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95) 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   永平道元禪師



大凡心有三種。一者質多心,此方稱慮知心。二者汗栗多心,此方稱草木心。三者矣栗多心,此方稱積聚精要心。於此中發菩提心,必用慮知心。菩提者,天竺之音,此云道。質多者,天竺之音,此云慮知心。若非此慮知心,則不能發菩提心。非以此慮知心即為菩提心。以此慮知心發菩提心也。謂發菩提心者,發願自未度前先度一切眾生之營為也。雖其形陋,然若發心,則已是一切眾生之導師也。

大凡心有三種。一者質多心,此方稱慮知心。二者汗栗多心(自性清淨心),此方稱草木心。三者矣栗多心,此方稱積聚精要心。(《摩訶止觀》) 於此中發菩提心,必用慮知心。菩提,是天竺的語音,此方稱道()。質多,是天竺的語音,此方意思是慮知心(有能所分別二元性)。若非此慮知心,則不能發菩提心。不是說此慮知心即是為菩提心。是以此慮知心發菩提心。所謂發菩提心,是發願自未度前先度一切眾生的營為。雖其形陋,然若發心,則已是一切眾生的導師。



此心,非本有,非今起;非一,非多;非自然,非凝然;非在我身中,我身亦不在心中。此心非周遍法界。非前,非後,非無。非自性,非他性。非共性,非無因性。然則,於感應道交處,乃發菩提心也。非諸佛菩薩之所授,非自己之所能。以感應道交而發心,故非自然也。

此心(慮知心,是佛性恁麼而有的識性經識能變而成),非本有,非今起;非一,非多;非自然,非凝然不動;非在我身中,我身亦不在心中。此心非周遍法界(因落入二元性)。非前,非後,非無。非自性,非他性。非共性,非無因性。然而,於感應道交(即是說:此慮知心雖是二元性,但其本質因是佛性恁麼而有的轉識,仍具有佛性覺照的功德法用,這就是感應道交的功德力)處,乃發菩提心。非諸佛菩薩的所授,非自己的所能。以感應道交而發心,故是非自然。



此發菩提心,南閻浮之人身者,當多發心也。八難處等有少量,但不多。有發菩提心後,三阿僧祗劫修行者,一百大劫修行者,或無量劫修行而成佛者。或無量劫修行,先度眾生,自終不成佛,但度眾生,利益眾生者。隨菩薩之意願也。

此發菩提心,有南閻浮的人身,應當多發心。南閻浮有少量八難處等(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長阿含經》卷九),但不多。有發菩提心後,經三阿僧祗劫修行的,經一百大劫修行的,或經無量劫修行而成佛的。或無量劫修行,先度眾生,自終不成佛,但度眾生,利益眾生的。是隨菩薩的意願。



大凡菩提心者,如何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引導於佛道,應不斷向三業中營為。亂與世間之欲樂,非利益眾生也。如此發心,如此修證,則遠超迷悟之邊際,勝於三界,撥群于一切,尚非聲聞辟支佛之所及也。

大凡菩提心,是如何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引導入於佛道,應不斷向三業中營為。亂與世間的欲樂,不是利益眾生。如此發心,如此修證,則遠超迷悟的邊際,勝於三界,撥群於一切,尚非聲聞、辟支佛所及的。



迦葉菩薩以偈贊釋迦牟尼佛曰:  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

迦葉菩薩以偈贊釋迦牟尼佛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涅槃經》卷二十八)



“發心”者,即始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也。此謂初發菩提心。發此心後,更逢眾多諸佛,供養之,見聞佛法,則更發菩提心,即霜上加霜也。謂“畢竟”者,佛果菩提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初發菩提心,若格量之,雖如劫火與螢火,然則,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則“二無別”也。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此即如來之壽命也。佛發心、修行、證果,皆如是。

『發心』,即是始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此說是初發菩提心。發此心後,更逢眾多諸佛,供養之,見聞佛法,則更發菩提心,即是霜上加霜。所謂『畢竟』,是佛果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初發菩提心,若格量之,雖如劫火與螢火,然而,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則是『二無別』。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此即是如來的壽命。佛發心、修行、證果,皆是如此。(這就是佛道的,即修即證、即法即心的一元性道理;所以說如來的壽命,是一元性的發心即證果)

(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是道元禪師在這篇中要闡明的道理。但讀者應從佛道的一元性去理解,即『盡大地是真實人體』、『全境是我』,是盡十方界是一心,所以『自未得度先度他』也是『度自』,故此心即是佛心,念念於此中,即於一元性中修證一如,可惜道元禪師沒有從此處進一步申論)



謂利益眾生者,即令眾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也。然不得依發心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力而思我成佛。設若應成佛之功德成熟、圓滿,然尚回頭回向眾生成佛得道也。此心,雖非我,非他,亦非來,然此發心後,舉大地皆為黃金;攪大海忽成甘露。自此之後,取土石沙礫,即是拈來菩提心也;參水沫泡焰,乃信手擔來菩提心也。

所謂利益眾生,即是令眾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然不得依發心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力量而認為我自成佛。設若應成佛的功德成熟、圓滿,然是尚回頭回向眾生成佛得道。此心,雖非我,非他,亦非來,然此發心後,舉大地(即一元性)皆為黃金;攪大海忽成甘露。自此之後,取土石沙礫,即是拈來菩提心;參水沫泡焰,乃是信手擔來菩提心。



是故,施以國城妻子、七寶男女、頭目髓腦、身肉手足,皆是菩提心之鬧聒聒也,菩提心之活潑潑也。今質多、慮知之心,雖非近非遠,非自非他,然則,若將此心反思自為得度先度他之道理而不退轉,是發菩提心也。

所以,布施以國城妻子、七寶男女、頭目髓腦、身肉手足,皆是菩提心的鬧聒聒,是菩提心的活潑潑。今質多、慮知(二元性)的心,雖非近非遠,非自非他,然而,若將此心反思自為得度先度他的道理而不退轉,是發菩提心。



所以,若將而今一切眾生執為我有之草木瓦礫、金銀珍寶施以菩提心,復非發菩提心乎?心及諸法,皆非自他共無因故,若一刹那發此菩提心,則萬法皆成增上緣。

所以,若將而今一切眾生執為我有(即『盡界是我』的一元性)的草木瓦礫、金銀珍寶施以菩提心,復非發菩提心嗎(即是說:若於心法一如的一元性,就不是發菩提心嗎)?心及諸法,皆非自他共無因故,若一刹那發此菩提心,則萬法皆成『增上緣』(一切有為法生起或結果的間接原因,凡有強勝的勢用,能成為他法生起、結果的助力者,皆稱為增上緣)(即是說:於佛道的一元性,識心與真如法是如如的緣起)



大凡發心、得道者,皆由刹那生滅者也。若不刹那生滅,則前刹那之惡不應去;前刹那之惡未去,則後刹那之善今不應現生。此刹那之量,只如來一人明知。一刹那心能起一語,一刹那語能說一字者,亦唯如來也,餘聖不能也。

大凡發心、得道,皆是由刹那生滅。若不刹那生滅,則前刹那的惡不應去;前刹那的惡未去,則後刹那的善今不應現生。此刹那的量,只如來一人明知(即證入此一元性即是佛)。一刹那心能起一語,一刹那語能說一字,亦是唯如來,是餘聖不能。(心法一如的一元性是佛的功德)



大凡壯士之一彈指間,雖有六十五刹那,五蘊生滅,然凡夫嘗不覺不知也。由旦刹那,凡夫亦能知之。一日一夜之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刹那,五蘊俱生滅。然則,凡夫不曾覺知。以不覺知故,不發菩提心也。不知佛法,不信佛法者,則不信刹那生滅之道理也。若究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則必信此刹那生滅之道理也。而今我等幸逢如來之說教,似曾曉了,然僅由旦刹那知之,但信受其道理當然如是也。世尊所說之一切法,既不明亦不知,如當不知刹那量也。學者切莫亂貢高!非但不知極少,亦不知極大也。

大凡壯士的一彈指間,雖有六十五刹那,五蘊生滅,然凡夫嘗是不覺不知。由瞬間刹那,凡夫亦能知之。一日一夜之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刹那,五蘊俱生滅。然而,凡夫不曾覺知。以不覺知故,是不發菩提心。不知佛法,不信佛法的,則不信刹那生滅的道理。若窮究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則必信此刹那生滅的道理。而今我等幸逢如來的說教,似曾曉了,然僅由瞬間刹那知之,但信受其道理當然是如此。世尊所說的一切法,既不明亦不知,如是當不知刹那量。學者切莫亂貢高!非但不知極少,亦是不知極大。(這就是『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能得而見之』、『朝聞道,夕死可也!』的道理)



若依如來之道力時,眾生亦可見三千界。大凡由本有至中有,由中有至當本有,皆一刹那一刹那遷化也。以如是,而非我之心,乃為業所牽,流轉生死,一刹那亦不停止也。當以如是流轉生死之身心,忽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菩提心也。設於發菩提心之道惜此身心,然生老病死,終不可有我!

若依如來的道力時,眾生亦可見三千界。大凡由本有至中有,由中有至當本有,皆是一刹那一刹那遷化。因是如此,而非我的心,乃是為業所牽,流轉生死,一刹那也不停止。當以如是流轉生死的身心,忽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菩提心。設於發菩提心之道惜此身心,然生老病死,終不可有我(五蘊身心是緣起法,非我、我所)



眾生壽行,生滅不止,為速疾者,(由次示說可知)。世尊在世有一比丘,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眾生壽行,云何速疾生滅?” 佛言:“我能宣說,汝不能知。” 比丘言:“頗有譬喻,能顯示不?” 佛言:“有,今為汝說。譬如四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語之:‘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于意云何?此捷疾不?’” 比丘白佛:“甚疾!世尊。”

眾生壽行,生滅不止,是速疾的,(由下面世尊示說可知)。世尊在世有一比丘,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說:「眾生壽行,為何速疾生滅?」 佛說:「我能宣說,汝不能知。」 比丘說:「頗有譬喻,能顯示不?」 佛說:「有,今為汝說。譬如四個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說:『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於意云何?此捷疾不?』」 比丘白佛:「甚疾!世尊。」



佛言:“彼人捷疾,不及地行夜叉。地行夜叉捷疾,不及空行夜叉。空行夜叉捷疾,不及四天王天捷疾。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捷疾。日月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捷疾。此是導引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輾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刹那流轉,無有暫停。”

佛說:「彼人捷疾,不及地行夜叉。地行夜叉捷疾,不及空行夜叉。空行夜叉捷疾,不及四天王天捷疾。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捷疾。日月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捷疾。堅行天子是導引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輾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刹那流轉,無有暫停。」(《法苑珠林》卷一)



我等壽行生滅,刹那流轉捷疾者,乃如是也。念念間,行者莫忘此道理。雖處此刹那生滅,流轉捷疾中,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一念,則久遠之壽量,忽爾現前也。三世諸佛並七佛世尊及西天二十八祖、東地六祖乃至傳佛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祖師,皆俱保任此菩提心;未發菩提心者,則非祖師。

我等壽行生滅,刹那流轉捷疾,乃是如此。念念間,行者莫忘此道理。雖處此刹那生滅,流轉捷疾中,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一念,則是久遠的壽量,忽爾現前(即一元性中,刹那即是永恆)。三世諸佛並七佛世尊及西天二十八祖、東地六祖乃至傳佛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祖師,皆俱保任此菩提心;未發菩提心者,則非祖師。



《禪苑清規》一百二十問云:“發悟菩提心否?” 可知佛祖之學道,必以發悟菩提心為先。此乃佛祖之常法也。謂發悟者,曉了也。此非大覺。設令頓證十地,猶是菩薩也。非佛,非聲聞辟支佛等。而今世上之參學人,無一人能知是菩薩而非聲聞。但亂自稱衲僧衲子,不知其真實,故成混亂。可悲!澆季祖道荒廢!

《禪苑清規》卷八 一百二十問說:「發悟菩提心否?」 可知佛祖的學道,必以發悟菩提心為先。此乃是佛祖的常法。所謂發悟,是曉了(即二元性的慮知)。此非大覺(即一元性覺知)。設令頓證十地,猶是菩薩。非佛,非聲聞辟支佛等。而今世上的參學人,無一人能知是菩薩而非聲聞。但亂自稱衲僧衲子,不知其真實,故成混亂。可悲!是澆薄末季祖道荒廢!



是故,雖是在家,設是出家,或在天上,或在人間,或在苦中,或在樂中,當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眾生界者,雖非有邊無邊,然發先度一切眾生之心也。此即菩提心也。

所以,雖是在家,設是出家,或在天上,或在人間,或在苦中,或在樂中,當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眾生界,雖非有邊無邊,然是發先度一切眾生的心。此即是菩提心。



一生補處菩薩,當下閻浮提時,為睹史多天等諸天,施以最後之教曰:“菩提心是法明門,不斷三寶故。” 可知不斷三寶者,是菩提心之力也。發菩提心後,當堅牢守護,令不退轉。

一生補處菩薩,當下閻浮提時,為睹史多天(即兜率陀天)等諸天,施以最後的法教說:「菩提心是法明門,不斷三寶故。」(《佛本行經》卷六 上托兜率品) 可知不斷三寶(指公案現成中的識性、真如法與緣起法),是菩提心的功德力。發菩提心後,當堅牢守護,令不退轉。



佛言:“云何菩薩守護一事?謂菩提心。菩薩摩訶薩,常勤守護是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子,亦如瞎者護餘一目,如行曠野守護者。菩薩守護菩提心,亦復如是。因護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常樂我淨,具足而有。即是無上大涅槃。是故菩薩守護一事。”

佛言:「為何菩薩守護一事?是謂菩提心。菩薩摩訶薩,常勤守護是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子,亦如瞎者護守剩餘一目,如行曠野守護者。菩薩守護菩提心,亦復如是。因護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常樂我淨,具足而有。即是無上大涅槃。是故菩薩守護一事。」 (《涅槃經》卷二十五)



當守護菩提心者,可知佛語如是也。守護而令其不退轉故者,世間常法曰:“雖生而不熟者,有三種。曰:‘魚子、庵羅果、發洗菩薩也。’”大凡退大者多故,爾來皆恐自亦退大。是故守護菩提心也。

當守護菩提心者,可知佛語如是。守護而令其不退轉,故世間常法說:「雖有生而不能熟者,有三種。稱:『魚子、庵羅果、發心菩薩。』」(《大智度論》卷三十五 報應品:()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得果少』)大凡退大(即於大乘佛法起退心)者多,故爾來皆恐自亦退大。是故守護菩提心。



菩薩初心時,退轉菩提心者,多由不逢正師故。若不逢正師,則不聞正法;若不聞正法,恐撥無因果,撥無解脫,撥無三寶,撥無三世等諸法。亂貪著現在之五欲,而失前途菩提之功德。

菩薩初心時,退轉菩提心,多是由不逢正師故。若不逢正師,則不聞正法;若不聞正法,恐撥無因果,撥無解脫,撥無三寶,撥無三世等諸法。亂貪著現在的五欲,而失前途菩提的功德。



或天魔波旬等,為妨行者,化為佛形,現父母、師匠乃至親族諸天等形來親近,向菩薩勸誘曰:“佛道長遠,久受諸苦,最可憂心!故先自解脫,後度終生。”行者聽此語,即退菩提心,退菩薩行。當知如是之說乃是魔說也。菩薩知而不從也。應專令自未得度先度他之行願不退轉!若背自未得度先度他之行願時,當知是魔說,當知是外道說,當知是惡友說。更莫隨之。

或天魔波旬等,為妨礙行者,化為佛形,現父母、師匠乃至親族諸天等形來親近,向菩薩勸誘說:「佛道長遠,久受諸苦,最可憂心!故先自解脫,後度終生。」行者聽此語,即退菩提心,退菩薩行。當知如是的說法乃是魔說。菩薩是知而不從。應專令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行願不退轉!若背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行願時,當知是魔說,當知是外道說,當知是惡友說。更莫隨之。



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五眾魔,三死魔,四天子魔。煩惱魔者,所謂百八煩惱等,分別八萬四千諸煩惱。五眾魔者,是煩惱和合因緣,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眾。百八煩惱等諸受和合,名為受眾。大小無量所有想,分別和合,名為想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欲瞋恚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為行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是六識分別和合無量無邊心,是名識眾。

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五眾魔,三死魔(前三種指正報的障道),四天子魔(指依報的障道)。『煩惱魔』,是所謂百八煩惱等,分別八萬四千諸煩惱。『五眾魔(五蘊魔)』,是煩惱和合因緣,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眾』。百八煩惱等諸受和合,名為『受眾』。大小無量所有想,分別和合,名為『想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欲瞋恚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為『行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是六識分別和合無量無邊心,是名『識眾』。



死魔者,無常因緣故,破相續五壽命,盡離三法識、熱、壽故,名為死魔。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魔是天竺語,秦言能奪命者。雖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名殺者。

『死魔』,是無常因緣,故破相續五壽命,盡離三法(識、熱、壽),故名為死魔。『天()魔』,欲界主深著世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魔是天竺語,秦言能奪命者。雖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名殺者。



問曰:“一五眾魔接三種魔,何以故別說四?”答曰:“實是一魔,分別其義,故有四。”上來是龍樹祖師之施設也,行者當知而勤學!若不亂被魔澆,不令菩提心退轉,是守護菩提心也。

問說:「一五眾魔接三種魔,何以故別說四?」 答說:「實是一魔,分別其義,故有四。」(《大智度論》卷六十八) 上來是龍樹祖師的施設,行者當知而勤學!若不亂被魔澆,不令菩提心退轉,是守護菩提心。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94) 袈裟功德 下


《袈裟功德》 下  永平道元禪師



龍樹祖師曰;“復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如優缽羅花比丘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貴人舍,常贊出家法,語諸貴人婦女言:‘姐妹,可出家’!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比丘尼言:‘破戒便破,但出家。’問言:‘破戒當墮地獄,云何可破戒?’答曰:‘墮地獄便墮。’諸貴婦女笑之言:‘地獄受罪,云何可墮?’比丘尼言:‘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時自恃貴姓端正生驕慢,而破禁戒。破禁戒罪故,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以是故,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戒因緣故,得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從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之,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緣,可得道果。’”

龍樹祖師說;「復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如優缽羅花比丘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貴人舍,常贊出家法,語諸貴人婦女說:『姐妹,可出家』!諸貴婦女說:『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比丘尼說:『破戒便破,但出家。』問說:『破戒當墮地獄,為何可破戒?』答說:『墮地獄便墮。』諸貴婦女笑言:『地獄受罪,為何可墮?』比丘尼說:『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時自恃貴姓端正生驕慢,而破禁戒。破禁戒罪故,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以是故,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戒因緣故,得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是不得道。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從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之,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緣,可得道果。』」(《大智度論》卷十三)



此蓮花色阿羅漢得道之初因,更非他功,只是依戲笑而著袈裟於其身之功德,今乃得道也。于二生,逢迦葉佛之法而為比丘尼;於三生,逢釋迦牟尼佛而為大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三明者,天眼、宿命、漏盡也。六通者,神境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漏盡通也。誠哉!夫有作惡之人時,空枉死而入地獄,從地獄出而為惡人。有戒因緣時,破戒雖墮地獄,終為得道之因緣也。今為戲笑而著袈裟,尚是三生得道;況乎為無上菩提起清淨之信心而著袈裟哉?其功德焉不成就乎?何況一生之間若受持、頂戴,其功德,當廣大無量也!

此蓮花色阿羅漢得道的初因,更非他功,只是依戲笑而著袈裟於其身的功德,今乃得道。於二生,逢迦葉佛的法而為比丘尼;於三生,逢釋迦牟尼佛而為大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三明,是天眼、宿命、漏盡。六通,是神境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漏盡通。誠哉!夫有作惡的人時,空枉死而入地獄,從地獄出而為惡人。有戒因緣時,破戒雖墮地獄,是終為得道的因緣。今為戲笑而著袈裟,尚是三生得道;況乎為無上菩提起清淨的信心而著袈裟呢?其功德焉不成就嗎?何況一生之間若受持、頂戴,其功德,當是廣大無量!



若欲發菩提心,應疾受持、頂戴袈裟!逢此好世,若不得佛種,可悲矣!受南洲之人身,逢釋迦牟尼佛之法,生逢佛法嫡嫡祖傳,當受持單傳直指之袈裟,則令其空過,可悲矣!

若欲發菩提心,應疾受持、頂戴袈裟!逢此好世,若不得佛種,可悲矣!受南洲的人身,逢釋迦牟尼佛的法,生逢佛法嫡嫡祖傳,當受持單傳直指的袈裟,則令其空過,可悲矣!



而今袈裟正傳者,唯佛祖正傳是正嫡也,餘師不可並肩。隨無相承之師而受持袈裟尚功德甚深,何況受持於嫡嫡面授之正師,當為如來之法子法孫也,當為正傳如來皮肉骨髓也。大凡袈裟者,三世十方諸佛正傳,至今不斷絕,亦同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所護持也。

而今袈裟正傳的,唯是佛祖正傳是正嫡,餘師不可並肩。隨無相承的祖師而受持袈裟尚功德甚深,何況受持於嫡嫡面授的正師,當為如來的法子法孫,當是為正傳如來皮肉骨髓。大凡袈裟,是三世十方諸佛正傳,至今不斷絕,亦同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所護持。



作袈裟,以粗布為本。若無粗布,用細布。粗、細布皆無時,用絹。絹、布皆無時,用綾羅等。如來聽許也。絹、布、綾羅等類全無時,如來亦聽許皮袈裟。大凡袈裟,應染為青黃赤黑紫色。各色皆非原色,混入他色而令其為壞色。如來常著肉色袈裟,是袈裟色也。初祖相傳之佛袈裟者,青黑色也,是西天之屈旬布,今在曹溪山。西天二十八傳,震旦五傳。而今曹溪古佛之遺弟,皆傳持佛衣之故實,餘僧所不及也。

作袈裟,以粗布為本。若無粗布,用細布。粗、細布皆無時,用絹。絹、布皆無時,用綾羅等。是如來聽許的。絹、布、綾羅等類全無時,如來亦聽許皮袈裟。大凡袈裟,應染為青黃赤黑紫色。各色皆非原色,混入他色而令其為壞色。如來常著肉色袈裟,是袈裟色。初祖相傳的佛袈裟,是青黑色,是西天的屈旬布(白氎布),今在曹溪山。西天二十八傳,震旦五傳。而今曹溪古佛的遺弟,皆傳持佛衣的故實,是餘僧所不及。



大凡衣有三種。一者掃糞衣,二者毳衣,三者衲衣也。糞掃(衣)者,已如前示。毳衣者,鳥獸細毛,是名為毳。行者若無糞掃衣可得,取此為衣。衲衣者,朽故破弊,逢衲供身,不著世間好衣。

大凡衣有三種。一者掃糞衣,二者毳衣,三者是衲衣。糞掃衣,已如前示。毳衣,是鳥獸細毛,是名為毳。行者若無糞掃衣可得,取此為衣。衲衣者,朽故破弊,逢衲供身,不著世間好衣。



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世尊,僧伽胝衣,條數有幾?”佛言:“有九。何謂九?謂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其僧伽胝衣,初之三品,其中壇隔,兩長一短,如是應持。次三品,三常一短;後三品,四長一短。過是條外,便成破衲。”

具壽鄔波離,請問世尊說:「大德世尊,僧伽胝衣,條數有幾?」佛說:「有九條。何謂九條?所謂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其僧伽胝衣,初的三品,其中壇隔,兩長一短,如是應持。次三品,三常一短;後三品,四長一短。過是條外,便成破衲。」



鄔波離復白世尊曰:“大德世尊,有幾種僧伽胝衣?”佛言:“有三種。謂上、中、下。上者豎三肘,橫五肘。下者,豎二肘半,橫四肘半。二內名中。”鄔波離白世尊曰:“大德世尊,嗢呾羅僧伽衣,條數有幾?”佛言:“但有七條。壇隔兩長一短。”

鄔波離復白世尊說:「大德世尊,有幾種僧伽胝衣?」佛說:「有三種。所謂上、中、下。上者豎三肘,橫五肘。下者,豎二肘半,橫四肘半。二內名中。」鄔波離白世尊說:「大德世尊,嗢呾羅僧伽衣(譯為上衣、上著衣、覆左肩衣、入眾衣、中價衣、中衣),條數有幾?」佛說:「但有七條。壇隔兩長一短。」



鄔波離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七條復有幾種?”佛言:“共有三品,謂上中下。上者三五肘,下各減半肘,二內名中。” 鄔波離白世尊曰:“大德世尊,安呾婆娑衣,條數有幾?”佛言:“有三。謂上中下。上者三五肘,中下同前。”佛言:“安呾婆沙衣復有二種。何為二?一者豎二肘,橫五肘。二者豎二,橫四。”

鄔波離白世尊說:「大德世尊,七條復有幾種?」佛說:「共有三品,謂上中下。上者三五肘,下各減半肘,二內名中。」鄔波離白世尊說:「大德世尊,安呾婆娑衣(譯作內衣、裏衣、作衣、作務衣),條數有幾?」佛說:「有三。所謂上中下。上者三五肘,中下同前。」佛說:「安呾婆沙衣復有二種。何為二?一者豎二肘,橫五肘。二者豎二,橫四。」



僧伽胝者,譯為重復衣。溫呾羅僧伽者,譯為上衣。安呾婆裟者,為譯內衣,又云下衣。又云;僧伽梨衣,謂大衣也;云入王宮衣,說法衣。憂多羅僧,謂七條衣。中衣服,又云入眾衣。安陀會,謂五條衣。云小衣。又云行道衣,作務衣。此三衣,必護持之!又,僧伽胝衣,有六十條袈裟,必受持之!

僧伽胝,是譯為重復衣。溫呾羅僧伽,是譯為上衣。安呾婆裟,是譯為內衣,又稱下衣。又稱;僧伽梨衣,所謂大衣;稱入王宮衣,是說法衣。憂多羅僧,所謂七條衣。中衣服,又稱入眾衣。安陀會,是所謂五條衣。稱小衣。又稱行道衣,作務衣。(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卷十) 此三衣,必護持之!又,僧伽胝衣,有六十條袈裟,必受持之!



大凡自八萬歲至百歲,隨壽命之增減,則有身量之長短。八萬歲與一百歲,雖謂有異,亦可謂平等也。其中,以謂平等為正傳。佛與人,身量遙異也。人身可量,佛身終不可量。是故,迦葉佛之袈裟,而今釋迦牟尼佛著之,非長非寬。今釋迦牟尼佛之袈裟,若彌勒如來著之,非短非窄。非佛身長短之道理,明須觀見、決斷、照了、警察也!

大凡自八萬歲至百歲,隨壽命的增減,則有身量的長短。八萬歲與一百歲,雖說有異,亦可說是平等。其中,以所謂平等為正傳。佛與人,是身量遙異。人身可量,佛身終不可量。所以,迦葉佛的袈裟,而今釋迦牟尼佛著之,非長非寬。今釋迦牟尼佛的袈裟,若彌勒如來著之,非短非窄。非佛身長短的道理,是明須觀見、決斷、照了、警察!



梵王之高在色界,然不能見佛頂;目連遠至光明幡世界,然不能究盡佛聲。遠近之見聞相等,實為不可思議也。如來之一切功德,亦皆如是。應奉念此功德!裁縫袈裟者,有割截衣,有揲葉衣,有攝葉衣,有絹衣,皆是作法也。當隨其所得而受之。

梵王雖高在色界,然不能見佛頂;目連遠至光明幡世界,然不能究盡佛聲。遠近的見聞相等,是實為不可思議。如來的一切功德,亦皆如是。應奉念此功德!裁縫袈裟,有割截衣,有揲葉衣,有攝葉衣,有絹衣,皆是作法。當隨其所得而受之。



佛言:“三世佛袈裟,必定卻刺。”若得其衣材,復以清淨為善。謂以糞掃衣為最上清淨。三世諸佛,皆以此為清淨。此外,信心檀越所施之衣,亦是清淨也。或以淨財於市上買之,亦是清淨也。作衣雖有日限,然今是末法澆季,遠方邊邦也;信心之所發時,不妨當得裁縫而受持。

佛說:「三世佛袈裟,必定卻刺(縫製袈裟的針法,為直縫之對稱)(《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 若得其衣材,復以清淨為善。所謂以糞掃衣為最上清淨。三世諸佛,皆以此為清淨。此外,信心檀越所施的衣服,亦是清淨。或以淨財於市上買的,亦是清淨。作衣雖有日限,然今是末法澆季,遠方邊邦;信心所發時,不妨當得裁縫而受持。



雖在家人天,若受持袈裟,乃大乘最極之秘訣也。而今梵王釋王,皆受持袈裟,是欲界、色界之典範,人間不可勝計。在家菩薩,皆共受持。震旦國,梁武帝、隋煬帝,皆受持袈裟。代宗、肅宗,皆著袈裟,參學僧家,受持菩薩戒。其餘之居士、婦女等受持袈裟、持戒之人,乃古今之典範也。

雖在家人天,若受持袈裟,乃是大乘最極的秘訣。而今梵王釋王,皆受持袈裟,是欲界、色界的典範,人間不可勝計。在家菩薩,皆共受持。震旦國,梁武帝、隋煬帝,皆受持袈裟。代宗、肅宗,皆著袈裟,參學僧家,受持菩薩戒。其餘的居士、婦女等受持袈裟、持戒之人,乃是古今的典範。



日本國聖德太子受持袈裟,講說法華、勝曼等諸經時,感得天雨寶花之奇瑞。自其以來,佛法即於我國流通。雖為天下之攝錄,乃人天之導師也。以佛之所遣,為眾生之父母也。而今我國,袈裟之體、色、量,雖皆訛謬,然見聞袈裟之名字,則但是聖德太子之禦力也。爾時,若不辟邪立正,則今日可悲。後聖武皇帝亦受持袈裟,受菩薩戒。

日本國聖德太子受持袈裟,講說法華、勝曼等諸經時,感得天雨寶花的奇瑞。自其以來,佛法即於我國流通。雖為天下的攝錄,乃人天的導師。以佛的所遣,為眾生的父母。而今我國,袈裟的體、色、量,雖皆訛謬,然見聞袈裟的名字,則但是聖德太子的禦力。爾時,若不辟邪立正,則今日可悲。後聖武皇帝亦受持袈裟,受菩薩戒。



所以,雖為帝位,縱為臣下,亦當疾速受持袈裟,受菩薩戒。人生之慶倖,不可勝之!有言:“在家受持袈裟,一名單縫,二名俗服。乃未用卻刺針而縫也。”又言:“在家趣道場時,具三法衣、楊枝、澡水、食器、坐具,應如比丘修習淨行。”

所以,雖為帝位,縱為臣下,亦當疾速受持袈裟,受菩薩戒。人生的慶倖,不可勝之!有說:「在家受持袈裟,一名單縫,二名俗服。乃是未用卻刺針而縫。」又說:「在家趣道場時,具三法衣、楊枝、澡水、食器、坐具,應如比丘修習淨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



古德相承如此。但今佛祖之所單傳者,授于國王大臣、居士士民之袈裟,皆卻刺也。盧行者已正傳佛袈裟,是典範也。大凡袈裟者,是佛弟子之標識也。若受持袈裟竟,應每日頂戴也。放於頭頂上,合掌誦偈: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教,廣度諸眾生。然後再著。當于袈裟作師想塔想。浣洗、頂帶時,亦誦此偈。

古德相承如此。但今佛祖所單傳的,授於國王大臣、居士士民的袈裟,皆是卻刺。盧行者(六祖)已正傳佛袈裟,是典範。大凡袈裟,是佛弟子的標識。若受持袈裟竟,應每日頂戴。放於頭頂上,合掌誦偈: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教,廣度諸眾生。然後再著。當於袈裟作師想塔想。浣洗、頂帶時,亦誦此偈。



佛言:“剃頭著袈裟,諸佛所加護。一人出家者,天人所供養。”可知自剃頭著袈裟以後,即被一切諸佛所加護也。依此諸佛之加護,當圓滿無上菩提之功德。天眾人眾,皆供養此人也。

佛說:「剃頭著袈裟,諸佛所加護。一人出家者,天人所供養。」可知自剃頭著袈裟以後,即被一切諸佛所加護。依此諸佛的加護,當圓滿無上菩提的功德。天眾人眾,是皆供養此人。



世尊告智光比丘言:“法衣得十勝利。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二者遠離寒熱以及蚊蟲、惡獸、毒蟲,安穩修道。三者示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幢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智光當知,以是因緣,三世諸佛,緣覺聲聞,清淨出家,身著袈裟,三聖同坐解脫寶床。執智慧箭,破煩惱魔,共入一味諸涅槃界。”

世尊告智光比丘說:「法衣得十勝利。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二者遠離寒熱以及蚊蟲、惡獸、毒蟲,安穩修道。三者示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幢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智光當知,以是因緣,三世諸佛,緣覺聲聞,清淨出家,身著袈裟,三聖同坐解脫寶床。執智慧箭,破煩惱魔,共入一味諸涅槃界。」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智光比丘應善聽,大福田衣十勝利。世間衣服增欲染,如來法服不如是。

法服能遮世羞恥,慚愧圓滿生福田。遠離寒暑及毒蟲,道心堅固得究竟。

示現出家離貪欲,斷除五見正修行。瞻禮袈裟寶幢相,恭敬生於梵王福。

佛子披衣生塔想,生福滅罪感人天。肅容致敬真沙門,所為不染諸塵俗。

諸佛稱讚為良田,利樂群生此為最。袈裟神力不思議,能令修植菩提行。

道芽增長如春苗,菩提妙果類秋實。堅固金剛真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

我今略贊十勝利,歷劫廣說無有邊。若有龍身披一縷,得脫金翅鳥王食。

若人度海持此衣,不怖龍魚諸鬼難。雷電霹靂天之怒,披袈裟者無恐畏。

白衣若能親捧持,一切惡鬼無能近。若能發心求出家,厭離世間修佛道。

十方魔宮皆振動,是人速證法王身。



此十勝利,廣具足佛道之諸功德也。長行偈頌中所有之功德,應明知參學!批閱之,莫疾放下!應向句句久參!此勝利者,但是袈裟之功德也,非行者之猛利恒修之力。

此十勝利,廣具足佛道的諸功德。長行偈頌中所有的功德,應明知參學!批閱之,莫疾放下!應向句句久參!此勝利者,但是袈裟的功德,非行者的猛利恒修之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 無垢性品)



佛言:“袈裟神力不思議。”非凡夫賢聖之所亂計。大凡“速證法王身”時,必著袈裟也。自昔以來,未有不著袈裟而證法王身者。其最第一清淨之淨材,是糞掃衣也。其功德,遍明於大乘小乘之經論中也。應廣學諮問!其餘之衣材,當亦應兼明!佛佛祖祖,必明正傳,非餘類之所及。

佛說:「袈裟神力不思議。」非凡夫賢聖所能亂計。大凡『速證法王身』時,必著袈裟。自昔以來,未有不著袈裟而證法王身者。其最第一清淨的淨材,是糞掃衣。其功德,遍明於大乘小乘的經論中。應廣學諮問!其餘的衣材,當亦應兼明!佛佛祖祖,必明正傳,非餘類之所及。



中阿含經曰:“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如阿練若比丘,持糞掃衣,見糞掃中所棄弊衣,或大便,或小便、夷唾及餘不淨之所污染,見己,左手執之,右手舒張。若非大便、小便、夷唾及餘不淨之所汙處,又不穿者,便裂取之。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莫念彼身不淨行,但念彼口之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中阿含經》卷五 舍利子相應品說:「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如何除?諸賢猶如阿練若比丘,持糞掃衣,見糞掃中所棄弊衣,或大便,或小便、夷唾及餘不淨所污染的,見己,左手執之,右手舒張。若非大便、小便、夷唾及餘不淨所汙處的,又不穿者,便裂取之。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莫念彼身不淨行,但念彼口的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此即阿練若比丘之拾糞掃衣之法也。有四種糞掃(衣)者,有十種糞掃(衣)。拾彼糞掃(時),先擇取不穿處,次若是久浸大小便,深而不可浣洗者,亦不可取。浣洗後,可取之。

此即阿練若比丘的拾糞掃衣的方法。有四種糞掃衣,有十種糞掃衣。拾彼糞掃時,先擇取不穿處,次若是久浸大小便,深而不可浣洗者,亦不可取。浣洗後,可取之。



十種糞掃衣。一、牛嚼衣,二、鼠齧衣,三、火燒衣,四、月水衣,五、產婦衣,六、神廟衣,七、塚間衣,八、求願衣,九、王職衣,十、往還衣。此十種,乃人之所棄也,非人間之所用。拾之而作袈裟之淨材。三世諸佛之所讚歎、之所用也。

十種糞掃衣。一、牛嚼衣,二、鼠齧衣,三、火燒衣,四、月水衣,五、產婦衣,六、神廟衣,七、塚間衣,八、求願衣,九、王職衣,十、往還衣。此十種,乃人所棄的,非人間所用的。是拾而作袈裟的淨材。是三世諸佛所讚歎、所用的。



是故,此糞掃衣者,為人、天、龍等之所重、之所護持。應取之而作袈裟。是最第一之淨材也,最第一之清淨也。而今日本國,無如是之糞掃衣,縱求之,亦不可逢。可悲邊地小國!只檀那所施之淨材,可用之。或將淨命之所得,於市貿易,此亦可作袈裟。由如是之糞掃及淨命所得者,非絹,非布,亦非金銀珠玉,非綾羅錦繡,只是糞掃衣也。此糞掃(衣)非為弊衣,非為美服,只為佛法也。用著之,則是正傳三世諸佛之皮肉骨髓也,正傳正法眼藏也。此功德,更不可向人天問著,須向佛祖參學也!

所以,此糞掃衣,是為人、天、龍等所重的、所護持的。應取之而作袈裟。是最第一的淨材,最第一的清淨。而今日本國,無如是的糞掃衣,縱求之,亦不可逢。可悲邊地小國!只檀那所施的淨材,可用之。或將淨命之所得,於市貿易,此亦可作袈裟。由如是的糞掃及淨命所得的,非絹,非布,亦非金銀珠玉,非綾羅錦繡,只是糞掃衣。此糞掃衣非為弊衣,非為美服,是只為佛法。用著之,則是正傳三世諸佛的皮肉骨髓,正傳正法眼藏。此功德,更不可向人天問著,須向佛祖參學!



正法眼藏袈裟功德第三



予在宋時,于長連床功夫。其時,見並肩之鄰單,每開靜之時,皆捧袈裟,放於頭頂上,合掌敬禮,默誦一偈。其偈曰:“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教,廣度諸眾生。”

余在宋時,於長連床功夫。其時,見並肩的鄰單,每開靜之時,皆捧袈裟,放於頭頂上,合掌敬禮,默誦一偈。其偈說:「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教,廣度諸眾生。」



時,予生未曾之念,滿身歡喜,感淚自落浸衣襟。其旨趣者,往昔披閱阿含經時,雖見頂戴袈裟文,然不明其儀則。而今親眼見之,歡喜隨喜!竊思之;可憐在鄉土時,無賜教之師匠,無勸導之善友,不惜虛度,豈不悲乎?而今之所見聞,當喜宿善!若徒在鄉間,當如何得與相承、用著佛衣之僧寶鄰肩哉?悲喜非一片,感淚千萬行!

時,余生未曾有的念頭,滿身歡喜,感淚自落浸衣襟。其旨趣,是往昔披閱阿含經時,雖見頂戴袈裟文,然不明其儀則。而今親眼見到,歡喜隨喜!竊思之;可憐在鄉土時,無賜教的師匠,無勸導的善友,不惜虛度,豈不悲乎?而今之所見聞,當喜宿善!若徒在鄉間,當如何得與相承、用著佛衣的僧寶鄰肩呢?悲喜非一片,感淚千萬行!



時竊發願:我雖何等不肖,然為佛法之嫡嗣,正傳正法;以憐鄉土之眾生,令其見聞佛祖正傳之衣法。彼時之發願,今未徒勞,受持袈裟之住家、出家菩薩者多,是所歡喜也。受持袈裟之人,必日夜頂戴之!當為殊勝、最勝之功德也!見聞一句一偈,乃是若樹若石之見聞。應廣被九道而無限也。正傳袈裟之功德,雖僅一日一夜,當是最勝最上之功德也!

時竊發願:我雖何等不肖,然為佛法的嫡嗣,正傳正法;以憐鄉土的眾生,令其見聞佛祖正傳的衣法。彼時的發願,今未徒勞,受持袈裟的住家、出家菩薩者多,是所歡喜。受持袈裟之人,必日夜頂戴之!當為殊勝、最勝的功德!見聞一句一偈,乃是若樹若石的見聞。是應廣被九道而無限。正傳袈裟的功德,雖僅一日一夜,當是最勝最上的功德!



大宋嘉定十七年癸末十月中,有高麗僧二人來慶元府。一人名智玄,一人曰景雲。此二人雖頻談佛經之義,更是文學士也,然則,無袈裟,無缽盂,如俗人。可憐!雖為比丘形,而無比丘法,乃小國邊地使其然也。日本國比丘形之輩,欲往他國時,亦將與彼智玄等同矣!釋迦牟尼佛,十二年中頂戴,從未放下。既為遠孫,當學之!徒為名利拜天、拜神、拜王、拜臣。若回頭時,回向佛衣頂戴,是當可喜矣!

大宋嘉定十七年癸末十月中,有高麗僧二人來慶元府。一人名智玄,一人曰景雲。此二人雖頻談佛經之義,更是文學士,然而,無袈裟,無缽盂,如俗人。可憐!雖為比丘形,而無比丘法,乃是小國邊地使其然。日本國比丘形之輩,欲往他國時,亦將與彼智玄等同矣!釋迦牟尼佛,十二年中頂戴,從未放下。既為遠孫,當學之!徒為名利拜天、拜神、拜王、拜臣。若回頭時,回向佛衣頂戴,是當可喜矣!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93) 袈裟功德 上


《袈裟功德》 上  永平道元禪師



佛佛祖祖正傳之衣法,確正傳于震旦國者,唯嵩岳之高祖也。高祖者,釋迦牟尼佛以來第二十八代之祖也。西天二十八傳,嫡嫡相傳。二十八祖親到震旦而為初祖。震旦國人五傳,至曹溪,乃三十代之祖也,此稱六祖。第三十三代之祖大鑒禪師,于黃梅山,夜半正傳衣法,一生護持,至今尚安置在曹溪山寶林寺。

佛佛祖祖正傳的衣法,確正傳於震旦國的,唯嵩岳的高祖。高祖達摩,是釋迦牟尼佛以來第二十八代的祖師。西天二十八傳,嫡嫡相傳。二十八祖親到震旦而為初祖。震旦國人五傳,至曹溪,乃三十代的祖師,此稱六祖。第三十三代的祖師大鑒禪師,於黃梅山,夜半正傳衣法,一生護持,至今尚安置在曹溪山寶林寺。



諸代之帝王,相繼奉請於內裡,供養禮拜,(作)神物護持者也。唐朝中宗、肅宗、代宗,頻歸內供養。奉請時,特遣敕史,賜詔書。代宗皇帝,有時送佛衣曹溪山,賜詔曰:“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為之國寶,聊可於本寺安置,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護,勿令遺墜。”

諸代的帝王,相繼奉請於內裡,供養禮拜,是作神物護持者。唐朝中宗、肅宗、代宗,頻歸內供養。奉請時,特遣敕史,賜詔書。代宗皇帝,有時送佛衣曹溪山,賜詔說:「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視為國寶,聊可於本寺安置,令僧眾親承宗旨,嚴加守護,勿令遺墜。」(《景德傳燈錄》卷五 慧能章)



誠哉!比之統領無量恒河沙之三千大千世界,於現在之小國為王而見聞供養佛衣者,乃生死之中善生,當是最勝之生也。佛化之所及,三千界中,何處無袈裟?然則,嫡嫡面授而正傳袈裟者,唯嵩岳曩祖也。旁出者,不授袈裟。二十七祖之旁出,跋陀婆羅菩薩之傳,雖正及肇法師,然無正傳之佛袈裟。又,震旦之四祖大師,雖度牛頭山之法融禪師,然亦不正傳袈裟。

誠哉!比於統領無量恒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於現在的小國為王而見聞供養佛衣的,乃是生死之中的善生,當是最勝的生處。佛化所及的,三千界中,何處無袈裟?然而,嫡嫡面授而正傳袈裟的,唯是嵩岳曩祖。旁出的,不授袈裟。二十七祖的旁出,跋陀婆羅菩薩所傳,雖正及僧肇法師,然無正傳的佛袈裟。又,震旦的四祖大師,雖度牛頭山的法融禪師,然亦不正傳袈裟。



所以,雖無正嫡之相承,然如來之正法,其功德不損;千古萬古,皆利益廣大也。若是正嫡相承,則不應與無相承者齊。是故,人天若受持袈裟,則應傳授佛祖相傳之正傳。印度、震旦,正法、像法之時,在家尚受持袈裟。而今于此遠方邊土之澆季,剃除鬚髮,稱佛弟子,不受持袈裟,不信當受持,不知亦不明,可悲矣!何況知體、色、量哉?何況知著用之法哉?

所以,雖無正嫡的相承,然如來的正法,其功德不損;千古萬古,皆是利益廣大。若是正嫡相承,則不應與無相承者齊。所以,人天若受持袈裟,則應傳授佛祖相傳的正傳。印度、震旦,正法、像法時期,在家尚受持袈裟。而今於此遠方邊土的澆薄季節,剃除鬚髮,稱佛弟子,不受持袈裟,不信當受持,不知亦不明,可悲矣!何況知袈裟的體、色、量呢?何況知袈裟著用的方法呢?



袈裟者,自古稱解脫服;業障、煩惱障、報障等,皆可解脫也。龍若得一縷,則免三熱;牛若得一角,其罪自消滅。諸佛成道時,必著袈裟,當知其是最尊、最上之功德也!

袈裟,是自古稱解脫服;業障、煩惱障、報障等,皆可解脫。龍若得一縷,則免三熱;牛若得一角,其罪自消滅。諸佛成道時,必著袈裟,當知其是最尊、最上的功德!



誠哉!我等生於邊地,適逢末法,雖當怨恨,然遇佛佛嫡嫡相承之衣法,何等慶倖!何家門如我正傳,共正傳世尊之衣法?遇之,誰不恭敬供養哉?雖一日之中棄捨無量恒河沙之身命,亦當供養之!尚發願生生世世隨遇頂戴,恭敬供養!我等距佛之生國十萬餘裡,山海雖遙遠難通,然宿善之所互催,不被山海擁塞,不嫌邊鄙愚蒙。適逢此正法,畢竟日夜修習;受持此袈裟,則常恒頂戴護持。豈只是一佛二佛所修之功德哉?應已是恒河沙等之諸佛所修習之諸功德也。雖是自己,亦當尊貴!亦當隨喜!祖師傳法之深恩,須殷勤報謝。畜類尚報恩,人類何不知報恩哉?若不知,當愚於畜類!

誠哉!我等生於邊地,適逢末法,雖當怨恨,然遇佛佛嫡嫡相承的衣法,何等慶倖!何家門如我正傳,共正傳世尊的衣法?遇之,誰不恭敬供養呢?雖一日之中棄捨無量恒河沙的身命,亦當供養之!尚發願生生世世隨遇頂戴,恭敬供養!我等距佛的生國十萬餘裡,山海雖遙遠難通,然宿善所互催的,不被山海擁塞,不嫌邊鄙愚蒙。適逢此正法,畢竟日夜修習;受持此袈裟,則常恒頂戴護持。豈只是一佛二佛所修的功德呢?應已是恒河沙等的諸佛所修習的諸功德。雖是自己,亦當尊貴!亦當隨喜!祖師傳法的深恩,須殷勤報謝。畜類尚報恩,人類何不知報恩呢?若不知,當愚於畜類!



此佛衣佛法之功德,若非傳佛正法之祖師,餘輩則不明不知。若欣求諸佛之足跡,當欣求之。當是佛法,驗證方新。不可相似于合水之乳。如皇太子即位于帝位也。彼雖是合水之乳,然用乳時,此乳之外更無乳,當用之。縱不合水,然亦不可用油,亦不可用漆,亦不可用酒。此正傳,亦復如是。雖是凡師庸類,若是正傳,用乳亦宜。何況佛佛祖祖之正傳者,如皇太子之即位也。俗尚曰:“非先王之法,不服。”佛子為何著非佛衣哉?

此佛衣佛法的功德,若非傳佛正法的祖師,餘輩則不明不知。若欣求諸佛的足跡,當欣求之。當是佛法,驗證方新。不可相似於合水之乳。是如皇太子即位於帝位。彼雖是合水之乳,然用乳時,此乳之外更無乳,當用之。縱不合水,然亦不可用油,亦不可用漆,亦不可用酒。此正傳,亦復如是。雖是凡師庸類,若是正傳,用乳亦宜。何況佛佛祖祖的正傳,是如皇太子的即位。俗尚說:「非先王之法,不服。」佛子為何著非佛衣呢?



後漢孝明帝永平十年以來,往還於西天東地之出家在家者,雖接踵不斷,然不稱西天逢佛佛祖祖正傳之祖師,自如來以來無面授相承之系譜。只隨經論之師,傳來梵本之經教也。不謂逢佛法正嫡之祖師,不談有佛袈裟相傳之祖師。可知其不未至佛法之閫奧。如此之人,不明佛祖正傳之旨。

後漢孝明帝永平十年以來,往還於西天東地的出家在家者,雖接踵不斷,然不稱西天逢佛佛祖祖正傳的祖師,自如來以來無面授相承的系譜。只隨經論之師,傳來梵本的經教。不說是逢佛法正嫡的祖師,不談有佛袈裟相傳的祖師。可知其不未至佛法之閫奧。如此的人,不明佛祖正傳的宗旨。



釋迦牟尼佛如來,付授正法眼藏無上菩提於摩訶迦葉時,同時亦傳授迦葉佛正傳之袈裟。嫡嫡相傳至曹溪山大大鑒禪師,乃三十三代也。親傳其體、色、量。自其以來,青原、南嶽之法孫,親自傳法,祖宗之搭法,祖宗之制法,浣洗之法及受持之法,若不參學嫡嫡面授之堂奧,則不知也。

釋迦牟尼佛如來,付授正法眼藏無上菩提於摩訶迦葉時,同時亦傳授迦葉佛正傳的袈裟。嫡嫡相傳至曹溪山大大鑒禪師,乃是三十三代。親傳其體、色、量。自其以來,青原、南嶽的法孫,親自傳法,祖宗的搭法,祖宗的制法,浣洗的方法及受持的方法,若不參學嫡嫡面授的堂奧,則是不知。



袈裟言有三衣、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等大衣也。上行之流,唯受此三衣,不畜餘衣;唯用三衣,供身事足。若經營作務,大小行來,著五條衣。為諸善事入眾,著七條衣。教化人天,令其敬信,須著九條等大衣。

袈裟說是有三衣、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等大衣。上行的道流,唯受此三衣,不積畜餘衣;唯用三衣,供身事足。若經營作務,大小行來,著五條衣。為諸善事入眾,著七條衣。教化人天,令其敬信,須著九條等大衣。



又,在屏處著五條衣,入眾之時,著七條衣。若入王宮聚落,須著大衣。又復調和溫暖時,著五條衣;寒冷時,加著七條衣,寒苦嚴切,加以著大衣。故往一時,正冬入夜,天寒裂竹。如來于彼初夜分時,著五條衣,夜久轉寒,加七條衣;於夜後分,天寒轉盛,加以大衣。佛便作念,未來世中,不忍寒苦,諸善男子,以此三衣,足得充身。

又,在屏處著五條衣,入眾之時,著七條衣。若入王宮聚落,須著大衣。又復調和溫暖時,著五條衣;寒冷時,加著七條衣,寒苦嚴切,加以著大衣。故往一時,正冬入夜,天寒裂竹。如來於彼初夜分時,著五條衣,夜久轉寒,加七條衣;於夜後分,天寒轉盛,加以大衣。佛便作念,未來世中,不忍寒苦,諸善男子,以此三衣,足得充身。(《大乘義章》十五)



《搭袈裟法》

偏袒右肩,是通常之(搭)法。有通兩肩之搭法,是如來及耆年老宿之儀也。雖通兩肩,然有時現胸臆,有時覆胸臆。此通兩肩之搭法者,是搭六十條以上大袈裟之時也。搭袈裟時,兩端皆搭在左肩背也。前頭搭在左端上,向臂外下垂。大袈裟時,則將前頭通過左肩垂向背後。此外,尚有種種著袈裟之法,當久參、諮問!

偏袒右肩,是通常的搭法。有通兩肩的搭法,是如來及耆年老宿的行儀。雖通兩肩,然有時現胸臆,有時覆胸臆。此通兩肩的搭法,是搭六十條以上大袈裟之時。搭袈裟時,兩端皆搭在左肩背。前頭搭在左端上,向臂外下垂。大袈裟時,則將前頭通過左肩垂向背後。此外,尚有種種著袈裟的方法,當久參、諮問!



梁、陳、隋、唐、宋,代代相傳,數百年間,大小兩乘學者,多捨講經之業,知非究竟,前來習佛祖正傳之法時,必脫落從來之弊衣,受持佛祖正傳之袈裟也。此確是捨邪歸正也。

梁、陳、隋、唐、宋,代代相傳,數百年間,大小兩乘學者,多捨講經之業,知非究竟,前來習佛祖正傳之法時,必脫落從來的弊衣,受持佛祖正傳的袈裟。此確是捨邪歸正。



如來之正法,西天乃是法本也。古今之人師,多斷凡夫情量局量之小見。佛界眾生界,其非有邊無邊,故大小乘之教、行、人、理,不得在今凡夫之局量。然則,胡亂不以西天為本,別于震旦國以局量之小見新案為佛法,豈在道理哉?

如來的正法,西天乃是法本。古今的人師,多斷凡夫情量局量的小見。佛界眾生界,其非有邊無邊,故大小乘的教、行、人、理,不得在今凡夫的局量。然而,胡亂不以西天為本,別於震旦國以局量的小見新案為佛法,豈在道理呢?



是故,而今發心之徒,若受持袈裟,當受持正傳之袈裟。不可受持今案、新作之袈裟!謂正傳之袈裟者,少林、曹溪正傳者,是如來嫡嫡相承也。無一代欠缺。其法子法孫之所著者,是正傳袈裟也。唐土之新作者,非正傳也。如今古今由西天而來之僧徒所著之袈裟,皆如佛祖正傳之袈裟之所著也。無有一人如震旦律學之徒新作、所制之袈裟。愚者信律學之袈裟,明者拋卻之。大凡佛佛祖祖相傳之袈裟功德,明知而易於信受。確是正傳相承。原本原樣相傳至現在,受持相資嗣法而至今。受持之祖師,皆是證契傳法之師資也。

所以,而今發心的僧徒,若受持袈裟,當受持正傳的袈裟。不可受持今案、新作的袈裟!所謂正傳的袈裟,是少林、曹溪正傳的,是如來嫡嫡相承。無一代欠缺。其法子法孫所著的,是正傳袈裟。唐土的新作,則非正傳。如今古今由西天而來的僧徒所著的袈裟,皆如佛祖正傳的袈裟之所著的。無有一人如震旦律學的僧徒新作、所制的袈裟。愚者信律學的袈裟,明者拋卻之。大凡佛佛祖祖相傳的袈裟功德,明知而易於信受。確是正傳相承。原本原樣相傳至現在,受持相資嗣法而至今。受持的祖師,皆是證契傳法的師資。



所以,當依佛祖正傳之作袈裟法而作法。以獨是正傳故。凡聖、人天、龍神,皆久所證知也。生逢此法流布,若一度著袈裟於身體,刹那須臾受持,則決定成為無上菩提之護身符子也。一句一偈,沁于信心,為長劫之光明種子,遂至無上菩提。一法一善,沁於身心,當亦復如是。雖然心念刹那生滅而無所住,身體亦刹那生滅無所住,然所修之功德,必有熟脫之時。又,雖然袈裟非作,非無作;非有所住,唯佛與佛之所究盡,然則,受持之行者,其所得之功德,必成就也,必究盡也。若無宿善者,雖經歷一生二生乃至無量生,亦不可見袈裟,不可著袈裟,不可信受袈裟,不可明知袈裟。今見震旦國、日本國,有一度於身體得著袈裟者,亦有不得者。不由貴賤,不依愚智,可知其宿善也。

所以,當依佛祖正傳的作袈裟法而作法。因獨是正傳。故凡聖、人天、龍神,皆久所證知。生逢此法流布,若一度著袈裟於身體,刹那須臾受持,則決定成為無上菩提的護身符子。一句一偈,沁於信心,是為長劫的光明種子,遂至無上菩提。一法一善,沁於身心,當亦復如是。雖然心念刹那生滅而無所住,身體亦刹那生滅無所住,然所修的功德,必有熟脫之時。又,雖然袈裟非作,非無作;非有所住,唯佛與佛之所究盡,然而,受持的行者,其所得的功德,是必成就,是必究盡。若無宿善,雖是經歷一生二生乃至無量生,亦不可見袈裟,不可著袈裟,不可信受袈裟,不可明知袈裟。今見震旦國、日本國,有一度於身體得著袈裟者,亦有不得者。不由貴賤,不依愚智,可知是其宿善。



是故,已受持袈裟者,當喜宿善!積功累德不可疑。尚未得者,當願得之!當即努力今生始能下種!若有障而不得受持者,當向諸佛如來、佛法僧三寶慚愧懺悔!他國眾生多願我國如震旦國,如來正法確能正傳、親臨。不正傳于自國,慚愧可深,悲哀豈無。我等已逢世尊之衣法正傳之法,何等之幸!宿殖般若之大功德力也!

所以,已受持袈裟的,是當喜宿善!積功累德不可疑。尚未得的,當願得之!當即努力今生始能下種!若有障而不得受持的,當向諸佛如來、佛法僧三寶慚愧懺悔!他國眾生多願我國如震旦國,如來正法確能正傳、親臨。不正傳於自國,慚愧可深,悲哀豈無。我等已逢世尊的衣法正傳之法,何等之幸!是宿殖般若的大功德力!



而今末法惡時世,不恥自無正傳,而妒他有正傳。思之,其是魔黨!自己現今之所有、所住者,乃前業所牽,非真實也。但歸敬正傳之佛法,則當是自己學佛之實歸也。

而今末法惡時世,不恥自無正傳,而妒他有正傳。思此,其是魔黨!自己現今的所有、所住,乃是前業所牽,非真實。但歸敬正傳的佛法,則當是自己學佛的實歸。



大凡可知,袈裟是諸佛之恭敬、皈依處。是佛身也,是佛心也。稱解脫服,稱福田衣,稱無相衣,稱無上衣,稱忍辱衣,稱如來衣,稱大慈大悲衣,稱勝幡衣。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當如是受持、頂戴!以如是故,不可隨意改之。又,其衣材者,絹、布隨宜用。布必清淨,絹非不淨。無嫌布取絹之見,可笑也!諸佛之常法,必以糞掃衣為上品。

大凡可知,袈裟是諸佛的恭敬、皈依處。是佛身,是佛心。稱解脫服,稱福田衣,稱無相衣,稱無上衣,稱忍辱衣,稱如來衣,稱大慈大悲衣,稱勝幡衣。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當如是受持、頂戴!以如是故,不可隨意更改。又,其衣材,絹、布是隨宜用。布必清淨,絹非不淨。無嫌布取絹之見,是可笑!諸佛的常法,必以糞掃衣為上品。



糞掃(衣)有十種,有四種。謂火燒、牛嚼、鼠齧、死人衣等。五印度人,如此等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行者取之,浣洗縫治,用以供身。其中,有絹類,有布類。當棄絹、布之見,參學糞掃也!糞掃衣者,昔(比丘)在阿耨達池浣洗時,輪王讚歎,雨花禮拜。小乘教師復有化系之說,當無據,大乘人當笑之!何非化系?汝雖信聞化之耳,然疑汝見化之目。

糞掃衣有十種,有四種。所謂火燒、牛嚼、鼠齧、死人衣等。五印度人,如此等衣,棄於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行者取之,浣洗縫治,用以供身。(《大乘義章》十五) 其中,有絹類,有布類。當棄絹、布之見,是參學糞掃!糞掃衣,是昔比丘在阿耨達池浣洗時,輪王讚歎,雨花禮拜。(《大寶積經》一百一十四) 小乘教師復有化系之說(法教的信物),當無據,大乘人當笑之!何非化系?汝雖相信聞化之耳,然疑礙汝見化之目。



當知拾來之糞掃衣中,有相似於娟之布,有相似於布之絹。土俗萬差,造化難計,非肉眼之所能知。若得如此之物,則不可與絹並論,應稱糞掃。縱有人天之生長為糞掃者,然其非有情,當是糞掃也。縱有松菊之生長為糞掃者,然其非有情,應是糞掃。信受糞掃之非絹、非布,非金銀珠寶時,則糞掃現成也。尚未脫落絹、布之見解,於糞掃,夢亦不可見也。

當知拾來的糞掃衣中,有相似於娟的布,有相似於布的絹。土俗萬差,造化難計,非肉眼所能知的。若得如此之物,則不可與絹並論,應稱糞掃。縱有人天的生長為糞掃,然其非有情,當是糞掃。縱有松菊的生長為糞掃,然其非有情,應是糞掃。信受糞掃的非絹、非布,非金銀珠寶時,則是糞掃現成。尚未脫落絹、布的見解,於糞掃,是夢亦不可見。



有僧問古佛:“黃梅夜半傳衣,當作布耶?當作絹耶?畢竟作何物?”古佛曰:“此非布,此非絹。”當知袈裟者,非絹、非布,是佛道之玄訓也!

有僧問古佛(六祖):「黃梅夜半傳衣,當作布呢?當作絹呢?畢竟作何物?」古佛說:「此非布,此非絹。」當知袈裟,是非絹、非布,是佛道的玄訓!



商那修尊者,為第三代之付法藏也。生時,與衣具生。是衣,即在家時是俗服,出家則是袈裟。又,鮮白比丘尼,發願施氈後,生生世世,及中有,必與衣具生。今日逢釋迦牟尼佛而出家時,則具生所得之俗衣,速轉而稱袈裟。與和修尊者同。可知袈裟者,非絹、非布等。況佛法之功德能轉身心諸法者,其如是也。我等出家受戒時,雖明身心依正速轉之道理,然依愚昧而不知也。諸佛之常法,非只加被于和修、鮮白而不加被於我等。隨分之利益,不可疑。如是道理,當知功夫參學!善來得戒之披體袈裟者,非必是布,非必是絹。佛化難思也。衣裡寶珠,非算沙之所能。

商那修尊者,為第三代的付法藏。生時,與衣具生。是衣,即是在家時俗服,出家則是袈裟。又,鮮白比丘尼,發願施氈後,生生世世,及中有,必與衣具生。今日逢釋迦牟尼佛而出家時,則具生所得的俗衣,速轉而稱袈裟。與和修尊者同。可知袈裟,是非絹、非布等。況佛法的功德能轉身心諸法,其是如此。我等出家受戒時,雖明身心依正速轉的道理,然是依愚昧而不知。諸佛的常法,非只加被於和修尊者、鮮白比丘尼而不加被於我等。隨分的利益,不可疑。如是道理,當知功夫參學!善來得戒的披體袈裟,非必是布,非必是絹。佛化是難思。衣裡寶珠,非算沙所能的。



諸佛袈裟之體、色、量者,有量無量,有相無相,應明究、參學!西天東地、古往今來之祖師,皆所參學、正傳也。雖見聞祖祖正傳,明知其無所疑,然則,亂謂此非為祖師之正傳,其意難許!愚癡之至,故不信也。捨實而求虛,捨本而欣末者也。此不輕忽如來乎?欲發菩提心者,必傳授祖師之相傳!我等非但已逢難逢之佛法,亦為佛袈裟正傳之法孫而得以見聞之,學習之,受持之,即是見如來也,聞佛說法也,為光明所照也,受用佛之受用也,單傳佛心也,得佛髓也,親被釋迦牟尼佛之袈裟所覆也,亦是釋迦牟尼佛親授袈裟於我等也。依從於佛,則受持此袈裟也。

諸佛袈裟的體、色、量,有量無量,有相無相,應明究、參學!西天東地、古往今來的祖師,皆有所參學、正傳。雖見聞祖祖正傳,明知其無所疑,然而,亂說此非為祖師的正傳,其意難許!愚癡之至,故不信。是捨實而求虛,捨本而欣末者。此不輕忽如來嗎?欲發菩提心者,必傳授祖師的相傳!我等非但已逢難逢的佛法,亦為佛袈裟正傳的法孫而得以見聞之,學習之,受持之,即是見如來,是聞佛說法,是為光明所照,是受用佛的受用,是單傳佛心,得佛髓,親被釋迦牟尼佛的袈裟所覆,亦是釋迦牟尼佛親授袈裟於我等。依從於佛,則是受持此袈裟。



《浣袈裟法》

袈裟不疊,將其放入淨桶,燒沸香木火,浸泡袈裟,約一時。又別法,則燒沸清淨灰水,浸泡袈裟,待至湯涼。而今,尋常則用灰湯。灰湯,此云灶灰之湯。灰湯冷後,將其清澈之湯,反復浣洗之,其間,莫用兩手揉搓,亦莫踩,以垢、油自掉為期。其後,將沉香、旃檀香等,和以冷水洗之。之後,掛於淨竿。已乾後,疊好放置高處,燒香散花,由右繞地數回而禮拜。或三拜,或六拜,或九拜,胡跪合掌,兩手捧袈裟,口誦偈後,起立而如法著之。

袈裟不疊,將其放入淨桶,燒沸香木火,浸泡袈裟,約一時。又別法,則燒沸清淨灰水,浸泡袈裟,待至湯涼。而今,尋常則用灰湯。灰湯,此稱灶灰的湯。灰湯冷後,將其清澈之湯,反復浣洗之,其間,莫用兩手揉搓,亦莫踩,以垢、油自掉為期。其後,將沉香、旃檀香等,和以冷水洗之。之後,掛於淨竿。已乾後,疊好放置高處,燒香散花,由右繞地數回而禮拜。或三拜,或六拜,或九拜,胡跪合掌,兩手捧袈裟,口誦偈後,起立而如法著之。



世尊告大眾言:“我往昔在寶藏佛所時,為大悲菩薩。爾時,大悲菩薩摩訶薩在寶藏佛前而發願曰:‘世尊,我成佛已,若有眾生入我法中出家著袈裟者,或犯重戒,或行邪見,若於三寶輕毀不信,集諸眾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於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僧伽衣,生恭敬心,尊重世尊或於法僧。世尊,如是眾生,乃至一人,不於三乘得受記別而退轉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祗等,現在諸佛,必定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普提;世尊,我成佛以來,諸天龍鬼神、人及非人,若能於此著袈裟者,恭敬供養。若有眾生,為饑餓所逼,若貧窮鬼神,下賤諸人,乃至惡鬼眾生,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即得飲食充足,隨其所願,疾得成就。若有眾生,共相違反,起怨賊想,輾轉鬥諍;若諸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狗辨荼、毗舍遮、人即非人,共鬥諍時,念此袈裟,依袈裟力,尋生慈悲心、柔軟之心、無怨賊心、寂滅之心、調伏善心,海得清淨。有人若在兵甲、鬥訟、斷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輩中,為自護故,供養恭敬尊重,是諸人等,無能侵毀、觸燒、輕弄,常得勝他,過此諸難。世尊,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聖功德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祗等現在諸佛,未來不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佛事也。沒失善法,必定不能破壞外道。’”

世尊告訴大眾說:「我往昔在寶藏佛所時,為大悲菩薩。爾時,大悲菩薩摩訶薩在寶藏佛前而發願說:『世尊,我成佛已,若有眾生入我法中出家著袈裟者,或犯重戒,或行邪見,若於三寶輕毀不信,集諸眾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於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僧伽衣,生恭敬心,尊重世尊或於法僧。世尊,如是眾生,乃至一人,不於三乘得受記別而退轉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祗等,現在諸佛,必定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普提;世尊,我成佛以來,諸天龍鬼神、人及非人,若能於此著袈裟者,恭敬供養。若有眾生,為饑餓所逼,若貧窮鬼神,下賤諸人,乃至惡鬼眾生,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即得飲食充足,隨其所願,疾得成就。若有眾生,共相違反,起怨賊想,輾轉鬥諍;若諸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狗辨荼、毗舍遮、人即非人,共鬥諍時,念此袈裟,依袈裟力,尋生慈悲心、柔軟之心、無怨賊心、寂滅之心、調伏善心,海得清淨。有人若在兵甲、鬥訟、斷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輩中,為自護故,供養恭敬尊重,是諸人等,無能侵毀、觸燒、輕弄,常得勝他,過此諸難。世尊,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聖功德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祗等現在諸佛,未來不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佛事也。沒失善法,必定不能破壞外道。』」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申金色右臂,摩大悲菩薩頂,贊言:‘善哉善哉!大丈夫,汝所言者,是大珍寶,是大賢善。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是袈裟服,能成就此五聖功德,作大利益。’”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申金色右臂,摩大悲菩薩頂,贊言:『善哉善哉!大丈夫,汝所言者,是大珍寶,是大賢善。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是袈裟服,能成就此五聖功德,作大利益。』」



“善男子,爾時大悲菩薩摩訶薩,聞佛讚歎已,心生歡喜,跳躍無量。因佛申此金色之臂,長作合縵。其手柔軟,猶如天衣。摩其頭已,其身即變,狀如童子二十歲人。”“善男子,彼會大眾、諸天、龍神、乾闥婆、人及非人,叉手恭敬,向大悲菩薩,供養種種花,乃至伎樂而供養之,復種種讚歎已,默然而住。”

「善男子,爾時大悲菩薩摩訶薩,聞佛讚歎已,心生歡喜,跳躍無量。因佛申此金色之臂,長作合縵。其手柔軟,猶如天衣。摩其頭已,其身即變,狀如童子二十歲人。」「善男子,彼會大眾、諸天、龍神、乾闥婆、人及非人,叉手恭敬,向大悲菩薩,供養種種花,乃至伎樂而供養之,復種種讚歎已,默然而住。」(《悲華經》卷八 諸菩薩本授記品)



從菩薩、聲聞之經律中(可知),如來在世至今,選袈裟之功德時,必以此五聖功德為旨也。誠袈裟者,三世諸佛之佛衣也。雖其功德無量,然則,若於釋迦牟尼佛之法中得袈裟,則當勝於其他法中得袈裟也。所以者何?釋迦牟尼佛昔于因地時,為大悲菩薩摩訶薩,但于寶藏佛前,誓以五百大願。爾時,特於此袈裟,而發如是誓願也。其功德,當更不可思議。所以,謂世尊之皮肉骨髓而今正傳者,袈裟也。正傳正法眼藏之祖師,必正傳袈裟。傳持、頂戴此衣之眾生,必於二生三生得道。縱為戲笑、為利益而著身,亦必是得道之因緣也。

從菩薩、聲聞的經律中可知,如來在世至今,選袈裟的功德時,必以此五聖功德為旨要。誠然袈裟,是三世諸佛的佛衣。雖其功德無量,然而,若於釋迦牟尼佛的法中得袈裟,則當勝於其他法中得袈裟。所以者何?釋迦牟尼佛昔於因地時,為大悲菩薩摩訶薩,但於寶藏佛前,誓以五百大願。爾時,特於此袈裟,而發如是誓願。其功德,當更不可思議。所以,說世尊的皮肉骨髓而今正傳者,是袈裟。正傳正法眼藏的祖師,必正傳袈裟。傳持、頂戴此衣的眾生,必於二生三生得道。縱為戲笑、為利益而著身,亦必是得道的因緣。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92) 受戒


《受戒》   永平道元禪師



《禪苑清規》云:“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傳佛心印,盡是沙門。蓋以嚴淨毗尼,方能洪範三界。然則,參禪問道,戒律為先。既非離過防非,何以成佛成祖?”

《禪苑清規》卷一 受戒章說:「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傳佛心印,盡是沙門。蓋以嚴淨毗尼,方能洪範三界。然而,參禪問道,戒律為先。既非離過防非,何以成佛成祖?」



“受戒之法,應備三衣缽具新淨衣物。如無新衣,浣洗令淨。入壇受戒,不得借貸衣缽。一心專注,慎勿異緣。像佛形儀,具佛戒律。得佛受用,此非小事,豈可輕心?若借貸衣缽,雖登壇受戒,並不得戒。若不曾受,一生為無戒人。濫廁空門,虛消信施。初心入道,法律未諳,師匠不言,陷入於此。今茲苦口,敢望銘心。既受聲聞戒,應受菩薩戒。此入法之漸也。”

「受戒之法,應備三衣缽具新淨衣物。如無新衣,浣洗令淨。入壇受戒,不得借貸衣缽。一心專注,慎勿異緣。像佛形儀,具佛戒律。得佛受用,此非小事,豈可輕心?若借貸衣缽,雖登壇受戒,並不得戒。若不曾受,一生為無戒人。濫廁空門,虛消信施。初心入道,法律未諳,師匠不言,陷入於此。今茲苦口,敢望銘心。既受聲聞戒,應受菩薩戒。此入法之漸。」



西天東地。佛祖之所相傳者,必於入法之最初有受戒也。若不受戒,則非做諸佛之弟子,非祖師之兒孫也。以“離過防非”為參禪問答故。“戒律為先”之言,已正是正法眼藏也。“成佛作祖”,必依傳持正法眼藏;正傳正法眼藏之祖師,必受持佛戒也。不受持佛戒者,則不可有佛祖也。或隨如來受持之,或隨佛弟子受持之,皆是命脈之所稟受也。

西天東地。佛祖師所相傳的,必於入法的最初有受戒。若不受戒,則非做諸佛的弟子,非祖師的兒孫。因『離過防非』為參禪問答故。『戒律為先』的言教,已正是正法眼藏。『成佛作祖』,必依傳持正法眼藏;正傳正法眼藏的祖師,必是受持佛戒。不受持佛戒的,則不可有佛祖。或隨如來受持,或隨佛弟子受持,皆是命脈所稟受的。



而今佛佛祖祖所正傳之佛戒,但當嵩嶽曩祖傳來,震旦五傳至曹溪高祖。青原、南嶽等之正傳,雖於今正傳,然杜撰長老等中,亦有不知者,最可憐矣!謂“應受菩薩戒,此入法之漸也”,此乃參學所應知。其“應受菩薩戒”之儀,久參佛祖之堂奧者,必正傳之。非疏怠之輩所得也。

而今佛佛祖祖所正傳的佛戒,但當嵩嶽曩祖(達摩)傳來,震旦五傳至曹溪高祖。青原、南嶽等的正傳,雖於今正傳,然杜撰長老等中,亦有不知道的,最可憐矣!所謂『應受菩薩戒,此入法之漸』,此乃是參學所應知。其『應受菩薩戒』的行儀,久參佛祖的堂奧者,必正傳此。是非疏怠的徒輩所得。



其儀者,即必燒香禮拜祖師,求請應受菩薩戒也。既所得聽許,則沐浴清靜而著新淨衣服,或浣洗衣服,散花,焚香,禮拜恭敬而著於其身。普禮;形象,禮拜三寶,禮拜尊宿,除去諸障,可得身心清淨。其儀,久于佛祖之堂奧中正傳。其後,道場之和尚、阿闍梨當指教受戒者,令其禮拜、長跪、合掌,唱此語: 皈依佛佗兩足中尊,皈依達磨離欲中尊,皈依僧伽眾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如來至真無上正等覺是我大師,我今皈依,從今以後,更不皈依邪魔外道。慈憫故(三說。第三疊慈憫故三遍)。

這儀式,即必燒香禮拜祖師,求請應受菩薩戒。既所得聽許,則沐浴清靜而著新淨衣服,或浣洗衣服,散花,焚香,禮拜恭敬而著於其身。普禮;形象,禮拜三寶,禮拜尊宿,除去諸障,可得身心清淨。這儀式,久於佛祖的堂奧中正傳。其後,道場的和尚、阿闍梨當指教受戒者,令其禮拜、長跪、合掌,唱此語: 『皈依佛佗兩足中尊,皈依達磨離欲中尊,皈依僧伽眾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如來至真無上正等覺是我大師,我今皈依,從今以後,更不皈依邪魔外道。慈憫故(三說。第三疊慈憫故三遍)。



善男子。既捨邪歸正,戒已周圍,應受三聚清淨戒。 第一,攝律儀戒。汝從今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二,攝善法戒,汝從今身之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三,饒益眾生戒,汝從今身之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上來三聚清淨戒,一一不得犯。汝從今身之佛身,能持否? 答曰:“能持。”是事如是持。受者禮三拜,長跪合掌。

善男子。既捨邪歸正,戒已周圍,應受三聚清淨戒。 第一,攝律儀戒。汝從今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二,攝善法戒,汝從今身之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三,饒益眾生戒,汝從今身之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上來三聚清淨戒,一一不得犯。汝從今身之佛身,能持否? 答曰:「能持。」 是事如是持。受者禮三拜,長跪合掌。



善男子,汝既受三聚清淨戒,應受十戒,是乃諸佛菩薩清淨大戒也。第一,不殺生。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二,不偷盜。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三,不貪淫。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第四,不妄語。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第五,不酤酒。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六,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七,不自贊毀他。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八,不慳貪法財。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九,不瞋恚。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十,不癡謗三寶。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上來十戒,一一不得犯。汝從今身至佛身,能持否?答曰:“能持。”是事如是持,受者禮三拜。

善男子,汝既受三聚清淨戒,應受十戒,是乃諸佛菩薩清淨大戒。第一,不殺生。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二,不偷盜。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三,不貪淫。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四,不妄語。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五,不酤酒。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六,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七,不自贊毀他。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八,不慳貪法財。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九,不瞋恚。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第十,不癡謗三寶。汝從今身至佛身,此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上來十戒,一一不得犯。汝從今身至佛身,能持否?答曰:「能持。」 是事如是持,受者禮三拜。



上來三皈,三聚淨戒、十重禁戒,是諸佛之所受持。汝從今身至佛身,此十六支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是事如是持,受者禮三拜。次作處世界梵,訖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次受者出道場。此受戒之儀式,必是佛祖之正傳。丹霞天然、藥山高沙彌等,同受持之。不受比丘戒之祖師,雖如斯有之,然不受佛祖正傳菩薩戒之祖師,則不有。必受持也!

上來三皈,三聚淨戒、十重禁戒,是諸佛之所受持。汝從今身至佛身,此十六支戒,能持否? 答曰:「能持。」 是事如是持,受者禮三拜。次作處世界梵,訖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次受者出道場。此受戒的儀式,必是佛祖的正傳。丹霞天然、藥山高沙彌等,同受持此。不受比丘戒的祖師,雖如斯有之,然不受佛祖正傳菩薩戒的祖師,則不有。是必受持!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91) 出家功德 下


《出家功德》 下  永平道元禪師



佛言:“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設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槃印之所印也。” “若復出家,不持戒者,有以非法,而作惱亂、辱駡、毀咎,以手刀打縛砍截,若奪衣缽,及奪種種資生具者,是人則壞三世諸佛真實報身,則挑一切人天眼目。是人為欲隱沒諸佛所有正法三寶種故,令諸天人不得利益墮地獄故,為三惡道增長盈滿故。”

佛說:「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設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槃印之所印。」 「若復出家,不持戒者,有以非法,而作惱亂、辱駡、毀咎,以手刀打縛砍截,若奪衣缽,及奪種種資生具者,是人則壞三世諸佛真實報身,則挑一切人天眼目。是人為欲隱沒諸佛所有正法三寶種故,令諸天人不得利益墮地獄故,為三惡道增長盈滿故。」(《大集經》卷五十三)



當知若剃髮染衣,雖不持戒,亦可為無上大涅槃之印所印也。人若惱亂之,則是壞三世諸佛之報身也,當與逆罪同。可知出家之功德,直近三世諸佛也。

當知若剃髮染衣,雖不持戒,亦可為無上大涅槃之印所印。人若惱亂之,則是壞三世諸佛的報身,當與逆罪同。可知出家的功德,是直近三世諸佛。



佛言:“夫出家者,不應起惡。若起者,則非出家。出家之人,身口相應。若不相應,則非出家,我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出家修道,正是修集諸善覺時,非是修集不善覺時。善覺者,憐憫一切眾生,猶如赤子。不善覺者,與此相違。” 夫出家之自性者,即“憐憫一切眾生,猶如赤子”也。是即“不起惡”也,“身口相應”也。其儀既如出家,其德亦復如是也。

佛說:「夫出家者,不應起惡。若起者,則非出家。出家之人,身口相應。若不相應,則非出家,我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出家修道,正是修集諸善覺時,非是修集不善覺時。善覺者,憐憫一切眾生,猶如赤子。不善覺者,與此相違。」(《涅槃經》卷二十三) 夫出家的自性,即是『憐憫一切眾生,猶如赤子』。是即『不起惡』,是『身口相應』(出家是一元性的心識運作)。其儀既如出家,其德亦復如是。



佛言:“復次,舍利佛,菩薩摩訶薩,若欲出家日,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轉法輪;輪法輪時,無量阿僧祗眾生,遠塵離垢,于諸法中,得法眼淨;無量阿僧祗眾生,得一切法不受故,諸漏心得解脫;無量阿僧祗眾生,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當學般若波羅蜜。”

佛說:「復次,舍利佛,菩薩摩訶薩,若欲出家日,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轉法輪;輪法輪時,無量阿僧祗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無量阿僧祗眾生,得一切法不受故,諸漏心得解脫;無量阿僧祗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謂“學般若”之菩薩者,即祖祖也。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於出家即日中成熟也。然則,于三阿僧祗劫中修行,于無量阿僧祗劫中修行,不被有邊、無邊所污染。學人當知:

所謂『學般若』的菩薩,即是祖祖(指一元性識心)。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於出家即日中成熟。然而,於三阿僧祗劫中修行,於無量阿僧祗劫中修行,不被有邊、無邊所污染。學人當知:



佛言:“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維:‘我於何時當捨國位,出家之日,即成無上正等菩提,還於是日,轉妙法輪,即令無量無數有情,遠離塵垢,生淨法眼;復令無量無數有情,永盡諸漏,心慧解脫,亦令無量無數有情,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是菩薩摩訶薩,欲成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 此乃為最後身之菩薩,降生王宮,捨國位,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而宣說之功德也。

佛說:「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維:『我於何時當捨國位,出家之日,即成無上正等菩提,還於是日,轉妙法輪,即令無量無數有情,遠離塵垢,生淨法眼;復令無量無數有情,永盡諸漏,心慧解脫,亦令無量無數有情,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是菩薩摩訶薩,欲成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卷三 初分學觀品) 此乃為最後身的菩薩,降生王宮,捨國位,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而宣說的功德。

                                   

悉達太子,從車匿邊,索取摩尼雜芳莊嚴七寶把刀,自以右手,執於彼刀,從鞘拔出,即以左手攬捉柑青優缽羅色螺髻之髮,右手自持利刀割取,以右手擎擲空中。時天帝釋以稀有心,生大歡喜,捧太子髻,不令墮地。以天妙衣,承受接取。爾時,諸天以彼勝上天諸供具而供養之。

悉達太子,從車匿邊,索取摩尼雜芳莊嚴七寶把刀,自以右手,執於彼刀,從鞘拔出,即以左手攬捉柑青優缽羅色螺髻的頭髮,右手自持利刀割取,以右手擎擲空中。時天帝釋以稀有心,生大歡喜,捧太子髻,不令墮地。以天妙衣,承受接取。爾時,諸天以彼勝上天諸供具而供養之。(《佛本行集經》卷十八)



此是釋迦如來往昔為太子時,夜半逾城,日升至山,自斷頭髮之話。時淨居天前來,(為其)剃除頭髮,授予袈裟。此必是如來出世之瑞相也,諸法世尊之常法也。

此是釋迦如來往昔為太子時,夜半逾城,日升至山,自斷頭髮的話。時淨居天前來,為其剃除頭髮,授予袈裟。此必是如來出世的瑞相,諸法世尊的常法。



三世十方諸佛中,皆為一佛,無有在家成佛之諸佛。過去有佛故,即有出家受戒之功德。眾生得道,必由出家也。大凡出家受戒之功德,乃為諸佛之常法故,其功德無量也。聖教之中,雖有在家成佛之說,然非正傳;雖有女身成佛之說,然其亦非正傳。佛祖之正傳者,出家成佛也。

三世十方諸佛中,皆為一佛,無有在家成佛的諸佛。過去有佛故,即有出家受戒的功德。眾生得道,是必由出家。大凡出家受戒的功德,乃為諸佛的常法故,其功德是無量。聖教之中,雖有在家成佛的說法(《涅槃經》卷四),然非正傳;雖有女身成佛的說法(《法華經》卷五),然其亦非正傳。佛祖的正傳,是出家成佛。



第四祖優婆鞠多尊者,有長子,名曰提多伽,來禮尊者,志求出家。尊者曰:“汝身出家耶?心出家耶?” 答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 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 答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所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故,即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 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聖神。” 即與出家受具。

第四祖優婆鞠多尊者,有長子,名曰提多伽,來禮尊者,志求出家。尊者說:「汝身出家耶?心出家耶?」 答說:「我來出家,非為身心。」 尊者說:「不為身心,復誰出家?」 答說:「夫出家者,無我我所故,即心不生滅(是不落入四相的一元性)。心不生滅故,即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 尊者說:「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聖神。」 即與出家受具。(《景德傳燈錄》卷一)



夫適逢諸佛之法而出家者,乃最第一之勝果報也。其法即非為我,亦非為我所;非為身心,亦非身心之出家。出家之非我、我所之道理,其如是也。若非我、我所,當是諸佛之法。只是諸佛之常法也。以是諸佛之常法故,即非我,我所,非身心也。非三界之所齊肩。以如是故,出家是最上之法也。非頓非漸,非常非無常,非來非去,非住非作,非廣非狹,非大非小,非無作。(得)單傳佛法之祖師,無有不出家受戒。今提多伽始逢優鞠多尊者而求出家之道理,乃如是也。出家受具,參學于優婆鞠多,成為第五祖師。

適逢諸佛的法教而出家者,乃最第一的勝果報。其法即非為我,亦非為我所;非為身心,亦非身心的出家。出家的非我、我所的道理,其如是。若非我、我所,當是諸佛的法教(佛法是一元性的)。只是諸佛的常法。因是諸佛的常法故,即是非我,我所,非身心。非三界之所齊肩。以如是故,出家是最上的法教。非頓非漸,非常非無常,非來非去,非住非作,非廣非狹,非大非小,非無作。得單傳佛法的祖師,無有不出家受戒。今提多伽始逢優鞠多尊者而求出家的道理,乃是如此。出家受具,參學于優婆鞠多,成為第五祖師。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室羅閥城寶莊嚴王子也。生而能言,常贊佛事。七歲即厭世樂,以偈告其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願哀湣故。” 父母固止之。遂終日不食。乃許其在家出家,號僧伽難提,復命沙門禪利多為之師。積十載,未嘗退倦。尊者每自念言:“身居王宮,胡為出家。” 一夕天光下屬,見一路坦平,不覺徐行約十裡許,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於中。父既失子,即擯禪利多,出訪其子,不知所在。經十年,尊者得法授記已,行化至摩提國。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是室羅閥城寶莊嚴王子。生而能言,常贊佛事。七歲即厭世樂,以偈告訴其父母說:「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願哀湣故。」(《景德傳燈錄》卷二) 父母固止之。遂終日不食。乃許其『在家出家』,號僧伽難提,復命沙門禪利多為之師。積十載,未嘗退倦。尊者每自念說:「身居王宮,胡為出家。」 一夕天光下屬,見一路坦平,不覺徐行約十裡許,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於中。父既失子,即擯禪利多,出訪其子,不知所在。經十年,尊者得法授記已,行化至摩提國。



“在家出家”之稱,此時始聞。但被宿善所助,天光之中得坦路。遂出王宮,至石窟。實是殊勝之根機也。厭世樂而憂俗塵者,聖者也。貪五欲而忘出離者,凡愚也。代宗、肅宗雖頻近僧徒,然仍貪王位而不拋捨。盧居士既辭親而成祖,是出家之功德也。龐居士棄財寶而不捨塵,可謂至愚。盧公之道力與龐公之修行,不可並比。明者必出家,暗者終在家,黑業之因緣也。

『在家出家』的稱謂,此時始聞。但被宿善所助,天光之中得坦路。遂出王宮,至石窟。實是殊勝的根機。厭世樂而憂俗塵者,是聖者。貪五欲而忘出離者,是凡愚。代宗、肅宗雖頻近僧徒,然仍貪王位而不拋捨。盧居士(六祖)既辭親而成祖,是出家的功德。龐居士棄財寶而不捨塵,可謂至愚。盧公的道力與龐公的修行,不可並比。明者必出家,暗者終在家,是黑業的因緣。



南嶽懷讓禪師,一日自歎曰:“夫出家者,為無生法,天上人間,無有勝者。” 謂“無生法”者,如來之正法也;以此故,天上人間,其為殊勝也。謂“天上”者,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種,皆不及出家之道。

南嶽懷讓禪師,一日自歎說:「夫出家者,為無生法,天上人間,無有勝者。」(《天聖廣燈錄》卷八 南岳章) 所謂『無生法』,是如來的正法;以此故,天上人間,其是為殊勝。所謂『天上』,即是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種,皆不及出家之道。



盤山寶積禪師曰:“禪德,可中學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暇。若如是者,是名出家。” 佛祖之正法,不必關乎知與不知。出家以是佛祖之正法故,可知其功德也。

盤山寶積禪師說:「禪德,可中學道,似地擎山,不知山的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得無暇。若如是者,是名出家。」(《景德傳燈錄》卷七 盤山寶積章) 佛祖的正法,不必關乎知與不知。出家因是佛祖的正法故,是可知其功德。



鎮州臨濟院義玄禪師曰:“夫出家者,須辨得平常真正見解,辨佛辨魔,辨凡辨聖。若如是辦得,名真出家。若魔佛不辨,正是出一家入一家,喚作造業眾生,未得名為真正出家。”

鎮州臨濟院義玄禪師說:「出家者,須辨得平常真正見解,辨佛辨魔,辨凡辨聖。若如是辦得,名真出家。若魔佛不辨,正是出一家入一家,喚作造業眾生,未得名為真正出家。」(《天聖廣燈錄》卷十、《臨濟錄》)



謂“平常真正出家見解”者,即深信因果,深信三寶也。謂“辨佛”者,即明念佛之因中果上之功德也,明明辨肯真偽凡聖也。若不明佛魔,則沮壞學道,退轉學道也。覺知魔事而不隨其事,是辦道不退也。是為真正出家之法。亂以為魔事為佛法者多,近世之非也。學者當早知魔辨佛,當修證之!

所謂『平常真正出家見解』,即是深信因果,深信三寶。所謂『辨佛』,即是明念佛的因中果上的功德,是明明辨肯真偽凡聖。若不明佛魔,則是沮壞學道,退轉學道。覺知魔事而不隨其事,是辦道不退。是為真正出家的法教。亂以為魔事為佛法者多,是近世之非。學者當早知魔辨佛,當修證之!



如來涅槃時,迦葉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具足知諸根力,定知善星,當斷善根。以何因緣,聽其出家?” 佛言:“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出家時,吾弟難陀,從弟阿難、調達多、子羅睺羅,如是等輩,皆悉隨我出家修道。我若不聽善星出家,其人此當得王位,其力自在,當壞佛法。以是因緣,我便聽其出家修道。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斷善根,於無量世,都無利益。令出家已,雖受持戒,供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德之人,修習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習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聽善星出家。善男子,若我不聽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足十力。善男子,佛觀眾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是人雖具足二法,不久能斷一切善根,具不善根。何以故?如是眾生,不親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維,不如法行。以是因緣,能斷善根,具不善法。”

如來涅槃時,迦葉菩提白佛說;「世尊,如來具足知諸根力,定知善星,當斷善根。以何因緣,聽其出家?」 佛說:「善男子,我於往昔,初出家時,吾弟難陀,從弟阿難、調達多、子羅睺羅,如是等輩,皆悉隨我出家修道。我若不聽善星出家,其人此當得王位,其力自在,當壞佛法。以是因緣,我便聽其出家修道。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斷善根,於無量世,都無利益。令出家已,雖受持戒,供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德之人,修習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習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聽善星出家。善男子,若我不聽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足十力。善男子,佛觀眾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是人雖具足二法,不久能斷一切善根,具不善根。何以故?如是眾生,不親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維,不如法行。以是因緣,能斷善根,具不善法。」(《涅槃經》卷三十三 迦葉菩薩品)



可知如來世尊雖明知眾生之斷善根,然為授之善因而許出家,是大慈大悲也。若斷善根,則不親近善友,不聞正法,不作善思維,不依如法修行。而今學者,必親近善友!謂善友者,即宣說有諸佛,教誨有罪福也。以不撥無因果為善友,為善知識。是人之所說,是正法也。思維此道理,是“善思維”也。如是行之,當是“如法行。”所以,眾生者,不擇親疏,但勸出家受戒。莫顧後之退不退,莫畏修不修。此當是世尊之正法也!

可知如來世尊雖明知眾生的斷善根,然為授以善因而許出家,是大慈大悲。若斷善根,則不親近善友,不聞正法,不作善思維,不依如法修行。而今學者,必親近善友!所謂善友,即是宣說有諸佛,是教誨有罪福。以不撥無因果為善友,為善知識。是人所說的,是正法。思維此道理,是『善思維』。如是行之,當是『如法行』。所以,眾生者,是不擇親疏,但勸出家受戒。莫顧後之退不退,莫畏修不修。此當是世尊的正法!



佛告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如是說:‘我當何日脫此苦難,于人中生,以得人身,便得出家,剔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閻羅王尚作是念,何況汝等!今得人身,得作沙門,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告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如是說:『我當何日脫此苦難,於人中生,以得人身,便得出家,剔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 閻羅王尚作是念,何況汝等!今得人身,得作沙門,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起世因本經》卷四 地獄品)



由此可知,雖是閻羅王,尚如此乞願人中之生。既生為人,當須剔除鬚髮,著三法衣,學習佛道!此勝於餘趣之人中之功德也。然則,雖生為人,亂貪求官途世路,空為國王大臣之所使,一生如夢幻,後世趣于黑暗,全無所依者,至愚也。非但已受難之人身,亦幸逢難遇之佛法,當拋捨諸緣,速出家學道!國王、大臣、妻子、眷屬者,隨處皆會,佛法如優曇花而難逢。大凡無常忽至之時,國王、大臣、親昵、從僕、妻子、珍寶無助,只一人赴黃泉也。隨己而去者,只是善惡業等也。人身失時,珍惜人身之心當切也。人身持續時,當速出家。當是三世諸佛之正法也!

由此可知,雖是閻羅王,尚如此乞願人中之生。既生為人,當須剔除鬚髮,著三法衣,學習佛道!此勝於餘趣之人中的功德。然而,雖生為人,亂貪求官途世路,空為國王大臣所使御,一生如夢幻,後世趣於黑暗,全無所依者,是至愚。非但已受難的人身,亦幸逢難遇的佛法,當拋捨諸緣,速出家學道!國王、大臣、妻子、眷屬者,隨處皆會,佛法如優曇花而難逢。大凡無常忽至之時,國王、大臣、親昵、從僕、妻子、珍寶無助,只一人赴黃泉。隨己而去者,只是善惡業等。人身失時,珍惜人身之心當切。人身持續時,當速出家。當是三世諸佛的正法!



其出家法有四種,謂四依也。 一盡形壽樹下坐。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壽乞食。四盡形壽有病服陳棄藥。共行此法,方名出家,方名為僧。若不行此,不名為僧。是故名出家行法。

其出家法有四種,所謂『四依』。 一盡形壽樹下坐。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壽乞食。四盡形壽有病服陳棄藥。共行此法,方名出家,方名為僧。若不行此,不名為僧。是故名『出家行法』



而今西天東地,佛祖之所正傳者,是出家行法也。若一生不離叢林,則備此四依法之行法,稱之為行四依。違之而建立五依,可知是邪法也。誰信受哉?誰忍聽哉?佛祖之所正傳,是正法也。依之而出家,是人間最上尊之慶倖也!是故,于西天竺國,即難陀、阿難、調達、阿納律、摩訶男、撥提,皆是獅子頰王之孫,最為尊重之刹利種性也。早早出家,當是後代典範!而今既非刹利種性之人,更不應可惜其身!既非王子之人,有何可惜之處?由閻浮提最第一之尊貴歸於三界最第一之尊貴者,即出家也。其餘之諸小國王、諸離車眾,亂惜不應惜之惜,譽不應譽之譽,留不應留之留而不出家,誰不以為其無趣哉?誰不以為其至愚哉?

而今西天東地,佛祖之所正傳者,是出家行法。若一生不離叢林,則備此四依法的行法,稱之為『行四依』。違之而建立五依,可知是邪法。誰信受呢?誰忍聽呢?佛祖之所正傳,是正法。依之而出家,是人間最上尊的慶倖!所以,於西天竺國,即難陀、阿難、調達、阿納律、摩訶男、撥提,皆是獅子頰王之孫,最為尊重的刹利種性。早早出家,當是後代典範!而今既非刹利種性的人,更不應可惜其身!既非王子之人,有何可惜之處?由閻浮提最第一之尊貴歸於三界最第一之尊貴者,即是出家。其餘之諸小國王、諸離車眾,亂惜不應惜之惜,譽不應譽之譽,留不應留之留而不出家,誰不以為其無趣呢?誰不以為其至愚呢?



羅睺羅尊者,菩薩之子也,淨飯王之孫也。欲讓帝位(與羅睺羅),然世尊則強勸其出家。當知出家之法最尊也!(後)為密行第一之弟子,至今不涅槃;為眾生之福田,現在世間。

羅睺羅尊者,是菩薩之子,淨飯王之孫。欲讓帝位與羅睺羅,然世尊則強勸其出家。當知出家之法最尊!後為密行第一的弟子,至今不涅槃;為眾生的福田,現在世間。



西天傳佛正法眼藏之祖師中,王子出家者眾。今震旦之初祖,是香至王第三皇子也。不以王位為重,傳持正法。當知是出家之最尊!與彼等比之而不及之身者,理當出家,然不從速者,不知欲待何之明日?不待出息、入息,疾速出家,其當賢明也。復知,出家受戒之師,其恩德乃可與父母等也。

西天傳佛正法眼藏的祖師中,王子出家者眾。今震旦的初祖,是香至王第三皇子。不以王位為重,傳持正法。當知是出家之最尊!與彼等比之而不及之身者,理當出家,然不從速者,不知欲待何之明日?不待出息、入息,疾速出家,其當是賢明。復知,出家受戒之師,其恩德乃可與父母等。



《禪苑清規》第一云:“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佛傳心印,盡是沙門。蓋以嚴淨毗尼,方能洪範三界。然則,參禪問道,戒律為先。既非離過防非,何以成佛作祖?”

《禪苑清規》第一說:「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佛傳心印,盡是沙門。蓋以嚴淨毗尼,方能洪範三界。然則,參禪問道,戒律為先。既非離過防非,何以成佛作祖?」



設是澆風之叢林,尚應是占脯之林,凡木凡草之所不及。亦如合水之乳。用乳時,當用此和水之乳,不可用他物。是故,“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者,是正傳也,是最尊也。更不可有不出家之三世諸佛也。此是佛佛祖祖正傳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無上菩提也!

設是澆薄風氣的叢林,尚應是占脯之林,是凡木凡草所不及。亦如合水之乳。用乳時,當用此和水之乳,不可用他物。所以,『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是正傳,是最尊。更不可有不出家的三世諸佛。此是佛佛祖祖正傳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無上菩提!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90) 出家功德 上


《出家功德》 上  永平道元禪師



龍樹菩薩言: 問曰:“若居家戒,得生天上,得菩薩道,亦得涅槃。復何用出家戒?” 答曰:“雖俱得度,然有難易。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舍,能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

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問說:「若居家戒,得生天上,得菩薩道,亦得涅槃。復何用出家戒?」 答說:「雖俱得度,然有難易。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捨,能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



復次,居家憒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罪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若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心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如偈說:閑坐林樹間,寂然滅眾惡。 恬澹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富貴利,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穩,求利無厭足。 衲衣行乞食,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觀知諸法實。 種種法門中,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能及。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為甚易。

復次,居家憒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罪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若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心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如偈說:閑坐林樹間,寂然滅眾惡。 恬澹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富貴利,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穩,求利無厭足。 衲衣行乞食,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觀知諸法實。 種種法門中,皆以等觀入(『一種平懷,泯然至盡』)。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能及。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為甚易。



復次,出家、修戒,得無量善律儀,一切具足滿。以是故,白衣等應當出家,受具足戒。復次,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難修。如閻浮去?提梵志問舍利弗:“于佛法中,何者最難?” 舍利弗答曰:“出家為難。” 又問:“出家有何等難?” 答曰:“出家內樂為難。” “既得內樂,復次何者為難?” “修諸善法難。” 以是,故應出家。

復次,出家、修戒,得無量善律儀,一切具足滿。以是故,白衣等應當出家,受具足戒。復次,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難修。如閻浮去?提梵志問舍利弗:『於佛法中,何者最難?』 舍利弗答說:『出家為難。』 又問:『出家有何等難?』 答說:『出家內樂為難。』 『既得內樂,復次何者為難?』 『修諸善法難。』 以是,故應出家。



復次,若人出家時,魔王驚愁言:“此人諸結使欲薄,必得涅槃,墮僧寶中。” 復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如優缽羅花比丘尼本生經中說。 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貴入舍,常贊出家法,語諸貴人婦女言:“姊妹可出家。” 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 比丘尼言:“破戒便破,但出家。” 問言:“破戒當墮地獄,云何可破?” 答言:“墮地獄便墮。” 諸貴婦女笑之言:“地獄受罪,云何可墮?”

復次,若人出家時,魔王驚恐愁容說:「此人諸結使欲薄,必得涅槃,墮僧寶中。」 復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如優缽羅花比丘尼本生經中說。 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貴入舍,常贊出家法,語諸貴人婦女說:「姊妹可出家。」 諸貴婦女說:「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 比丘尼說:「破戒便破,但出家。」 問說:「破戒當墮地獄,為何可破?」 答說:「墮地獄便墮。」 諸貴婦女笑說:「地獄受罪,為何可墮?」



比丘尼言:“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服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正。心生驕慢而破禁戒。破禁戒故,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從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謂。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緣,可得道果。”

比丘尼說:「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服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正。心生驕慢而破禁戒。破禁戒故,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是不得道。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從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謂。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緣,可得道果。」



復次,如佛在祗洹,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教阿難,與剃頭、著法衣。醉酒既醒,驚怪己身為忽為比丘,即便走去。 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婆羅門作比丘?” 佛言:“此婆羅門,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此因緣故,後當出家得道。”如是種種因緣,出家之功德無量。以是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

復次,如佛在祗洹,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教阿難,與剃頭、著法衣。醉酒既醒,驚怪己身為忽為比丘,即便走去。 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婆羅門作比丘?」 佛說:「此婆羅門,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此因緣故,後當出家得道。」如是種種因緣,出家之功德無量。以是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



世尊既聽許醉婆羅門出家受戒,令其種下最初得道之種。明知自昔以來,無出家功德之眾生,永不可得佛果菩提。此婆羅門,僅以醉酒之故,且發微心而剃頭受戒,成為比丘。醉酒未醒之間,雖非不多,然保護此功德,可增長得道善根之旨,即是世尊誠諦之金言也。如來出世之本懷也。可知一切眾生,當於己、今、當中,信受奉行。實其發心得道,定由刹那始也。此婆羅門暫且出家之功德,尚如是也。何況傾以人生一世之壽者、命者而出家受戒,其功德更與醉婆羅門劣乎?

世尊既聽許醉婆羅門出家受戒,令其種下最初得道之種。明知自昔以來,無出家功德之眾生,永不可得佛果菩提。此婆羅門,僅以醉酒之故,且發微心而剃頭受戒,成為比丘。醉酒未醒之間,雖非不多,然保護此功德,可增長得道善根之旨,即是世尊誠諦之金言。如來出世之本懷。可知一切眾生,當於己、今、當中,信受奉行。實其發心得道,定由刹那始。此婆羅門暫且出家之功德,尚如是。何況傾以人生一世之壽者、命者而出家受戒,其功德更與醉婆羅門劣乎?



轉輪王者,八萬歲以上之時出而統領四洲,七寶具足。爾時,此四洲,皆如淨土。輪王之快樂,非言語可盡。或謂統領三千界,或有金銀銅鐵輪之別,各統領一、二、三、四,其身十惡全無。此轉輪聖王,雖如此快樂豐富,其頭上白髮出生,則讓位于太子,自身速出家,著袈裟而入山林,修煉,命終必生梵天。(出家時),將自己之白髮放入銀函,收藏于王宮,相傳於後之輪王。後之輪王白髮若生,則一如先王。轉輪聖王出家後,餘命長久,非今人之可比。既云輪王八萬上,其身即具三十二相,非今人可及。然則,為見白髮而悟無常,修白業而成就功德故,則必出家修道也。而今諸王,不及轉輪聖王。於貪欲中,徒過光陰而不出家,來世豈不悔哉?何況小國邊地,雖有王者之名,然無王者之德,貪而不知止。若出家修道,則諸天當歡喜、守護,龍神當敬仰、保護;諸佛之佛眼,則明作證明、隨喜。

轉輪王者,八萬歲以上之時出而統領四洲,七寶具足。爾時,此四洲,皆如淨土。輪王之快樂,非言語可盡。或謂統領三千界,或有金銀銅鐵輪之別,各統領一、二、三、四,其身十惡全無。此轉輪聖王,雖如此快樂豐富,其頭上白髮出生,則讓位於太子,自身速出家,著袈裟而入山林,修煉,命終必生梵天。出家時,將自己之白髮放入銀函,收藏於王宮,相傳於後之輪王。後之輪王白髮若生,則一如先王。轉輪聖王出家後,餘命長久,非今人之可比。既說輪王八萬上,其身即具三十二相,非今人可及。然而,為見白髮而悟無常,修白業而成就功德故,則必出家修道。而今諸王,不及轉輪聖王。於貪欲中,徒過光陰而不出家,來世豈不悔哉?何況小國邊地,雖有王者之名,然無王者之德,貪而不知止。若出家修道,則諸天當歡喜、守護,龍神當敬仰、保護;諸佛之佛眼,則明作證明、隨喜。



戲女自昔非信心,為戲笑而著比丘尼之衣。雖恐當有輕法之罪,然以其著衣於身之力,二世逢佛。比丘尼衣者,袈裟也。因戲笑著袈裟之力,第二生迦葉佛時,則逢佛;出家受戒,成為比丘尼。雖依破戒而墮地獄受罪,然功德不朽,遂逢釋迦牟尼佛,見佛聞法,發心修習,永離三界,成大阿羅漢;具足六通三明,必得無上道。

戲女自昔非信心,為戲笑而著比丘尼之衣。雖恐當有輕法之罪,然以其著衣於身之力,二世逢佛。比丘尼衣者,是袈裟。因戲笑著袈裟之力,第二生迦葉佛時,則逢佛;出家受戒,成為比丘尼。雖依破戒而墮地獄受罪,然功德不朽,遂逢釋迦牟尼佛,見佛聞法,發心修習,永離三界,成大阿羅漢;具足六通三明,必得無上道。



是故,若從始一向為無上菩提,信心清淨,信受袈裟,其功德增長,比之彼戲女之功德亦速。況又為無上菩提,發菩提心,出家受戒,則其功德當無量也!若非人身,成就此功德者稀也。西天東土,出家在家之菩薩、祖師雖多,然皆不及龍樹祖師。醉婆羅門,戲女等之因緣,龍樹獨舉而勸眾生出家受戒,龍樹祖師乃世尊金口之所記也。

所以,若從始一向為無上菩提,信心清淨,信受袈裟,其功德增長,比之彼戲女之功德亦速。況又為無上菩提,發菩提心,出家受戒,則其功德當無量!若非人身,成就此功德者稀。西天東土,出家在家之菩薩、祖師雖多,然皆不及龍樹祖師。醉婆羅門,戲女等之因緣,龍樹獨舉而勸眾生出家受戒,龍樹祖師乃世尊金口之所記。



世尊言:“南洲有四種最勝。一見佛,二聞法,三出家,四得道。” 可知此四種最佳,乃勝於北洲,亦勝於諸天。而今我等依宿善根力,得最勝之身,歡喜隨喜,當出家受戒也!莫空過最善之身,莫將露命任憑于無常之風。若生生出家,則積功累德也。

世尊說:「南洲有四種最勝。一見佛,二聞法,三出家,四得道。」 可知此四種最佳,乃勝於北洲,亦勝於諸天。而今我等依宿善根力,得最勝之身,歡喜隨喜,當出家受戒!莫空過最善之身,莫將露命任憑於無常之風。若生生出家,則積功累德。



世尊言:“出家果報不可思議。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無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破壞故。出家功德無有壞毀。是故,若教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 世尊明知功德之量,乃如是說。福增(長老)聞之,雖年已一百二十歲,強求出家受戒,列于少年末席而修煉,成大阿羅漢。

世尊說:「出家果報不可思議。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無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破壞故。出家功德無有壞毀。是故,若教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賢愚因緣經》卷四) 世尊明知功德之量,乃如是說。福增長老聞之,雖年已一百二十歲,強求出家受戒,列於少年末席而修煉,成大阿羅漢。



可知今生之人身,四大五蘊,因緣和合為假,八苦常在。何況刹那刹那生滅,更不停止;何況一彈指之間,六十五刹那生滅。然因自昧,故不知也。雖於一日夜之間,共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之刹那,五蘊生滅,然不知也。可悲!我雖生滅,自不知也。此刹那生滅之量,唯佛世尊並舍利弗知;餘聖雖多,無一人所知。依此刹那生滅之道理,故眾生即造善惡之業;又依刹那生滅之道理,眾生發心得道。

可知今生之人身,四大五蘊,因緣和合為假,八苦常在。何況刹那刹那生滅,更不停止;何況一彈指之間,六十五刹那生滅。然因自昧,故不知。雖於一日夜之間,共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之刹那,五蘊生滅,然不知。可悲!我雖生滅,自不知。此刹那生滅之量,唯佛世尊並舍利弗知;餘聖雖多,無一人所知。依此刹那生滅之道理,故眾生即造善惡之業;又依刹那生滅之道理,眾生發心得道。



如此生滅之人身,雖可惜,然不休止也。自昔以來,無有一人惜之而能休止之。如此雖非我之人身,若審之而出家受戒,則證三世諸佛所證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不壞之佛果也。智人者,誰不欣求哉?依之,過去日月燈明佛之八子,皆棄統領四天下之王位而出家。大通智勝佛之十六子,皆出家。大通如定之間,為眾說法華(經),而今已成十方如來。父王轉輪聖王之所領將眾中之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皆求出家,輪王即聽許之。妙莊嚴之二子並父王、夫人,皆出家。

如此生滅之人身,雖可惜,然不休止。自昔以來,無有一人惜之而能休止之。如此雖非我之人身,若審之而出家受戒,則證三世諸佛所證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不壞之佛果。智人者,誰不欣求哉?依之,過去日月燈明佛之八子,皆棄統領四天下之王位而出家。(《法華經》序品) 大通智勝佛之十六子,皆出家。(《法華經》卷三 化城喻品) 大通如定之間,為眾說法華經,而今已成十方如來。父王轉輪聖王之所領將眾中之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皆求出家,輪王即聽許之。妙莊嚴之二子並父王、夫人,皆出家。(《法華經》卷八 妙莊嚴王本事品)



可知所謂大聖出現時,必以出家為正法,此事明矣。不可謂此等之輩愚而出家。既知是賢而出家,當是(見賢)思齊。今釋迦牟尼佛之時,羅睺羅、阿難等,皆出家;復有千釋出家,有二萬釋之出家,皆可稱勝踪。自初五比丘出家至後須跋陀羅出家,凡皈依佛者,皆即出家。可知(出家)是無量之功德也。

可知所謂大聖出現時,必以出家為正法,此事明矣。不可說此等輩是愚而出家。既知是賢而出家,當是見賢思齊。今釋迦牟尼佛之時,羅睺羅、阿難等,皆出家;復有千釋出家(《善見毗婆沙》卷十七),有二萬釋之出家,皆可稱勝踪。自初五比丘出家至後須跋陀羅出家,凡皈依佛者,皆即出家。可知出家是無量之功德。



是故,世人若憐子孫,則當速令其出家;若憐父母,則可勸其出家。所以偈曰:若無過去世,應無過去佛。 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此偈者,諸佛如來之偈也,破外道無過去佛之謂也。是故可知,出家受具者,是過去諸佛之法也。我等幸逢諸佛之妙法,出家受戒之時,空度時節,不出家受戒,難知其依何障!以最下品之依身,成就最上品之功德,于閻浮提及三界中,當是最上品之功德。此閻浮之人身未曾滅時,則必出家受戒!

所以,世人若憐子孫,則當速令其出家;若憐父母,則可勸其出家。所以偈曰:若無過去世,應無過去佛。 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六) 此偈者,諸佛如來之偈,破外道無過去佛的說法。是故可知,出家受具者,是過去諸佛之法。我等幸逢諸佛之妙法,出家受戒之時,空度時節,不出家受戒,難知其依何障!以最下品之依身,成就最上品之功德,於閻浮提及三界中,當是最上品之功德。此閻浮之人身未曾滅時,則必出家受戒!



古聖云:“出家之人,雖破禁戒,猶勝在俗受持戒者。故經偏說:‘勸人出家,其恩難報。’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修尊重業。所得果報,勝琰魔王、輪王、帝釋。故經偏說:‘勸人出家,其恩難報。’勸人受持近事戒等,無知是事,故經不證。”

古聖說:「出家之人,雖破禁戒,猶勝在俗受持戒者。故經偏說:『勸人出家,其恩難報。』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修尊重業。所得果報,勝琰魔王、輪王、帝釋。故經偏說:『勸人出家,其恩難報。』勸人受持近事戒等,無知是事,故經不證。」。(《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



當知設若出家破戒,亦勝於在家之不破戒也.皈依佛時,出家受戒,定當殊勝也.勸出家之果報,亦勝於琰魔王,亦勝於輪王,亦勝於帝釋.雖是毗舍,首陀羅,若出家,則亦可勝於刹利,猶亦勝於琰魔王,亦勝於輪王,亦勝於帝釋。在家戒則不如此,故當出家!

當知設若出家破戒,亦勝於在家之不破戒.皈依佛時,出家受戒,定當殊勝.勸出家之果報,亦勝於琰魔王,亦勝於輪王,亦勝於帝釋.雖是毗舍,首陀羅,若出家,則亦可勝於刹利,猶亦勝於琰魔王,亦勝於輪王,亦勝於帝釋。在家戒則不如此,故當出家!



須知世尊之所說,不可計量,世尊及五百大阿羅漢廣為收集也。實知於佛法,謂道理顯明也!一聖、三明、六通之智慧,尚非近代凡師之所測,何況五百之聖者哉?(其五百聖者)知近代凡師之所不知,見其所不見,究其所不究。凡師所知者,亦非不知。所以,莫將凡師之黑暗愚鈍之說,類比聖者三明之言!

須知世尊之所說,不可計量,世尊及五百大阿羅漢廣為收集。實知於佛法,謂道理顯明!一聖、三明、六通之智慧,尚非近代凡師之所測,何況五百之聖者哉?其五百聖者,知近代凡師之所不知,見其所不見,究其所不究。凡師所知者,亦非不知。所以,莫將凡師之黑暗愚鈍之說,類比聖者三明之言!



《婆沙》一百二十云:“發心出家尚名聖者,況得忍法!”當知若發心出家,則名聖者也。 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中之第一百三十七願(曰):“我未成正覺已,或有諸人於我法中,願出家者,願無障礙。所謂贏劣、失念、狂亂、驕慢。無有畏懼,癡無智慧,多諸結使,其心散亂,若不爾者,不成正覺。”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說:「發心出家尚名聖者,況得忍法!」當知若發心出家,則名聖者。 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中之第一百三十七願說:「我未成正覺已,或有諸人於我法中,願出家者,願無障礙。所謂贏劣、失念、狂亂、驕慢。無有畏懼,癡無智慧,多諸結使,其心散亂,若不爾者,不成正覺。」



第一百三十八願(曰):“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女人,欲于我法出家學道,受大戒者,願令成就。若不爾者,不成正覺。” 第三百十四願(曰):“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眾生,少於善根,於善根中,心生愛樂,我當令其于未來世,在佛法中,出家學道。安止令住梵淨十戒。若不爾者,不成正覺。” 當知而今出家之善男子善女人,皆因世尊往昔大願力所助,無有障礙,得出家受戒。如來既誓願令(我等)出家,可知其是最尊最上之大功德也!

第一百三十八願說:「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女人,欲於我法出家學道,受大戒者,願令成就。若不爾者,不成正覺。」 第三百十四願說:「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眾生,少於善根,於善根中,心生愛樂,我當令其於未來世,在佛法中,出家學道。安止令住梵淨十戒。若不爾者,不成正覺。」(《悲華經》卷六 諸菩薩本授記品) 當知而今出家之善男子善女人,皆因世尊往昔大願力所助,無有障礙,得出家受戒。如來既誓願令我等出家,可知其是最尊最上之大功德!



佛言:“及有依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戒者,供養是人,亦得乃至入無畏城。以是緣故,我如是說。” 當知若剃除鬚髮而著袈裟,雖言不受戒,然供養是人,則可入無畏城也。 又云:“若復有人,為我出家,不得禁戒,剃除鬚髮,著袈裟片,有以非法惱害此者,乃至破壞三世諸佛、法身、報身,乃至盈滿三惡道故。”

佛說:「及有依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戒者,供養是人,亦得乃至入無畏城。以是緣故,我如是說。」(《大集經》卷五十三) 當知若剃除鬚髮而著袈裟,雖言不受戒,然供養是人,則可入無畏城。 又說:「若復有人,為我出家,不得禁戒,剃除鬚髮,著袈裟片,有以非法惱害此者,乃至破壞三世諸佛、法身、報身,乃至盈滿三惡道故。」(《大集經》卷五十三)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