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生死書(14) 卡塔奧義書(三)
1.3.1 「此兩者(個體自我和宇宙靈魂)皆居於心靈的深穴,享用著世上的業果。此洞穴乃親證阿特曼的最佳場所,那些了悟梵的智者說,個體自我和宇宙靈魂之間的關係正如光與影。而另外那些崇拜五火祭和行納西卡達火祭的居家者也如此證實。」
個體自我(眾生的有情識)是由宇宙靈魂(真如白淨識)經識的三能轉變(異熟、思量與了別能變)而成。這業力種子異熟的摩耶幻力,產生的三能識變而展現三德: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所以,個體自我所緣起的萬法,只是依著真如法投影而現的,個體自我和宇宙靈魂之間的關係正如光與影。
1.3.2 「對於那些試圖借助獻祭而越過塵世經驗之洋的人而言,納西卡達火祭是最好的橋樑。我們已經了解過此火祭,並可加以實踐。而且我們也還知道另外一條道路,它可帶你到達彼岸,在那裏你會與無上梵(即最高的無屬性之梵)合為一體。你便可以抵達無畏之鄉。」
由吠陀經典的教導,經由善行與火祭,是一條通往天界的道路。這條路所達的天界,雖不是終極的一元性解脫的目標,但它能是趨向一元性的。另外一條道路,經由踐行棄絕和對真我的強烈覺知,它可帶你到達彼岸,在那裏你會與無上梵合為一體『我即是梵』。
1.3.3 「如果我們將身體視為一輛車子的話,則可以將已經顯現的自我視為這車子的主人,理性視為御者,而將心意看成是繮繩。」
1.3.4 「智者把身體視為車子,而把感官視為拉車的馬匹,那些感官的對象(諸如聲音、形相等)便如同車馬所行之道路。與身體、心意和感官合一的自我就是享用者。」
1.3.5 「如果理性無法判斷正誤,而且還加上瞬息萬變的心意,這就如同讓一位御者來駕馱一匹難以操控的狂暴烈馬。」
自我是享用者,是由身體、心意和感官合一。如果自我所握的心意繮繩,任由感官馬匹的慾望去馳騁,則自我將陷在感官追逐六塵的慾望狂亂之中。
1.3.6 「當一個人擁有健全的辨別力,而且此理性總是與控制好的心意結合再一起,甚至他的諸感官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那麼,他就如同一位車夫,其駕馱的是受過良好訓練的馬匹。」
1.3.7 「如果一個人的理性不足以辨別正誤,而且他那難以駕馱的心意總是使得他的感官在追逐著不淨的事物(即那些損害靈性進步之物)。這樣的人可能永遠無法獲得自我的知識,相反,他將輾轉沉溺於無盡的生死苦海之中。」
1.3.8 「而如果此人有很好的辨別之智,他那有節制之心也總是那麼地潔淨(意念、語言和行為),這樣的人的確能夠抵達他最後的(關於自我知識)的目標。(一旦抵達這一目標,)他將不會再生(即受制於生死輪迴)。」
1.3.9 「他的理性,正像優秀的御者,帶著他飛馳於正確的道上;他的心又在其理性的駕馱之下(如上好的繮繩),這些優點合在一起,他可以使其感官往最正確的方向行去,這樣他就可以到達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在那兒他終獲最高之目標,與宇宙靈魂融合為一。」
一個人要有健全的辨別力,應親近智者與接受吠陀經典的教導。我們的感官有著天然的不足,那就是它們天生朝向外界。這也解釋了為我們可以看得清外部的世界,卻無法看明內在的自我。只有透過經典與智者,他們所提供的智慧,而將我們自己的感覺器官由外界縮回,才有可能獲得自我的知識,看到內在的自我,才能脫離無盡的生死苦海。
1.3.10 「超越於人的感官的,是感官的對象;超越於感官對象的,是人的心意;超越於人的心意的,是理性;而超越於理性的,是「大我」。」
感官五根(眼耳鼻舌身),是由五根識(感官的對象)所操控。而五根識匯集到第六分別意識(人的心意),第六意識可以展現六根互用。第六分別意識是由第七末那思量識掌控,這第七識是一元性的我執識(理性,物我一如的平等性智),而超越於理性(我執識)的,是偉大之自我—「大我」(無分別的第八阿賴耶異熟識,或稱金胎)。
1.3.11 「未顯現者超越於偉大之自我,宇宙之大我超越於未顯現者。沒有比宇宙之大我更高的事物了,它意味著所有成長的終點,這是人可抵達的終極歸宿。」
未顯現者(梵創造的真如白淨識與原質真如法)超越於偉大之自我(有情識),宇宙之大我(即梵)超越於未顯現者。梵掌控著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故也操控著六大所構成的未顯現者。
1.3.12 「自我深藏於所有之存在。它隱而不顯。只有具備洞察力的智者,借其銳利和微妙的智慧才可能察覺到它。」
1.3.13 「智者將語言返回心意,將心意返回至清澈的理性,將理性返回至偉大之自我(金胎),將偉大之自我返回至純粹之自我(阿特曼)。」
偉大的自我(第八阿賴耶異熟識,或稱金胎),深藏於所有之存在,它隱而不顯。尋道者需要清明的智慧與向內返觀,才能看到本質存在的自我。首先他要斷絕感官的向外追逐(即初禪,斷外六塵),返回心意達心一境性(即二禪,成就第六意識的清明境)。再將心意(第六意識)返回至清澈的理性(即三禪,成就第七意識的一元性我執境)。再將理性(第七末那我執識)返回至偉大之自我(金胎,即四禪,成就第八阿賴耶識的一元性無分別境)。再將偉大之自我(有業異熟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返回至純粹之自我(阿特曼,即真如白淨識)。(可參看《沙門修行次地》篇)
1.3.14 「哦,人們吶,快起來,快甦醒!快去尋找智者,從他們那兒學習自我的知識。他們說,通向自我之路是艱難的,如同行於一把剃刀的鋒刃之間。」
1.3.15 「這是無聲無觸,無形無嗅,這是永恆的,不可朽壞的,甚至高於大我,是常在的—誰認識了這一自我,他便從死中獲得解脫。」
聖者才知道:「存在兩種類型的知識—一類是關於自我、梵界,是明的、是一元性的、是絕對的知;一類是關於塵界,是無明的、是二元性的、是相對的知。」。而這通向自我一元性之路是艱難的,因為這自我的知識是不落入二元分別的,如同行於一把剃刀的鋒刃之間(禪宗稱之為過『無門關』—離關鍵,得無門的『阿那含』,參看《沙門修行次地》篇)。尋道者親證這一元性的自我,就達解脫之道獲得解脫。
1.3.16 「如果一個心思周密的人常常傾聽,並且重述這個由死神告訴納西卡達,而納西卡達正在傾聽的古老的故事,他就被提升至大梵的地位,並在梵界恆受尊崇。」
1.3.17 「如果一個心靈潔淨的人,在婆羅門(尋找真理的虔敬者)的集會上,或是在親人們獻上禮物作為對逝去者致敬之時,清晰復誦這個納西卡達和死神的故事,這種傾聽會對所有在場者—闡釋者和傾聽者—皆有無盡的回報,是的,它將帶來無盡的回報!」
奧義書的『婆羅門』是指已經能收斂身心向內,使心靈與感官專注於宇宙自我的人。這種聖人是已經能教導別人奧義書的法門,故世俗用以通稱有學問的祭司、學者。世俗人若能親近這些智者、『婆羅門』,傾聽、記憶、復誦他們的教誨,就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改變身口意的行為,使心靈趨向一元性,自我的知識會於他們的內心揭曉,解脫之日也將來到。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