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永平道元禪師
大凡心有三種。一者質多心,此方稱慮知心。二者汗栗多心,此方稱草木心。三者矣栗多心,此方稱積聚精要心。於此中發菩提心,必用慮知心。菩提者,天竺之音,此云道。質多者,天竺之音,此云慮知心。若非此慮知心,則不能發菩提心。非以此慮知心即為菩提心。以此慮知心發菩提心也。謂發菩提心者,發願自未度前先度一切眾生之營為也。雖其形陋,然若發心,則已是一切眾生之導師也。
大凡心有三種。一者質多心,此方稱慮知心。二者汗栗多心(自性清淨心),此方稱草木心。三者矣栗多心,此方稱積聚精要心。(《摩訶止觀》) 於此中發菩提心,必用慮知心。菩提,是天竺的語音,此方稱道(覺)。質多,是天竺的語音,此方意思是慮知心(有能所分別二元性)。若非此慮知心,則不能發菩提心。不是說此慮知心即是為菩提心。是以此慮知心發菩提心。所謂發菩提心,是發願自未度前先度一切眾生的營為。雖其形陋,然若發心,則已是一切眾生的導師。
此心,非本有,非今起;非一,非多;非自然,非凝然;非在我身中,我身亦不在心中。此心非周遍法界。非前,非後,非無。非自性,非他性。非共性,非無因性。然則,於感應道交處,乃發菩提心也。非諸佛菩薩之所授,非自己之所能。以感應道交而發心,故非自然也。
此心(慮知心,是佛性恁麼而有的識性經識能變而成),非本有,非今起;非一,非多;非自然,非凝然不動;非在我身中,我身亦不在心中。此心非周遍法界(因落入二元性)。非前,非後,非無。非自性,非他性。非共性,非無因性。然而,於感應道交(即是說:此慮知心雖是二元性,但其本質因是佛性恁麼而有的轉識,仍具有佛性覺照的功德法用,這就是感應道交的功德力)處,乃發菩提心。非諸佛菩薩的所授,非自己的所能。以感應道交而發心,故是非自然。
此發菩提心,南閻浮之人身者,當多發心也。八難處等有少量,但不多。有發菩提心後,三阿僧祗劫修行者,一百大劫修行者,或無量劫修行而成佛者。或無量劫修行,先度眾生,自終不成佛,但度眾生,利益眾生者。隨菩薩之意願也。
此發菩提心,有南閻浮的人身,應當多發心。南閻浮有少量八難處等(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長阿含經》卷九),但不多。有發菩提心後,經三阿僧祗劫修行的,經一百大劫修行的,或經無量劫修行而成佛的。或無量劫修行,先度眾生,自終不成佛,但度眾生,利益眾生的。是隨菩薩的意願。
大凡菩提心者,如何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引導於佛道,應不斷向三業中營為。亂與世間之欲樂,非利益眾生也。如此發心,如此修證,則遠超迷悟之邊際,勝於三界,撥群于一切,尚非聲聞辟支佛之所及也。
大凡菩提心,是如何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引導入於佛道,應不斷向三業中營為。亂與世間的欲樂,不是利益眾生。如此發心,如此修證,則遠超迷悟的邊際,勝於三界,撥群於一切,尚非聲聞、辟支佛所及的。
迦葉菩薩以偈贊釋迦牟尼佛曰: 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
迦葉菩薩以偈贊釋迦牟尼佛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涅槃經》卷二十八)
“發心”者,即始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也。此謂初發菩提心。發此心後,更逢眾多諸佛,供養之,見聞佛法,則更發菩提心,即霜上加霜也。謂“畢竟”者,佛果菩提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初發菩提心,若格量之,雖如劫火與螢火,然則,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則“二無別”也。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此即如來之壽命也。佛發心、修行、證果,皆如是。
『發心』,即是始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此說是初發菩提心。發此心後,更逢眾多諸佛,供養之,見聞佛法,則更發菩提心,即是霜上加霜。所謂『畢竟』,是佛果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初發菩提心,若格量之,雖如劫火與螢火,然而,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則是『二無別』。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此即是如來的壽命。佛發心、修行、證果,皆是如此。(這就是佛道的,即修即證、即法即心的一元性道理;所以說如來的壽命,是一元性的發心即證果)
(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是道元禪師在這篇中要闡明的道理。但讀者應從佛道的一元性去理解,即『盡大地是真實人體』、『全境是我』,是盡十方界是一心,所以『自未得度先度他』也是『度自』,故此心即是佛心,念念於此中,即於一元性中修證一如,可惜道元禪師沒有從此處進一步申論。)
謂利益眾生者,即令眾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也。然不得依發心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力而思我成佛。設若應成佛之功德成熟、圓滿,然尚回頭回向眾生成佛得道也。此心,雖非我,非他,亦非來,然此發心後,舉大地皆為黃金;攪大海忽成甘露。自此之後,取土石沙礫,即是拈來菩提心也;參水沫泡焰,乃信手擔來菩提心也。
所謂利益眾生,即是令眾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然不得依發心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力量而認為我自成佛。設若應成佛的功德成熟、圓滿,然是尚回頭回向眾生成佛得道。此心,雖非我,非他,亦非來,然此發心後,舉大地(即一元性)皆為黃金;攪大海忽成甘露。自此之後,取土石沙礫,即是拈來菩提心;參水沫泡焰,乃是信手擔來菩提心。
是故,施以國城妻子、七寶男女、頭目髓腦、身肉手足,皆是菩提心之鬧聒聒也,菩提心之活潑潑也。今質多、慮知之心,雖非近非遠,非自非他,然則,若將此心反思自為得度先度他之道理而不退轉,是發菩提心也。
所以,布施以國城妻子、七寶男女、頭目髓腦、身肉手足,皆是菩提心的鬧聒聒,是菩提心的活潑潑。今質多、慮知(二元性)的心,雖非近非遠,非自非他,然而,若將此心反思自為得度先度他的道理而不退轉,是發菩提心。
所以,若將而今一切眾生執為我有之草木瓦礫、金銀珍寶施以菩提心,復非發菩提心乎?心及諸法,皆非自他共無因故,若一刹那發此菩提心,則萬法皆成增上緣。
所以,若將而今一切眾生執為我有(即『盡界是我』的一元性)的草木瓦礫、金銀珍寶施以菩提心,復非發菩提心嗎(即是說:若於心法一如的一元性,就不是發菩提心嗎)?心及諸法,皆非自他共無因故,若一刹那發此菩提心,則萬法皆成『增上緣』(一切有為法生起或結果的間接原因,凡有強勝的勢用,能成為他法生起、結果的助力者,皆稱為增上緣)。(即是說:於佛道的一元性,識心與真如法是如如的緣起)
大凡發心、得道者,皆由刹那生滅者也。若不刹那生滅,則前刹那之惡不應去;前刹那之惡未去,則後刹那之善今不應現生。此刹那之量,只如來一人明知。一刹那心能起一語,一刹那語能說一字者,亦唯如來也,餘聖不能也。
大凡發心、得道,皆是由刹那生滅。若不刹那生滅,則前刹那的惡不應去;前刹那的惡未去,則後刹那的善今不應現生。此刹那的量,只如來一人明知(即證入此一元性即是佛)。一刹那心能起一語,一刹那語能說一字,亦是唯如來,是餘聖不能。(即心法一如的一元性是佛的功德)
大凡壯士之一彈指間,雖有六十五刹那,五蘊生滅,然凡夫嘗不覺不知也。由旦刹那,凡夫亦能知之。一日一夜之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刹那,五蘊俱生滅。然則,凡夫不曾覺知。以不覺知故,不發菩提心也。不知佛法,不信佛法者,則不信刹那生滅之道理也。若究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則必信此刹那生滅之道理也。而今我等幸逢如來之說教,似曾曉了,然僅由旦刹那知之,但信受其道理當然如是也。世尊所說之一切法,既不明亦不知,如當不知刹那量也。學者切莫亂貢高!非但不知極少,亦不知極大也。
大凡壯士的一彈指間,雖有六十五刹那,五蘊生滅,然凡夫嘗是不覺不知。由瞬間刹那,凡夫亦能知之。一日一夜之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刹那,五蘊俱生滅。然而,凡夫不曾覺知。以不覺知故,是不發菩提心。不知佛法,不信佛法的,則不信刹那生滅的道理。若窮究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則必信此刹那生滅的道理。而今我等幸逢如來的說教,似曾曉了,然僅由瞬間刹那知之,但信受其道理當然是如此。世尊所說的一切法,既不明亦不知,如是當不知刹那量。學者切莫亂貢高!非但不知極少,亦是不知極大。(這就是『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能得而見之』、『朝聞道,夕死可也!』的道理)
若依如來之道力時,眾生亦可見三千界。大凡由本有至中有,由中有至當本有,皆一刹那一刹那遷化也。以如是,而非我之心,乃為業所牽,流轉生死,一刹那亦不停止也。當以如是流轉生死之身心,忽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菩提心也。設於發菩提心之道惜此身心,然生老病死,終不可有我!
若依如來的道力時,眾生亦可見三千界。大凡由本有至中有,由中有至當本有,皆是一刹那一刹那遷化。因是如此,而非我的心,乃是為業所牽,流轉生死,一刹那也不停止。當以如是流轉生死的身心,忽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菩提心。設於發菩提心之道惜此身心,然生老病死,終不可有我(即五蘊身心是緣起法,非我、我所)!
眾生壽行,生滅不止,為速疾者,(由次示說可知)。世尊在世有一比丘,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眾生壽行,云何速疾生滅?”
佛言:“我能宣說,汝不能知。” 比丘言:“頗有譬喻,能顯示不?” 佛言:“有,今為汝說。譬如四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語之:‘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于意云何?此捷疾不?’”
比丘白佛:“甚疾!世尊。”
眾生壽行,生滅不止,是速疾的,(由下面世尊示說可知)。世尊在世有一比丘,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說:「眾生壽行,為何速疾生滅?」
佛說:「我能宣說,汝不能知。」 比丘說:「頗有譬喻,能顯示不?」 佛說:「有,今為汝說。譬如四個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說:『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於意云何?此捷疾不?』」
比丘白佛:「甚疾!世尊。」
佛言:“彼人捷疾,不及地行夜叉。地行夜叉捷疾,不及空行夜叉。空行夜叉捷疾,不及四天王天捷疾。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捷疾。日月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捷疾。此是導引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輾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刹那流轉,無有暫停。”
佛說:「彼人捷疾,不及地行夜叉。地行夜叉捷疾,不及空行夜叉。空行夜叉捷疾,不及四天王天捷疾。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捷疾。日月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捷疾。堅行天子是導引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輾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刹那流轉,無有暫停。」(《法苑珠林》卷一)
我等壽行生滅,刹那流轉捷疾者,乃如是也。念念間,行者莫忘此道理。雖處此刹那生滅,流轉捷疾中,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一念,則久遠之壽量,忽爾現前也。三世諸佛並七佛世尊及西天二十八祖、東地六祖乃至傳佛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祖師,皆俱保任此菩提心;未發菩提心者,則非祖師。
我等壽行生滅,刹那流轉捷疾,乃是如此。念念間,行者莫忘此道理。雖處此刹那生滅,流轉捷疾中,若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一念,則是久遠的壽量,忽爾現前(即一元性中,刹那即是永恆)。三世諸佛並七佛世尊及西天二十八祖、東地六祖乃至傳佛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祖師,皆俱保任此菩提心;未發菩提心者,則非祖師。
《禪苑清規》一百二十問云:“發悟菩提心否?” 可知佛祖之學道,必以發悟菩提心為先。此乃佛祖之常法也。謂發悟者,曉了也。此非大覺。設令頓證十地,猶是菩薩也。非佛,非聲聞辟支佛等。而今世上之參學人,無一人能知是菩薩而非聲聞。但亂自稱衲僧衲子,不知其真實,故成混亂。可悲!澆季祖道荒廢!
《禪苑清規》卷八 一百二十問說:「發悟菩提心否?」 可知佛祖的學道,必以發悟菩提心為先。此乃是佛祖的常法。所謂發悟,是曉了(即二元性的慮知)。此非大覺(即一元性覺知)。設令頓證十地,猶是菩薩。非佛,非聲聞辟支佛等。而今世上的參學人,無一人能知是菩薩而非聲聞。但亂自稱衲僧衲子,不知其真實,故成混亂。可悲!是澆薄末季祖道荒廢!
是故,雖是在家,設是出家,或在天上,或在人間,或在苦中,或在樂中,當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之心。眾生界者,雖非有邊無邊,然發先度一切眾生之心也。此即菩提心也。
所以,雖是在家,設是出家,或在天上,或在人間,或在苦中,或在樂中,當速發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眾生界,雖非有邊無邊,然是發先度一切眾生的心。此即是菩提心。
一生補處菩薩,當下閻浮提時,為睹史多天等諸天,施以最後之教曰:“菩提心是法明門,不斷三寶故。”
可知不斷三寶者,是菩提心之力也。發菩提心後,當堅牢守護,令不退轉。
一生補處菩薩,當下閻浮提時,為睹史多天(即兜率陀天)等諸天,施以最後的法教說:「菩提心是法明門,不斷三寶故。」(《佛本行經》卷六
上托兜率品) 可知不斷三寶(指公案現成中的識性、真如法與緣起法),是菩提心的功德力。發菩提心後,當堅牢守護,令不退轉。
佛言:“云何菩薩守護一事?謂菩提心。菩薩摩訶薩,常勤守護是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子,亦如瞎者護餘一目,如行曠野守護者。菩薩守護菩提心,亦復如是。因護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常樂我淨,具足而有。即是無上大涅槃。是故菩薩守護一事。”
佛言:「為何菩薩守護一事?是謂菩提心。菩薩摩訶薩,常勤守護是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子,亦如瞎者護守剩餘一目,如行曠野守護者。菩薩守護菩提心,亦復如是。因護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常樂我淨,具足而有。即是無上大涅槃。是故菩薩守護一事。」 (《涅槃經》卷二十五)
當守護菩提心者,可知佛語如是也。守護而令其不退轉故者,世間常法曰:“雖生而不熟者,有三種。曰:‘魚子、庵羅果、發洗菩薩也。’”大凡退大者多故,爾來皆恐自亦退大。是故守護菩提心也。
當守護菩提心者,可知佛語如是。守護而令其不退轉,故世間常法說:「雖有生而不能熟者,有三種。稱:『魚子、庵羅果、發心菩薩。』」(《大智度論》卷三十五 報應品:『魚(卵)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得果少』)大凡退大(即於大乘佛法起退心)者多,故爾來皆恐自亦退大。是故守護菩提心。
菩薩初心時,退轉菩提心者,多由不逢正師故。若不逢正師,則不聞正法;若不聞正法,恐撥無因果,撥無解脫,撥無三寶,撥無三世等諸法。亂貪著現在之五欲,而失前途菩提之功德。
菩薩初心時,退轉菩提心,多是由不逢正師故。若不逢正師,則不聞正法;若不聞正法,恐撥無因果,撥無解脫,撥無三寶,撥無三世等諸法。亂貪著現在的五欲,而失前途菩提的功德。
或天魔波旬等,為妨行者,化為佛形,現父母、師匠乃至親族諸天等形來親近,向菩薩勸誘曰:“佛道長遠,久受諸苦,最可憂心!故先自解脫,後度終生。”行者聽此語,即退菩提心,退菩薩行。當知如是之說乃是魔說也。菩薩知而不從也。應專令自未得度先度他之行願不退轉!若背自未得度先度他之行願時,當知是魔說,當知是外道說,當知是惡友說。更莫隨之。
或天魔波旬等,為妨礙行者,化為佛形,現父母、師匠乃至親族諸天等形來親近,向菩薩勸誘說:「佛道長遠,久受諸苦,最可憂心!故先自解脫,後度終生。」行者聽此語,即退菩提心,退菩薩行。當知如是的說法乃是魔說。菩薩是知而不從。應專令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行願不退轉!若背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行願時,當知是魔說,當知是外道說,當知是惡友說。更莫隨之。
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五眾魔,三死魔,四天子魔。煩惱魔者,所謂百八煩惱等,分別八萬四千諸煩惱。五眾魔者,是煩惱和合因緣,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眾。百八煩惱等諸受和合,名為受眾。大小無量所有想,分別和合,名為想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欲瞋恚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為行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是六識分別和合無量無邊心,是名識眾。
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五眾魔,三死魔(前三種指正報的障道),四天子魔(指依報的障道)。『煩惱魔』,是所謂百八煩惱等,分別八萬四千諸煩惱。『五眾魔(五蘊魔)』,是煩惱和合因緣,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眾』。百八煩惱等諸受和合,名為『受眾』。大小無量所有想,分別和合,名為『想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欲瞋恚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為『行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是六識分別和合無量無邊心,是名『識眾』。
死魔者,無常因緣故,破相續五壽命,盡離三法識、熱、壽故,名為死魔。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魔是天竺語,秦言能奪命者。雖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名殺者。
『死魔』,是無常因緣,故破相續五壽命,盡離三法(識、熱、壽),故名為死魔。『天(子)魔』,欲界主深著世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魔是天竺語,秦言能奪命者。雖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名殺者。
問曰:“一五眾魔接三種魔,何以故別說四?”答曰:“實是一魔,分別其義,故有四。”上來是龍樹祖師之施設也,行者當知而勤學!若不亂被魔澆,不令菩提心退轉,是守護菩提心也。
問說:「一五眾魔接三種魔,何以故別說四?」 答說:「實是一魔,分別其義,故有四。」(《大智度論》卷六十八) 上來是龍樹祖師的施設,行者當知而勤學!若不亂被魔澆,不令菩提心退轉,是守護菩提心。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