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78) 如來全身


《如來全身》  永平道元禪師



爾時,釋迦牟尼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告藥王菩薩摩訶薩言:“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頌若書,若經卷所住之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花香瓔珞,繒蓋幢幡,妓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釋迦牟尼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告訴藥王菩薩摩訶薩說:「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頌若書,若經卷所住之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花香瓔珞,繒蓋幢幡,妓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法師品)



謂經卷者,若說是也,若讀是也,若頌是也,若書是也。經卷者,實相是也。“應起七寶塔”者,實相謂塔也;“極令高廣”,其量必是實相量也。“此中已有如來全身”者,經卷是全身也。

所謂經卷,『若說』即是,『若讀』即是,『若頌』即是,『若書』即是。經卷,是實相(即是依真如法)。『應起七寶塔』,此實相稱為塔;『極令高廣』,是其量必是實相量。『此中已有如來全身』,即經卷是全身(性相是一如)



是故,“若說、若讀、若頌、若書”等,是如來全身也。以一切花香、瓔珞、繒蓋、幢幡、妓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或天花天香、天繒蓋等也。皆是實相也。或人中上花上香、名衣名服也。此等皆是實相也。供養尊敬,是實相也,可起塔!

所以,『若說、若讀、若頌、若書』等,是如來全身。以一切花香、瓔珞、繒蓋、幢幡、妓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或天花天香、天繒蓋等。也皆是實相。或人中上花上香、名衣名服。此等皆是實相。供養尊敬,是實相,可起塔!(一切行,是依於真如法緣起的,是通於實相的如來行儀)



謂“不須安舍利。”可知經卷是如來舍利,是如來全身也。佛口之金言,聞之當不可有過彼之大功德。當疾速積功累德!若有人禮拜供養此塔,當知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欲見此塔時,可誠心禮拜供養此塔,即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近者,非去近,亦非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謂“皆近”也。而今我等見受持、讀頌、解說、書寫,得見此塔也。可喜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說『不須安舍利』。可知經卷是如來舍利,是如來全身。佛口的金言,聞此當不可有過彼的大功德。當疾速積功累德!若有人禮拜供養此塔,當知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見此塔時,可誠心禮拜供養此塔,即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是非去近,亦非來近(不落分別),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所謂『皆近』。而今我等見受持、讀頌、解說、書寫,得見此塔。可喜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經卷者,如來全身也;禮拜經卷者,即禮拜如來也。逢經卷者,即親見如來也。經卷者,如來舍利也。以如是故,舍利當是此經。雖言知經卷是舍利,然舍利不知舍利是經卷,則非佛道。而今之諸法實相者,經卷也。人間天上,海中虛空,此土他界,皆是實相也,是經卷也,是舍利也。須受持、讀頌、解說、書寫舍利而開悟,是或從經卷也。有古佛舍利,有今佛舍利,有僻支佛舍利,有轉輪王舍利,有獅子舍利,或有木佛舍利,有繪佛舍利,或有人舍利。現在大宋國諸代之佛祖,有生來令舍利現出者,亦多有闍維之後而舍利生者。此皆是經卷也。

所以,經卷(真如法界),是如來全身;禮拜經卷,即是禮拜如來。逢經卷,即是親見如來。經卷,是如來舍利(佛性恁麼有的真如法身)。因是如此,舍利當是此經。雖說知道經卷是舍利,然舍利不知道舍利是經卷,則非佛道(即不是性相一如則非佛道)。而今的諸法實相,是經卷。人間天上,海中虛空,此土他界,皆是實相,是經卷,是舍利。須受持、讀頌、解說、書寫舍利而開悟,即是『或從經卷』。有古佛舍利,有今佛舍利,有僻支佛舍利,有轉輪王舍利,有獅子舍利,或有木佛舍利,有繪佛舍利,或有人舍利。現在大宋國諸代的佛祖,有生來令(肉身)舍利現出的,亦多有闍維(火化)之後而舍利生的。此皆是經卷。



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今(謂)八斛四斗舍利者,尚是佛壽也。“本行菩薩道”之壽命,非只是三千大千世界,當許多。此是如來全身也,是經卷也。

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說:「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法華經》壽量品) 今稱八斛四斗舍利,尚是佛壽。『本行菩薩道』的壽命,非只是三千大千世界,當許多。此是如來全身,是經卷。



智積菩薩曰:“我見釋迦牟尼佛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薩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來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然後乃得為眾生,故成菩提道。”

智積菩薩說:「我見釋迦牟尼佛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薩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來芥子許,非是菩薩(有情識)捨身命處,然後乃得為眾生,故成菩提()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



測知此三千大千世界者,赤心一片也,虛空一隻也,如來全身也,不應關乎捨未捨。舍利者,非佛前佛後,不與佛並比。無量劫之難行苦行,是佛胎佛腹之活計消息也,佛之皮肉骨髓也。既謂“未曾止息”,則到佛之位,亦是愈精進也。化道于大千世界,亦尚精進也。全身之活計者,其如是。

測知此三千大千世界,是赤心一片,是虛空一隻,是如來全身,不應關乎捨未捨。舍利(即真如法),是非佛前佛後,不與佛並比。無量劫的難行苦行,是佛胎佛腹的活計消息,是佛的皮肉骨髓。既謂『未曾止息』,則到佛(即佛性識當下)的位階,亦是愈精進。化道於大千世界,亦尚精進。全身的活計,其是如此。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