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1) 四馬


《四馬》   永平道元禪師



世尊一日,外道來詣佛所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世尊據坐良久。外道禮拜讚歎云:“善哉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外道去了,阿難尋白佛言:“外道以何所得,而言得入,稱讚而去?” 世尊云:“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

世尊有一日,外道來詣佛所問佛說:「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世尊據坐良久。外道禮拜讚歎說:「善哉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外道去了,阿難尋問佛說:「外道以何所得,而言得入,稱讚而去?」 世尊說:「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

(這則『外道問佛話』公案讀者不應該像阿難以『何所得而去?』來困惑自己,因這公案要呈現的,正是《四馬》所要說的,『所得』是因四種馬的根器而不同。也就是說,『世尊據坐良久』這事,外道與阿難於當下的所得不同,是世尊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自祖師西來至今,諸善知識多舉此因緣,示參學之徒;或經年載,或經年月,常有開明而信入佛法者。此稱外道問佛話。當知世尊有聖默、聖說二種設施。由此而得入者,皆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也。非聖默、聖說,依其他設施而得入者,亦復如是。

自祖師西來至今,諸善知識多舉此因緣,訓示參學的僧徒;或經年載,或經年月,常有開明而信入佛法者。此稱『外道問佛話』。當知世尊有『聖默』、『聖說』二種設施。由此而得入者,皆如世間良馬,是見鞭影而行。非聖默、聖說,依其他設施而得入者,亦復如是。



龍樹祖師曰:“為人說句,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 聞所有機緣或生不生之法,或聞三乘一乘之法,縱常趣邪路,然若常見鞭影,則在正路也。若隨時逢人,無處不有說句,無時不見鞭影也。有即坐見鞭影者,有經三阿僧祗劫而見鞭影者;有經無量劫而見鞭影,即得在正路也。

龍樹祖師說:「為人說句,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大智度論》)  聽聞所有機緣或生不生的法教,或聞三乘一乘的法教,縱常趣向邪路,然若常見鞭影,則是在正路。若隨時逢人,無處不有說句,是無時不見鞭影。有當下坐見鞭影的,有經三阿僧祗劫而見鞭影的;有經無量劫而見鞭影,即是得在正路。



《雜阿含經》曰:“佛告比丘,有四種馬,一者見鞭影,即便驚悚,隨禦者意。二者觸毛便驚悚,隨禦者意。三者觸肉然後乃驚。四者徹骨然後方覺。初馬如聞他聚落無常,即能生厭。次馬如聞己聚落無常,即能生厭。三馬如聞己親無常,即能生厭。四馬猶如已經病苦,方能生厭。”

《雜阿含經》說:「佛告比丘,有四種馬,一者見鞭影,即便驚悚,隨駕禦者意圖。二者觸毛便驚悚,隨駕禦者意圖。三者觸肉然後乃驚。四者徹骨然後方覺。初馬如聽聞他方聚落無常,即能生厭。次馬如聞自己聚落無常,即能生厭。三馬如聞自己親人無常,即能生厭。四馬猶如自己已經病苦,方能生厭。」(《雜阿含經》卷三十三)



此是《阿含》之四馬也。參學佛法時,必所學也。以真善知識出現于人中天上,為佛使之祖師者,必參學之,為學者傳授也!不知者,非人天善知識。學者若是厚殖善根眾生,親近佛道者,必得聞之。疏遠佛道者,則不聞不知。 是故,師匠當思速說!弟子當願速聞!今言“生厭”者,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

此是《阿含》的四馬法教。參學佛法時,是必所學的。以真善知識出現於人中天上,成為佛使者的祖師,必參學之,是為學者傳授!不知的,不可為人天善知識。學者若是厚殖善根眾生,親近佛道者,必得聞之。疏遠佛道者,則不聞不知。 所以,師匠當思速說!弟子當願速聞!而今說的『生厭』,是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維摩詰經》佛國品)



《大經》曰:“佛言,復次善男子,如調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觸肉,四者觸骨。隨其所觸,稱禦者意。如來亦爾,以四種法,調伏眾生。一為說生,便受佛語。如觸其毛,隨禦者意。二說生老,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禦者意。三者說生及以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隨禦者意。四者說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骨肉,隨禦者意。善男子,禦者調馬,無有決定。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調禦丈夫。”

《大經》說:「佛言,復次善男子,如調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觸肉,四者觸骨。隨其所觸,稱禦者意。如來亦爾,以四種法,調伏眾生。一為說生,便受佛語。如觸其毛,隨禦者意。二說生老,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禦者意。三者說生及以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隨禦者意。四者說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骨肉,隨禦者意。善男子,禦者調馬,無有決定。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調禦丈夫。」(《涅槃經》卷十八 梵行品)



此名《涅槃經》之四馬。學者無不學之,諸佛亦無不說之。隨佛聞之,見佛而供養者,必聽聞也。(諸佛)每傳授佛法,為眾生而說之。是故,佛法僧寶,種不斷也。以如此故,諸佛之所說與菩薩之所說遙異。當知調馬師之法凡有四種,謂觸毛、觸皮、觸肉、觸骨也。設不見是何物為觸毛,然轉法之大士當作鞭解。然則,調馬之法,有用鞭者,有未必用鞭者。調馬未必只限於鞭。前足立長八尺者,是謂龍馬。能調此馬者,人間少矣!亦有云千里馬者,一日中行千里。此馬行足五百里間,流血汗;五百里若過,則清涼疾速。能乘此馬之人少矣!調禦之法,知者少矣!此馬,神丹國無,外國有。不見此馬頻頻加鞭。

此名《涅槃經》的四馬法教。參學者無不學此,諸佛亦無不說此。隨佛聽聞,見佛而供養的,是必聽聞。諸佛每傳授佛法,為眾生而說此。所以,佛法僧寶,佛種不斷。因是如此,故諸佛所說的與菩薩所說的遙異。當知調馬師的方法凡有四種,是所謂觸毛、觸皮、觸肉、觸骨。設不見是何物為觸毛,然轉法的大士當作鞭解。然而,調馬的方法,有用鞭的,有未必用鞭的。調馬未必只限於鞭。前足立長八尺的,是所謂龍馬。能調此馬的,人間少矣!亦有稱為千里馬的,一日中行千里。此馬行足五百里間,流血汗;五百里若過,則清涼疾速。能乘此馬的人少矣!調禦的方法,知者少矣!此馬,中國無,外國有。中國因不見此馬,不知調禦的方法,頻頻加鞭。



然則,古德曰:“調馬必加鞭。非鞭馬不調。”此是調馬之法也。今有觸毛、皮、肉、骨之四法。除毛而不可觸皮。除毛皮而不可觸骨肉。故知是應加鞭也。今此不說者,文之不足也。

然而,古德說:「調馬必加鞭。非鞭馬不調。」此是調馬的方法。而今有觸毛、皮、肉、骨的四種方法。有除觸毛外,而不可觸皮的。有除觸毛皮外,而不可觸骨肉的。故知是應如此加鞭。今此不說的,是文中描述的不足。



諸經多見如此說,如來世尊調禦丈夫亦然也。以四種法調伏一切眾生,必定不虛也。所謂為眾生說生,即有受佛語者;為眾生說老死,即有受佛語者;為眾生說生、老、病,即有受佛語者;為眾生說生、老、病、死,即有受佛語者。受後三者,不曾離初一。如世間之調馬,離觸毛而不有觸皮肉骨。謂為眾生說生老病死者,即如來世尊之說生老病死,非為令眾生離生老病死也。不說生老病死即是道。非為說令解生老病死即是道。乃依為眾生說此生老病死,令一切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法也。此是曰“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調禦丈夫”也。

諸經多見如此說,如來世尊調禦丈夫亦如是。以四種法調伏一切眾生,是必定不虛。所謂為眾生說生,即有受佛語的;為眾生說老死,即有受佛語的;為眾生說生、老、病,即有受佛語的;為眾生說生、老、病、死,即有受佛語的。受後三法的,不曾離卻初一法。如世間的調馬,離觸毛而不有觸皮肉骨。說為眾生說生老病死,即是如來世尊的說生老病死,非是為令眾生離生老病死。不是說生老病死即是道。不是為說令了解生老病死即是道。乃是依為眾生說此生老病死,令一切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此即是說『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調禦丈夫』。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