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9) 道心


《道心》   永平道元禪師



若求佛道,當以道心為先。道心之相,知者稀矣!當向已知之人求問。 世人雖有道心,然實有無道心之人。實有道心而有不為人知之人。如此,故難知是有是無。大凡愚惡之人之言不可信,不得聞。又,不得以自心為先,當以佛所說之法為先。善能具足道心,晝夜常掛其心,祈願此世當有真實菩薩。

若求佛道,當以『道心』(這裡指行履俱有佛法的一元性)為先。『道心』的相貌,知道的稀少矣!當向已知的人求問。 世人雖有道心(一元性的特質是緣起法的本俱),然實有無道心的人(念念落入第二頭的凡夫)。實有道心而有不為人知的人(勤修禪定的修證者)。如此,故難知是有是無。大凡愚惡的人的言說不可信,不得聞。又,不得以自心為先,當以佛所說的法教為先。善能具足道心,晝夜常掛其心,祈願此世當有真實菩薩。(最後這一篇是道元禪師對生命緣滅轉生時的法教,是值得所有人深究參學的)



世之在末,有真實之道心者,大方不有。然則,且當傾心無常,不忘世空,不忘人命危堅。須不思吾知世空。互勉重法,當輕吾身我命。為法則不惜身命。

世界在末法時期,有真實的道心者,十方不有。然而,且當心傾向無常,不忘世間空相(指非實有),不忘人命危堅。須不思吾知世間空相(即不要落入能所的二元性)。互相勉勵,崇重法教,當輕吾身我命。為法則不惜身命。



次當深敬佛法僧三寶。還生更身,亦得發願供養,恭敬三寶。睡時醒時,當讚歎三寶功德。譬如捨生,下世未生間,謂之中有。其命為七日,其間,亦得聲不停息,思念讚歎三寶。過七日,中有而死,受中有之身,復有七日。設久,然亦不過七七日。是時,見聞何事皆無障,如天眼。如此之時,當誠心唱念三寶: 南無皈依佛,南無皈依法,南無皈依僧。  不忘唱念,無間唱念。

次當深敬佛法僧三寶。還生更身,亦得發願供養,恭敬三寶。睡時醒時,當讚歎三寶功德。譬如捨生,下世未生間,稱為『中有』。其命為七日,其間,亦得讚歎聲不停息,思念讚歎三寶。過七日,中有而死,受中有之身,復有七日。設久,然亦不過七七日。是時,見聞何事皆無障,如天眼。如此之時,當誠心唱念三寶: 南無皈依佛,南無皈依法,南無皈依僧。  不忘唱念,無間唱念。



中有既然過,將近父母邊時,當善能照顧,正智托胎。處胎藏中,亦當唱念三寶。降生時,亦當唱念,不得怠慢。當願亙六根而供養、唱念、皈依三寶。

中有既然過,將近父母邊時,當善能照顧,正智托胎。處胎藏中,亦當唱念三寶。降生時,亦當唱念,不得怠慢。當願亙六根而供養、唱念、皈依三寶。



又,此生終時,二眼當忽暗。彼時,知生已終,當勤勉唱念南無皈依佛。是時,十方諸佛垂憫,縱有隨緣墮惡趣,亦可轉生天上,或生佛前而拜佛,聞佛說法。

又,此生終時,二眼當忽暗。彼時,知生已終,當勤勉唱念南無皈依佛。是時,十方諸佛垂憫,縱有隨緣墮惡趣,亦可轉生天上,或生佛前而拜佛,聞佛說法。



眼前暗來之後,則不斷勤勉唱念皈依,至中有,至後生,不得懈怠。當如此究盡生生世世而唱念之。至佛果菩提,亦不得懈怠。此是諸佛菩薩之所行道也。亦謂之甚深悟法,亦云之佛道之身具足也。當願不得更有別之雜思雜念。

眼前暗來之後,則不斷勤勉唱念皈依,至中有,至後生,不得懈怠。當如此究盡生生世世而唱念。至佛果菩提,亦不得懈怠。此是諸佛菩薩的所行道。亦稱為甚深悟法,亦是稱為佛道之身具足當願不得更有別的雜思雜念



又,一生之中,當營造佛。造佛須有三種供養。謂三種者,即草座、石密漿、燃燈也。當供養此等。 又,一生之中,當造《法華經》。當亦書亦摺寫,亦護持。常頂戴、禮拜,供養花香、明燈、飲食,亦當獻上衣服。常清淨頭頂,頂戴受持。

又,一生當中,當營造佛。造佛須有三種供養。所謂三種,即是草座、石密漿、燃燈。當供養此等。 又,一生當中,當造《法華經》。當亦書亦摺寫,亦護持。常頂戴、禮拜,供養花香、明燈、飲食,亦當獻上衣服。常清淨頭頂,頂戴受持。



又,須常搭袈裟坐禪。袈裟者,當有三生得道之先賢。既是三世諸佛之衣。功德不可量計。坐禪非三界之法,是佛祖之法也。

又,須常搭袈裟坐禪。袈裟,當是有三生得道的先賢(即依授記而得法)。既是三世諸佛的法衣。功德不可量計。坐禪是非三界的法,是佛祖的法。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8) 生死


《生死》   永平道元禪師



生死之中有佛,則無生死。又云:生死之中無佛,則不迷生死。 此是夾山、定山二禪師之語也。既是得道人之語,定不虛設。 欲離生死之人,當明此旨。若人於生死之外求佛,則如北轅向越,南面看北斗。愈聚生死之因,更失解脫之道。但解生死即涅槃,無生死可厭,無涅槃可願。是時始有脫離生死之分。

『生死之中有佛(指能緣起萬法是因有佛性覺識),則無生死。又說:生死之中無佛(指有情業識非佛),則不迷生死。』 此是夾山、定山二禪師的法語。(《聯燈會要》卷四 大梅法常章) 既是得道人的法語,必定不虛設。 欲離生死的人,當明此旨(即眾生的有情業識是虛妄不實的)。若人於生死之外求佛(指有真實的有情識性),則如北轅向越,南面看北斗。是愈聚生死的因,是更失解脫的道。但解生死即涅槃,無生死可厭棄,無涅槃可欣願。此時始才有脫離生死的分。



以為由生至死者,是錯也。生是一時之位,既有先有後。所以,佛法之中,生即謂不生。滅亦是一時之位,亦有先有後。由此,滅即云不滅。謂生時,生外無物;謂滅時,滅外無物。是故,生來但生,滅來使向滅。無厭無願。

以為人是由生至死,這是錯的。生是一時的位,既有先的生法,又有後的生法。所以,佛法之中,生即說是不生。滅亦是一時的法位,亦有先的滅法,又有後的滅法。由此,滅即說是不滅(識性是依真如法位緣起時,故有生的法位,亦有滅的法位。而這是緣法住法位的真如法而有,但識性無生滅。)。稱生時,生外無物;稱滅時,滅外無物(即只是緣起法相的變化,無實法)。所以,生來但生,滅來使向滅。無厭棄無欣願。



此生死者,即佛之禦命也。若厭棄之,則喪佛之禦命也。滯留于此而著於生死,亦是喪佛之禦命也,執著于佛祖也。無厭無慕,是時始在佛心。但不可以心量,不可用語道。但將吾身吾心放忘,拋向佛家,由佛行之,從其而行時,不著力,不費心,離生死而成佛。誰人可著心哉?

此生死,即是佛的禦駕正命(即是識性緣真如法恁麼起萬法的功德)。若厭棄覺識,則喪失識性的緣起法功德。滯留於此(即落入三界眾生業識)而著於生死,亦是喪失佛(真如覺性)的禦駕正命,是執著於佛祖(即有情業識)。無厭棄無欣慕(不落入能所二元性),是時始在佛心(即佛性與識性的一如)。但這是語言道斷,心行滅處。但將吾身吾心放忘,拋向佛家,由佛行之(即以一元性心法一如的行履),從其而行時,不著力,不費心,離生死而成佛。誰人可著心呢?


成佛有最易之道。莫作諸惡,無有執著生死之心,為一切眾生甚深哀憫,敬上憐下,不厭萬事,不有所盼,心無所思,亦無憂慮,是名為佛,莫更向外求。

成佛有最容易的道路。莫作諸惡,無有執著生死的心,為一切眾生甚深哀憫,敬上憐下,不厭萬事,不有所盼,心無所思,亦無憂慮,是名為佛,莫更向外求。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7) 唯佛與佛


《唯佛與佛》   永平道元禪師



佛法者,非人之可知。是故,昔來無以凡夫悟佛法,無以二乘究佛法。獨為佛所悟故,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究悟佛法時,我等未嘗思悟為如斯。縱有覺悟,然無如其所思之悟,悟亦非如其所思。恁麽,則日常之思者,不足可用也。悟了,則不覺以何故而悟。以此可省知,悟以前之種種思者,與悟無用也。以前之種種所思無用者,非謂思之實惡,其力不有。從來之所思,本即是悟,然彼時以顛倒故,則思則言無力。思彼無用者,必有所知。所謂恐其不小(曉?)。若以悟前之思為力而悟出,則非有用之悟。不以悟前為力,遙超而來故,所謂悟者,偏以悟之力所助也。可知迷者無,亦可知悟者無。

佛法,是非人可慮知的。所以,昔來無以凡夫悟佛法,無以二乘窮究佛法。唯獨為佛所悟,故說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究悟佛法時,我等未嘗想像悟是為如此。縱有覺悟,然無如其所想像的悟,悟亦非如其所想像的。恁麽,則日常的想像,是不足可用。悟了,則不覺以何故而悟(這裡道元禪師認為『悟』是緣起法時的恁麼)。以此可省知,悟以前的種種想像,是與悟無用。以前所想像的種種無用,不是說(緣起的念)的不好,只是其不有力用。從來的所思(緣起的念),本即是悟(是法的體用一如一元性),然彼時以顛倒故(即落入二元性的能所顛倒,下段有解釋),則念頭則言說無力用。想像念無用的,必定有所知。所謂恐怕是對這緣起念的不明曉(指落於無明)。若以悟前的思為力而悟出,則是非有用的悟。不以悟前為力,遙超而來故(這裡道元禪師似乎是要區分思考的演譯法與歸納法),所謂悟,是偏以悟的力所助。可知迷者無,亦可知悟者無(這裡道元禪師所謂『思』,不是唯識中第六意識的遍行心所法,是指識心緣起的『念』法。一一『念』法的緣起都是一元性的心法一如、體用一如,故本即是悟,是緣起法的恁麼。但落在第六意識名相分別的思考歸納法,是否是像恁麼的作用,而可稱為悟,就有待商榷。)



(成就)無上菩提人時,謂之佛。佛在無上菩提時,謂之無上菩提。在此道時之面目,不知者,當愚矣!謂彼面目者,不污染也。謂不污染者,無趨向,無取捨也;亦非強趨向,亦非裝樣。確有不趨向、無取捨之不污染也。譬喻逢人時,乃思其面目如何;譬喻花月,今見其光色,即耳目一新。當知春但以渾春之心,秋亦以全秋之美惡,別無可逃;以為非我,則遂為我。此春秋之聲,不論是我或非我,試當省察!非如我所測,亦非在我思。其心者,當不在今之四大五蘊、眾我及我,亦不可求為誰。是故,花月所催之心色,雖當非我,而又思之為我。思非我為我。概之,當是背之形色,若照見不為彼形色所染時,則自顯道中之行履,是本來面目也。

成就無上菩提人(即佛性與識性一如)時,稱為佛。佛在無上菩提時,稱為無上菩提。在此證道時的面目,不知道的,當是愚矣!說彼面目,是不污染(指一元性)。所謂不污染,是無趨向,是無取捨;亦非強趨向,亦非裝樣。是確有不趨向、無取捨的不污染。譬如逢人時,乃思其面目如何(也就是說:看人臉時緣起的念頭,先是五官的差別相,這是一元性的;但接著第六意識的心、心所法的能所分別運作,才落入了二元性);譬如花月,今見其光色,即耳目一新。當知春但以渾春的心,秋亦以全秋的美惡,別無可逃;以為非我,則遂為我(這是指緣起法時的一元性,是全然的、無我我所的)。此春秋的聲,不論是我或非我,試當省察!非如我所測,亦非在我思(即不在第六意識能所分別)。其心(佛性的恁麼緣起功德力),是當不在今的四大五蘊、眾我及我,亦不可求為誰。所以,花月所催的心色(性相一如法),雖當非我,而又思以為我。思非我為我。總之,當是顛倒的形色(運作),若照見不為彼二元的顛倒形色所染時,則自顯佛道中一元性的行履,即是緣起法『思』、『念』的本來面目。



古人曰:“盡大地是自己法身,而不應為法身所障。若為法身所障,則不能轉身。當有出身之道,如何是諸人出身之道?若不云出身之道者,則法身之命忽絕,當沉苦海。若如是問之,如何道哉?曰:‘當令法身活,又不沉苦海。’”是時,當道:“盡大地是自己法身也”。

古人說:「盡大地是自己法身,而不應為法身所障(執著緣起法為實有、我有)。若為法身所障,則不能轉身。當有出身(處一元性的緣起法)的道途,如何是諸人出身的道途?若不說出身的道途,則法身之命忽絕,當沉苦海。若如是問之,如何回答呢?即是說:『當令法身活,又不沉苦海。』」是時,當回答:「盡大地是自己法身。」



若是此道理,能道盡大地是自己之法身則道。又,不能道時,則全不道;心中當領會:不道不道。 古佛有能道之事。有能于死中活者,又有能于活中死者。有能死常能死者,有能活常能活者。此非人之強為,法爾如是也。 所以,佛轉法輪時,有如是之光,有如是之聲。當知現身度生者亦然。謂之無生知見。

若是此道理,能回答盡大地是自己的法身則是在佛道。又,不能回答時,則全不回答;且心中當領會:不道不道。 古佛有能說的事。有能於死中活的,又有能於活中死的。有能死(指緣起法,即色)常能死的,有能活(指真如法,即空)常能活的(《黃龍死心語錄》『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中恒死。活中恒活。』)。此非人的強為,是緣起法的法爾如是。 所以,佛轉法輪時,有如是的光,有如是的聲。當知現身度生者亦然。是稱為無生知見(即是說,緣起法是『死中有活。活中有死』)



謂現身度生者,即度身現身也。向度而不求現,見現而莫怪度。當知、當說、當證佛法於此度中已究盡。即聞即說,現身皆如度也。此亦是現身度生之為其然也。以證此旨故,佛從得道之朝,涅槃之夕,亦道未曾說一字,亦道語言自在。

所謂現身度生,即是度身現身(一元性的緣起法就是有時界一體)。向度(指依真如法恁麼緣起)而不求現(法的現成公案),見現而莫怪度。當知、當說、當證佛法於此度中已究盡。即聞即說,即是(性相一如的)現身皆如度。此亦是現身度生的就是如此。因證此旨,故佛從得道之朝,涅槃之夕,亦可說是未曾說一字,亦可說是語言自在。



古佛云:“盡大地是真實人體,盡大地是解脫門,盡大地是毗盧一隻眼,盡大地是自己之法身。” 所言之意,謂真實者,即真實之身也。當知盡大地非是假我,真實之體也。若有人問:“為何日常不知?”當道:“將盡大地是真實人體之問還我來!”又當道:“盡大地是真實人體,如是知!”

古佛說:「盡大地是真實人體,盡大地是解脫門,盡大地是毗盧一隻眼,盡大地是自己的法身。」(《宏智頌古》七十九、《聯燈會要》卷六) 所說的意思,所謂真實,即是真實之身(指依真如法緣起的)。當知盡大地非是假我,是真實之體。若有人問:「為何日常不覺知道?」當說:「將盡大地是真實人體的『問』還我來!」(即是說:這『問』的功德就是盡大地的真實人體的體用,當下即是。既然能有此『問』的體用,還在猶疑則還我這『問』的體用來),又當說:「盡大地是真實人體,如是知!」



又,謂“盡大地是解脫門”者,即不為何物所拘纏,故得其名也。盡大地之言,于時于歲,于心于言,皆感親切,無有間隙而親密也。無限無際,當云盡大地也。覓求入此解脫門,或覓求出之,又不得也。為何如是?須反省發問!欲尋無有處,當不可得也。

又,所謂『盡大地是解脫門』,即是說不為何物所拘纏,故得其名。盡大地的說法,於時於歲,於心於言,皆感親切,是無有間隙而親密(是一元性的特質)。無限無際,當說是盡大地。覓求入此解脫門,或覓求出之,是又不可得。為何如是?須反省發問!欲尋無有處,當然是不可得。(無門,即是指這緣起的一元性,是無法用能所二元的運作方式而得入的)



又,謂“盡大地是毗盧一隻眼”者,雖言佛是一隻眼,然莫以為必同人眼。人雖有兩目,然言眼時,則但言人眼,不言二或三。學教者,曰佛眼,曰法眼,曰天眼等,不曾學目也。以為目者,可謂無賴!今須但聞佛眼一只是盡大地。佛有千眼,有萬眼,今盡大地且為其中之一也。亦不妨謂如此數多中之一。又,知佛眼但一隻亦非錯。眼可有種種,有三眼者,有千眼者,有云八萬四千眼者。聞眼有如此,不應驚奇。

又,所謂『盡大地是毗盧一隻眼』,雖說佛是一隻眼,然莫以為必同人眼。人雖有兩目,然稱眼時,則但是說人眼,不言二或三眼。學經教的,稱佛眼,稱法眼,稱天眼等,不曾學佛法中的眼為目。把佛法中的眼認為目的,可說是無賴!今須但聞佛眼一只是盡大地。佛有千眼,有萬眼,今盡大地且是為其中之一。亦不妨說是如此數多中之一。又,知佛眼但一隻亦非錯。眼可有種種,有三眼的,有千眼的,有說八萬四千眼的。聽聞眼有如此,不應驚奇。



又當聞“盡大地是自己法身。”求知自己,是生者必有之心也。然則,稀有見知真實自己者也,唯佛一人知之,其他之外道等,亂以非有之物為我。佛所云自己者,即盡大地。所以,知自不知自,盡大地皆無非自己。此時之言,當留讓彼時之人。

又當聽聞『盡大地是自己法身』。求知自己,是生者必有的心。然而,是稀有見知真實自己的,唯佛一人知道,其他的外道等,亂以非有之物為我。佛所說的自己,即是盡大地。所以,知自不知自,盡大地皆無非自己。此時之言,當留讓彼時證法的人。



昔有僧問古德:“百千萬境一時來時如何?” 古德云:“莫管他。” 其意者,不管來事如何,全在不動。當下即是佛法,無境也。不得以此言是炳誡,當解為諦實。若想管,則不被管也。

昔有僧問古德:「百千萬境一時來時如何?」 古德說:「莫管他。」(《景德傳燈錄》卷十二 寶壽岩沼章) 其意思,是不管來事如何,全在不動。當下即是佛法,是無境(即有境就落入能所的二元性)。不得以此言是炳誡,當解為諦實。因為若想管,則是不被管(法的緣起是『恁麼』,是業力異熟的功德)



古佛云:“山河大地與諸人同生,三世之佛與諸人同來。” 然則,一人生後,見山河大地,不見其未生前之山河大地上再添一山河大地。雖如是言之,然亦非謂古言非實。當如何領會?不得領會,又不得放置,故必解之,必問之。既是(古佛)所說之言,則當聞之。聞後又當領會也!

古佛說:「山河大地與諸人同生,三世諸佛與諸人同來。」(列祖提綱錄》卷十) 然而,一人生後(異熟轉變所成的有情識),是見生後的山河大地,是不見其未生前的山河大地(真如法)上,再添一山河大地(依真如法在緣起山河萬象)。雖如是說,然亦非所謂古言非實。當如何領會?不得領會,又不得放置,故必參解此,必參問此。既是古佛所說的言教,則當聽聞之。聽聞後又當領會!



其領解之法,即由此有生之人尋問此生;謂此生者如何?能究盡其始其終止之人是誰?自己乃不知始不知終而生。其但如不知山河大地之邊際而於此見之,腳踏此處。莫怨山河大地不如生,當明山河大地同等我生。又,三世諸佛已修行、成道、悟了。謂此佛與我等,又如何領解?且先領解佛行。佛行者,與盡大地同行,與盡眾生共行。若不盡一切,則尚非佛行。

其領解的方法,即是由此有生的人(入三界的有情識)尋問此生;所謂此生者是如何?能究盡其始其終止的人是誰?自己乃是不知始不知終而生。其但如不知山河大地的邊際而於此見到,腳踏此處。莫怨山河大地不如生,當究明山河大地同等我生。又,三世諸佛已修行、成道、悟了。所謂此佛與我等,又如何領解?且先領解佛行。佛行(是一元性),是與盡大地同行,是與盡眾生共行。若不盡一切,則尚非佛行。



是故,自發心至得悟,必與盡大地盡眾生,同悟同行也。於此當有懷疑之心,亦似有不知之意;欲明究彼等,則能聞得如此之聲,然不得誤為人用。此于心會,則可知有三世諸佛之發心訣不遺漏我等身心之道理。若疑問之,則已謗三世諸佛也。

所以,自發心至得悟證,必與盡大地盡眾生,是同悟同行。於此當有懷疑的心,亦似有不知的意(於修證不一如時的二元性);欲明究彼等,則應能聞得如此的聲,然不得誤為人用(即不要落入二元性的能所)。此於心會(佛道的一元性),則可知有三世諸佛的發心決不遺漏我等身心的道理。若疑問此,則是已謗三世諸佛。



試靜思看,我等之身心,當實有與三世諸佛同行之道理,亦當有同發心之道理。返照此身心之先後,則知尋覓之人非我,亦非他,以何滯處而隔三世?然則,此念亦非我。為何當又障三世諸佛之本心處行道時哉?且當名曰:道不在知不知。

試靜思看,我等的身心,當實有與三世諸佛同行的道理,亦當有同發心的道理。返照此身心的先後,則知尋覓的人非我,亦非他,因何滯處而隔三世?然而,此念亦非我。為何當又障三世諸佛的本心處行道時呢?且當名說:道不在知、不知(佛道不在二元性中)



古人云:“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論;山河及大地,乃全露法王身。” 今人當學昔人之言。既是法王身,所以,領解撲落亦不異此身,是為之法王。其意者,如山之在地,似地之載山。領解時,則不礙未領解時之領解。又,領解亦不破未領解。領解、不領解,恰如春之色、秋之聲。若更不領解,縱放聲說,其聲亦不入耳,耳在聲中游。領解則聲已入耳,三昧當現也。不得以為領解者聲小,不領解者聲大。當知其不在私心,乃法王之如是也。謂法王之身者,其眼亦如身,心亦同身也。心與身,無一毫之隔,當是全露。光明、說法,當知皆如上所言,是法王身也。

古人說:「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論;山河及大地,乃全露法王身。」(《石門林間錄》卷上 興教洪壽章) 今人當學昔人的言教。既是法王身,所以,領解撲落(指六根與所對的六塵)亦不異此身,是法王的作為。其意思,是如山的在地,似地的載山(緣起法的功德相用)。領解時,則不礙未領解時的領解。又,領解亦不破未領解(證道是不破未證道,洞山五位的最後一位說『折合還歸炭裡坐』)。領解、不領解,恰如春的色、秋的聲。若更不領解,縱放聲說,其聲亦不入耳,耳在聲中游。領解則聲已入耳,是三昧當現。不得以為領解者聲小,不領解者聲大(即是說,在看到色、聽到聲的當下就已經是領解;落到意識心心所法分別名相、好惡,就是不領解;所以不要誤認意識分別的不領解者聲大)。當知其不在私心(心所法的俱起分別運作),乃是法王的如是。所謂法王的身,其眼亦如身(一如的法即是心),是心亦同身。心與身,無一毫之隔,當是全露。光明、說法,當知皆如上所說,是法王身。



往昔自有言,曰:非魚不解魚心,非鳥難求鳥跡。 能知此理之人,亦稀矣!但以人不知魚心者,惡知也。真實知者,乃魚與魚必互知其心也。雖不為人知,然思其逆上龍門,則是共知,同心為一也。凌水九浙,心亦相同也。此若非魚,則不知也。

往昔自有言教,說:非魚不解魚心,非鳥難求鳥跡。 能知此理的人,亦是稀矣!但以人不知魚心,是不完善的知。真實知的,乃是魚與魚必互知其心。雖不為人知,然思其逆上龍門,則是共知,是同心為一。凌水九浙,是心亦相同。此若非魚,則是不知。



又,鳥之飛空,其他禽獸則知其足跡、見其足跡而尋覓,此乃夢不曾見也。若不知是如是,則無寄念。然則,鳥能數數看是小鳥幾百千結群而過還是大鳥列對南去北飛之足跡。其不暗于車轍遺路,馬跡見草,鳥見鳥跡也。

又,鳥的飛空,其他禽獸能知其足跡、見其足跡而尋覓的,此乃是夢不曾見。若不知是如是,則是無寄念(究竟空無所寄)。然而,鳥能數數看是小鳥幾百千結群而過還是大鳥列對南去北飛的足跡。這是不暗昧於車轍遺路,馬跡見草,鳥見鳥跡。



此道理,千佛亦有。佛于幾世修行而來,小佛大佛,未入數之佛,皆知也。不是佛之時,全不知也。有人或問:如何不知?以是佛眼能見故,非佛者,則不具佛眼。是佛之數物之數也。若不知,可覓佛之路跡。此路跡若眼能見,當較之于佛之路跡,判是佛否。於如此比較處,則知佛之足跡,知佛足跡之長短、深淺;自己之足跡亦得究明,則得量佛之足跡也。得此足跡,可謂佛法也。

此道理,千佛亦有。佛於幾世修行而來,小佛大佛,未入數的佛,是皆知。不是佛的時節,是全不知。或有人問:如何不知?因是佛眼能見,故非佛者,則不具佛眼。是佛的數物之數。若不知,可覓佛的路跡。此路跡若眼能見,當比較於佛的路跡,判是佛否。於如此比較處,則知佛的足跡,知佛足跡的長短、深淺;自己的足跡亦得究明,則是得量佛的足跡。得此足跡,是可稱是佛法。(依『增壹阿含經』所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而這『人間佛教』的論點,正可說明『人』與『佛』是同類,鳥見鳥跡,人應可見佛足跡。這是道元禪師末段的推論依據。)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6) 法華轉法華


《法華轉法華》   永平道元禪師



十方佛土中者,法華之唯有也。於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有轉法華,有法華轉。是即本行菩薩道,不退不轉也;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難解難入,安祥三昧也。或為文殊師利佛,大海佛土,有唯佛與佛之如是相。或為釋迦牟尼佛,有“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出現於此。是即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之一時也。或是普賢,成就不可思議法輪轉之功德,令深大久遠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流布於閹浮提,為能生三草二木、大小諸樹之地,為能潤之雨。於所不能知中,但盡行成就法華轉也。普賢之流布尚未了,而靈山大會則始來。普賢往來,釋尊證之白毫光相。釋迦之佛會未半,則有文殊之惟忖疾速授記彌勒之法輪轉。普賢、諸佛、文殊、大會,皆當於初中後善法華輪轉,知見波羅蜜。

十方佛土中,是唯有『法華』(這裡道元禪師意指唯有『緣起法』,性相一如的法性與華相)。於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一切有情識),有轉法華(識性緣起法相),有法華轉(佛性恁麼而有三界有情識性)。即是本行菩薩道,不退不轉;是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是難解難入,安祥三昧。或為文殊師利佛(佛性),大海佛土,有唯佛與佛的如是相。或為釋迦牟尼佛(真如識性),有『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出現於此。是即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欲令眾生,開示悟入的一時。或是普賢(真如色法),成就不可思議法輪轉的功德,令深大久遠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流布於閹浮提,為能生三草二木、大小諸樹的地(依報,『三草二木』,法華經藥草喻品所說。以譬五乘的機類),為能潤的雨。於所不能慮知中,但盡行成就法華轉。普賢的流布尚未了,而靈山大會則始來。普賢往來,釋尊證以白毫光相(識性緣真如法的起滅)。釋迦的佛會未半,則有文殊的惟忖、疾速授記、彌勒的法輪轉。普賢、諸佛、文殊、大會,皆當於初中後,善法華輪轉,知見(正知正見智慧)波羅蜜。



是故,唯以一乘為一大事出現也。此出現,乃是一大事,故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其法必為一佛乘,必定唯佛究盡唯佛也。諸佛七佛,各令佛佛究盡,成就於釋迦牟尼佛也。

所以,是唯以一乘為一大事出現。此出現,乃是一大事(大事因緣』即緣起法的『恁麼),故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其法必為一佛乘,必定是唯佛究盡唯佛。諸佛七佛,各令佛佛究盡,是成就於釋迦牟尼佛(佛道修證,是前七識的清淨是成就第八識的清淨,是八識成就為一元性識)



西天竺至東震旦,皆是十方佛土中也。乃至三十三祖大鑒禪師,亦即究盡唯佛一乘法也。必定唯以一大事之一佛乘也。而今出現于世,出現於此也。青原之佛風傳至於今,南嶽之法門開演於世,皆是如來如實知見也。實為唯佛與佛之究盡也,嫡佛佛嫡之開示悟入,是法華轉也。名之《妙法蓮華經》,教菩薩法也。名之諸法故,以法華為國土,既有靈山,亦有虛空,亦有大海,亦有大地。是即實相也,如是也,法住法位也,一大事因緣也,佛之知見也,世相常住也,如實也,如來壽量也,甚深無量也,諸行無常也,法華三昧也,釋迦牟尼佛也,轉法華也,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也,現身度生也。有授記作佛之保任、住持。

西天竺至東震旦,皆是在十方佛土中。乃至三十三祖大鑒禪師,亦是即究盡唯佛一乘法。必定是唯以一大事的一佛乘。而今是出現於世,出現於此。青原的佛風傳至於今,南嶽的法門開演於世,皆是如來的如實知見。實是為唯佛與佛的究盡,嫡佛佛嫡的開示悟入,是法華轉。名為《妙法蓮華經》,是教菩薩法。因名為諸法,故是以法華為國土,既有靈山,亦有虛空,亦有大海,亦有大地。即是實相,是如是,是法住法位,是一大事因緣,是佛的知見,是世相常住,是如實(因緣起法是依真如法而起,是性相一如的法性與華相,故是如實),是如來壽量,是甚深無量,是諸行無常,是法華三昧,是釋迦牟尼佛,是轉法華,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現身度生(公案現成)。有授記作佛的保任、住持(因是性相一如)



大唐國廣南東路,韶州曹溪山寶林寺大鑒禪師會下,有名法達僧來參,自稱:“吾讀誦《法華經》已三千部。” 祖曰:“縱讀萬部,若不得經,亦不知是過矣!” 法達曰:“學人愚鈍,從來只憑文字誦念,如何知其宗旨?” 祖曰:“汝試誦一遍,我為汝解說。”

大唐國廣南東路,韶州曹溪山寶林寺大鑒禪師會下,有名法達僧來參,自稱:「吾讀誦《法華經》已三千部。」 六祖說:「縱讀萬部,若不得經意,亦不知是過失矣!」 法達說:「學人愚鈍,從來只憑文字誦念,如何知其宗旨?」六祖說:「汝試誦一遍,我為汝解說。」



法達即誦經。至《方便品》,祖曰:“可停!此經元以因緣出世為宗旨。雖說眾多之譬喻,亦不勝於此。何者謂因緣?唯一大事也。唯一大事者,即佛知見也。開示悟入也。自是佛之知見也。已具知見,彼既是佛也。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也。” 再示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久不明已,與義作仇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

法達即誦經。至《方便品》,六祖說:「可停!此經元以因緣出世為宗旨。雖說眾多的譬喻,亦不勝於此。何者稱因緣(因,是識性;緣,是真如法,依因緣而有緣起法)?是唯一大事(即『恁麼』緣起)。唯一大事,即是佛知見。是開示悟入。自是佛的知見。彼既是佛,已具知見。汝今當信,佛知見,只是汝自識心。」 六祖再示偈說:「心迷法華轉(佛性恁麼的識性因無明業力而轉變為三界識心),心悟轉法華(識心依真如法緣起法相一如的一元性);誦久不明已,與義作仇家。無分別的念(一元性),念即正,有分別的念(二元性),念成邪;有無俱不計(不染污的一元性),長禦白牛車(指不染污的一元性識性依真如法緣起)。」



法達即聞偈,再問祖:“經曰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度量,則不能計量佛智。今但令凡夫悟自心,即名佛之知見;若非上根,則難免疑謗。又,經說三車,大牛車與白牛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宣說!”

法達即聞偈,再問六祖:「經中說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度量,則不能計量佛智。今但令凡夫悟自心,即名佛的知見;若非上根,則難免疑謗。又,經中說三車,大牛車(第八阿賴耶識緣起法相)與白牛車((佛性緣起的白淨識緣起法相),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宣說!」



祖曰:“經意明也,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計量佛智之患者,在度量也。雖彼等盡思共推,然愈懸遠也。佛本為凡夫說而已,不為佛說也。信此道理,不肯退席者,殊不知是坐白牛而更於門外求三車也!經文明向汝言:‘無二亦無三。’汝如何不悟?三車是假也,以是昔時故。一乘是實也,以是今時故。但令汝以假為去,以實為歸。歸實者,實亦非名。可知所有皆是珍寶也,悉咐囑於汝,由汝受用也。更不為父想,亦不為自想,亦無用想,然是名法華經也。自劫至劫,又晝至夜,手不釋卷,無不讀誦時。”

六祖說:「經意很明白,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計量佛智,過患是在度量(即落入二元分別)。雖彼等盡思共推,然是愈懸遠。佛本是為凡夫說而已,不是為佛說。信此道理,不肯退席的,殊不知是坐白牛而更於門外求三車!經文明白地向汝說:『無二亦無三。』汝如何不悟?三車是假設施,以是昔時故。一乘是實法,以是今時故。但是令汝以假為去,以實為歸。歸實者,實亦非名相設施。可知所有皆是珍寶,悉咐囑於汝,是由汝受用。更進一步不為父想,亦不為自想,亦無用想,即是名法華經。自劫至劫,又晝至夜,手不釋卷,無不讀誦時。(只要是識心緣起法相,無不是轉法華、讀誦法華)



法達既蒙啟發,歡喜雀躍,呈偈贊曰:“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呈此偈後,祖曰:“汝今可名念佛僧。”

法達既蒙啟發,歡喜雀躍,呈偈贊說:「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呈此偈後,六祖說:「汝今後可名念佛僧。」



法達禪師參問曹溪之因緣如是。從此之後,所謂法華轉、轉法華之法華者,於焉開演也。其前則不聞。誠哉!欲明佛之知見,必是已得正法眼藏之佛祖,亂數沙石之文字學者則不可知。此從今法達之經歷亦可知也。欲明法華之正宗,當以祖師之開示為唯一大事因緣,勿訪餘乘。今法華轉實相、實性、實體、實力、實因、實果之為如是者,祖師以前,于震旦所不聞,所不有也。

法達禪師參問曹溪的因緣如是。從此之後,所謂『法華轉』、『轉法華』的法華(法教),於焉是開演。其前則不聞。誠然!欲明佛的知見,必是已得正法眼藏的佛祖,亂數沙石的文字學者則不可知。此從今日法達的參問經歷亦是可知。欲明法華的正宗,當以祖師的開示為唯一大事因緣,勿訪餘乘。今法華轉實相、實性、實體、實力、實因、實果為如是,是祖師以前,於中國所不聞,所不有。



謂法華轉者,心迷也;心迷,法華轉也。所以,心迷則為法華轉也。其宗旨者,謂心迷雖是萬象,而如是相則為法華轉也。此“轉”,不可喜,亦不可待。非得,亦非來。然則,法華轉,則無二亦無三也。若是唯有一佛乘,若是如是相之法華,雖言能轉所轉,亦是一佛乘也,一大事也。唯以赤心片片也。

所謂法華轉,是心迷(識性因無明而轉成三界有情識而緣起萬象);心迷,是法華轉。所以,心迷則是為法華轉。其意義,是說心迷雖是萬象,而如是相則是為法華轉(無明的有情識性仍是佛性恁麼的法性,而緣起法的萬象仍是依真如法而起的)。此『轉』,是不可喜,亦不可待(因是依業力因緣而轉)。非得,亦非來。然而,法華轉,則是無二亦無三(識性雖因無明而轉成三界有情識,然仍是佛性恁麼的法性,此即是唯一佛乘)。若是唯有一佛乘,若是如是相的法華,雖言能轉所轉,亦只是一佛乘(即是說,唯有佛性恁麼的識性,才有因業力異熟轉變成眾生八識),一大事。是唯以赤心片片(佛性恁麼的識性,是佛性的真如法身)



所以,莫恨心迷!汝等所行是善菩薩道也。本行菩薩道之奉覷見於諸佛也。開示悟入,皆是各個之法華轉也。火宅有心迷,當門有心迷,門外有心迷,門前有心迷,門內有心迷。心迷而能現成門內、門外乃至當門、火宅等故,白牛車之上亦當開示悟入。為車上莊校而存入時,當期露地為所入乎?當認火宅為所出乎?當門但可究盡為經歷之處麼?

所以,莫恨心迷!汝等所行是善菩薩道。是本行菩薩道的奉覷見於諸佛(即識心雖落於三界,然緣起法都是性相一如)。開示悟入,皆是各個的法華轉。火宅(第八異熟識)有心迷(緣起公案現成的法相),當門(第六意識)有心迷,門外(五根處)有心迷,門前(五根識)有心迷,門內(第七末那識)有心迷。因心迷(指佛性因業力而有有情轉識)而能現成門內、門外乃至當門、火宅等,故白牛車(指有情白淨識)之上亦當是開示悟入(指佛向上的恁麼,是佛性因業力恁麼而有識性,所以識性也是佛性真如法身)。為車上裝飾而存入時,當期露地(五下分結煩惱俱盡處,指依第七末那識緣起)為所入嗎?當認火宅(第八異熟識)為所出嗎?當門(第六意識)但可究盡為經歷之處麼?



當知有于車中令火宅開示悟入之轉,亦有於露地中令火宅開示悟入之轉。有于當門之全門中轉開示悟入者,有於普門之一門轉開示悟入者。開示悟入之各個,皆有開示悟入普門之轉。有於門內轉開示悟入者,有於門外轉開示悟入者,有於火宅開示悟入露地者。

當知有於車中令火宅開示悟入(依第八異熟識一元性緣起,如四禪天)的輪轉,亦有於露地中令火宅開示悟入(依第七末那識染污一元性緣起,如三禪天)的輪轉。有於當門的全門中轉開示悟入的(意識與六根互用的緣起,如二禪天),有於普門的一門轉開示悟入的(六根識與意識的緣起,如初禪天、欲界)。開示悟入的各個,皆有開示悟入普門的輪轉。有於門內轉開示悟入的(不落意識分別的我執染污一元性緣起法),有於門外轉開示悟入的(落意識分別的二元性緣起法),有於火宅開示悟入露地的(識性無我一元性緣起法)



是故,火宅亦不會也,露地亦不識也。輪轉三界,誰以車為一乘?開示悟入,誰出入其門?若由火宅求車,當經幾許輪轉?若從露地望火宅,則唯是無量深遠!露地之中可究盡靈山為安穩乎?靈山之中可修習露地之為平坦乎?以眾生所遊樂或以我淨土不毀為常在,此亦當審細本行之!

所以,火宅是亦不會,露地是亦不識(即是說,識性的依真如法恁麼緣起是在七識末那、八識異熟轉變之前,也就是說性相一如的緣起法相是佛性依真如法位恁麼緣起的功德)。輪轉三界,誰以車為一乘(即指佛性)?開示悟入,誰出入其門?若由火宅求車,當經幾許輪轉?若從露地望火宅,則唯是無量深遠!露地之中可究盡靈山(八識性相一如的緣起法)為安穩嗎?靈山之中可修習露地(三禪境地是平等性地)為平坦嗎?以眾生所遊樂(三界)或以我淨土不毀(常寂光土)為常在,此亦當審細本行之!



謂“一心欲見佛”者,參究自乎?參究他乎?有分身成道之時,有全身成道之時。俱出靈鷲山,以自不惜身命故。有常住此說法開示悟入者,有方便現涅槃開示悟入者。雖近而不見,誰不信一心之會不會?天人常充滿處,即釋迦牟尼佛,毗盧舍那之國土,常寂光土也。我等自具四土,即居如一之佛地也。見微塵時,非不見法界。證法界時,非不證微塵。諸佛之證法界時,非不令我等在證中。其於初中後善(亦然)也。

所謂『一心欲見佛』,是參究自己嗎?參究他人嗎?有分身成道的時節,有全身成道的時節。俱出靈鷲山,以自不惜身命故。有常住此,說法開示悟入的,有方便現涅槃開示悟入的(這裡道元是說:佛性恁麼的識性雖經識轉變而有八識,然各個都是以性相一如的緣起法相)。雖近而不見(因為緣起法是性相一如,即是一體的),誰不信一心(識心本俱的佛性)的會不會?天人常充滿處,即是釋迦牟尼佛,毗盧舍那的國土,是常寂光土。我等自具四土(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即是居如一的佛地。見微塵時,非不見法界。證法界時,非不證微塵(因緣起法是心法一如、修證一如)。諸佛的證法界時,非不令我等在證中(即緣起法中有識心)。其於初中後善是亦如是。



所以,而今亦是證之如是相也;驚疑怖畏,無非如是。但是以佛之知見而見微塵,與坐微塵者,相異也。坐法界時非廣,坐微塵時非狹故,若不保任,則不可坐。保任時,則於廣狹不驚疑。以是究盡法華之體力故。

所以,而今亦是證此如是相;驚疑怖畏,無非如是。只是以佛的知見而見微塵,與坐微塵,是法相有異。因坐法界時非廣,坐微塵時非狹,故若不保任(一元性的心法一如),則不可坐。保任時,則是於廣狹不驚疑。因是究盡法華的體力故。



是故,我等今之相性,為此法界中之本行乎?為微塵中之本行乎?無驚疑,無怖畏,只法華轉之本行,乃深遠長遠也!見此微塵、見法界,非有作有量也。有量有作,亦當習法華量,當習法華作。欲聞“開示悟入”,當聞“欲令眾生。”所謂“開佛知見”之為法華轉,則當習於“示佛知見。”“悟佛知見”之為法華轉,當習於“入佛知見。”“示佛知見”之為法華轉,當習於“悟佛知見。”如是開示悟入之法華轉,當各有究盡之道。

所以,我等今的相性,為此法界中的本行嗎?為微塵中的本行嗎?無驚疑,無怖畏,這只是法華轉(佛性恁麼而有的三界識性)的本行,乃是深遠長遠!見此微塵、見法界,是非有作有量(緣起法非實)。有量有作,亦當習法華量(真如法的量),當習法華作。欲聞『開示悟入』,當聞『欲令眾生』。所謂『開佛知見』之為法華轉,則是當習於『示佛知見』。『悟佛知見』之為法華轉,當習於『入佛知見』。 『示佛知見』之為法華轉,當習於『悟佛知見』。如是開示悟入的法華轉,當各有究盡的法教。(佛性恁麼而有的三界識性也是佛真如法身,是佛性『開示悟入』『欲令(緣起)眾生』真如法相)



大凡此諸佛如來之知見波羅蜜,乃廣大深遠之法華轉也。授記者,則是自己開佛知見也,非他授之法華轉也。此即是“心迷法華轉”也。

大凡此諸佛如來的知見波羅蜜,乃是廣大深遠的法華轉。授記,則是自己的開佛知見,是非他授的法華轉。上述即是『心迷法華轉』。



謂“心悟轉法華”者,即云轉法華也。所謂法華轉我等之力究盡時,則反而現成轉自己之“如是力”也。此現成是轉法華也。從來之轉,而今雖更不止,然自己反轉法華也。驢事雖未離,然馬事當到來。出現於此,唯以一大事因緣。地湧千界眾,雖久為法華之大聖尊,然為自所轉而從地湧,為他所轉而從地湧。不可只以地湧轉法華,亦當以虛空湧轉法華。非但地空,亦當以佛智而知有法華湧。

所謂『心悟轉法華』,即是說轉法華(識性依真如法緣起法相)。所謂法華轉我等的力究盡時,則反而現成轉自己的『如是力』(是說,這眾生的識心本具有佛性功德依真如法而緣起萬象,當心法一如的一元性當下,也是佛性與識性一如的親證)。此法的公案現成是轉法華。從來的輪轉,而今雖更不止,然是自己反轉法華。驢事(識性的轉變落於三界)雖未離,然馬事(識心的緣起法相)當到來。(《景德傳燈錄》卷十一 靈雲志勤章) 出現於此,唯是以一大事因緣。地湧千界眾,雖久為法華的大聖尊,然是為自所轉(指佛性恁麼的一元識性)而從地湧,是為他所轉(指二元性轉識)而從地湧。不可只以地湧(指佛性恁麼的一元性識性)轉法華,亦當以虛空湧(指三界二元性轉識)轉法華。非但地、空,亦當以佛智(指佛性)而知有法華湧。



大凡法華時,必“父少而子老”也。子之不非子,父之不非父。當習子者老也,父者少也。知世之不信,切莫驚怖!世之不信者,法華之時也。以是“一時佛住”,當轉法華。為開示悟入所轉而地湧,為佛之知見所轉而地湧。此轉法華時,則有法華之心悟也,有心悟之法華也。或謂下方,則是空中也。此下此空,即是轉法華也,即是佛壽量。佛壽、法華、法界、一心,或現成下,或現成空,亦當轉法華。是故,所謂“下方”“空”者,即轉法華之現成也。大凡此時,則有轉法華而為三草者,轉法華而為二木者。不可待作有覺,不可怪為無覺。自轉而發菩提(心)時,則是南方也。此成道,本在南方集會之靈山也。靈山必轉法華也。有集會於虛空之十方佛土,是轉法華之分身也。既轉法華為十方佛土,則不應有一微塵之入處。有色即是空之轉法華,非“若退若出”;有空即是色之轉法華,當“無有生死。”不應謂“在世”,唯在“滅度”乎?為我之親友者,我亦為彼之親友也。親友之禮勤不應忘,故又有與髻珠、與衣珠之時節,須善能究盡。有佛前寶塔之轉法華,高五百由旬也。有佛坐塔中之轉法華,量二百五十由旬也。有從地湧出,住在空中之轉法華,心無掛礙,色無掛礙。有從空湧出,住在地中之轉法華,既掛礙於眼,又掛礙於身。塔中有靈山,靈山有寶塔。寶塔寶塔虛空,虛空虛空寶塔。塔中之古佛,與靈山佛並座;靈山佛於塔中佛相證。靈山佛證入塔中,則以靈山之依正,轉法華入也。塔中之佛,湧出於靈山,則以古佛土,以久滅度而湧出也。湧出、轉入,不為凡夫二乘所學,當學轉法華。久滅度者,佛上備證莊嚴也。塔中及佛前,寶塔及虛空者,非靈山非法界,非半段非全界。不只關乎是法位,但非思量也!

大凡法華時,必是『父少而子老』。子(即下面所說的塔中的古佛,指識性)的適為子,父(靈山佛,指佛性)的適為父。當習是子者老,父者少(識性是依佛性恁麼而有,然在修證時識性是經長劫久修證入佛性,故說『子老父少』)。知世俗的不信,切莫驚怖!世俗的不信,因是法華的時節(因仍在三界的識心緣起法相)。因是『一時佛住』(識性是依佛性的功德緣起法相),當轉法華。為開示悟入所轉而地湧(緣起法相),為佛的知見所轉而地湧。此轉法華時,則是有法華的心悟,是有心悟的法華(修證一如、性相一如時)。或稱下方,則是空中。此下此空,即是轉法華,即是佛壽量(指識性緣起的有時界)。佛壽、法華、法界、一心,或現成下,或現成空,亦當轉法華(緣起法的公案現成,即是有時界一體的一元性)。所以,所謂『下方』『空』,即是轉法華的現成。大凡此時,則有轉法華而為三草的,轉法華而為二木的(『三草二木』,法華經藥草喻品所說。以譬五乘的機類)。轉法華不可待作有覺,不可怪為無覺(心法一如時,不落入相對的有覺無覺)。自轉而發菩提心時,則是南方。此成道,本是在南方集會的靈山(即公案現成當下是佛性與識性一如)。是靈山必轉法華。有集會於虛空(真如法界)的十方佛土,是轉法華的分身。既轉法華為十方佛土,則不應有一微塵的入處(緣起法不涉入真如法)。有『色即是空』的轉法華,非『若退若出』;有『空即是色』的轉法華,當『無有生死』(緣起法的色相雖非實有,然仍是依真如法而有。《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 第十六 『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不應說是『在世』,是唯在『滅度』嗎?為我的親友者,我是亦為彼的親友。親友的禮勤不應忘(《法華經》的親友比喻,蓋昔佛為菩薩時,教化聲聞弟子,令發一切智心,而今彼等忘失不覺知,既得阿羅漢道,即說是真滅度;今佛出現令彼等覺醒,指示其所得非為究竟,而令其歸入一乘),故又有與髻珠(是輪王髻中之珠。輪王喻如來,髻喻二乘權教,珠喻一乘實理。珠在髻中,猶實理為權所隱)、與衣珠(法華七喻之一。又作繫珠喻、衣內明珠喻)的時節,須善能究盡。有佛前寶塔(《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的轉法華,是高五百由旬。有佛(指真如識性)坐塔中的轉法華,量是二百五十由旬。有從地湧出,住在空(指一元性識心)中的轉法華,心無掛礙,色無掛礙(以佛性白淨識緣起的緣起法)。有從空湧(即三界二元性轉識)出,住在地(即三界)中的轉法華,既掛礙於眼,又掛礙於身(即以識變的三界識性緣起法)塔中有靈山,靈山有寶塔。寶塔寶塔虛空,虛空虛空寶塔(佛性恁麼而有的識性,經層層的轉變為六七八識性,就像是層層有佛性識的寶塔。虛空,指佛性識的緣起功德)。塔中的古佛(指識性),與靈山佛(指佛性)並座;靈山佛於塔中佛相證。靈山佛證入塔中,則以靈山的依正,轉法華入(即是依佛性真如法而緣起)。塔中的佛,湧出於靈山(識性依佛性而有緣真如法功德),則是以古佛土,以久滅度而湧出。湧出、轉入(指識轉變的『恁麼』),不為凡夫二乘所學,當學轉法華。久滅度的,是佛上備證莊嚴。塔中及佛前,寶塔及虛空,是非靈山非法界,非半段非全界(識性所處的是佛性的『恁麼』,是非真如、非緣起、非全界、非量)。不只關乎是法位,但是非思量!(『恁麼』雖是依法住法位的真如法緣起,但是緣起是一元性,是不落入思量的)



或有現佛身而為說法,或現此身而為說法之轉法華。或有現提婆達多之轉法華,或有現退亦佳矣之轉法華。合掌待瞻仰,莫計其必非六十小劫。約一心待量,且道多少無量劫?猶是不能測之佛智也。待之一心,為幾佛智之量?此轉法華,切莫認作唯本行菩薩道。法華一座之處,即是今日如來說大乘,轉法華之功德也。法華今為法華,不覺不知,且不識不會也。是故,五百塵點者,且是一毛許之轉法華也,赤心片片佛壽之開演也。

或有現佛身而為說法,或現此身而為說法的轉法華。或有現提婆達多的轉法華,或有現退亦佳矣的轉法華。合掌待瞻仰,莫計其必非六十小劫。且說約一心待量,是多少無量劫?猶是不能測的佛智。待以一心,為幾佛智的量?此轉法華,切莫認作唯本行菩薩道(緣起法是依識性的佛性恁麼功德而有性相一如的公案現成,但識性仍非佛性,是仍在三界中)。法華一座之處,即是今日如來說大乘,轉法華的功德。法華今為法華,是不覺不知,且不識不會。所以,五百塵點劫(三千塵點劫是出於《法華經第七品》),且是一毛許的轉法華,是赤心片片佛壽的開演。



大凡自此經傳入震旦,轉法華以來數百年,或造疏釋之輩甚多。又有依此經而得上人之法者。然則,如今我等高祖曹溪古佛,得法華轉之宗旨者無,未有用轉法華之宗旨。而今聞之,而今逢之,當如古佛之逢古佛,焉非古佛土乎?當喜矣!從劫至劫亦法華,從晝至夜亦法華。以法華是從劫至劫故,以法華是乃晝乃夜故。縱令自己身心強弱,其更是法華也。所有如是者,珍寶也,光明也,道場也,廣大深遠也,深大久遠也。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實是法華轉法華也。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究盡能如是,法華轉法華。』 如是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法華當是法華。

大凡自此經傳入震旦,轉法華以來數百年,或造疏釋的人士甚多。又有依此經而得上人法的。然而,如今我等高祖曹溪古佛,無有得法華轉的宗旨,未有用轉法華的宗旨(指中國禪祖師不以《法華經》傳法)。而今聞之,而今逢之,當如古佛的逢古佛,焉非古佛土嗎?當喜矣!從劫至劫亦是法華,從晝至夜亦是法華。因法華是從劫至劫故,因法華是乃晝乃夜故。縱令自己身心強弱,其更是法華。所有如是的,是珍寶,是光明,是道場,是廣大深遠,是深大久遠。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實是法華轉法華。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究盡能如是,法華轉法華。』 如是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法華當是法華。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5) 菩提薩埵四攝法


《菩提薩埵四攝法》   永平道元禪師



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 其言布施者,不貪也。言不貪者,不貪婪也。謂不貪婪者,世中所謂不諂曲也。設使統領四洲,然施正道教化,必不貪婪也。譬喻捨棄財寶,布施於不知之人。供養遠山之花於如來,布施前生之財于眾生,或于法於物,本具面面相應布施之功德。故雖非我物,然有不障布施之道理。不嫌其物輕,其功當實也。任憑道于道時,即得道。得道時,道必任憑於道。任憑于財寶時,財必成布施也。以自施於自,以他施於他也。此布施之因緣力,遠通天上、人間,遠通證果之聖賢也。其所有者,以成布施之能受,已結緣故。

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 所說『布施』,是不貪。說不貪,是不貪婪。所謂不貪婪,是世俗中所謂不諂曲。設使統領四洲,然施正道教化,必是不貪婪。譬喻捨棄財寶,布施於不知的人。供養遠山的花於如來,布施前生的財於眾生,或於法於物,都是本具面面相應布施的功德。故雖非我物,然有不障礙布施的道理。不嫌其物輕,其功德當是實。任憑道於道時,即得道(即一元性的隨喜緣起緣滅、法起法滅)。得道時,道必任憑於道。任憑於財寶時,財是必成布施。是以自施於自,以他施於他(處一元性的佛道是『盡界是我』,故布施是施於他,也是施於自)。此布施的因緣力,是遠通於天上、人間,遠通於證果的聖賢。其所有者,以成布施的能受,已結緣故。(即是說佛道一元性,是盡大地是我,故盡大地是布施的對象,因盡大地是我的緣起)



佛言:“布施之人來眾會中時,諸人仰見其人。” 可知其心密通也。是故,當布施一句一偈之法,以為此生他生之善種。亦當布施一草之財,以萌此世多世之善根。法亦當為寶,財亦當為法當由願樂也。 誠哉!施鬍鬚而齊人心,供砂子而得王位也。但不貪彼之報謝,不分自之力量也。

佛說:「布施的人來眾會中時,諸人仰見其人。」(《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如子見父,瞻視無厭。) 可知此布施心是密通(一元性)。所以,當布施一句一偈的法,以為此生他生的善種。亦當布施一草的財,以萌發此世多世的善根。法亦當為寶,財亦當為法,布施是當由願樂。 誠哉!施鬍鬚而救濟人心(見《本草綱目》李績故事),小兒供佛砂子而授記得王位(見《阿育王傳》)。布施但是不貪彼的報謝,是不分自的力量(即三輪體空)



置舟渡橋,亦是布施之檀度也。若能善學佈施,則受身捨身,皆是布施也;治生產業,自固無非布施。花任風,鳥任時,亦當是布施之功業。阿育大王之半庵羅果,能供養數百僧眾,證明廣大供養之道理,能受之人,善能學之。非但勵身力,亦不可空過便宜。 誠哉!以自本具布施之功德故,今自得也。

購置舟筏、造渡橋,亦是布施的檀度(見《諸德福田經》)。若能善學布施,連身體的受身捨身,皆是布施;治生產事業,自固無非布施。花任風,鳥任時,亦當是布施的功業。阿育大王的半庵羅果,能供養數百僧眾,證明廣大供養的道理,能受此法的人,善能學此(見《阿育王經》卷五 半庵摩勒施僧因緣品)。非但勵身力,亦不可空過合乎時宜的事。 誠哉!以萬法自本具布施的功德,故今自得(緣起的心法一如)



佛言:“于其自身尚可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 是故,自用者,亦是佈施之一分也;與父母妻子者,亦當是布施。若能於布施捨一塵,則是自之所為,亦當隨喜也!以諸佛之一功德已正傳故,以菩薩之一法始修行故。

佛說:「于其自身尚可受用,何況能給與父母妻子受用!」 所以,自用,亦是佈施的一分;給與父母妻子,亦當是布施。若能於布施捨一塵,則是自的所為,亦當是隨喜!因布施一塵是諸佛的一功德已正傳故,因布施一塵是菩薩的一法始修行故(即眾善奉行是諸佛教,布施的善法是法的心法一如,於諸佛是傳法行儀,於菩薩是善法的修證一如)



難轉者,眾生之心也。從萌生一財轉眾生之心地始,至得道以轉之。其初,必以布施行之。是故,六波羅蜜之初,有檀波羅蜜也。心之大小不可測,物之大小,亦不可量。然則,有心轉物之時,有物轉心之布施也。

難轉者,是眾生的心。從萌生一財轉眾生的心地(落入二元性有我相的緣起)始,至得道(一元性無我相的緣起)以轉變。其初,必以布施(是法向法次無我)行此。所以,六波羅蜜的第一波羅蜜,即是布施波羅蜜。心的大小不可測,物的大小,亦不可量。然而,有心轉物(識轉變落入二元性)之時,有物轉心(心法一如的一元性)的布施。



謂愛語者,見眾生,先起慈愛之心,施以顧愛之言語也。蓋無暴惡之言語也。世俗有問安否之禮儀,佛道有珍重之言語。有不審之孝行。慈念眾生,猶如赤子;持此之懷而言語者,是愛語也。有德者當賞,無德者當憐。由好愛語,漸增長愛語也。若此,則日常不知未見之愛語,亦現前也。現在身命尚存之間,當好愛語;世世生生,亦不退轉。降伏怨敵,和睦君子,以愛語為根本也。 面與面對而聞愛語者,則令面悅,使心樂。不面與面對而聞愛語者,則銘於肝,銘於魂。當知愛語起自愛心,愛心以慈心為種子。當學愛語能有回天之力,非但賞能。

所謂『愛語』,見眾生,先起慈愛的心,是施以顧愛的言語。蓋是無暴惡的言語。世俗有問安否的禮儀,佛道有珍重的言語。有不審(懷疑)的孝行。慈念眾生,猶如赤子;持此的關懷而言語的,是愛語。有德者當賞,無德者當憐。由好愛語,是漸增長愛語。若此,則日常不知未見的愛語,是亦現前。現在身命尚存之間,當好愛語;世世生生,亦不退轉。降伏怨敵,和睦君子,是以愛語為根本。 面與面對而聞愛語的,則是令面悅,使心樂。不面與面對而聞愛語的,則銘於肝,銘於魂。當知愛語起於自愛心,愛心是以慈心為種子。當學愛語能有回天的善功德力,非但是獎賞能力。



謂利行者,于貴賤眾生,行利益善巧也。譬如據守遠近,營以利他之方便。憫窮龜,養病雀;見窮龜,見病雀時,則不求彼報謝,但偏於利行。愚人以為,以利他為先,自利當除外。非然也!利行者,一法也,普利自他也。昔人一度沐浴,三度結髮;一度餐食,三度吐出,偏為利他之心也。若是他國之民,則非不教也。 是故,怨親當等利,自他同利也。若得此意,則於草木風水,亦利行自不退不轉之道理,當是利行也。唯勤勉救愚也。

所謂『利行』,於貴賤眾生,是行利益善巧。譬如據守遠近,營以利他的方便。憫窮龜,養病雀;見窮龜,見病雀時,則不求彼報謝,只是偏重於利行。愚人以為,以利他為先,自利當除外。不是如此!利行,是一法,是普利自他。昔人一度沐浴,三度結髮(把頭髮盤成髮髻『一沐三握髮』,在一次洗髮的時間內,須三度握其已洗散之髮,出來接見賓客);一度餐食,三度吐出(『一飯三吐哺』),是偏重為利他的心。若是他國的人民,則非是不教。 所以,怨親當等利,是自他同利。若得此意,則於草木風水,亦利行自不退不轉的道理,當是利行。唯是勤勉救愚。



謂同事者,不違也。于自亦不違,於他亦不違也。譬如人間之如來同人間。以同于人間,故知當同餘界也。知同事之時,則自他一如也。 彼之琴、詩、酒等者,以人為友,以天為友,以身為友。人以琴、詩、酒為友。有琴詩酒以琴詩酒為友,人以人為友,天以天為友,神以神為友之理。此是習學同事也。

所謂『同事』,是不違逆。是於自亦不違逆,於他亦不違逆。譬如人間的如來同人間(盡大地是性相一如)。因同於人間,故知當如來在餘界應是同餘界。知同事之時,則是自他一如。 琴、詩、酒等,是琴以人(有情)為友,詩以天(無情)為友,酒以身(肉體)為友。五蘊身的人是以琴、詩、酒為友。有琴詩酒以琴詩酒為友,人以人為友,天以天為友,神以神為友的道理(各個是一合相,『一合相』即是同事)。此即是習學同事。



譬如,事之謂者,儀也,威也,態也。令他同自後,當有令自同他之道理。自他隨時而無窮也。 《管子》云:“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

譬如,同『事』的事意思,是儀,威,態。令他人同自己後,當有令自同他的道理。即是自他隨時而無窮。 《管子》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



可知海之不辭水者,同事也。更可知水亦具足不辭海之德也。是故,水滿而成海,土盛而成山也。竊知海不辭海,故為海,為眾也。山不辭山,故為山、為高也。明主不厭人,故為其眾。眾者,國也。謂明主者,即帝王也。帝王不厭人,雖不厭人,然非無賞罰。雖有賞罰,然不厭人。

可知海的不辭水(是『一合相』),是同事。更是可知水亦具足不辭海的德行。所以,是水滿而成海,土盛而成山。竊知海不辭海,是故為海,為眾。山不辭山,是故為山、為高。明主不厭人,是故為其眾。眾者,即是國。所謂明主者,即是帝王。帝王不厭人,雖不厭人,然非無賞罰。雖有賞罰,然不厭人。



昔正直時,國無賞罰。彼時之賞罰,不與今等。而今亦當有不待賞而求道之人也。愚夫之思慮之不可及也。明主明故,不厭人,人必為國。雖有求明主之心,然悉知明主之為明主之道理之事者稀故,則當喜不被明主所厭,而不知厭明主。是故,於明主,於愚人,亦有同事之道理故,同事是薩埵之行願也。當以和藹之容顏,面向一切。 此四攝,各具足四攝,故當是十六攝也。

昔正直時,國無賞罰。彼時的賞罰,不與今時相等。而今亦當有不待賞而求道的人。是愚夫的思慮所不可及。賢明的帝主明故,不厭人,人必為國。雖有求明主的心,然悉知明主是為明主的道理的事者稀故,則當喜不被明主所厭,而不知厭明主。所以,於明主,於愚人,亦有同事的道理故,同事是薩埵的行願。當以和藹的容顏,面向一切。 此四攝,是各具足四攝,故當是十六攝。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道元正法眼藏的一元思維(104) 八大人覺

《八大人覺》   永平道元禪師

諸佛是大人也。大人之所覺知,所以稱八大人覺也。覺知此法,為涅槃因。我本師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夜,最後之所說也。
諸佛是大人。大人的所覺知,所以是稱『八大人覺』(宇宙的「存在」本體經演化陸續出現了八種具辨別能力的覺智,而人這種智慧生物同時具備了這八種能力。所以這裡可指眾生的八識,經轉識成智,即成八大人、八佛)。覺知這八法,是為涅槃因。是我本師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夜,最後所說的法教。(下文見《大乘義章》十三及《佛遺教經》)(此篇的論說,道元禪師以「佛說八大人覺經」為參考,是濃縮了阿含經的四禪定修行,把離塵、離欲、禪定和般若分成八項修行法門,而淨化心識達一心的法界。詳細修法可參見《沙門修行次第》篇)
(關於佛教著名的八大菩薩依據各經典的不同,有多種說法,但也可看出這些經典是談論演化而來的八識菩薩、八佛(《八佛經》、《八吉祥經》、《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依據《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裡所稱八大菩薩分別為:普賢菩薩(眼識-色覺)、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耳識-聲覺)、虛空藏菩薩(鼻識-香覺)、妙吉祥菩薩(文殊菩薩~舌識-味覺)、金剛手菩薩(身識-觸覺)、地藏王菩薩(意識-法覺)、慈氏菩薩(彌勒菩薩~末那識主體覺)、除蓋障菩薩(阿賴耶識業覺)。而眼、耳、鼻、舌、末那、賴耶等識是一元性的「依他起性」功德法用,只有第六意識是二元性的「遍計執性」功德法用。這地藏王菩薩主法的意識法界是虛妄分別的二元性,是落入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染污法界~此即是世尊所謂的「地獄」法界。所以也就可理解為何地藏法門的修行會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誓言!這也可以知道:破四相的「金剛經」的修行法門也必定是「地藏經」修行法教的核心教義。沙門 釋敬定的研究:「於此《地藏經》也契應於《金剛經》之宗旨:長在生死利眾生的關鍵 ――般若!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如《金剛經》所提要的:「勝解空性」。(《金剛經》與《地藏經》思想探微)(《金剛經》與《地藏經》思想探微)~圓照寺全球教育生命網 98得渡鼓鐘)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八吉祥神咒經》

 

 

菩薩稱號

功德法界

具足王

明王法界

 

1

普賢

眼識-色覺

紺琉璃

慈哀光明

2

(世音)自在

耳識-聲覺

算擇合會

一切解說音聲遠聞

3

虛空藏

鼻識-香覺

蓮華

滿香名聞

4

文殊

舌識-味覺

藥師

滿一切珍寶

5

金剛手(大勢至)

身識-觸覺

勸助眾善

歡喜快樂

6

地藏王

意識-法覺

安穩嘱累滿

滿所愿聚

7

慈氏彌勒

末那識-主體覺

無懮德

一切樂入

末那

8

除蓋障

賴耶識-業覺

解散一切縛

一切解脫

賴耶


一者少欲。於彼為得五欲法中,不廣追求,名為少欲。 佛言:“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餘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一者『少欲』。於彼為得五欲(五塵)法中,不廣追求,名為少欲。 佛說:「汝等比丘,當知多欲的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的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的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六根所牽繫。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餘的,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二者知足。已得法中,受取以限,稱曰知足。 佛言:“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二者『知足』。已得的法中,受取自限,稱曰知足。 佛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的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的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的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繫,是為知足者所憐憫的,是名知足。」

三者樂寂靜。離諸憒鬧,獨處空閒,名樂寂靜。 佛言:“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喻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辟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三者『樂寂靜』。離諸憒鬧,獨處空閒,名樂寂靜。 佛說:「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處靜的人,是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所以,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喻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的縛著是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四者勤精進。于諸善法,勤修無間,故云精進。精而不雜,進而不退。 佛言:“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熟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四者『勤精進』。于諸善法,勤修無間,故稱精進。精而不雜,進而不退。 佛說:「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所以,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的心,數數懈怠廢弛,譬如鑽火未熟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五者不忘念。亦名守正念。守法不失,名為不忘念。 佛言:“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念忘。”
五者『不忘念』。亦名守正念。守法不失,名為不忘念。 佛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所以,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念忘。」

六者修禪定。住法不亂,名曰禪定。 佛言:“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六者『修禪定』。住法不亂,名曰禪定。 佛說:「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即常處禪定能親見『識的三能變』)。所以,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一心位)者,識心則不落散心位。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識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七者修智慧。起聞思修證為智慧。 佛言:“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眼人也,是為智慧。”
七者『修智慧』。起有為的聞思,修證為無為的智慧。 佛說:「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如此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是無所名。實智慧者,則是渡老病死海的堅牢船。亦是無明黑暗的大明燈,是一切病者的良也,是伐煩惱樹的利斧。所以,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的覺照,雖是肉眼,而是明眼人,是為智慧。」

八者不戲論。證離分別,名不戲論。究盡實相,乃不戲論。 佛言:“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汝等若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八者『不戲論』。修證離二元性分別,名不戲論。究盡實相,乃是不戲論。 佛說:「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解脫。所以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汝等若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的違患,是名不戲論。」

此是八大人覺也。一一各具八,則當有六十四也。若更廣之,則當無量;略之,則是六十四也。 大師釋尊,最後之說,大乘之所教誨也。二月十五夜半極唱,自此之後,更不說法,遂般涅槃。 佛言:“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此是八大人覺。一一覺(即八識菩薩的修行如普賢法門、觀音法門、文殊法門等八覺智)各具八法,則當有六十四法。若更廣之,則當無量;略之,則是六十四法。 是大師釋尊,最後說的,大乘佛法的所教誨。二月十五夜半極唱,自此之後,更不說法,遂般涅槃。 佛說:「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的所教誨。」

是故,如來之弟子,必習學此!不修習之,不知者,則非佛弟子。此是如來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也。然則,而今不知者多,見聞者少,依魔嬌而不知也。又宿殖善根少者,則不聞不見。昔正法、像法間,佛弟子皆知之,修習參學。而今一千比丘中,無一兩人能知此八大人覺者。可憐澆季之陵夷,無物可喻!如來之正法,而今流布大千(世界),白法尚未滅時,當速習學,切莫緩怠!
所以,如來的弟子,必習學此!不修習此,不知者,則非佛弟子。此是如來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然而,而今不知者多,見聞者少,是依魔嬌而不知。又宿殖善根少者,則不聞不見。昔正法、像法間,佛弟子皆知此,修習參學。而今一千比丘中,無一兩人能知此八大人覺者。可憐澆季的陵夷,無物可喻!如來的正法,而今流布大千世界,白淨法尚未滅時,當速習學,切莫緩怠!

逢遇佛法,於無量劫中亦難。得人身者,亦復難。雖得人身,然三洲人身好,南洲人身勝,以見佛聞法、出家得道故。先於如來之般涅槃而入涅槃,先死之人,則不聞、不習此八大人覺也。今我等見聞之、習學之,乃是宿殖善根之力也。而今習學,生生增長,則必至無上菩提;為眾生而說之,則齊於釋迦牟尼佛而不異!
逢遇佛法,於無量劫中亦難。得人身者,亦復難。雖得人身,然三洲人身好,南洲人身勝,以見佛聞法、出家得道故。先於如來的般涅槃而入涅槃,先死的人,則是不聞、不習此八大人覺。今我等見聞此、習學此,乃是宿殖善根的功德力。而今習學,生生增長,則必至無上菩提;為眾生而說此,則齊於釋迦牟尼佛而不異!

(佛是功德圓滿的覺智,從佛智的觀點:「佛剎與佛剎是無差別的法界」,這是無法用眾生的識智得知的。眾生的識智是因業力而有所限制,這包括報身與所依的佛法界。如光明覺智在蟲類的趨光性、不同類生物的眼睛的識覺就差很大。從科學的知識就知道生物對光波的頻率的接收有很大的差異,例如蛇類中蝰科和蟒科,以及屬於哺乳動物的吸血蝙蝠(可能還有其他動物,不過還沒查詢到)具有紅外感知能力,而人類主要接收的是可見光區。更不用說「一境四心」的依報法界差別,相同的真如法也會有不同的緣起法相。所以釋尊說明各佛剎法界時,應是依其演化的初始因緣不同,而有不同的名號與佛剎法界。

至於是否會演化有「第九佛」?依鄭軍著的《太極太玄體系》理論,由元素周期演化的八卦圖可知,元素在每一維(包括第四維)上的變化,周期結構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這一重要規律可能就是「宇宙全息重演律」的基礎。在元素周期八卦圖中,每一層八卦1-8代表一個子周期,而這終點的9是進入高一級的周期的始點1。所以「第九佛」應不是娑婆世界演化的智覺,而是進入另一周期世界的演化初佛。而從人類這些年科學的發展看來,「晶圓」、「晶片」的主宰各種生活產品如汽車、電腦等,更像是「具智覺的佛」,也就是說:人類創造科學的發展,是新一輪周期智覺的「佛」的演化。見《統一物理學》 () 物質能量的周期運動與全息重演律)

  

 

《八吉祥經》

《八佛名號經》

 

 

佛號

佛剎法界

佛號

佛剎法界

 

1

自在幢王

善清淨聚

普功德明莊嚴

淨聚

2

寶蓮華安住王

美聲

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

妙音明

3

妙華勇猛

金聚

步寶蓮華

側塞香滿

4

善說吉

天勝

善說稱功德

難降伏

5

戰鬪勝吉

可愛遊戲

善戰鬪難降伏超越

普入

6

無障礙業柱吉

無妨礙遊戲

因陀羅相幢星王

無障礙

7

普光明

念意

普光明功德莊嚴

愛樂

末那

8

無邊功德光明吉

無塵聚

無礙藥樹功德稱

無毒主

賴耶

至於常見的「五方佛」~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也只是八識轉成智覺的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與大圓鏡智等法界的描述。可參見《沙門修行次第》篇)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