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物理學》 (二)六大的誕生
1.1.6 它不可言見(因超越於感官),它也不可(被行動器官)把握;它不由任何事物而生;它無形相,沒有感覺器官,沒有行動器官;不可毀損;它廣大遍布(如虛空一樣地),極其精微;是所有造物的源頭—智者說,這梵無處不在,無物不是。(《禿頂奧義書》(一))
6.2 這位至尊的主人永遠含攝整個世界。它是唯一的智者,它是全知者。是它創造了時間。它是純粹的。它念頭一動,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就作為它的作品,自它裡面湧現出來。此須細加思量。(《白騾氏奧義書》(六))
6.3 這位主人完成了自己對宇宙的創造,然後就審視之。復次,它又把、一、二三,或原質的八種粗糙元素,再加上時間與心靈的精微屬性,全部加以融合。(《白騾氏奧義書》(六))
5.1 至尊梵高於金胎。知識與無知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無知正是生死之因,但知識卻通往不朽。那掌控知識與無知的梵則與此兩者皆不同。換言之,梵乃是至尊。(《白騾氏奧義書》(五))
5.2 它是獨一者。它無所不在,它居住在一切存在裡。它臨在於每一個子宮,控制每一個源頭。眾所周知的金胎,乃是誕生於創世之初。但卻正是它以知識來充滿,目擊金胎之誕生。這位主人與萬物有別。(《白騾氏奧義書》(五))
梵創造了一切,也含攝於一切中。知識(指覺識)與無知(指無覺知的真如法,是物質萬法的源頭)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梵的知識創造了金胎(是一切有情識性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白淨識),同時也賦予明覺的知識力量。梵的無知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所構成的真如法界。而金胎與真如法都是梵所創造、所掌控的。當金胎的有情識,因過去的業行染汙而有異熟種子,就會發生識性轉變而落入業力轉識的無明,當依真如法緣起法相,就起無明的二元性分別,就會眾生的生老病死。有情眾生(無明識性)的緣起法界,是依著真如法而有『此業識有故彼真如緣起法有,此業識無然彼真如法不變』的生滅變化,故無明正是生死之因,但金胎的智覺卻通往不朽。故這位主人—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與萬物有別。
眾生的有情識,依法住法位的真如法緣起現象界的法相。在緣起法相時都會因一元性的覺知,而有『梵即是我』、『物我一如』、『性相一如』、『心法一如』的親證。也就是說,在創造之當下『原人』與『原質』是一起發生的,是『心法一如』的。金胎(純粹之識,即第六大的識性)是如潔淨的鏡子般,依著『原質』呈現法相。換言之,空間單元能量海在誕生最微小的粒子物質時,就於金胎的明鏡中也產生粒子法相。
據現今物理學的觀察,宇宙空間可以直接以光速傳播的就是光波(電磁波的一種)、電磁波。而發出這種波的物質就是電子,並且光波更多的是伴隨著電子的運動產生的。電子質量為:me=0.910938291X10-30kg,電子應該是宇宙空間中最普遍、最簡單的、能量最低的穩定粒子。電子與空間的密切程度以至於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把空間設想為電子海,在真空中施加足夠大的能量下,可以由真空中激發產生電子。同樣地,正、負電子相遇湮滅時放出光子,這光子其實就是空間基本單元波動的表現(《統一物理學》page12)。
狄拉克提出狄拉克方程式來說明空間電子海的理論,其等式中發現除了一般正能量之外的負能量結果。這顯示出一個問題,當電子趨向於朝著最低可能的能階躍遷時;負無限大的能量是毫無意義的。但為了要彌補這條件,狄拉克提出真空狀態中是充滿了負能量(即因真空的2.725K溫度,會因輻射冷卻趨向於絕對0度K)電子的「海」,稱作狄拉克之海。任何真實的電子因此會填補這些海中具有正能量的部分。衍伸這個想法,1932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卡爾·安德森在實驗中證實了正電子的存在。雖然狄拉克自己沒有使用反物質這個術語,但是後來的科學家將反質子等粒子稱呼為『反物質』。反質子、反中子和反電子如果像質子、中子、電子那樣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反原子。反物質和物質一旦相遇,就相互吸引、碰撞而100%轉化為光並釋放出的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叫做湮滅。反物質的運動,並不違反因果律。當電磁波的超前波和延遲波相加時,違反因果律的項次會互相抵消。如果沒有了反物質,因果律反而會瓦解。由現代物理的結論來看,未激發的明鏡『空間單元能量海』是充滿光明的,是目擊者可以鏡像的呈現粒子(激發態的各種空間單元集合體)的誕生,也就是說它就是『金胎』,就是『識』大。(楞嚴經所說,識(覺)大為覺知與了別之性)
由於電子與空間的密切關係,本書作者提出下列假設(page12):
假設4:電子也是由空間單元組成的。
假設5:空間單元的半徑(或者說空間單元受激發後可構成的最初級的穩定體佔據空間的半徑)接近(受能量態影響,空間單元體積會有變化)或與經典電子半徑相同。(即空間單元體受激後處於電子能量態下,r0=re)。(所謂的『激發態』是指空間單元擁有了內稟自旋能量)
從目前宇宙所有基本粒子來看,電子應該是空間單元最容易構成的穩定體。電子的空間能量密度球體,是以其康普頓波長(λe)為半徑的球型空間。而電子(即受激後的空間單元體)的體積是以r0=re為半徑的球體。因在此極微小尺度下,空間是彎曲的6維度,故λe與r0(=re)應視為圓周長。而一個電子康普頓波長(λe)的圓周是由137個激發態的空間單元體波長(r0=re)所圍成,即λe=137 r0=(1/α) r0(α=1/137是精細結構常數)。所以,電子的空間能量密度球體積是激發態的空間單元體積的(2π/α)3=638327600倍,即經典物理學所謂的電子,是由638327600個激發電子態(即具有電子內稟自旋能量)的空間單元所組成。同樣道理可以推算,經典物理學所謂的質子,是由638327600個激發質子態(即具有質子內稟自旋能量)的空間單元所組成。
由此發現作者提出下列假設(page24):
假設6:①空間存在基本單元體,包括質子、中微子在內的所有物質都是由空間基本單元組成的。②組成正電子的638327600個空間單元,在賦予更大能量後可以構成質子。即質子是由638327600個處於更高能量狀態的空間單元構成。
作者發現638327600其實就是素數1595819的400倍。由於素數是不可再分割的數,所以可以理解為電子、質子這些基本粒子是由400個完整不可分割的空間單元集合體組成。所以質子的能量是EP=400×E1595819,而這個E1595819就是直接參與了構成宇宙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元子的合成的—夸克。所謂物質的質量,是指封閉在6維空間的能量。若能量受激發而有自旋性,就會顯示出慣性質量而被測得,否則只能用熱力學的方法推算。存在能量的傳遞是以級數系列的『能量包』方式,這也是質子的能量是以E1595819組成的原因:E1595819=EP/400=(1/5)×(1/80)×EP,
而級數系列Sn=1+r+r2+--+rn,絕對值r<1時,Sn-1=r+r2+--+rn
=(r-rn)/(1-r),當r=1/34=1/81,n=∞,S∞-1=Σ(n=1→∞)1/(34)n=1/80。所以,空間像單元能量體形成的大海,而受激態的單元自旋形成電子能量態時就像旋渦,只不過是將638327600個各向異性的單元體,協調成統一方向自旋的集合體(質子的形成也是如此),E1595819的形成其實是質子能量在封閉的9維空間分布的結果。這集合體同方向的自旋能量,即是使能量表現出粒子性及產生慣性的質量。而質子中5個E1595819形成一組能量級數系列傳遞能量,也是使原子核外電子於電子軌道繞行運動的起因(非連續的『能量包』方式,即是普郎克常數的基礎)。而這質子的自旋能量會造成核外電子的上、下翻轉,也是造成兩個核子傾向於分享軌道上的電子,而結合形成分子的原因。所以自旋能量(正—反、位能—動能轉換)應是『風』大的源頭。(楞嚴經所說,風大為動性)。
由此發現作者提出新的假設(page30):
假設6:①由1595819個空間單元組成的一個空間單元的素數集合體能量為:E1595819=2.34568eV,是構成了核子的基本單元—上夸克,即上夸克是由一個空間單元素數(1595819)集合體所構成。②由2個空間單元素數集合體,構成了核子的基本單元—下夸克。
根據現代物理實際測得數據,各種粒子如繆子、π0、π+、π-等推算均是由夸克構成。由此發現作者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7:質子內部由1595819個空間單元組成的素數集合體E1595819是構成各種粒子、介子的基本單元體。(page31)
假設8:3對π介子、1個繆子、2個上旋的上夸克、1個下旋的下夸克,構成一個質子。(page36)
由於物質都是由原子核形成的原子,再結合成元素、分子等基本物質組成。所以這些物質的能量來源,都源於元素中的原子核,因此核中質子、中子的空間單元素數集合體夸克E1595819所提供的能量級數系列的『能量包』傳遞方式,應該是『火』大的源頭。(楞嚴經所說,火大為煖性)。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 姜放著,第二~五章。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年1月第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3.《反物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8D%E7%89%A9%E8%B4%A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