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語》 永平道元禪師
諸佛之所護念之大道,現成公案,汝亦如是,吾亦如是,善自護念,而今證契。雲居山弘覺大師因官人送供問曰:“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大師召曰:“尚書。”其人應諾。大師云:“會麼?”尚書曰:“不會。”大師云:“汝若不會世尊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
諸佛所護念的大道,現成公案,汝亦如是,吾亦如是,善自護念,當下證契。雲居山弘覺大師因官人送供問說:「世尊(佛性識)有密語,迦葉(指一元性識心)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 大師召說:「尚書。」尚書應諾。大師說:「會麼?」 尚書說:「不會。」大師說:「你若不會世尊密語,你若會迦葉不覆藏(即是說:『你若不會世尊密語』的當下,不落入慮知分別的你就是『迦葉不覆藏』的現成)。」(《景德傳燈錄》卷十七 雲居道膺章)
大師者,現成青原五世之嫡孫,人天之師也,盡十方界之大善知識也;化有情,化無情。以其四十六佛之佛嫡,為佛祖說法。於三峰庵主之住裡,天廚送供;自傳法得道時以來,超越送供之境界。
弘覺大師,是現成青原五世的嫡孫,人天的導師,盡十方界的大善知識;化有情,化無情。以其四十六佛的佛嫡,為佛祖說法。於三峰庵主的住裡,天廚送供;自傳法得道時以來,超越送供的境界(即一元境是超越人天的二元境)。
而今道取之“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語,雖相承於四十六佛,然為四十六代之本來面目,匪從入得,不從外來,不是本得,未嘗新條。此一段之密語現成,非謂只釋迦牟尼世尊有密語,諸佛祖皆有密語也。既為世尊,必有密語。若有密語,迦葉定不覆藏。須參學有百千之世尊,即有百千迦葉之道理,不得忘卻。謂參學者,非謂一時之會取,須百回千回審細功夫參究,如苦心經營。若有人語,不應當下謂可會取。而今雲居山已如世尊具備密語,已有不覆藏之迦葉。“喚尚書”、“尚書應諾”者,不得參學其即密語。
而今說明的『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佛性恁麼而有識性)』(即是說:佛性識性一如,即心傳心)語句,雖相承於四十六佛,然是為四十六代的本來面目,(是佛性恁麼而有的識心,故有依真如法恁麼緣起功德),匪從入得,不從外來,不是本得,未嘗新條。此一段的密語現成,不是說只有釋迦牟尼世尊有密語,諸佛祖皆有密語。既為世尊,必有密語。若有密語,迦葉定不覆藏(即心傳心,佛性恁麼而有識性)。須參學有百千的世尊,即有百千迦葉的道理,不得忘卻。所謂參學的,不是說一時的會取,須百回千回審細功夫參究,如苦心經營。若有人語,須審細參究不應當下說可會取。而今雲居山已如世尊具備密語(即處一元性境),已有不覆藏的迦葉(指一元性識心)。『喚尚書』、『尚書應諾』,不得參學其即是密語。(這裡道元是把緣起法的心法一如、性相一如的一元當下,因不落入慮知二元分別故是秘『密』,因一如的關係故是親『密』)
大師因示尚書曰:“汝若不會世尊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此道取,必立志多劫,功夫辦道!謂“汝若不會世尊密語”者,此非謂茫然為不會,亦非謂不知為不會。“汝若不會”之道理,乃靜心聽取應參學之道理也。須功夫辦道!更又道取“汝若會”者,非謂今已是會。
弘覺大師因向尚書說:『汝若不會世尊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這種說法,需立志多劫,功夫辦道!所謂『汝若不會世尊密語』,此不是說茫然為不會,亦不是說不知為不會。『汝若不會』的道理,乃是靜心聽取應參學的道理(即心法一如的當下,不為慮知所測得)。須功夫辦道!更又說明『汝若會』,不是說今已是會(,而是當下即現成)。
參學佛法有多途,其中,有會佛法,有不會佛法之關捩子。若不見正師,不知(其)有,以亂(超)絕見聞之眼處、耳處,而亂會密語有也。非謂汝會而迦葉不覆藏,亦有不會而不覆藏也。不可學不覆藏者誰人亦可見聞。既是不覆藏,無處不覆藏之為正當恁麽時,試當參究!是故,非來參學自不知之境界為密語;不會佛法之正當恁麽時,是一分之密語也。此必世尊有也,有世尊也。
參學佛法有多途,其中,有會佛法(即落入二元的能所慮知),有不會佛法(即一元性)的關捩子。若不見正師,不知其有,以亂超絕見聞的眼處、耳處,而有亂會密語。不是說汝會則迦葉不覆藏,亦有汝不會而不覆藏的。不可學不覆藏者有誰人亦可見聞(即有能見的誰,必落入能所二元性,則不是佛道的一元性))。既是不覆藏,無處不覆藏的為正當恁麽(一元性的修證一如)時,試當參究!所以,非來參學自己不知道的境界為密語;不會佛法的正當恁麽(修證一如證解脫當下,不為慮知所測得,故說『不會佛法』)時,是一分的密語。此證解脫時必『世尊有,有世尊』(即心傳心,佛性與識性一如)。
然則,不聞正師教訓之輩,雖在獅子座上,然夢也未見這個道理也。彼等胡說:“世尊有密語者,即靈山百萬眾前拈花瞬目也。是故,有言之佛說者,淺薄也,如涉名相;以無言之說,拈花瞬目,是密語施設之時節。百萬眾不得領覽,故為百萬眾之密語也。謂迦葉不覆藏者,即世尊之拈花瞬目,以迦葉如前知之而破顏微笑故,于迦葉而言不覆藏也。此是真決也,個個相傳來也。”聞之而以為實者之輩,多如稻麻竹葦,于九州為叢林。可哀佛祖之道破廢,本為此起!明眼漢,當一一勘破!
然而,不聞正師教訓的徒輩,雖在獅子座上,然夢也未見這個道理。彼等胡說:「世尊有密語,即是靈山百萬眾前拈花瞬目。所以,有言說的佛說,是淺薄的,如涉名相;以無言說的,拈花瞬目,才是密語施設的時節。百萬眾不得領覽,故為百萬眾的密語。所謂迦葉不覆藏,即是世尊的拈花瞬目,因迦葉如前知道而破顏微笑,於迦葉而言是不覆藏。此是真決,個個相傳來。」聽聞這說法而以為真實的徒輩,多如稻麻竹葦,於九州中國成為叢林。可哀佛祖的法教破廢,本為此起!明眼漢,當一一勘破!
若以為世尊之有言是淺薄,則拈花瞬目亦為淺薄。雖能知有言為名相,然尚不知世尊之無名相。凡情之未脫也!佛祖者,身心之所通,皆脫落也;說法也,有言說,轉法輪矣。見聞之而得益者多。信行、法行之輩,于有佛祖處乃受被化,于無佛祖處亦得蒙化。百萬眾何必見聞拈花瞬目為拈花瞬目哉?當與迦葉齊肩!當與世尊同生!百萬眾當與百萬眾同參!當同時發心!同道也,同國土也。以有知之智見聞佛法,以無知之智見聞佛法。初見一佛,進見恒沙佛;一一佛會上,共百萬億眾。各個諸佛,皆同時見聞拈花瞬目之開演。眼處不昧,耳處聰利。有心眼、有身眼;有心耳,有身耳。
若以為世尊的有言說是淺薄,則拈花瞬目亦是為淺薄。雖能知有言說為名相,然而尚不知世尊的無名相。是未脫凡情啊!佛祖,是身心所通的,皆脫落;說法,是有言說,是轉法輪矣。見聞此言說而得益者多。信行、法行的徒輩,於有佛祖處乃受被化,於無佛祖處亦得蒙化。百萬眾何必見聞拈花瞬目為拈花瞬目呢?當與迦葉齊肩!當與世尊同生!百萬眾當與百萬眾同參!當同時發心!是同道,同國土。可以有慮知的智見聞佛法,也可以無慮知的智見聞佛法。初見一佛,進見恒沙佛;一一佛會上,共百萬億眾。各個諸佛,皆同時見聞拈花瞬目的開演。眼處不昧,耳處聰利。有心眼、有身眼;有心耳,有身耳。
迦葉之破顏微笑,你作麼生會?試道看!若如汝等所道,是亦可謂密語。然則,謂之為不覆藏者,至愚之甚矣!後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囑摩訶迦葉。” 如此之道取,是有言耶?無言耶?世尊若厭有言,愛拈花,則後亦應拈花,迦葉何不會取?眾會何不聽取?如此徒輩之說法,不可用也。
迦葉的破顏微笑,你怎麼生會?試說說看!若如汝等所說,也是可稱為密語。然而,稱此為不覆藏的,至愚之甚啊!後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囑摩訶迦葉。」 如此的說法,是有言說呢?無言說呢?世尊若厭惡有言說,愛拈花,則後亦應拈花,迦葉何不會取?眾會何不聽取?如此徒輩的說法,是不可用。
大凡世尊有密語,有密行,有密證。然則,愚人謂:密者他人不知,乃自知,有能知之人,有不知之人。西天東地,古往今來,如此謂言者,則未有佛道之參學也。若如此言之,則於無世間、出世間之學道者上密多,遍學者,則密少。廣聞之輩,不可有密乎?況具天眼天耳、法眼法耳、佛眼佛耳等時,當謂全不可有密乎?佛法之密語、密意、密行等者,非此道理。逢人之時節,當聞密語、說密語。知己時,是知密行也。況佛祖能究辦上來之密意、密語。須知于佛祖之時節,當是密語、密行競相現成也!
大凡世尊有密語,有密行,有密證。然而,愚人說:「密者他人不知,乃是自知,有能知的人,有不知的人。」西天東地,古往今來,如此說的,則是未有佛道的參學。若如此說,則於無世間、出世間的學道者上密多,遍學的,則密少。廣聞佛法的徒輩,不可有密嗎?況具天眼天耳、法眼法耳、佛眼佛耳等時,當說全不可有密嗎?佛法的密語、密意、密行等,非此道理。逢人的時節,當聞密語、說密語。知己時,是知密行。況佛祖能究辦上來的密意、密語。須知於佛祖的時節,當是密語、密行競相現成!(這裡道元把一元性的公案現成當下,不落入慮知二元分別的特性,即是秘密的『密』)
謂密者,即親密之道理也;無間斷也,蓋佛祖也;蓋汝也,蓋自己;蓋行也,蓋代也;蓋功也,蓋密也。密語相逢密人,佛眼也覷不見也。密行者,非自他所知,密我獨能知。密他各各不會。以密卻在汝邊故,全靠密也,一半靠密也。如此之道理,明當功夫參學。
所謂『密』,即是親密的道理;是無間斷,全然的佛祖;全然的汝,全然的自己;全然的行,全然的代(表現);全然的功,全然的密(隱藏)。密語相逢密人,佛眼也覷不見。密行的,非自他所知,密我獨能知。密他各各不會。因密卻在汝邊,是全靠密,一半靠密(即識性依真如法緣起,性相亦可說是一半依性)。如此的道理,明當功夫參學。
大凡為人知處所,辨肯之時節,必舉似密,其是佛佛祖祖之正嫡也。以而今是什麼時節故,於自己亦密,於他自亦密;于佛祖亦密,於異類亦密也。是故,密頭上更密也。如是之教行證,即是佛祖故,透過佛祖密也。故是透過密也。
大凡為修行人知一元性佛道處所,參究的時節,必舉似密,其是佛佛祖祖的正嫡。因當下是什麼時節,於自己亦密,於他自亦密;於佛祖亦密,於異類亦密。所以,密頭上更密(識心緣起的向上是佛性真如)。如是的教行證,即是佛祖,是透過佛祖密。故是透過密。
雪竇師翁示眾曰:“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一夜花落雨,滿城流水香。”而今雪竇之“一夜花落雨,滿城流水香”,其是親密也。舉似之,當撿點佛祖之眼睛鼻孔,非臨際、德山之所及。須參開眼睛裡之鼻孔,(更)使耳處之鼻頭尖聰。況耳鼻眼睛裡非舊非新而令渾身心。是為花語世界起之道理。
雪竇師翁示眾說:「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一夜花落雨,滿城流水香。」(《嘉泰普燈錄》卷十七
雪竇智鑒章) 而今雪竇的『一夜花落雨,滿城流水香』,其是(無情說法的)親密。舉似之,當撿點佛祖師的眼睛鼻孔,非臨際、德山的所能及。須參開眼睛裡的鼻孔,更使耳處的鼻頭尖聰。況耳鼻眼睛裡非舊非新而令渾身心。是為花語世界起的道理。
師翁道之“滿城流水香”,其是藏身陰彌露也。如是故,佛祖家裡家常中,參究、透過“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之道理)。七佛世尊,每佛如而今參學;迦葉、釋迦,同如而今究辨而來。
師翁說的『滿城流水香』,其是藏身陰全露(緣起法公案現成)。如是故,佛祖家裡家常中,參究、透過『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的道理。七佛世尊,每佛如當下參學;迦葉、釋迦,同如當下究辨而來。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