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44) 佛教


《佛教》  永平道元禪師



諸佛之道現成,是佛教也;是佛祖之為佛祖(道)故,教之為教而正傳也。此是轉法輪也。於此法輪之眼睛裡。諸佛祖得以現成,諸佛祖得以般若涅槃。其諸佛祖,有一塵之出現,必有一塵之涅槃;有盡界之出現,必有盡界之涅槃;有一須臾之出現,必有多劫海之出現。然則,以塵、一須臾之出現,則更無不具足功德;盡界、多劫海之出現,更非補虧缺之經營。是故,朝成道夕涅槃之諸佛,不言功德欠缺。若言一日功德少,則人間之八十年非久。以人間之八十年比之十劫二十劫,則當如一日與八十年。此佛彼佛之功德難以辨別。舉長劫壽量之所有功德與八十年之功德而比量時,則不及疑著(其多少)。是故,佛教者,即教佛也,是佛祖究盡之功德也。諸佛高廣,法教非狹小。當知佛大者,教大也;佛小者,教小也。故知佛及教者,非大小之量,非善、惡、無記等之性,非為自教教他。

諸佛的佛道現成(心法一如),是佛教;因是佛祖(識性)的成就為佛祖道路(識性一元性),法教是為教導而正傳。此是轉法輪。於此法輪的眼睛(識性覺照功德)裡。諸佛祖得以現成,諸佛祖得以般若涅槃。其諸佛祖,有一塵的出現,必有一塵的涅槃;有盡界的出現,必有盡界的涅槃;有一須臾的出現,必有多劫海的出現(即依真如法位緣起一元性的盡界、盡時)。然而,以塵、一須臾的出現,則更無不具足功德;盡界、多劫海的出現,更非補虧缺的經營。所以,朝成道夕涅槃的諸佛,不言功德欠缺(即識性雖是緣起霎那,然俱足一元性功德)。若言一日功德少,則人間的八十年非久。以人間的八十年比之於十劫二十劫,則當如一日與八十年。此佛彼佛的功德難以辨別。舉長劫壽量的所有功德與八十年的功德而比量時,則不及疑著其多少。所以,『佛教』,即是教佛,是佛祖究盡的功德。諸佛高廣,法教非狹小。當知佛(指一元性緣起法差別相)大的,是因法『教』(指真如法位差別相)大;佛小的,因法教小。故知佛及教的,非大小的量,非善、惡、無記等的性,非為自教教他(是依真如法住法位的一一現成)



某漢曰:釋迦老漢曾于宣說一代教典外,更將上乘一心之法正傳於摩訶迦葉,嫡嫡相承。是故,教是赴機之戲論,心是理性之真實也,此正傳之一心謂教外別傳,不與三乘十二分教之所談相等;以是一心上乘,故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某漢說:「釋迦老漢曾於宣說一代教典外,更將上乘一心的法正傳於摩訶迦葉,嫡嫡相承。所以,教是赴機的戲論,心是理性的真實,此正傳的一心謂教外別傳,不與三乘十二分教的所談相等;以是一心上乘,故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此道取,非佛法之家業,無出身之活路,無通身之威儀。如此之漢,雖於數百千年前稱為先達,然有恁麽之說話,則可知其不明不通佛法之佛道。何以故?以其不知佛,不知教,不知心,不知內,不知外故。其不知之道理者,依其未曾聞佛法故也。今謂諸佛之本末,亦不知其是如何。未來之邊際全不會,不足稱為佛弟子。謂只是正傳一心,而不正傳佛教者,則不知佛法也。不知佛教之一心,不知一心之佛教。謂一心之外而有佛教,汝(所謂)之一心,即非一心。謂佛教之外而有一心,汝(所謂)之佛教,則非佛教。雖云相承教外別傳之謬說,然汝既不知內外,則無言理之符合也。

這種說法,非佛法的家業,無出身的活路,無通身的威儀。如此之漢,雖於數百千年前稱為先達,然有這樣的說話,則可知其不明不通佛法的佛道。何以故?因他不知佛,不知教,不知心,不知內,不知外。他不知的道理,是因他未曾聞佛正法。今所謂諸佛的本末,亦不知是如何。未來的邊際全不會,不足稱為佛弟子。說只是正傳一心,而不正傳佛教的,則不知佛法。不知佛教的一心,是不知一心(一元性的全然)的佛教。說一心之外而有佛教,你所說的一心,即非一心。說佛教之外而有一心,你所說的佛教,則非佛教。雖說相承教外別傳的謬說,然你既不知內外,則無言理的符合。



單傳佛正法眼藏之佛祖,何不單傳佛教?況釋迦老漢何以有施設非佛家家業之教法哉?釋迦老漢既有單傳之教法,何佛祖無?是故,謂上乘一心者,三乘十二分教是也,大藏小藏是也。

單傳佛正法眼藏的佛祖師,何不單傳佛教?況且釋迦老漢何以有施設非佛家家業的教法呢?釋迦老漢既有單傳的教法,何佛祖師無?所以,所謂上乘一心,即是三乘十二分教,即是大藏小藏。



當知佛心者,佛之眼睛也,破木杓也,諸佛也,三界故,亦是山海國土,日月星辰也。佛教者,萬象森羅也。外者,這裡也,這裡來也。正傳者,以自己正傳自己故,正傳之中而有自己。一心正傳一心故,正傳之中當有一心。上乘一心者,土石砂粒;土石砂粒者,以是一心故,土石砂粒者,土石砂粒也。若謂上乘一心之正傳,必當如是耳。

當知『佛心』,是佛的眼睛(識性依佛性真如的覺照功德),是破木杓(指落入轉識),是諸佛,是三界,亦是山海國土,日月星辰。『佛教』,是萬象森羅。『外』,即是這裡,是這裡來(即恁麼緣起)。『正傳』,因是自己正傳自己(佛性真如恁麼的識性),正傳之中而有自己(識心佛性一如)。因是一心正傳一心(一如性、一元性),正傳之中當有一心。『上乘一心』,即是土石砂粒(指真如法界);『土石砂粒』,因是一心,故『土石砂粒』,是土石砂粒(即佛法的一元性是真如法與緣起法的一如)。若說是上乘一心的正傳,必當如是耳。



然則,道取教外別傳之漢,則不知此意旨。是故,莫信教外別傳之謬說,莫錯誤佛教。若如汝說,則當謂教為心外別傳乎?若言心外別傳,則一句半偈不可傳也。若不云心外別傳,則不應云教外別傳也。

然而,說這是教外別傳的人,則不知此意旨。所以,莫信教外別傳的謬說,莫錯認佛教。若像你說的,則當稱佛教為心外別傳嗎?若說心外別傳,則一句半偈不可傳。若不說心外別傳,則不應說教外別傳。



摩訶迦葉既為釋尊之嫡子,乃法藏之教主也,正傳正法眼藏,住持佛道。然云佛教不可正傳,當是學道之偏激。當知正傳一句,則一法之為正傳也。正傳一句,則有山傳水傳。不能離卻這裡。

摩訶迦葉既為釋尊的嫡子,乃法藏的教主,正傳正法眼藏,住持佛道。然而說佛教不可正傳,當是學道的偏激。當知正傳一句(即公案現成),就是一法的正傳。正傳一句,則有山傳、水傳。不能離卻這一句裡。



釋尊之正法眼藏、無上菩提,唯正傳摩訶迦葉也;餘子則不正傳,正傳必是摩訶迦葉也。是故,古今學佛法真實之個個,共皆抉擇從來之教學,則必參究佛祖也。決不尋訪餘輩。若不得佛祖之正決,則非正決;若想抉擇依教之正不,則當向佛祖抉擇之。其所以者,以盡法輪之本主乃是佛祖故也。道有道無,道空道色,唯佛祖明之;正傳而來,古佛今佛也。

釋尊的正法眼藏、無上菩提,唯正傳摩訶迦葉;餘弟子則不正傳,正傳必是摩訶迦葉。所以,古今學佛法真實的個個,共皆抉擇從來的教學,則必參究佛祖師。決不尋訪餘輩。若不得佛祖師的正決,則非正決;若想抉擇依教的正否,則當向佛祖師抉擇。其所以者,以盡法輪的本主乃是佛祖師。說有說無,說空說色,唯佛祖明了;正傳而來,是古佛今佛的相嗣。



巴陵因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云:“雞寒上樹,鴨寒入水。”參學此道取,須相見於佛道之祖宗,見聞佛道之教法。今問取“祖意教意”者,是問取“祖意與祖意是同是別”也。今云“雞寒上樹,鴨寒入水”者,雖道取同別,然與見取同別之徒全任其見聞之同別則不可同。所以,以非同別之論,故可道取“同別”也,故如云不可問取同別。

巴陵顯鑒因僧問:「祖意教意(即禪師與經論師),是同是別?」巴陵師說:「雞寒上樹,鴨寒入水。」(《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 巴陵章) 參學此說法,須相見於佛道的祖宗,見聞佛道的教法。今問說『祖意教意』,是問說『祖意與祖意是同是別』。今日說『雞寒上樹,鴨寒入水』(即佛法是一元性的不落分別的差別,是類之弗齊,混則之處),雖說明同別,然而與依我見分別的徒輩全任其見聞的同別則不可同。所以,以非同別的言論,故可說明『同別』,所以如有我見分別的不可問取同別。



玄砂因僧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要,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三乘十二分教總不要。”謂僧問之“三乘十二分教即不要,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世常以為其乃問:三乘十二分教者,乃條條之岐路也,此外當有祖師西來意也。而非以為三乘十二分教是祖師西來意也。況知八萬四千法門蘊即是祖師西來意哉?且須參究:三乘十二分教,為何即不要?若要時,有如何之規矩?三乘十二分教為不要時,即現成祖師西來意之參學乎?此問之出現,當非突然!

玄砂因僧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要,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玄砂師說:「三乘十二分教總不要。」 所謂僧問的『三乘十二分教即不要,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世間常以為其乃是問:「三乘十二分教,乃是條條的岐路,此外當有祖師西來意。」而不是以為三乘十二分教是祖師西來意。況且哪知道八萬四千法門蘊即是祖師西來意呢?且須參究:三乘十二分教,為何即不要?若要時,有如何的規矩?三乘十二分教為不要時,即現成祖師西來意的參學嗎?此問的出現,當非突然!



玄砂曰:“三乘十二分教總不要。”此道取者,即法輪也。須參究此法輪之所轉即是佛教之處在於佛教也。其宗旨,即三乘十二分教者,佛祖之法輪也,亦轉于有佛祖之時處,亦轉于無佛祖之時處亦轉;祖前祖後,同轉也。更有轉佛祖之功德。祖師西來意之正當恁麽時,則此法輪“總不要”也。謂“總不要”者,非謂不用,亦非破之。此法輪,此時但是“總不要”之法輪也。不謂三乘十二分教無,須覷見“總不要”之時節也。以是“總不要”,故是三乘十二分教也;以是三乘十二分教,故非三乘十二分教。所以,道取“三乘十二分教總不要”也。其三乘十二分教(有)許多,(今)舉其中之一,則是:三乘。

玄砂說:『三乘十二分教總不要。』 這種說法,即是法輪。須參究此法輪的所轉即是佛教的處在於佛教。其意義,即是『三乘十二分教』,是佛祖的法輪,亦轉於有佛祖的時處,亦轉於無佛祖的時處;祖前祖後,同轉。更有轉佛祖的功德。祖師西來意的正當恁麽時,則此法輪是『總不要』(因是指月的『指』,修證一如時就不要『指)。所謂『總不要』,不是說不用,亦不是破它。此法輪,此時但是『總不要』的法輪。不是說三乘十二分教無,須覷見『總不要』的時節(這是說:『三乘十二分教』是指月的指,於見月的當下就沒有它的存在空間,即證法時,法尚應捨)。因為是『總不要』,所以是三乘十二分教;因為是三乘十二分教,故非三乘十二分教(即金剛經說:「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所以,公案現成時是『三乘十二分教總不要』。其三乘十二分教有許多,今舉其中之一,則是:三乘。



一者聲聞乘。 依四諦而得道。謂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聞此而修行之,則度脫生老病死,究竟般若涅槃。修行此四諦,謂苦、集者俗(諦),滅、道者第一義(諦),此是論師之見解也。如依佛法修行,則四諦俱是唯佛與佛也,四諦共是法住法位也,四諦皆是實相也,四諦皆是佛性也。是故,更不及無生、無作等論,以四諦皆為總不要故。

一者聲聞乘。 依四諦而得道。所謂四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聞此而修行的,則度脫生老病死,究竟般若涅槃。修行此四諦,所謂苦、集是俗諦,滅、道是第一義諦,此是論師的見解。如依佛法修行,則四諦俱是唯佛與佛,四諦共是法住法位,四諦皆是實相,四諦皆是佛性。所以,更不及無生、無作等論,因四諦皆為『總不要』(即是真如法位,是指月的『指』)



二者緣覺乘。 依十二因緣而(得)般若涅槃。謂十二因緣者,一者無明,二者行,三者識,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觸,七者受,八者愛,九者取,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老死。修行此十二因緣,雖於過去、現在、未來令其因緣而論能觀、所觀,然舉一一之因緣而參究,則為總不要輪轉也,總不要因緣也。當知無明若是一心,行、識等亦是一心。無明是滅,行、識等亦是滅。無明是涅槃,行、識等亦是涅槃。以生是滅,故恁麽言之。無明亦是道著之一句,識、名色等,亦復如是。須知無明、行等,即是“吾有個斧子,與汝住山”也;無明、行、識等,即“發時蒙和尚許斧子,便請取”也。

二者緣覺乘。 依十二因緣而得般若涅槃。所謂十二因緣,是一者無明,二者行,三者識,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觸,七者受,八者愛,九者取,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老死。修行此十二因緣,雖於過去、現在、未來令其因緣而論能觀、所觀(即這是二元分別有相待的緣起法),然舉一一的因緣(法位)而參究,則是為『總不要』的輪轉,是『總不要』的因緣。當知無明(法位)若是一心,行、識等亦是一心。無明是滅,行、識等亦是滅。無明是涅槃,行、識等亦是涅槃(即如果這十二因緣是相待而有,則應體性相同)。以生是滅,所以恁麽說(即從生是老死滅的因來看,就可以這麼說)。無明亦是道著的一句,識、名色等,亦復如是。須知無明、行等,即是『吾有個斧子,與汝住山』;無明、行、識等,即是『發時蒙和尚許斧子,便請取』(許斧子』即是『總不要』的輪轉,是指月的『指)(《景德傳燈錄》卷五 青原行思章)



三者菩薩乘。  依六波羅蜜之教、行、證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其成就者,非造作,非無作,非起始,非新成,非久成,非本行,非無為,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謂六波羅蜜者,即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也。此皆是無上菩提也。非無生無作之論。不必以檀為始,以般若為終。

三者菩薩乘。  依六波羅蜜的教、行、證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其成就的,非造作,非無作,非起始,非新成,非久成,非本行,非無為,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識覺,即依六波羅蜜的緣起法修證的見得,而成就道得的功德)。所謂『六波羅蜜』,即是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皆是無上菩提。非無生無作(即有功德法用)的法論。不必以檀為始,以般若為終。



經云:“利根菩薩,般若為初,檀為終。鈍根菩薩,檀為初,般若為終。”是故,羼提亦可為初,禪那亦可為初。當有三十六波羅蜜之現成,(即)由籮籠而得籮籠也。波羅蜜者,到彼岸也。彼岸者,雖古來之相貌無有蹤跡,然到則現成也,到是公案也。莫以為修行當是到彼岸。以修行在彼岸故,若修行,則彼岸到也。以此修行必具足遍界現成之力量故。

經說:「利根菩薩,般若為初,檀為終。鈍根菩薩,檀為初,般若為終。」所以,羼提亦可為初,禪那亦可為初,這樣就有三十六波羅蜜的現成,即是由籮籠(緣起法的見得)而得籮籠(緣起法的道得)。『波羅蜜』,是到彼岸。『彼岸』,雖古來的相貌無有蹤跡,然而到則現成,到即是公案。莫以為修行當是要到彼岸。因為修行即是在彼岸,所以若修行,則是彼岸到(修證是一如)。以此修行必具足遍界現成的力量。



十二分教: 一者素呾旦纜,此雲契經。 二者祗夜,此雲重頌。 三者和伽羅那,此云授記。 四者伽陀,此云諷誦。 五者龍陀那,此云無問自說。 六者尼陀那,此云因緣。 七者波陀那,此云譬喻。八者依帝目多伽,此云本事。 九者闍陀伽,此雲本生。 十者毗佛略,此云方廣。 十一者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 十二者優婆提合,此云論譯。

十二分教: 一者素呾旦纜,此稱契經。 二者祗夜,此稱重頌。 三者和伽羅那,此稱授記。 四者伽陀,此稱諷誦。 五者龍陀那,此稱無問自說。 六者尼陀那,此稱因緣。 七者波陀那,此稱譬喻。八者依帝目多伽,此稱本事。 九者闍陀伽,此稱本生。 十者毗佛略,此稱方廣。 十一者阿浮陀達磨,此稱未曾有。 十二者優婆提合,此稱論譯。



如來則為直說陰界入等假實之法,是名修多羅。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頌世界陰入等事,是名祗夜。或直記眾生未來事,乃至記鴿子雀成佛等,是名和伽羅那。或孤起偈,記世界陰入等事,是名伽陀。或無人問,自說世界事,是名優陀那。或約世界不善事,而結禁戒,是名尼陀那。或以譬喻說世界事,是名阿波陀那。或說本昔世界事,是名伊帝目多伽。或說本昔受生事,是名闍陀伽。或說世界廣大事,是名毗佛略。或說世界未曾有事,是名阿浮達磨。或問難世界事,是名優婆提舍。此是世界悉檀,為悅眾生故,起十二部經。

如來則為直說陰界入等假實的法,是名修多羅。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頌世界陰入等事,是名祗夜。或直記眾生未來事,乃至記鴿子雀成佛等,是名和伽羅那。或孤起偈,記世界陰入等事,是名伽陀。或無人問,自說世界事,是名優陀那。或約世界不善事,而結禁戒,是名尼陀那。或以譬喻說世界事,是名阿波陀那。或說本昔世界事,是名伊帝目多伽。或說本昔受生事,是名闍陀伽。或說世界廣大事,是名毗佛略。或說世界未曾有事,是名阿浮達磨。或問難世界事,是名優婆提舍。此是世界悉檀(佛陀隨順世間法而闡明因緣和合的道理),是為悅眾生,而起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名,聞者稀少也。佛法廣被于世時聞之,佛法已滅時,則不聞也。佛法尚未廣被于世時,不聞也。善根久植,親見佛者,聞之;已聞者,不久當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也。

十二部經名,聞者稀少。佛法廣被於世時可聽聞,佛法已滅時,則不聽聞。佛法尚未廣被於世時,不聽聞。善根久植,親見佛的,可聽聞;已聞的,不久當得阿耨三藐三菩提。



此十二,各稱經,亦云十二分教,又謂十二部經。十二月分教各具足十二分教故,(復)為一百四十分教也。十二分教各兼含十二分教故,又唯一分教也。然非億前億後之數量。此皆佛祖之眼睛也,佛祖之骨髓也,佛祖之家業也,佛祖之光明也,佛祖之莊嚴也,佛祖之國土也。見十二分教,即見佛祖;道取佛祖,則道取十二分教。

此十二,各稱經,亦稱十二分教,又稱十二部經。因十二月(時節,指法位)分教各具足十二分教,復是為一百四十分教。又十二分教各兼含十二分教,故又是唯一分教。然而非億前億後的數量(即此緣起法教是非無限)。此皆佛祖的眼睛,佛祖的骨髓,佛祖的家業,佛祖的光明,佛祖的莊嚴,佛祖的國土。見十二分教,即見佛祖;說明佛祖,則說明十二分教。



所以,青原之垂一足,即是三乘十二分教也;南嶽之說似一物即不中,即是三乘十二分教也;今玄砂道取之總不要之意趣,其亦復如是。舉拈此宗旨之時者,唯是佛祖也。更無半人,無一物,一事未起也。正當恁麽時,如何?當謂:“總不要。”

所以,青原的『垂一足』,即是三乘十二分教;南嶽的『說似一物即不中』,即是三乘十二分教;今玄砂道取的『總不要』的意趣,其亦復如是。舉拈此意義的時節,唯是佛祖。更無半人,無一物,一事未起(即這『總不要』的指,是不在一如性的公案現成的識性、真如法位、或緣起法相中)。正當恁麽緣起時(心法一如),如何?當說:『總不要。』



或有言九部者,當謂九分教也。 九部:一者修多羅,二者伽陀,三者本事,四者本生,五者未曾有,六者因緣,七者譬喻,八者祗夜,九者優婆提舍。

或有說九部的,當稱九分教。 九部:一者修多羅,二者伽陀,三者本事,四者本生,五者未曾有,六者因緣,七者譬喻,八者祗夜,九者優婆提舍。



此九部又各具足九部故,即八十一部也。九部各具足一部故,是九部也。若無歸一部之功德,則不可為九部。以有歸一部之功德故,一部歸一部也。所以是八十一部也。是此部也,我部也,拂子部也,拄子部也,正法眼藏部也。

因此九部又各具足九部,即是八十一部。又九部各具足一部,是九部。若無歸一部的功德,則不可為九部。因有歸一部的功德,一部歸一部。所以是八十一部。這歸佛法一部即是此部,我部,拂子部,拄子部,正法眼藏部(真如法藏的緣起萬法)



釋迦牟尼佛言:“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體,以故說是經。”須知“我此”者,如來也,面目身心之現來也。此“我此”已是九部法,九部法應是“我此。”今之一句一偈者,九部法也。以是“我此”故,“隨順眾生說”也。是故,一切眾生之生從這裡生,即是“說是經”也。死從這裡死者,即是“說是經”也。乃至造次動容,即是“說是經”也。“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即是“說是經”也。此眾生者,是“我此九部法”之“隨順”也。此“隨順”,即隨他去也,隨自去也,隨眾去也,雖生去也,隨我去也,隨此去也。以其眾生必是“我此”故,九部法之條條(是即眾生)也。

釋迦牟尼佛說:「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體,以故說是經。」(《法華經》方便品) 須知『我此』,是如來,面目身心的現來。此『我此』已是九部法,九部法應是『我此』。今日的一句一偈,是九部法。因是『我此』,『隨順眾生說』。所以,一切眾生的生從這裡生,即是『說是經』。死從這裡死的,即是『說是經』。乃至造次動容,即是『說是經』。『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即是『說是經』。此眾生,是『我此九部法』的『隨順』。此『隨順』,即是隨他去,隨自去,隨眾去,雖生去,隨我去,隨此去。以其眾生必是『我此』,九部法的條條是即眾生。(即是說:九部的緣起法,是識心依真如法位而生,故也是一一法中有眾生識心。當緣起法公案現成的一元性,即是識性佛說法)



謂“入大乘為本”者,即云證大乘,謂行大乘,謂聞大乘,稱說大乘。然則,眾生者,非謂以天然而得道,其是(大乘)之一端也。入者,本也;本者,頭正尾正也。佛說法,法說佛;法為佛說,佛為法說。火焰說佛、說法,佛說火焰,法說火焰。

所謂『入大乘為本』,即是說證大乘,說行大乘,說聞大乘,稱說大乘。然而,眾生,不是說以天然而得道,其是大乘的一端(即是心法一如的識性法端)。『入』,即是本(即一元性的識心);『本』,是頭正尾正(即依真如法緣起法相的一如)。佛說法,法說佛;法為佛說,佛為法說。火焰(真如法)說佛、說法,佛說火焰,法說火焰。



“是經”既有“說故”之“良以”,有“故說”之“良以。”擬不說“是經”,則不可也。所以云:“以故說是經。”故說者,亙天也;亙天者,故說也。此佛彼佛皆一稱“是經”,自界他界皆故說“是經。”以此,故“說是經”也;“是經”是佛教也。須知恒沙之佛教者,竹笆拂子也;佛教之恒沙者,拄杖拳頭也。

『是經』(緣起法)既有『說故』的『良以』(即性依相顯,法由識性佛緣起),有『故說』的『良以。』擬不說『是經』,則不可。所以說:『以故說是經。』 『故說』,是亙天(盡時、盡界);『亙天』,是故說。此佛彼佛皆一稱『是經』,自界他界皆故說『是經』。以此,故『說是經』;『是經』是佛教。須知恒沙的佛教,是竹笆拂子;佛教的恒沙,是拄杖拳頭。



大凡可知:三乘十二分教等者,佛祖之眼睛也;不開眼此者,何以為佛祖之兒孫?不拈來此者,何以單傳佛祖之正眼?不體達正法眼藏者,非七佛之法嗣也。

大凡可知:三乘十二分教等,是佛祖的眼睛;不開眼於此的,何以為佛祖的兒孫?不拈來此的,何以單傳佛祖的正眼?不體達正法眼藏的,非七佛的法嗣。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