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20.1-16)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約在已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麼。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麼。拿你的走罷.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麼.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麼。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有古卷在此有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在這段經文裡,耶穌基督舉了一個二元思維的人類牢不可破的錯誤---「做得愈多,所得也愈多」。這是因為人們根本忽略了---「必須先得有工作」,這個先決條件,也就是必須先有被「用」的因緣,才有存在的機會。耶穌基督數落這些二元頭腦的工人,要知道如果沒有被召入葡萄園工作,不要說沒一塊錢,連被用的機會都沒有,也就是沒有存在的價值的。(古猶太人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六點鐘日出開始,到下午六點鐘日落時分為止,算作一天,故『清早』應是指早上六點鐘。)
在一元思維及運作當下,各個成員都感恩有因緣為大我(上帝)的目的而工作。成員間是互相依賴的,互相支援的關係。因為任何單獨成員的傷害都將會影響全體大我的運作,所以成員的傷害會被認為是大我的傷害。「平等」、「互助」成為任何成員間主動的、積極的、必要的行動。「冷漠」、「競爭」這種思維,是不會在一元思維下出現的。成員的存在有其因緣的相關性,所以無用的個體在一元境界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無用的個體在一元境界中是得不到支援的。若個體在一元境界中漸漸失去他的「用」,也將漸漸失去他存在的因緣性。所以一元思維的耶穌基督對二元思維工人的牢不可破的錯誤,甚至動怒;殊不知,能進葡萄園工作是種恩典。況且,在一元思維下,各成員的獲得大我的支援,是由其必須的「不足」決定,且以全體的「平等」為原則。
在一元大我(上帝)國度的運作中,彼此是以「平等」、「愛」、「互助」相看待。由於這種趨向平等的動力很強,愈缺乏愈弱勢的,愈能夠獲得大我支援。所以在一元境界中「居後的」,將優先(在前)從大我周遭獲得支援而滿足。「在前的」,因已接近平等,故從大我獲得的支援也較慢(在後)。
(古時的工作環境特殊,凡臨時雇用的工人,並不能保證翌日仍有工作機會,故一般均於工作完畢時發放工資。依照舊約的條例,工資也是當晚支付的。)
(馬太福音 20.17-9)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在路上把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又交給外邦人、將他戲弄、鞭打、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
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洞悉自己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因緣,也能清楚知道周遭人事物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因緣。所以他再次的告訴門徒;「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定他的罪,並且被戲弄、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因為這過程因緣是大我(上帝)安排耶穌基督屬靈的復活。
(馬太福音 20.20-8)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他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耶穌說、你要甚麼呢。他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在你左邊。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麼.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豫備的、就賜給誰。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弟兄二人。耶穌叫了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門徒們不知道大我(上帝)國度的一元運作,是以因緣的必須性為主導,為大我(上帝)的目的而被「用」來安排必要的位置。耶穌基督就因緣法告訴門徒,他因為傳一元福音所碰到迫害的遭遇,門徒們也會遭受到。但是在一元大我(上帝)國度中個人的因緣位置安排,卻是依大我(上帝)運作的目的。所以耶穌基督說:「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豫備的、就賜給誰。」
門徒們不知道大我(上帝)國度的運作,是不同於二元思維階級、權力的運作。二元的思維及運作,是依於階級權力、弱肉強食的鬥爭方式做資源的分配。但在一元境界的大我(上帝)的思維及運作,成員間是以「平等」、「愛」、「互助」的方式和諧的做資源分配。所以愈有能力者,愈為別人所需要;也就是愈有「用」,就愈必須付出更多,在大我(上帝)國中為其他成員服務。所以耶穌基督告訴門徒:「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這也是耶穌基督為了傳此一元福音,來此世間的目的。
(馬太福音 20.29-34)他們出耶利哥的時候,有極多的人跟隨祂,有兩個瞎子坐在路旁,聽說是耶穌經過,就喊著說:『主阿,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眾人責備他們,不許他們作聲;他們卻越發喊著說:『主阿,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耶穌就站住,叫他們來,說:『要我為你們作甚麼?』他們說:『主阿,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
耶穌基督再度展現一元運作的能力,使兩個瞎子能看見。但耶穌基督也再度強調要依信心,「你的信救了你了!」。(『大衛的子孫』意即祂就是神所差來拯救全地的那位彌賽亞(參詩一百卅二10~11),「求你因你僕人大衛的緣故,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耶和華向大衛憑誠實起了誓,必不反復,說:“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
(『耶利哥』乃是被咒詛之地。「他們出耶利哥的時候」,路加福音記載此事是發生在將近耶利哥的時候;我們必須瞭解耶利哥城的背景,才能明白其間有出入的原因。耶利哥在當時有新、舊二城,新城是大希律王所建,兩城之間有一條道路相通。馬太是記載耶穌出舊城之時,而路加是記載耶穌進新城之時,所以兩者並沒有矛盾。)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