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生死書(2) 伊薩奧義書
禱曰:『唵。彼梵是無限的,此現象界亦是無限的,但「此」僅僅是「彼」的投影。若「此」消失後,「彼」仍與原來一樣「彼」仍是無限的。』
「此」現象界萬法,只是依「彼」真如(梵)緣起的投影,是「彼」有故「此」有。但梵(佛性)恁麼而有的真如法「彼」是法住法位的,是恆常不變的,是若「此」萬法無,然而「彼」是不變的。因梵真如「彼」是無限的,故緣起的現象界萬法也是無限的。
1.在這無常之世,一切都處於變化之中。但是萬物被神(梵)所充滿。踐行棄絕和對真我的強烈覺知。勿追逐他人之財富。
現象界萬法是處於生住異滅不斷變化的,但這變異的萬法是依於不變的真如法,是萬法中有不變的、神(梵)所創造的有情真如識,是自己的本來面目(真我)。有一條『古仙人之道』是可以達到這永恆之境的,就是:踐行棄絕和對真我的強烈覺知。
2.一個人可以渴望一百年的壽命,只要他履行經典所規定的義務。哦,人吶,如果你以這種方式實踐你之責任,則你所行的業報都不會尾隨於你。此外,別無他途。
對於慣行於二元(有我人四相)分別運作的人,只能依照經典律法的規範,才不至於犯罪而有業報,此外,別無他途。
3.有許多陽光照耀不到的,那些世界適合阿修羅的居住。他們被黑暗包圍,正如盲者的經驗。那些無視於追求自我知識的人,他們已經殺死自己的生命,換言之,他們死後,注定要進入那些黑暗的界面。
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常處於爭鬥、憎恨分別黑暗之中。對那些慣行於二元分別的人,又不知有一元性本來面目(真我知識),又不遵行經典律法的規範,必然因造業而落入黑暗界。
4.梵是唯一者,它從沒移動分毫,卻比心念還迅速;它雖在前方,而諸根卻無法觸及;它安然肅立,卻所向披靡。藉它之力,空界的天神支撐著眾水,也支撐著現象界之萬有。
梵是創造六大「有」的真如法、是一元性,且法住法位,而心念(有情識)緣真如法位起萬相二元分別時,一元性無分別的真如法總是先行在前,故比心念還迅速。身體的諸根識(六根也叫做眾天神),是支撐著有情識(眾水)緣真如法而起現象界的萬相,但有情識也是梵創造而有的。
5.梵是動,梵是不動;梵是遠,梵也是近。梵既在事物的裡面,梵也在事物的外面。
6.一個人若在他自身之內看到萬物,而且萬物之中也看到自身,那麼,他對任何事物皆不起憎恨。
有情識與真如法都是梵恁麼而有,都是一元性的無分別。只在有情識緣真如法起二元性分別法相時,才會有動、不動,遠、近等分別。有情識若能自證一元性的存在,那麼他將擁有一元性物我一如的特質:慈、悲、喜、捨。
7. 一個人一但知道自己即是萬物,並明白了萬物皆為一體。對任何事物,他又如何能生出憎恨和貪求之情?
處一元性有情的特質是『愛人如己』、是『盡界是我』。對周遭一體的覺受,使其有『擁有超過自己所需的資源是一種罪惡』的自覺與自制(見《一元境界的特質》篇)。這也是耶穌基督只提出一條新約『愛人如己』,基督徒就可以不遵循舊律法,也不用擔心犯罪的原因。
8.它遍及一切,光明,沒有形體,沒有任何的缺陷,潔淨,純然無垢,全知。它是自己心意之主人,是萬物的圓滿達成,是本來自在且恆在者。它如實地臨在於萬有。
梵恁麼有的真如法是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只能自證知。
9.那些機械而無知的行祭者將會墮入黑暗的世界,如同盲人;但是那些只崇拜男神和女神的人則會落進更深的黑暗。
有情眾生如果只是因第六意識分別的無明,但能依循律法祭儀,而依著五根識緣起的分別法相運作,則雖造黑業,仍不至於執著陷入二元性的造作得惡業果報。但若因意識的無明執著,在意識追逐天道(即有所得的善業果報)的二元分別境界,將更不易有解脫之日。因意根造的黑業更難淨化。
10.有學問的人說:『無知』的道路(即指實踐祭儀)和『知識』的道路(即指崇拜男神和女神)會結出不同的果子。智者也證實了這一點。
有世間知識的人知道,『無意識分別』的二元性造作(即指依循律法,實踐祭儀的不造惡業)和『有意識分別』(即有所得的造作善業果報)的二元性造作,是會有不同的果報的。而能親證一元性出世間智慧的智者也證實這一點。
11.那些崇拜男神和女神的人,如果同時也實踐祭儀,則將會因後者而得著不朽,又因前者而獲得諸神的祝福。
14.那些同時崇拜顯現者和非顯現者的人們,借助顯現者征服死亡,而借助非顯現者克享永恆。
如果那些為有所得而造作善業果報的人,也能依循律法祭儀不造作二元性黑業,漸漸地能趨近一元性的行為,也將親證一元性的不朽。
12.那些崇拜非顯現者(因果界)的人,將會墮入黑暗的界面,如同盲人;但是那些只是崇拜顯現者(現象界)的人則會落進更深的黑暗。
13.有學問的人說:崇拜顯現者和崇拜非顯現者會結出不同的果子。智者也證實了這一點。
崇拜非顯現者(因果界)的人,即是依著五根識深信一元性的律法的規範將不造惡業,但因意識的無知如同盲人;而崇拜顯現者(現象界)的人,則因意識的執著有所得二元性的分別法相,會落進更深的黑暗。
15.真理的臉孔隱藏於金色的圓盤之後,哦,太陽啊,世上萬物與生命的基座,請移開圓盤,好讓我這真理的尋索者可以看清它真正的面容。
16.哦,至高的養育者,獨一的漫遊者,萬民的響導!哦,太陽,生主之子,請聚集你的光芒,收回你的光輝,我要看清你最美的形象。那原人就在你裡面。我就是那原人!
太陽(金色的圓盤)滋養著世間萬物,這是人所能見到世間萬物蓬勃發生的源頭。但這金色圓盤的背後隱藏著真理(梵),這是世間人所不能見到的。六塵世間萬物所顯的光芒是能抓住我們六根,使我們著迷於萬象。梵創造的有情識(原人)和物境真如法(原質)是世間萬法緣起所依的,是隱藏於世間萬象之後。只有自證知物我一如的一元性時,才知道『我就是那原人』。
17.看吶,如今死亡已經臨近,我祈求我的生命之氣息融入宇宙的生命能量,而讓身體委之於火焰,化為灰燼。哦,我的心啊,請記住此生所有已做之一切。一次又一次地紀念昔日所有的羯磨。
18.哦,火神啊,為了讓那好是臨到我們,請引我們入彼善道,哦,火神啊,你知道我所有之所思和所有之所行。請將那邪惡從我們裡面移走,我們要給你獻上至高的禮敬。
這伊薩奧義書的主要教導,是自證『梵我一如』的一元性存在,是有情識終極證入真如性海。而有情識的一切努力就是朝著這目標。而這努力的方式是以不斷的二元性的做善道業(即遵守律法,做接近一元性的作業)。這也是七佛通戒偈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2. 伊薩奧義書 http://readopac2.ncl.edu.tw/nclJournal/search/detail.jsp?sysId=0006703001&dtdId=000040&search_type=detail&la=ch , http://readopac1.ncl.edu.tw/nclserialFront/search/guide/detail.jsp?sysId=0006509457&dtdId=000075&search_type=detail&mark=basic&la=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