合體(質子的形成也是如此)E1595819的形成其實是質子能量在封閉的9維空間分布的結果。這集合體同方向的自旋能量,即是使能量表現出粒子性及產生慣性的質量。而質子中5E1595819形成一組能量級數系列傳遞能量,也是使原子核外電子於電子軌道繞行運動的起因(非連續的『能量包』方式,即是普郎克常數的基礎)。而這質子的自旋能量會造成核外電子的上、下翻轉,也是造成兩個核子傾向於分享軌道上的電子,而結合形成分子的原因。所以自旋能量(正—反、位能—動能轉換)應是『風』大的源頭(楞嚴經所說,風大為動性)

由此發現作者提出新的假設(page30)     

假設61595819個空間單元組成的一個空間單元的素數集合體能量為:E1595819=2.34568eV,是構成了核子的基本單元—上夸克,即上夸克是由一個空間單元素數(1595819)集合體所構成。2空間單元素數集合體,構成了核子的基本單元—下夸克。

根據現代物理實際測得數據,各種粒子如繆子、π0、π+、π-等推算均是由夸克構成。由此發現作者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7:質子內部由1595819個空間單元組成的素數集合體E1595819是構成各種粒子、介子的基本單元體。(page31)

假設83π介子、1個繆子、2個上旋的上夸克、1個下旋的下夸克,構成一個質子。(page36)

由於物質都是由原子核形成的原子,再結合成元素、分子等基本物質組成。所以這些物質的能量來源,都源於元素中的原子核,因此核中質子、中子的空間單元素數集合體夸克E1595819所提供的能量級數系列的『能量包』傳遞方式,應該是『火』大的源頭(楞嚴經所說,火大為煖性)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 姜放著,第二~五章。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3.《反物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8D%E7%89%A9%E8%B4%A8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統一物理學》 (一)永恆存在的主體

《統一物理學》 ()永恆存在的主體



有一次,喜歡論辯梵知的諸聖者相遇再一起,彼此相詢:『梵是宇宙的原因嗎?我們自何處而來?而我們來了,誰來保守維繫著我們?當我們命終之日,我們又將去往何方?哦,知梵者,究竟是誰在掌控著我們,使我們受制於某種苦樂的法則而無法得著自由?』時間、物性、因果、偶然、土、水等諸元素,或個體自我—正是這些(時間、六大)構成了宇宙之起因嗎?我們必須思考這問題。 (白騾氏奧義書》() 1.11.2)

聖者們進入深度的冥想,並看見光芒四射的宇宙大我作為世界肇因之權能。梵的幻力,稱作摩耶,是指梵創造的有情識(阿特曼、個體自我),依真如法緣起萬法時,會有三能識變而展現三種特質: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而有情識(阿特曼)緣起法相時,當下即具『有(自我主體)』、『時(時間)』『界(空間)』。(白騾氏奧義書》() 1.3)

原質,即是梵所創造的真如法(即是『有相之梵』),是有情識緣起一切世間萬法所依的,就是摩耶而緣起的宇宙萬象,就是依著摩耶的幻力而有。梵創造了原質(真如法),有情眾生的六轉識,因摩耶的無明業力而依著原質而有二元分別的法相。但梵創造的宇宙自我(有情白淨識)是一元性的,不落入六轉識二元分別的感官世界所迷惑。(白騾氏奧義書》() 4.54.10)

「此」現象界萬法是依「彼」真如法緣起的,是「彼」有故「此」有,「彼」無故「此」無。因真如法「彼」是一元性的無限,故緣起的現象界萬法也是無限的。但梵(佛性)恁麼而有的真如法「彼」是法住法位的,是恆常不變的,是「此」無而「彼」不變,而且是一元性的無限。這是奧義書『不二』智慧的宣言。(《伊薩奧義書》禱詞)

所以,梵創造了一切,也含攝於一切中。梵創造了金胎(『原人』,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白淨識),同時也賦予明的知識力量(覺知的智慧)。梵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所構成的真如法(『原質』,是無知)界。而金胎與真如法都是梵所創造、所掌控的。當金胎的有情識,因過去的業行而有異熟種子,就會發生識轉變而依真如法緣起法相,當緣起法相起起二元性無明分別時,就有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有情眾生的緣起法界,是依著真如法(無知,即無明)而有『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生滅變化,故無知正是生死之因,但知識卻通往不朽。故這位主人—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與萬物有別。(白騾氏奧義書》() 5.2)

從奧義書的古老智慧可以推知,最基本的存在主體是『梵』。由梵創造了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的真如法。而且,梵含攝於這一切之中再由真如法衍生出『原人』(一切有情識、心靈、精神的源頭),和『原質』(一切無情法、物質的源頭)。因此,現代科學的文明要能夠有符合古老智慧的統一性理論,必須能夠說明上述的一些事項。例如主體的梵「含攝於一切之中」,也就是說『空』也是由梵所成的。從這一點來看,曾經流行的『以太(ether)』學說,認為真空中充滿著『以太』可當作光的載體,並能滲透到通常的物質中;另外『弦(String theory)』理論,認為宇宙空間及其物質都是由不同狀態的弦、超弦所構成;這兩理論都有可能來註解梵的運作。但《統一物理學》作者所提出的『空間基本單元』理論,有足夠的證據和數理推導來說明。

首先,要確認的是「『空』也是由梵所成的」這事,表示宇宙空間也應是具有物質屬性。已經被人們確認的宇宙空間的物質屬性有:

1.   無論是『以太』還是『弦』,宇宙空間必定存在著某種基本物質單元;

2.   由於光、電磁波、引力均由空間傳播,所以宇宙空間一定還存在某種性質的基本物質單元(可簡稱空間基本單元),並且由於這種物質單元的運動才使得這些能量波動(以光速的)得以在空間傳播;

3.   宇宙空間自身存在溫度為2.725K的熱輻射(排除了粒子性的輻射)。由於熱輻射是物質熱運動的一種直接表徵,這也證明了宇宙空間確實是存在某種基本物質單元這一猜測,並且由於這種基本物質單元的熱運動引發了2.725K的熱輻射。

由這些理由,可以假設存在這樣宇宙空間的物質基本單元體,並由這種基本單元體及其運作的法則,構成所有宇宙中的精神與衍生物質(即原人與原質),微小如電子、質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巨大如行星、恆星、星系、黑洞等。在這種前提下,作者發現宇宙空間存在相當於2.725K左右的電磁輻射,就是由這種宇宙空間基本單元的運動所引起。而且進一步假設,空間單元的運動導致了光、電磁波、引力在空間的傳播。而這些的傳播都是光速,故可以假設空間單元的運動也是光速。

空間基本單元理論』提出以下三個假設:

假設1:宇宙空間是物質的,並且存在基本物質單元。這種空間單元體以不同的能量狀態形式,構成了宇宙的所有形態的物質,並假定於2.725K基本能量態下的空間單元體的能量等效質量為m0(非慣性質量),相應能量為m0c2

假設2:由於這種空間單元的運動(波動、振動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交換),導致宇宙空間存在2.725K(實際測量值)左右的微波背景輻射

假設3空間單元的運動(採用均方根速度,原因在於均方根速度是能量傳遞的速度),或能量交換為光速:urms=c (rms,root mean square velocity)

根據量子物理學對於(溫度為T)黑體輻射的解釋:空間基本單元在空間的運動,可以分解為在0至無限大的頻率範圍內的諧振子的振動模式。由於空間單元的運動是3維的,其總平均能量為:Ē=3kBT 1/2(m0C2)=3/2(kBT)
Ē總平均能量;kB:波耳茲曼常數;T:絕對溫度


當空間背景輻射的等效溫度T=0時:空間基本單元的能量為0,等效質量也為0。因此空間基本單元不具備慣性質量,或者極其為小不在檢測範圍,因此也可以說,在檢測範圍內空間基本單元的慣性質量為0,靜止質量也為0。所以空間基本單元作為構成『空』大存在的物質,具有可以在能量激發下產生波動(光波),以及可以以光速傳播波動能量的真實屬性。(楞嚴經所說,空大為無礙之性)

想像中的空間單元形態或許更接近於當代物理學的『弦』,或類球形的形態,或一個各向同性的多維度微小空間區域,其等效質量1.255826X10-39kg,約能量0.704467eV。空間單元的質量與形態和所處的能量狀態是直接相關,並且處於基態的空間單元是不具有自旋角動量屬性。由這空間基本單元的運作,將產生所有的物理原則與物質。所以,宇宙的存在與運作是因為其溫度非絕對0度,即其能量非0,而是2.725K。這樣的非0能量,啟動了物理的運轉與物質的生成。所以,如果要用此理論解釋梵的創造『原人』與『原質』,這非0空間單元能量海的運轉,必須具備有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的所有特性。這空間單元能量海是不是聖者們進入深度的冥想,所看見光芒四射的『宇宙大我』?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 姜放著,第一章。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印度生死書(16) 卡塔奧義書(五)


印度生死書(16) 卡塔奧義書()



2.3.1 「整個宇宙如同一顆巨大的菩提樹,而其根部卻高高在上(居於梵界),其枝葉(如塵世男女,如動物、蟲子和植物等)卻是往塵世生長。這(現象界)是無始無終的(它來來去去,一次又一次,如同波浪—亦即輪迴)。這棵大樹的根就是梵,他們說,它是清淨的,是恆在的。包括這個地球在內的所有世界都居住在它那裡,再也沒有可以超過它的事物。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2.3.2「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從布魯納(prana,生命之氣息,亦即梵與它自己的能量摩耶結合在一起時所生)而來。又依此布魯納而行止。這梵如擊打的霹靂,是大恐怖者。那些親證此梵者便成為不朽。」

這存在的全部,此節奧義書將它比作菩提樹。然而這種比喻無法呈現真實的梵與虛幻的現象界的差別。雖然菩提樹的根莖葉栩栩如生,但它們是長於塵界,是依原質(五大所成的真如法)而有,是因原人(布魯納,即個體自我、有情識)而異的。所以,這菩提樹是因原人依原質投影而有的虛幻影像,即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從布魯納(生命之氣息,亦即梵與它自己的能量摩耶結合在一起時所生)而來。又依此布魯納而行止。



2.3.3 「出於畏懼(),火才散發熱量;出於畏懼(),太陽才發放光芒;出於畏懼(),因陀羅、伐由、第五位神和死神,各司其職,不敢怠慢。」

所有的天神火、太陽、因陀羅(雷神)、伐由(風神)、第五位神的死神,都是梵所成就,依梵才有其大能。



2.3.4 「如果一個人,他在生前就獲得梵知,他就會在這一生得以解脫。不然,他則會在這個世界或另外的世界中再度出生。」

『梵知』—即親證『我即是梵』,如果一個人獲得它就融入一元性中,在這一生就得以解脫。否則,仍在二元性的心識摩耶幻力中,把身體當成我,身口意仍在煩惱中造業輪迴。



2.3.5 「正如清晰的鏡子會映照出清晰的身影,你在純潔的自心中亦可映現出自我;正如你在朦朧的夢境所見到的朦朧的事務,你在祖道所見的也盡是模糊的自我;正如你在水中所見的倒影一般,你在乾達婆世界所見的自我也是霧裡看花。但是,當你在梵界見到你的自我之時,你所見的,則如同光與暗那般清晰分明。」

『祖道』—指輪迴在各道的有情識,如人道之有情眾生。人的有情識因業力摩耶幻力,使其所見到的原質(五大所成真如法),成為其正報身與依報世界。所以,正如人在水中所見的倒影一般,人在乾達婆世界所見的自我也是霧裡看花。要看清楚本質的自我,其先決的條件是有清明的心靈(白淨識),這是需要去清除心識中的無明業因。所以苦行於棄絕感官的造業,是潔淨心靈的唯一途徑。當人的心靈如清晰的鏡子,即可映現出清晰的自我。



2.3.6 「而感官卻有著另外一個源頭,它們是諸元素的產物。當一個人在睡醒時,它們就甚活躍;當一個人處於睡眠態,它們就閑散。一位真正的智者明白自我是獨立於諸根的,他也就因此而超然於煩惱。」

感官是諸元素的產物,它們的源頭是原質,它們只是原人的工具,原人是獨立於它們。當一個人在睡醒時,它們就被活躍,就被人依著法位緣起法相;當一個人處於睡眠態,它們就法住法位的閑散著。



2.3.7 「人的心意識超越於人的感官;理性超越於心意;而超越於理性的是大我(首現者);超越於大我的是未顯現者。」

感官五根(眼耳鼻舌身),是由五根識(感官的對象)所操控。而五根識匯集到第六分別意識(人的心意),第六意識可以展現六根互用。第六分別意識是由第七末那思量識掌控,這第七識是一元性的我執識(理性),而超越於理性(我執識)的,是偉大之自我—「大我」(無分別的第八阿賴耶異熟識,或稱金胎)。未顯現者(創造的真如白淨識與原質真如法)超越於偉大之自我—「大我」,宇宙之大我(即梵)超越於未顯現者。梵掌控著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故也操控著六大所構成的未顯現者。



2.3.8 「原人(purusa)是遍在的,也是無形無色的(所以無法知其真正面目)。無論何人,如果認識了它,他就會得以解脫(於生死輪迴),而且獲得不死(甚至在它尚活著的時候)。」

原人(purusa,阿特曼、真我、真如白淨識)是超越於布魯納(prana意為會動的氣息、呼吸、生命,即指有異熟種子的阿賴耶識)。它是遍在的,它就是萬物中的至偉至大者,也就是萬物的自性。認識了它—即親證一元性自我,就認識了梵。



2.3.9 「宇宙大我不是我們視覺的對象。沒有人可以以其肉眼察覺到它(或以其他感官來感知)。只有當一個人的心意是潔淨的,而且不斷的冥想它,它就會自己顯示自己於其心中。當以恰當的方式親證它之後,此人就成為不朽。」

2.3.10 「當五種感覺器官都停止了工作,心意也完全平靜消融了之後,理性也就從其工作中隱退,這樣就是智者們所描述的最高的靈性狀態。」

宇宙大我不是我們感官的對象,而是『它即其所是』。宇宙自我的『梵我一如』,是『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它只能透過親證來認識。這一條趨向一元性的存在之路,是要以帶著深度的覺知(明辨的智慧),及捨棄感官對六塵二元性二元性分別的煩惱來達成。經過不斷的精進、努力,淨化心智,當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識)都停止了工作,心意(第六分別意識)也完全平靜消融了之後,理性(第七末那思量識)也就從其工作中隱退,這樣就是智者們所描述的最高的靈性狀態。



2.3.11 「根據瑜伽智者所云,所有的感官已經完全靜止下來的狀態也就是瑜伽。在此狀態中,瑜伽士從來不會犯錯(比如,他不會再被感官享樂所引誘,因為它與自我就是一)。但是,這種瑜伽狀態正如它會顯現一樣,也會消失。」

『瑜伽』—指所有的感官已經完全靜止下來的狀態。在瑜伽狀態中,瑜伽士不會再被感官享樂所引誘,因為它與自我就是一。



2.3.12 「自我()超越於語言和思想,眼睛(和其他感官)無法覺察到它。(然而)有些人(已經受過經典和他們自己的古魯之啟迪的人)卻相信它的存在。但是,對於那些不信的人,如何才能說服他們呢?」

自我()這一元性的存在,是不同於那些人們可以論證的對象,是超越語言、思慮的『言語道斷,心行滅處』。有印證這一元境的祖師(即古魯),其行儀(即身口意)是依循著這種一元性,所以能啟迪身邊跟隨的修行者,而他們由祖師的指導,也能相信它的存在。



2.3.13 「首要的是,一個人必須對宇宙大我的存在有所認識。接著,他必須設法親證阿特曼的真實本性。在這樣的兩類人—即那些相信宇宙大我之存在與匱乏次依信仰的人之間,(其區別就在於,)自我會將自己向前者顯現。」

2.3.14 「當一個人摧毀了他內心的所有欲望,那麼,他就會在此生獲得不死,與梵融合為一體。」

要達到這『我即是梵』的一元性永恆之境,唯一途徑:首先是當成所追求的目標—對真我的強烈覺知,其次是禁欲—踐行棄絕。這是一個人先對宇宙大我的存在有所認識,他再努力親證阿特曼的真實本性。而這種人在潔淨心靈後,自我會將自己向他顯現。



2.3.15 「正是在此世,當心意全然跟除了它的所有幻想(它們俱因無明而來),世人就開始感知到他自己的不死,這也就是吠陀經典的信息(可能沒有比此更高的信息了)。」

吠陀經典的信息是,人所處的世間萬象雖有生滅,但這是因無明業力緣起的幻影。當潔淨心靈後,個體自我的本質是明性的智慧,這能親證永恆的梵。



2.3.16 「人類的心臟有一百零一條心脈連接著,其中有一條通往頭顱的頂部。當一個人的靈魂由這條脈絡出去,則此人已經獲得了不朽。不然,則會以其它的脈絡出來,也就進入了重生,其結果將會是以人,也可能以低於人的形式重新誕生。」

這一條通往頭顱的頂部的脈絡,稱為『中脈』、『蘇壽門那』。這是瑜伽行者透過內觀,所感知的一條心識流脈,在人體脊椎間,直通頭頂,據說是靈魂離世的最佳通道。



2.3.17 「任何人的心中都居住著如拇指大小的內在自我,正如從葉鞘中提取脆嫩的肉莖需以巨大的耐心一樣,一個(尋求解脫的)人也應該藉著其辨別之力,學會將自我從身體中分離出來,並且要明白這被分離出來的自我就是純粹的、永恆的宇宙大我。」

這裡個體自我(即欲界人道的中陰有情識身)依《奧義書》所說,是細如拇指(從物質面看,可能指人的腦解剖位置—橋腦與延腦的生命中樞;從非物質面看,《顯揚聖教論》說:「有情命終後。或者有中陰,就是將出生有色界的。或者沒有中陰,就是將出生無色界的。」),而這純粹的、永恆的宇宙大我是被業力煩惱垢所包裹,需以巨大的耐心和辨別的智慧,將其淨化分離出來。



2.3.18 「於是,納西卡達從死神閻摩那裡獲得了關於梵的知識(這梵即是他自己的靈魂,也是萬有的靈魂),也得到了瑜伽的知識(包括了它的原則和實踐),這些就幫助他獲得了與梵的合一,成為純粹和不死。任何人,只要獲得這樣的知識,也會成為一樣的(純粹和不死)。」

這是《卡塔奧義書》藉著納西卡達與死神閻摩的對話,來傳達至尊的自我知識。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印度生死書(15) 卡塔奧義書(四)


印度生死書(15) 卡塔奧義書()



2.1.1 「由自己誕育出自己的我主所創造的感官有著天然的不足,那就是它們天生朝向外界。這也解釋了為甚麼人們可以看得清外部的世界,卻無法看明內在的自我。只有那些稀奇的智者,他們尋求永生的奧秘,而將自己的感覺器官由外界縮回,從而看清了內在的自我。」

2.1.2 「那些幼稚的人總在追逐著外界的事物,他們也總是要落入死亡張開的巨大羅網。而有智慧的人則不然,他們知道真正的永恆在哪裡。這也正是他們為何會拒絕塵俗的一切之緣由。因為他們深知其短暫意識的本性。」

兩類知識就被視為:塵知和靈知。人的感官六根天生朝向外界追逐六塵,創造了無數的二元分別經驗與名相,這就是塵知。但處一元性的聖者才知道:「存在這兩種類型的知識—一類是關於梵界,是明的、是一元性的、是絕對的知;一類是關於塵界,是無明的、是二元性的、是相對的知。」只有接受過靈知教導的智者,他們才知道將自己的感覺器官由外界縮回,由淨化自己的心獲得清明的智慧,從而看清了內在一元性的自我。



2.1.3 「一個人正是靠借自我才知道形相、味道、氣味、聲音、觸覺和兩性的愉悅。難道還有自我所不知的其他事物嗎(因為自我是全知的)?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2.1.4 「一個人無論擁有什麼樣的經驗—不管是在睡夢狀態,還是醒覺狀態—皆因了偉大的、無處不在的真我。一個覺悟的靈魂會意識到它自身與偉大的自我的同一性,它就不再受制於塵世的痛苦。」

塵知雖是靠感官六根接觸六塵,而建立二元分別經驗與名相的知識,但這能力仍是靠借自我(即未染污的真我)才有此功德用。所以,這能產生塵知的作用的那個(自我),也就是納西卡達所追求的真我。故一個人不管是在睡夢狀態,還是醒覺狀態,皆因了偉大的、無處不在的真我而存在著。



2.1.5 「這個人不再追逐於行動的結果,他知道了個體自我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主宰,他發現了自己與它的親密關係(即意識到他與它的一體性),他便無所畏懼。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如果一個人知道有靈知的聖道,就會像納西卡達的反省:「如果已經知道自己必將腐爛和死去,所有的感官和快樂也必將一無所有。如果他已經知道有不朽的生命能夠滿足他更高的需求,那麼,此人難道還會去選擇所謂的長壽嗎?真我之有無,關係到解脫、永恆,這個問題才是重大的。」



2.1.6 「他(靈性的追尋者)能夠清楚地看到它在諸元素之前存在,它是意識的實生子,它居住於萬物的心中,在萬物的身體裡,也在器官之中(所有都從元素而生)。它真正的看到了那個。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追尋者的靈性是梵所創造的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同時梵也賦予明的知識力量(覺知的智慧),它是全知者。梵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並以五大元素就作為材料構成真如法(無知)界。眾生的有情識(靈性),是依諸元素所構成的真如法緣起現象界的法相。所以,眾生的有情識能夠清楚地看到梵在諸元素之前存在,且居住於萬物的心中,在萬物的身體裡。



2.1.7 「眾神的靈魂,阿底提,以宇宙能量的形式把自己呈現出來。它是唯一的食者,它也是五元素。它居住於萬物的內心。如果一位靈性追尋者將自己與它的身分認同為一,他就親證了梵。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阿底提,無所限制、食者的意思,是毀滅者,這裡是指梵以能量展現的金胎、首現者。緣起的現象界是由金胎依諸元素所構成的原質真如法而有,故是它以宇宙能量的形式把自己呈現出來。所以,一位靈性追尋者將自己與能量形式的阿底提認同為一,他就親證了梵。



2.1.8 「正如懷孕的婦人會細心的照料其腹中的胎兒,那些警覺於其宗教義務、供上黃油和其他供物的人,也會細心照料兩根(用於點亮火焰的)木片之間的祭火。他們每日敬奉此火。這祭火也就是全知的宇宙存在。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在古印度家居者家裡是點燃著聖火,而且總是以祭品使其燃燒發光。從吠陀經典的教導知道,火祭是抵達天界之路閻摩說:「這『火』即意味著『實現不朽』,而且它也支撐著宇宙,並深藏於智者心中。」這裡『火』意味著萬物的本質,而這正是它支撐著宇宙的原因。在印度文化中相信,如果你崇拜某物,你就會與某物合一。所以,如果你崇拜『火』,你將與『火』合一,即與萬物的本質合一,那麼你將『實現不朽』



2.1.9 「它(即梵)那裏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太陽落下的地方,眾天神依賴它。無人能夠獨立於它。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梵在一切的存在裡,也是梵賦予一切存在能力。梵創造的真如法法住法位,而這真如法界不可說動與不動、用與無用。只有當梵創造的有情識,以梵的摩耶幻力緣起時,這些所顯的現象界萬法—如太陽的升起與落下,才因著所依的原質真如法法位緣起,透過這樣的疊置而有動與不動、用與無用。



2.1.10 「此處有的,彼處亦有;彼處有的,此處亦有。如果一個人認為彼與此之間存在著差別,則他將由死亡走向死亡。」

2.1.11 「單單通過(潔淨)心靈,這()就能夠被認識。無物可以與這()分離。一個人如果以為某物可以與之分離,則他將由死亡走向死亡。」

梵運作了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涉入一切,而這是『遍界不曾藏』的「此處有的,彼處亦有;彼處有的,此處亦有」一元性。如果有情識仍落在有「彼與此之間存在著差別」的二元性,表示這有情識仍因業力所困,那他就要再受業報有生死輪迴。但只要有情識通過潔淨心靈,就可以在內心看到本質的一元性自我,就能夠被親證『梵我一如』



2.1.12 「梵居於身體,如拇指般大小。它控制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當靈性追求者了解了梵,它將不再隱藏它自己。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2.1.13 「這個拇指大小的存在被瑜伽士視為無煙的火焰。這一存在掌控著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它總是在那兒,既在現在,也在末後。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這裡個體自我(即欲界人道的中陰有情識身)依《奧義書》所說,是細如拇指(從物質面看,可能指人的腦解剖位置—橋腦、中腦與延腦的生命中樞;從非物質面看,《顯揚聖教論》說:「有情命終後。或者有中陰,就是將出生有色界的。或者沒有中陰,就是將出生無色界的。」)這個拇指大小的存在被瑜伽士視為無煙的火焰。這心中的『火』意味著萬物的本質,這『火』是梵的化身也是光明、照亮萬物的源頭,就像智者能夠有覺照的智慧,故瑜伽士崇拜『火』,與『火』合一來實現不朽。這一存在是一元性,所以它掌控著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掌控著空間—總是在那兒,既在現在,也在末後。



2.1.14 「正像落在險峻絕壁上的雨水會沿著山坡四處流淌一樣,同樣地,人們會以為每一個體都擁有自己的靈魂,因其皆有一個特徵明顯的身體。但是這麼思想的人,他也將會隨著這些(易朽的)特徵而易朽。」

此處奧義書要提醒的是落入我相、人相的二元性,會執著身體微個體我。因為二元性的我相,就會有內外關係的錯誤;二元性的人相,就會有主客關係的錯誤。陷入了這種二元性的謬誤,就會把虛幻、易朽的肉體當成實體。



2.1.15 「哦,喬達摩,當純淨的水流入純淨的水,那就合二為一了。這樣的事情也發生於智者身上,當其領悟了至高的自我知識,他的靈魂也就成為了梵。」

靈性追求者斷除外欲、淨化心靈後,其心識中的無明業種消除,成就的白淨識即是金胎,是梵。所以,就像純淨的水流入純淨的水,那就合二為一了。



2.2.1 「我們的身體上有十一扇大門,裡面居住著自我,自我是無生者,是永遠純粹的意識。一位靈性追求者總是讓這身體服務於自我(亦即僅為靈性實踐而存在),而且依此而行,來認識自我的本性。從而超越於痛苦與煩惱。當他克服了無明,停止了與身體的認同,他便由(追隨死亡的)生死輪迴之中得以解脫。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身體的十一扇大門—嘴巴、雙眼、雙鼻孔、雙耳、肚臍、排泄與生殖器官、及頭頂的一個孔穴(瑜伽士修練離體就是由此孔)。這感官根門是服務於自我,靈性追求者總是『依此而行』(即依原質(真如法)而作一元性的身口意行,不隨身體感官二元分別的煩惱造業),來認識自我的本性。所以他停止了與身體的認同,也就克服了無明,他便由(追隨死亡的)生死輪迴之中得以解脫。



2.2.2 「自我是無處不在的。它是天上的太陽,它支撐著萬物,故它即是Vasuh;它是天地之間遍布虛空的氣;它是祭壇上燃燒的火焰,故它是hota,它是神壇上的聖火,或者說,它即是聖火,而整個大地即是其祭壇;它是婆羅門家裡的客人;它是罐中的蘇摩酒;它居於人;它居於神;它居於空界。它如魚或其他水棲植物一般地居於水域;它如水稻、小麥或其他植物一般地居於地表;它是rtaja,因為它是祭祀中的物品;從高山之巔下來,它就是溪流與河水;這自我就是萬物中的至偉至大者,也就是萬物的自性。」

這自我—阿特曼、個體自我(即梵所創造的,於人神等生命是有情識—原人;於山河等是無情法—原質),是無處不在的,這自我就是萬物中的至偉至大者,也就是萬物的自性。而所有多元的客體,都是基於一,基於梵。



2.2.3 「自我引導著生命氣息向上(prana 布魯納),自我也引導著生命氣息向下(apana)。這自我居於我們的內心,瑜伽士冥想著它。所有的感官履行各自的使命,好似要將其作為貢物獻給主人一般,而這主人就是自我。」

梵創造了一切,也含攝於一切中。知識與無知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梵創造了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白淨識),同時也賦予明的知識力量(覺知的智慧)。梵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所構成的原質真如法(無知)界。自我引導著生命氣息向上,由金胎生出布魯納(意為會動的氣息、呼吸、生命,即指有異熟種子的阿賴耶識)。自我也引導著生命氣息向下,生出了apana(不動的氣息、生命,如植物)



2.2.4 「當這顯現的靈魂棄下身體,而(從身體裡面)分離出來之後,尙剩何物?(無物存留) 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2.2.5 「沒有任何人僅僅靠借其生命之氣息而存活。還有另外的某物在支撐著他。pranaapana兩者皆依賴於此「某物」(亦即宇宙大我)。」

瑜伽士利用冥想深入內心,達『我即是梵』時,就知道身體只是梵的一部份展現而已,而且這展現無法與萬物分離(這即是一元性的意義)。所以達『我即是梵』的瑜伽士自覺,pranaapana兩者皆依賴於『我』—即梵,支撐著。



2.2.6 「哦,喬達摩,我現在來告訴你這秘密的主題和永恆的梵。也要告訴你死亡之後靈魂所發生的事情。」

2.2.7 「許多已經顯現的靈魂,依照其業力和知識,擁有了一個身體,進入了重生的旅程。但是也有些情形是,其所獲得的身體是無法行動的(比如一棵樹)。」

原人(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它創造了諸多形相:男神與女神(天道)、男人與女人(人道)、動物(畜生道)、昆蟲,等等有情眾生,甚至其所獲得的身體是無法行動的(比如一棵樹)。每個眾生有情的形相,都是因其業因而有的果報身;每個眾生有情所處的道(法界),都是因其業因而有的依報世界。



2.2.8 「當萬物皆沉入夢鄉,只有唯一的覺醒者存在,是它接二連三地(據其對象)創造出一個個願望。它是清淨的,它是梵,也被譽為不死者。它是整個世界的支柱。其實,這個也就是那個(納西卡達所追求的自我)。」

萬物都只是梵創造的原人與原質,所投影的夢幻影像。所以,只有唯一的覺醒者存在—梵天(金胎),是它接二連三地(據其對象,指因業力依著真如法緣起)創造出一個個願望。



2.2.9 「同一種火,進入了世界,就(根據其遇上的可燃物之不同,而)呈現為不同之形式。同樣的,這同一位自我既存在於萬物之內,也存在於萬物之外。」

2.2.0 「同一種風,進入了世界,在每一生命中以生命氣息存在。同樣的,這同一位自我既根據其形式而存在於萬物之內,同時,也存在於萬物之外。」

有情識所處的正報身與依報法界,都是它的識依真如法緣起。它掌控著依報法界的萬物,法界萬物因有情識的業因種子而存在。故地水火風空等元素,因有情識所處的法界不同,而有【一境四心】的差異(《出攝大乘論釋》)譬如一水的真如法。本無有異。蓋因天、人、餓鬼、畜生果報不同。故于一水而見有四相分別之異。()天道有情識見水的真如法是寶嚴地謂諸天福德勝故。其所見水。悉成琉璃眾寶莊嚴之地。(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人道有情識見水的真如法是水。所見謂水,清濁雖異,皆是水。()餓鬼見水的真如法是膿血。謂由宿世慳貪,罪障深重,墮餓鬼中,長劫不聞漿水之名。既因饑渴所逼,望見河水,意欲飲之,速趨岸傍,皆是膿血。()魚見水的真如法是住處,住處即窟宅。謂魚以水而為住處,潛躍游泳,不見水相。



2.2.11 「太陽是萬物唯一的眼睛,而外部的汙染(不管是出於人類的眼睛,還是出於客體本身)都無法汙染它。同樣道理,自我雖然以萬物的靈魂呈現出來,卻並不受它所棲居的這些生命之諸苦所影響(因為它既在內,也)居於外。」

2.2.12 「宇宙大我是一,卻掌控著萬有;它是萬物內在的靈魂,卻以多來呈現自己。只有那些明白自我居於其內部的智者,才能享有永恆的快樂,而不是別的人。」

2.2.13 「它是無常世界中的恆常,它是意識之中的意識,它雖是一,卻有能力滿足多的願望—只有那些明白自我居於內部的智者,才會享有心靈之寧靜,而不是別人。」

所有緣起多元的萬法,都是基於一,基於梵。萬物都只是梵創造的原人與原質,所投影的夢幻影像。所以,這些影像非實,都無法汙染它。當智者親證於『我即是梵』時,就明白萬物都是因『我』—即梵,掌控著。而這一元性中的『我』,是一,是恆常。



2.2.14 「當智者說「此即彼」,也就是說「梵就是喜樂」時,這裡所指的就是他們所曾描述過的那難以言傳的無上狂喜。我們如何才知道,究竟這喜樂()是自我顯現的呢?還是必須通過心智和理性才得以把握?」

當智者證入這『我即是梵』的一元性存在,是常、樂、我、淨的自覺和慈、悲、喜、捨的行履。故他說「此即彼」,也就是說「梵就是喜樂」時,這裡所指的就是他們所曾描述過的那難以言傳的無上狂喜。



2.2.15 「在梵的現場,太陽不再發光,月亮和群星也是一樣,閃電也是如此,更不用說火焰。當梵發光照耀,萬物也隨之發光照耀,依於此光,萬物受照。」

梵在一切的存在裡,也是梵賦予一切存在能力。梵創造的真如法法住法位,而這真如法界不可說動與不動、用與無用。只有當梵創造的有情識,以梵的摩耶幻力緣起時,這些所顯的現象界萬法—如太陽、月亮與群星的發光,才因著所依的原質真如法緣起,透過這樣的疊置而有動與不動、用與無用。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印度生死書(14) 卡塔奧義書(三)


印度生死書(14) 卡塔奧義書()



1.3.1 「此兩者(個體自我和宇宙靈魂)皆居於心靈的深穴,享用著世上的業果。此洞穴乃親證阿特曼的最佳場所,那些了悟梵的智者說,個體自我和宇宙靈魂之間的關係正如光與影。而另外那些崇拜五火祭和行納西卡達火祭的居家者也如此證實。」

個體自我(眾生的有情識)是由宇宙靈魂(真如白淨識)經識的三能轉變(異熟、思量與了別能變)而成。這業力種子異熟的摩耶幻力,產生的三能識變而展現三德: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所以,個體自我所緣起的萬法,只是依著真如法投影而現的,個體自我和宇宙靈魂之間的關係正如光與影。



1.3.2 「對於那些試圖借助獻祭而越過塵世經驗之洋的人而言,納西卡達火祭是最好的橋樑。我們已經了解過此火祭,並可加以實踐。而且我們也還知道另外一條道路,它可帶你到達彼岸,在那裏你會與無上梵(即最高的無屬性之梵)合為一體。你便可以抵達無畏之鄉。」

由吠陀經典的教導,經由善行與火祭,是一條通往天界的道路。這條路所達的天界,雖不是終極的一元性解脫的目標,但它能是趨向一元性的。另外一條道路,經由踐行棄絕和對真我的強烈覺知,它可帶你到達彼岸,在那裏你會與無上梵合為一體『我即是梵』。



1.3.3 「如果我們將身體視為一輛車子的話,則可以將已經顯現的自我視為這車子的主人,理性視為御者,而將心意看成是繮繩。」

1.3.4 「智者把身體視為車子,而把感官視為拉車的馬匹,那些感官的對象(諸如聲音、形相等)便如同車馬所行之道路。與身體、心意和感官合一的自我就是享用者。」

1.3.5 「如果理性無法判斷正誤,而且還加上瞬息萬變的心意,這就如同讓一位御者來駕馱一匹難以操控的狂暴烈馬。」

自我是享用者,是由身體、心意和感官合一。如果自我所握的心意繮繩,任由感官馬匹的慾望去馳騁,則自我將陷在感官追逐六塵的慾望狂亂之中。



1.3.6 「當一個人擁有健全的辨別力,而且此理性總是與控制好的心意結合再一起,甚至他的諸感官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那麼,他就如同一位車夫,其駕馱的是受過良好訓練的馬匹。」

1.3.7 「如果一個人的理性不足以辨別正誤,而且他那難以駕馱的心意總是使得他的感官在追逐著不淨的事物(即那些損害靈性進步之物)。這樣的人可能永遠無法獲得自我的知識,相反,他將輾轉沉溺於無盡的生死苦海之中。」

1.3.8 「而如果此人有很好的辨別之智,他那有節制之心也總是那麼地潔淨(意念、語言和行為),這樣的人的確能夠抵達他最後的(關於自我知識)的目標。(一旦抵達這一目標,)他將不會再生(即受制於生死輪迴)。」

1.3.9 「他的理性,正像優秀的御者,帶著他飛馳於正確的道上;他的心又在其理性的駕馱之下(如上好的繮繩),這些優點合在一起,他可以使其感官往最正確的方向行去,這樣他就可以到達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在那兒他終獲最高之目標,與宇宙靈魂融合為一。」

一個人要有健全的辨別力,應親近智者與接受吠陀經典的教導。我們的感官有著天然的不足,那就是它們天生朝向外界。這也解釋了為我們可以看得清外部的世界,卻無法看明內在的自我。只有透過經典與智者,他們所提供的智慧,而將我們自己的感覺器官由外界縮回,才有可能獲得自我的知識,看到內在的自我,才能脫離無盡的生死苦海。



1.3.10 「超越於人的感官的,是感官的對象;超越於感官對象的,是人的心意;超越於人的心意的,是理性;而超越於理性的,是「大我」。」

感官五根(眼耳鼻舌身),是由五根識(感官的對象)所操控。而五根識匯集到第六分別意識(人的心意),第六意識可以展現六根互用。第六分別意識是由第七末那思量識掌控,這第七識是一元性的我執識(理性,物我一如的平等性智),而超越於理性(我執識)的,是偉大之自我—「大我」(無分別的第八阿賴耶異熟識,或稱金胎)



1.3.11 「未顯現者超越於偉大之自我,宇宙之大我超越於未顯現者。沒有比宇宙之大我更高的事物了,它意味著所有成長的終點,這是人可抵達的終極歸宿。」

未顯現者(創造的真如白淨識與原質真如法)超越於偉大之自我(有情識),宇宙之大我(即梵)超越於未顯現者。梵掌控著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故也操控著六大所構成的未顯現者。



1.3.12 「自我深藏於所有之存在。它隱而不顯。只有具備洞察力的智者,借其銳利和微妙的智慧才可能察覺到它。」

1.3.13 「智者將語言返回心意,將心意返回至清澈的理性,將理性返回至偉大之自我(金胎),將偉大之自我返回至純粹之自我(阿特曼)。」

偉大的自我(第八阿賴耶異熟識,或稱金胎),深藏於所有之存在,它隱而不顯。尋道者需要清明的智慧與向內返觀,才能看到本質存在的自我。首先他要斷絕感官的向外追逐(即初禪,斷外六塵),返回心意達心一境性(即二禪,成就第六意識的清明境)。再將心意(第六意識)返回至清澈的理性(即三禪,成就第七意識的一元性我執境)。再將理性(第七末那我執識)返回至偉大之自我(金胎,即四禪,成就第八阿賴耶識的一元性無分別境)。再將偉大之自我(有業異熟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返回至純粹之自我(阿特曼,即真如白淨識)(可參看《沙門修行次地》篇)



1.3.14 「哦,人們吶,快起來,快甦醒!快去尋找智者,從他們那兒學習自我的知識。他們說,通向自我之路是艱難的,如同行於一把剃刀的鋒刃之間。」

1.3.15 「這是無聲無觸,無形無嗅,這是永恆的,不可朽壞的,甚至高於大我,是常在的—誰認識了這一自我,他便從死中獲得解脫。」

聖者才知道:「存在兩種類型的知識—一類是關於自我、梵界,是明的、是一元性的、是絕對的知;一類是關於塵界,是無明的、是二元性的、是相對的知。」。而這通向自我一元性之路是艱難的,因為這自我的知識是不落入二元分別的,如同行於一把剃刀的鋒刃之間(禪宗稱之為『無門關』—離關鍵,得無門的『阿那含』,參看《沙門修行次地》篇)。尋道者親證這一元性的自我,就達解脫之道獲得解脫。



1.3.16 「如果一個心思周密的人常常傾聽,並且重述這個由死神告訴納西卡達,而納西卡達正在傾聽的古老的故事,他就被提升至大梵的地位,並在梵界恆受尊崇。」

1.3.17 「如果一個心靈潔淨的人,在婆羅門(尋找真理的虔敬者)的集會上,或是在親人們獻上禮物作為對逝去者致敬之時,清晰復誦這個納西卡達和死神的故事,這種傾聽會對所有在場者—闡釋者和傾聽者—皆有無盡的回報,是的,它將帶來無盡的回報!」

奧義書的『婆羅門』是指已經能收斂身心向內,使心靈與感官專注於宇宙自我的人。這種聖人是已經能教導別人奧義書的法門,故世俗用以通稱有學問的祭司、學者。世俗人若能親近這些智者、『婆羅門』,傾聽、記憶、復誦他們的教誨,就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改變身口意的行為,使心靈趨向一元性,自我的知識會於他們的內心揭曉,解脫之日也將來到。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印度生死書(13) 卡塔奧義書(二)


印度生死書(13) 卡塔奧義書()



1.2.1 (閻摩說:)「善良與快樂乃不同之事物,他們依於不同之目的。但是,兩者皆能束縛人們,雖然不是在同一層意義上。那選擇了善者,會對自己有所助益;而追求快樂者,將會偏離自己生命之目標。」

1.2.2 「善良和快樂兩者皆向人們開放。有智慧的人會對兩者進行深入地辨別和區分,細細地稱量它們各自的優劣後,會選擇善良,而不是快樂;但是一位短視者則會選擇快樂,因為,他所關心的僅僅是他那不斷高漲和累積的物質欲求。」

『善良』是趨向一元性的心性,而『快樂』是二元性的追求感官滿足;所以,選擇了實踐善行的人,將獲得天界的善果,這是對自己有所益的;而選擇追求感官享樂者,因貪瞋癡的身口意行造業,則會因業果而不斷的在欲界三道輪迴。雖然兩者不是在同一層(即天界與下三道差別)意義上,兩者因皆是二元分別性,故能束縛人們。當一個人知道有天界的善果—無憂無慮、死神的威力不及、飢渴也不會來打擾、超然於悲傷與痛苦、生活的悠遊與自在等等,應該會選擇善良,而不是快樂。更重要的是,這種實踐善行的人,是趨向一元性的心性,而這種約束最終必會導向解脫。



1.2.3 「哦,孩子啊,納西卡達,我曾一次又一次地誘惑你,但你卻一一拒絕了我所提供的一切。你既不被世人所珍愛的事物所引誘,也不被那悅人耳目的事物所迷惑。你的智慧圓足,清晰認識到塵世上的諸多事物皆為虛空,故斷然拒絕。然而,大多數的人卻沉溺於這些世俗生活,因為他們從中尋找快樂。」

1.2.4 「現世的知識(指粗鄙的物質欲樂)與靈性的知識(使人臻至完美)是完全相反的兩極。它們絕不相同,它們有不同的目標,此須確知。納西卡達啊,我發現你是在渴望著靈性的知識。我已對你進行了種種試探,將各種富於魅惑的事物提供給你,但對於它們,你卻沒有顯示出一絲一毫的興趣。」

閻摩讚美納西卡達俱有潔淨的心識,不被塵世上的諸多事物所誘惑。而這無垢心識的特質,是非一般深受無明業果束縛的世俗人所能有的。因為無垢心識才具有明的覺知智慧,才能清晰認識到塵世上的諸多事物皆為虛空。所以,現世的人因無明而有的二元性分別知識(指粗鄙的物質欲樂),與智者因靈性覺明的一元性無分別智慧(使人臻至完美)是完全相反的兩極。要達成這種無垢的心識的淨化,是需要有棄絕的行儀,而這過程是要對塵世上的諸多事物採行不執的心態。



1.2.5 「那些沉溺於塵世的享樂者們自以為聰慧,還以為自己對經典了解甚多。他們如同一群被盲者引路的盲人,他們在地上轉來轉去,而身後總是被憂苦患難所追逐。」

閻摩告誡塵世上的諸多事物虛妄不實,這些只是眾生煩惱種子的業果。如果不知道追尋『梵即是我』的一元性智慧,而仍只是依著二元性知識追求短暫的慾望滿足,那輪迴就像是這一世的盲者凡夫被前一世的盲者所引領,在路上轉圈圈,不斷的生死。



1.2.6 「世上有甚多的人們依附於他們的家庭,他們也為自己的財富而自豪。這個世界迷惑了他們,使得他們甚為幼稚。他們以為環繞著自己的世界就是唯一實在的世界,他們不相信尚有別的世界存在。因此,他們從來不曾為趨往另外一個世界的旅途做好準備,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總是在我的掌控之中,一而再,再而三。」

1.2.7 「那麼多的人不曾聽說過自我(阿特曼),這實為常見。而在聽說過它的人群裡面,也有很多人並不理解其意義。事實上,能夠教育自我知識的勝任之導師極為稀奇。同樣地,那些能夠親證自我知識的人亦必是極為卓越之人。所以,即便是受過優秀師尊之教育,也只有極少數的人終獲自我之知識。」

大部分的世俗人,不相信尚有別的世界存在。他們不曾聽說過自我(阿特曼,本指個體自我,這裡是指心靈自我,有別於世人的誤認身體是我)。而對這種誤認『身體是我』的指正,能夠教育心靈自我知識的勝任導師極為稀奇。因為要有這智慧的老師,應是親證這自我的智者。



1.2.8 「如果一個人攜帶著的是一個趨於物質主義的心靈,讓這樣的人來傳達自我,這自我知識將不可能被理解。對於自我,有許多錯誤的觀念。一個真正的老師即是以自己與梵為同一者。當這樣的老師實施教誨之時,門徒的內心就不會有矛盾與爭鬥的思想。否則,如果一個人依靠推理,建立了一個精微的自我,而另外一個人,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更為精微的自我。但是,以這種推理的方式,自我終究不可能被了解。」

一個真正的老師即是以自己與梵為同一者,即親證『我即是梵』一元性者。處一元性的導師,其身口意行為是無分別的,是「以人為己」的教誨。如此,門徒的內心就不會有矛盾與爭鬥的二元性分別思想。依靠二元性推理分別,建立的知識體系,又會被另外一個人,以同樣二元性分別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更為精微的知識體系。



1.2.9 「哦,摯誠的人吶!你對自我已有精微的洞見,但是你這所獲得的這些洞見不是通過推理,你是通過某些人的教誨而得,那些人教誨你的也不是基於推理,而是研習經典,最後認識了自我。納西卡達啊,你已經真正明白了自我的本性。但願有更多的如你這樣的尋道者。」

1.2.10 「我知道財富和所有的勞動果實俱非恆常之物,你不可能依靠這些短暫的事物來抵達不朽的自我。我雖明白了這一點,然而確實踐了納西卡達火祭,於是,我獲得的酬報就是閻摩的權位。這個身分雖亦被人們視為永恆,但那也僅僅是相對意義的永恆。」

閻摩讚美納西卡達所俱有的無垢心識,通過某些人的教誨而得,那些人教誨你的也不是基於推理,而是研習經典,最後認識了自我。同時,閻摩也後悔自己雖明白了這一點,然而確實踐了納西卡達火祭,於是,他獲得的酬報就是閻摩的權位。這個天界身分雖亦被人們視為永恆,但那也僅僅是相對意義的永恆。



1.2.11 「哦,納西卡達啊,你的確很有智慧,這也正是你能夠拒絕眾人追逐之事物的原因。比如你拒絕了被人們視為是世界(包括人類、動物和環境)根基的事物;而祭祀又可以賦予你許多可羨之物,包括金胎(意指至上者,創造、支撐與毀滅宇宙者)的尊位。而且還可以讓你進入一個領域,在那裏,你暫時擺脫了恐懼,而獲得超然的能力(諸如自由伸縮和擴展,讓事物出現,掌控人類,等等),以及其他令眾人垂涎已久的是事物,你皆斷然地拒絕,俱因出於你的智慧,它足以使你認識到所有這些事物的短暫性。」

閻摩讚美納西卡達有清明的智慧。這智慧讓他認識到所有這些事物的短暫性,斷然地拒絕人道與天界的誘惑。



1.2.12 「要明白無時間性的真我是頗困難的,因為它居於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並藏於智力裡面,同時又超出了人們的感知範圍。那些親證了內部自我的智者,他們就不會再為苦樂所動。。」

閻摩接著要試著描述『真我』的一元性存在,然而這一元性是圓滿,是無我(主客相)、無人(內外相) 、無眾生(遠近、高低、大小、長短、強弱‧‧‧等相) 、無壽者(時間相)。其困難是超出了人們的感知範圍,又是言語道斷。



1.2.13 「一個人必須從勝任的老師那裏傾聽自我的知識,但是,單單「傾聽」還是不夠,他必須體證到自我。他必須牢牢地把自身建立在自我那裡,盡管自我無比精微。這個自我,如同達摩,是宇宙的基礎。一個人必須忠實於達摩,當他明白了自己就是這個自我時,他便會覺得再無更高的成就需要去達成,他處在全然的滿足中。他是快樂的,滿是喜悅,而這喜悅的源頭就是他自己的自我。我想,納西卡達現在有資格與梵合一了。」

一元性的圓滿自覺,無法用傾聽自我的知識達成,只能是親證『我即是梵』。這個自我(有情識),如同達摩(『法』—凡持有一定性相,可引發認識的,這裡指原質真如法)是宇宙的基礎。因為宇宙萬象,是自我忠實的依著達摩緣起的。當一個人證入這『我即是梵』的一元性存在,是常、樂、我、淨的自覺和慈、悲、喜、捨的行履,他處在全然的滿足中。



1.2.14 (納西卡達說道:「你沒有必要誇獎我。如果你真的欣賞我,如果你真的認為我是有資格學習這種知識的話,)請盡你所能,把這個超越於經典所告訴我們的,那既非做,亦非非做;既非因,亦非果;既超越於過去和現在,也超越於未來的事物解釋給我聽。」

1.2.15 (閻摩答道:)「你所追求的目標,其在《奧義書》中被譽為至高無上者,它只有通過苦行才會得到啟示,也只有那些準備實踐禁欲的人才會最終獲得。我將會給你準備簡單描述它是什麼—它就是唵。」

納西卡達已經意識到,他所想知道的自我知識,是無為性—非做,亦非非做;是非因果性—非因,亦非果;是非時間性—超越於過去和現在,也超越於未來的。所以,閻摩闡示要達到這『我即是梵』的一元性永恆之境,唯一途徑是:禁欲—踐行棄絕,和當成所追求的目標—對真我的強烈覺知。閻摩提出奧義書的教導最神聖的聲音『唵』—這是一個提供親證自我的方法,是用般拿婆(即『唵』音)當曼陀羅,此一詞的意思就是「獲得本質」或「具有本質之物」(在修法上可稱作壇城、道場,相當於禪宗的『参話頭』。這古老的法門,以『唵』音當『話頭』参,正是佛法所說的—『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1.2.16 (讚美了唵和對它的敬奉之後,閻摩繼續說道:)「這個唵是下梵,這個唵亦是上梵。一個人明白了唵,他就會得到他所願望的一切。」

1.2.17 「為了抵達梵,唵是最好的途徑。這是一條既能抵達有屬性梵的道路,也是一條通往無屬性梵的道路。首先引導你進入梵界,然後使你與梵合為一。」

梵是全知者,是明性的、一元性的無分別智慧(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它的苦行就是知識,是因無明而有二元性的分別法相(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這苦行(諸行是苦)是從這上梵(指真如法),產生這一元性的下梵(金胎,即緣起的法相),再產生出二元性分別的一系列名字、形相和食物。為了抵達梵,唵是最好的途徑。修行者斷絕六塵,集中心力於這一『唵』音上,首先引導你進入梵界(有我執的一元性),然後使你與梵合為一(無我執的一元性)。當親證心法一如的當下,你會融入『唵音就是我』的自覺中。(可參見《沙門修行次地》篇)



1.2.18 「自我從不是被誕生,故它也不會死去。它既不生出萬物,萬物也不生出它。它無生,它永恆,它不變,它總是存在。身體會有死滅,而自我則從來不會有生死。」

1.2.19 「如果一個殺人者以為自己在殺人,如果一個被殺者也以為自己在被殺,這意味著兩者都沒有明白自我,因為自我既不可以殺,也不可以被殺。」

這裡閻摩闡示自我是純粹的覺知,不同於物質性的身體。身體是緣起法相,是依著法住法位的原質真如法緣起,而有『此有故彼有,此無而彼不變』的生滅變化。而純粹意識的自我,從不是被誕生,故它也不會死去。



1.2.20 「自我比至小者更小,比至大者更大。它隱藏在萬物心靈的洞穴深處。一個已經放下所有的欲望,並已經獲得對心靈和其他感覺器官完全控制的人,才可能明白自我的偉大,然後他才可以擺脫所有的畏懼。」

1.2.21 「自我立於一地,卻又四處漫遊;自我如如不動,卻又弗遠不屆;它是喜樂,亦是非喜樂。除我以外,誰人明之?」

這宇宙『自我』,它是涉入一切的『遍界不曾藏』,它隱藏在眾生的心中,比至小者更小,比至大者更大。只有心靈潔淨的親證者,才能明白物我一體的存在。而這種一元性常、樂、我、淨的自覺,令他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1.2.22 「在所有形式中呈現,而其本身卻沒有形式;在易朽的的事物中居住著不朽的實體—偉大的,無處不在的就是這個自我。明白了自己即是自我,智者就無所畏懼。」

現象界的萬法,雖是由自我依真如法緣起的法相,但這法相也因個體自我的三德幻力而不同,如天界與人道所見不同。所謂【一境四心】的差異(《出攝大乘論釋》)譬如一水的真如法。本無有異。蓋因天、人、餓鬼、畜生果報不同。故于一水而見有四相分別之異。()天道有情識見水的真如法是寶嚴地謂諸天福德勝故。其所見水。悉成琉璃眾寶莊嚴之地。(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人道有情識見水的真如法是水。所見謂水,清濁雖異,皆是水。()餓鬼見水的真如法是膿血。謂由宿世慳貪,罪障深重,墮餓鬼中,長劫不聞漿水之名。既因饑渴所逼,望見河水,意欲飲之,速趨岸傍,皆是膿血。()魚見水的真如法是住處,住處即窟宅。謂魚以水而為住處,潛躍游泳,不見水相。



1.2.23 「這個自我無法通過學問來把握,也無法通過智力來理解。同樣,也不可通過傾聽大量的知識來吸收。只有那被撿選者才能夠真正明白它,只有對於這樣的人,自我才會顯示出自己的身份。」

因為知識、學問和智力都是透過二元性的分別達成的,這種能力無法獲得一元性的智慧。但因為一元性是自我的本性,而走過這條路的智者知道,正確的走在這條路的條件是『潔淨的心靈』,是必須透過淨化身心行為來達成。而這一元性的行為淨化,是與世俗的慾望二元性行為相反,所以『苦行』的棄絕世俗是必須的。所以這趨向一元性真理的智慧,只能將它傳給那些心念操控良好之人。



1.2.24 「一個陷溺於罪孽中的人是不可能親證自我的。同樣的命運發生在另外幾類人身上:比如那些因貪念感官欲樂而使自己心意紊亂的人,比如總是追求行動之結果的人。抵達自我的唯一途徑是藉助智慧。」

1.2.25 「在眾人之中,婆羅門和剎帝利是最好的,但即便是他們,也如同自我的食物。死亡可以征服每一個人,然而甚至死亡本身,也不過是自我的佐料。只有自我是至尊,常人(因其有限)不能夠建立起自我的完美,此是非自制者所不能行之路。」

從『梵我一如』的一元性來說,萬物皆是我身,所以,陷溺於罪孽傷害別人的人也是戕害自己的人,這種人是不可能親證自我的。因為他們本性自我中的一元性覺知,被完全的蒙蔽。同樣地,追求感官欲樂而使自己心意紊亂的人和追求行動要有所得結果的人,也深陷在二元性的分別中。這幾類人心靈積了很厚的二元分別煩惱垢,必須通過很艱辛的努力淨化心靈。在眾人之中,婆羅門和剎帝利是最好的,因為他們遵循吠陀經典的約束,努力從事善行。因為遵循善行可得善業,而這些善行有天界業果,這是一條趨向一元性的心性,而這種約束最終必會導向解脫。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