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花》永平道元禪師
高祖道:「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須參究此花開之時節及光明色相。「一花」之重者,五葉也;五葉之開者,一花也。一花之道理之所通者,是「吾本來此土,傳法救迷情」也。光色之尋處,當如是參學也!結果任你結果,謂自然成。謂自然成者,即修因感果也。有公界之因,有公界之果。修此公界之因果,感此公界之因果也。「自」者,己也;己者,必定是你也,謂四大五蘊。使得「無位真人」故,非我,非誰。故云「不必」之為「自」也。「然」者,聽許也。自然成,即花開結果之時節也,「傳法救迷情」之時節也。譬如優鉢羅花開敷之時處,當如火裡、火時。鑽火焰火,皆是優鉢羅花之開敷處,開敷時也。若不是優鉢羅花之時處,則無一星火之出生,無一星火之活計也。開敷於過去,開敷於現在也。見聞火之現時現處者,是見聞優鉢羅花也。不得錯過優鉢羅花之時處而見聞之!
高祖菩提達摩說:「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須參究這花(指初祖的開宗傳法)開的時節及光明色相。「一花」(指得道的初祖)的重要,是開啟五葉(禪宗五脈)時節因緣之因;五葉的開敷,是因為一花的因緣。要通達這一花的道理的,即是「吾本來此土,傳法救迷情」(即仍需要有達摩這位具法報化的眾生來中國,才能將其所證得禪法教導有緣的有情眾生)這事。要探詢花葉(指傳法與學法)的光明色相,應當如是參學!結果任隨因緣而結果,是謂自然成。所謂『自然成』,即是依真如法因而感緣起法果而有。有公界(真如境)的因(真如花),有公界的緣起果報(真如葉)。修此公界的因果,感此公界的因果。這「自」,即是自己;而自『己』,必定是你(有情眾生),是所謂四大五蘊。這是使用「無位真人」(指有情真如性識)的,不是有個「我」,也不是說有誰。所以說「不必」是為「自」己。這「然」字,是聽許意。『自然成』,即是花開結果的時節因緣,也即是「傳法救迷情」的時節。譬如優鉢羅花(指真如法)(金輪王生,此華方現,三千年開花一次,以世間有名難見,故喻佛出世難值也如是。《佛所行讚經》作紅蓮花,《法華玄贊》稱以青色者居多,且青色者為殊勝,故通常稱為青色。)開敷的時處,應當是如在真如火紅處、火紅時。鑽火、焰火,皆是優鉢羅真如花的開敷處,開敷時。若不是有優鉢羅真如花的時處,則無一星火的出生,無一星火的活計(即無所依的真如法,就無緣起法)。是開敷於過去,開敷於現在(緣起當下的公案現成是無時空相)。有見聞火的現時現處的因緣,即是見聞優鉢羅花。要見聞優鉢羅花開是不得錯過時處(公案現成是有時界一體)的!
古德先賢曰:「優鉢羅花火裡開。」是故,優鉢羅花必於火裡開敷也。欲知火裡,則是優缽羅花之開敷處即是也。不得妄執人見、天見而學火裡(之道理)。若欲疑著,亦須疑著火中之蓮花生。然(彼等)不可疑著也。非佛祖不知花開世界起。所謂花開者,前三三後三三也。欲具足此員數,當聚集森羅萬象令其聳立也。
同安察禪師說:「優鉢羅花火裡(指真如法界)開。」所以,優鉢羅花必於火裡開敷。欲知火裡,則是優缽羅花的開敷處即是。但不得妄執人見、天見而去參學火裡的道理(因有一境四心的問題)。若欲疑著,亦須疑著的是火中的紅蓮花生(即此花是依著真如法緣起的法相)。然而「優鉢羅花火裡開」這事是不可有知見疑著的(真如法界是心行滅處)。不是佛祖是不知花開世界起。所謂的『花開』(即緣起法的公案現成),是前三三後三三(凡聖同居的緣起法相,即指公案現成的法是依真如法的聖性與緣起法的凡相一體的)。所以要能具足員數(指能緣的識心與所緣的真如法)產生緣起法相,當聚集森羅萬象真如法令其公案現成。
令此道理到來,須計知春秋。非但春秋有花果,有時則必有花果也。花果俱保任時節,時節皆保任花果。是故,百草皆有花果,諸樹皆有花果。金、銀、銅、鐵、珊瑚、頗梨樹等,皆有花果。地、水、火、風、空、樹,皆有花果。人、樹有花,人、花有花,枯木有花,於如是等中,世尊道:“虛空花”也。
使這『花開』(即公案現成)的恁麼緣起運作,須計知春秋時節的真如法位因緣。非但春秋時節的真如法位因有花果的緣起法,有時節真如法位則必有花果(即緣起法)。花果俱足保任時節真如法位的功德,時節功德皆保任花果的恁麼現成。所以,百草皆有花果,諸樹皆有花果。金、銀、銅、鐵、珊瑚、頗梨樹等,皆有花果。地、水、火、風、空、樹,皆有花果。人、樹有花,人、花有花,枯木有花,於如是等中,世尊說:都是「虛空花」(指是有情識依真如法緣起的法相,會因識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法相)。
然則,少聞小見之輩,不知空花彩光葉花之為如何,唯聞取空花而已。須知佛道有空花之談,外道則不知空花之談,況乎覺了焉!唯諸佛諸祖知空花、地花之開落,知世界花等之開落,知空花、地花、世界花等之為經典也。此是學佛之規矩也。佛祖之所乘是空花故,佛世界及諸佛法即是空花也。
然而,少聞小見的流類,不知道空花的彩光和花葉是為如何,唯聽聞取著『空花』而已。須知佛道有空花的談論,外道則不知道空花的談論,況乎對『空花』的認知呢!唯有諸佛諸祖知道空花、地花的開落,知道世界花等的開落,知道空花、地花、世界花等的為經典(因緣)。這是學佛法的規矩。因佛祖的所乘(化現,即指有情識依真如法緣起法相)的是空花,所以佛世界及諸佛法即是空花。(此處道元禪師是把識心依他起的(第一頭)因緣法視為『空花』,但非一般唯識學中把遍計執的法如龜毛、兔角視為『空花』。而依他起的法,因通於實相真如法,唯識學中仍計為實法。但是若學人誤以為落入意識二元分別的第二頭,遍計執法的龜毛、兔角的空花也是實相,那玉兔、嫦娥也能成佛作祖,這應該不是道元要說的吧!)
然則,傳聞如來道“翳眼所見者空花”,凡愚之輩則以為謂“翳眼”者,即謂眾生之顛倒眼;亦病眼即是顛倒,故於淨虛空見聞真花,因執此道理故,妄見三界六道、有佛無佛,皆非實有而為有。此迷妄執眼翳若除,則不見此空花。是故,活計而道取“空本無花”也。可憐!如是之輩,不知如來所道空花之時節、之始終。諸佛所道“翳眼空花”之道理,非凡夫外道之所見也。諸佛如來,修此空花而得“衣、坐、室”也,得道得果也。拈花瞬目,皆是翳眼空花之現成公案也。正法眼藏,涅磐妙心,今正傳之而不斷絕,是為“翳眼空花”也。
菩提涅磐,法身自性等,即是空花之開五葉、開兩三葉也。
然而,傳聞如來說「翳眼所見者空花」,凡愚的流類則以為:「所謂『翳眼』,即是說眾生妄見的顛倒眼;即是說眾生的病眼是顛倒妄見,所以雖於淨虛空見聞真如法花,但因執著這道理,認為三界六道、有佛無佛,皆非實有,而因顛倒眼誤認為有。若能除却這迷妄執眼翳,就不會見此空花(即不知空花是依真如法花而緣起)。所以,自認這樣而說『空本無花』(即否認真如法的存在)。」真是可憐!如是的流類,不知如來所說空花的緣起時節、的始終(即萬法的性相兩頭)。諸佛所說的『翳眼空花』的道理,非凡夫外道的這種見解。諸佛如來,是修這真如緣起的空花而得有『衣、坐、室』(《法華經:法師品》: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入如來坐),而得道得果。拈花瞬目,皆是翳眼空花(即緣起的萬法是依真如法而有的)的現成公案。正法眼藏,涅磐妙心,今日正傳這法而不斷絕,即是因為『翳眼空花』的功德。諸法如菩提涅磐,法身自性等,即是空花的開五葉、開兩三葉。
釋迦牟尼佛言:“亦如翳人見空中花,翳病若除,花於空滅。”
此道者,明知之學者尚無。以不知空,故不知空花;以不知空花,故不知翳人,不見翳人,不逢翳人,亦不成翳人也。與翳人相見,則當既知空花,亦可見空花也。見空花之後,亦當見“花於空滅”也。以為空花一旦除滅,不可更有空花者,小乘之見也。空花不見時,何有空花耶?只知空花當為所捨,則不知空花之後之大事,不知空花之種熟而脫落。
釋迦牟尼佛說:「就像眼睛有病的人看見空中有花,眼病若醫好,病眼所見的花就於空中不見。」
這道理,明白知了的學者尚無。因為不知道『空』的意義,所以也就不知道『空花』;因為不知道是空花,所以就不知道有眼睛病,不會發現有眼病的人,又不逢見知道有眼病的人,所以也就不會成為知道有眼病的人。若與知道有眼病的人相見,則當即知道有空花,也可見到空花。見到空花之後,也當見到「花於空滅」。但以為空花一旦除滅,不可更有空花的,是小乘的見解。空花不見時,何有空花呢?只知道應當要捨棄空花,然則不知道空花是依真如法緣起的大事,不知空花的是藏識異熟種子成熟而脫落現成的(指有情識依真如法緣起而成)。
而今凡夫學者,多因謂陽氣所住是空,日月星辰所懸是空;而假令謂空花者,此清氣中如浮雲,如飛花由風吹,東西飄蕩,或上下升降,放出彩色,云此是空花也。(然)殊不知能造所造之四大,並器世間之諸法,本覺、本性等謂之空花也。又不知依諸法而有能造之四大等,不知器世間依諸法而住法位,唯知見諸法依器世間而有矣。只覺了因眼翳而有空花,而不覺了因空花而有眼翳之道理也。
而今日凡夫學者,多因所謂陽氣所住的是空,日月星辰所懸的是空;而假想所謂『空花』,像是清氣中如浮雲,如飛花由風吹,東西飄蕩,或上下升降,放出彩色,說這是空花。殊不知能造所造的四大,並器世間的諸法,本覺、本性等都是佛性真如恁麼而有的,即是所謂的空花。又不知道依諸佛性真如而有能造的四大等,不知器世間諸法是依諸真如法而住法位,只知道見道諸因緣法依器世間而有矣。只覺了因眼病而有空花,而不覺了因空花而有眼病的道理。(因為於佛性真如中,只要佛性識起三界有情識心有就會依真如法緣起法相,也就會有空花,這『眼翳』—有情識心有與真如法,才是公案現成法—空花的病因。)
須知佛道謂翳人者,即本覺人也,妙覺人也,諸佛人也,三界人也,佛向上人也。切莫愚學以翳為妄法,以為於此之外而有真法。此是少量之見也。翳花若是妄法,則邪執此是妄法之能作所作,皆應是妄法也。如共是妄法,則無道理可成立。若無成立之道理,翳花之為妄法者,非然也。悟之為翳時,則(所)悟之眾法,皆是翳莊嚴之法也。迷之為翳時,則所迷之眾法,則是翳莊嚴之法也。且可道取,若翳眼平等,則空花平等;若翳眼無生,則空花無生;若諸法實相,則翳花實相也。非論過現來,不關初中後。不為生滅掛礙,故能令生滅而生滅。空中生,空中滅。翳中生,翳中滅;花中生,花中滅,乃至諸餘之時處,亦復如是。
須知道佛道所謂『翳人』(三界有情識心),即是本覺人,妙覺人,諸佛人,三界人,佛向上人。切莫愚蠢的把『翳』以為是妄法,以為於此之外而有真法。這是少量的見解。翳花若是妄法,則邪執這是妄法的能作(五根識)所作(五塵),也皆應是妄法。如果都是妄法,則無道理可成立。若無成立的道理,視翳花為妄法的,不應該如此。覺悟到為翳時,則所悟的眾法,皆是翳莊嚴的法。迷失為翳時,則所迷的眾法,也是翳莊嚴的法(因為這都是根識依真如法而有的依他起法相,仍是一元境的差別相,是無分別的第一頭,祖師稱之為「類之弗齊,混則知處」)。而且更可說的是,若翳眼平等,則空花平等;若翳眼無生,則空花無生;若諸法實相,則翳花實相。不論時間相的過、現、來,也無關於空間相的初、中、後。恁麼運作的第一頭的依真如法位緣起是不為生滅掛礙,所以能令生滅而生滅。空中生,空中滅。翳中生,翳中滅;花中生,花中滅,乃至諸法其他的時處,也像是這樣(第一頭的依真如法位緣起雖是因識而有,因是屬於一元運作無我人眾生壽者相,所以不為生滅所拘束)。
欲學空花,當有眾品。有翳眼之所見,有明眼之所見,有佛眼之所見,有三千年之所見,有八百年之所見,有百劫之所見,有無量劫之所見。雖此等悉見空花,然空既品品也,花又重重也。
想學空花的道理,應當知道有眾空花品相。有翳眼(有情前六分別意識)的所見花相,有明眼(有情七、八無分別識)的所見花相,有佛眼(佛性識,即有情白淨識)的所見花相,有三千年的所見花相,有八百年的所見花相,有百劫的所見花相,有無量劫的所見花相(指真如法位的時節不同)。雖這些悉見空花,然而空(真如法相)既是有各種品相,花(緣起法相)也就有重重品相不同。
當知空者,一草也。此空必花開,譬如花開於百草中也。為道取此道理,如來道:“空本無花”也。雖“本無花”,而今有花者,桃李亦如是,梅柳亦如是。譬如道取梅昨無花,梅春有花。然則,若時節到來,則應是花開花時,應是花到來也。此花到來之正當恁麽時,無有亂也。梅柳之花,必開于梅柳。見花則知梅柳,見柳梅而辨花,桃李之花不開于梅柳。梅柳之花,則開于梅柳,桃李之花,則開於桃李。空花之開於空者,亦復如是。更不開于餘草,不開于餘樹也。見空花之諸色,則測量空果之為無窮也。見空花之花落,而當學空花之春秋也。空花之春與餘花之春,須是等也。如空花種種,春時亦須眾眾。是故,古今之有春秋也。學空花非實,餘花是實者,是不見聞佛教者也。聞“空本無花”之說,而學知其是本無之空花而今有之者,是短慮少見也。進步當有遠慮!
應當知道『空』,即是一草的現成。所以這草空必花開,譬如花開於百草中。為說明這道理,佛如來說:「空本無花」。雖然這因法「本無花」,而今日卻有緣法使花開的,桃李亦如是,梅柳亦如是。譬如說明梅昨日無花,梅春時有花。然而這依真如法位緣起的因緣法,若時節因緣到來,則應是花開花時,應是花到來。這花到來的正當恁麽一元運作時,依著真如法位緣起無有亂序。梅柳的花,必開於梅柳。見花則知梅柳,見柳梅而辨花,桃李的花不開於梅柳。梅柳的花,則開於梅柳,桃李的花,則開於桃李。空花的開於空的,也像是這樣。更不開於其他的草,不開於其他的樹。見空花的諸無盡色,則可測量知空果的為無窮。見空花的花落,就應當知道學空花的春秋時節。空花的春時與其他花的春時,須是平等運作。如是空花有種種,春時亦須有眾眾。所以,古今有春秋的時節。若學空花不是實法,而其他花是實法的,都是不見聞佛教的。聽聞「空本無花」的說法,而誤認其是本無的空花而今有的,是短慮少見的。要在佛道上進步當有遠慮啊!
祖師曰:“花亦不曾生。”此宗旨之現成者,比如謂花亦不曾生,花亦不曾滅也;花亦不曾花,空亦不曾空之道理也。不可胡亂分別花時之前後,不可有有無之戲論。如花必染諸色,諸色亦不限於花。諸時亦有青黃赤白等色。春者,開花;花者,開春也。
祖師說:「花亦不曾生。」這具現成的意義是,比如所謂花亦不曾生,花亦不曾滅;花亦不曾為花,空亦不曾為空的道理(指緣起法是因有情識依真如法緣起而有,故非實法)。不可胡亂分別花時的前後,不可有有無的戲論。(即真如諸法的本然,是不落入識心有的戲論)如真如法的花必要現色相,而所現色相因識而異,並不限於緣起花相。諸時節也有青黃赤白等色相。而『春』法位的功德,即是開花;而『花』法相,即是開顯春到了。
張拙秀才者,石霜之俗弟子也。作悟道頌曰:“光明寂照遍河沙。” 此光明,乃重新現成僧堂、佛殿、廚庫、山門。遍河沙者,即光明現成也,現成光明也。“凡聖含靈共我家。”
凡夫聖賢非無,是故莫謗凡夫聖賢。“一念不生全體現。” 念念一一也。是必不生也,是全體全現也。是故道取一念不生。
張拙秀才,是石霜的俗弟子。曾作悟道頌說:「光明寂照遍河沙。」 這『光明』,乃識心於一元境重新現成僧堂、佛殿、廚庫、山門等的差別相。而『遍河沙』,即光明現成,現成光明色相。「凡聖含靈共我家」,
表一元境中凡夫(指緣起法相)聖賢(指真如法性)非無,且是前三三後三三的凡聖雜處,所以莫謗凡夫聖賢。「一念不生全體現」, 念念於一元境。是必不落入第二念的分別,則是全體全然現成。所以說是處於一心念(心一境性),而不落入第二念的分別。
“六根才動被雲遮。” 六根雖是眼耳鼻舌身意,然必非二三,當是前後三三也。動者,如須彌山(動)也,如大地(動)也,如六根(之動)也,如才動也。動既如須彌山(動)故,不動亦如須彌山也。譬如成雲成水也。
「六根才動被雲遮」,六根雖是眼耳鼻舌身意,然不是說欲界鼻舌二識及初禪地的眼耳身三識,當是說前三三與後三三(根識是依真如法位緣起作運用,一端是佛性的真如法光明聖境,另一端是依他緣起法相雲遮凡境)。這『動』,是如須彌山現成的動,是如大地現成的動,是如六根緣起的動,如緣起當下的才動。動既如須彌山現成的動,不動也如須彌山。識心緣起法相譬如成雲成水,也都是雲遮的現成。
“斷除煩惱重增病。” 從來非無病,有佛病、祖病。而今之智斷者,則是重病、增病也。斷除之正當恁麽時,其必是煩惱也。(斷除與煩惱),乃是同時也,(亦有)不同時(之時)也。煩惱必帶斷除之法也。“趣向真如亦是邪。”
背真如是邪,向真如是邪。真如者,向、背也;向、背之各個,是真如也。誰知此邪亦是真如哉?
「斷除煩惱重增病」,從來並非無病,有佛病(執性)、祖病(執相)。而今日的『智斷』(智德與斷德:明白真理名智德,斷盡煩惱名斷德,亦即菩提與涅槃。),則是重複病、增加病。因為斷除的正當恁麽時,其必是煩惱。斷除與煩惱,乃是同時,也有不同時的時節。然而煩惱必帶斷除的法。「趣向真如亦是邪」,背真如是邪,向真如也是邪。『真如』,是包含向、背;向、背的各個,也是真如。有誰知此邪亦是真如嗎?
“隨順世緣無掛礙。” 世緣與世緣隨順,隨順與隨順而為世緣,是云無掛礙。掛礙不掛礙者,須熟習於被眼礙。“涅磐生死是空花。”謂涅磐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佛祖及佛祖弟子之所住者,是此也。生死者,真實人體也。此涅磐生死,其雖是法,然是空花也。空花之根莖枝葉,花果光色,共是空花之花開也。空花必結空果,必下空種也。而今見聞之三界,以是空花無葉開故,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也。此是諸法實相也,此是諸法花相也。乃至不測之諸法,共是空花空果也,須參學與梅柳桃李等之也。
「隨順世緣無掛礙」, 世間因緣與世緣隨順(指三界的真如法與依真如法緣起),隨順(指白淨識的轉有情識)與隨順而為世緣(指有情識緣起法相),依著第一頭的依他緣起一元運作說是無掛礙。『掛礙不掛礙』(即思量那個不思量的),須熟習於緣起的法相是有情識依真如法所礙的結果。「涅磐生死是空花」,所謂『涅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性真如法,是佛祖及佛祖弟子的所住處。『生死』,是「真實人體」識心依真如法緣起法相的一元運作眾生住處。這涅磐生死,其雖是法,然而也是空花。空花的根莖枝葉,花果光色,共同是空花的花開功德。空花必結空果,必下空種。而今日見色聞聲的三界是落入識心有的緣起法,所以是空花無葉開(諸真如法如菩提涅磐,法身自性等,即是空花的開五葉、開兩三葉),不是一如於三界,是識見的三界分別。這是諸法實相,這是諸法花相。乃至不可測知的諸佛法,共同是空花空果,應須與梅柳桃李等的花果一起參學。
大宋國福州芙蓉山靈訓禪師,初參歸宗寺至真禪師而問:“如何是佛?” 歸宗云:“我向汝道,汝還信否?”
師云:“和尚誠言,何敢不信。” 歸宗云:“即汝便是。” 師云:“如何保任?” 歸宗云:“一翳在眼,空花亂墜。”
大宋國福州芙蓉山靈訓禪師,初參歸宗寺至真禪師而問:「如何是佛?」 歸宗至真禪師說:「我向你說,你還信否?」 靈訓禪師說:「和尚誠言,何敢不信。」
歸宗至真禪師說:「即你便是佛。」 靈訓禪師說:「如何保任我這佛?」 歸宗至真禪師說:「有情識心是依真如法緣起,而有因緣法相。就像眼睛有病時,會見到空花亂墜。」
今歸宗道之“一翳在眼,空花亂墜”者,乃保任佛之道取也。是故,須知翳花之亂墜者,諸佛之現成;眼空之花果者,諸佛之保任也。以翳而令眼現成,眼中現成空花,空花中現成眼。空花在眼,一翳亂墜。一眼在空,眾翳亂墜。由此翳也全機現,眼也全機現,空也全機現,花也全機現也。亂墜者,千眼也,通身眼也。大凡一眼之在時在處,必有空花,有眼花也。眼花之謂空花,眼花之道取,必心地開明也。
今日歸宗至真禪師所說的「一翳在眼,空花亂墜」,乃是在說明如何保任『佛』(識性)。所以,須知道翳花的亂墜,即是諸『佛』的現成;眼空的花果,即是保任的諸『佛』。因病翳而令眼(識性)功德現成,眼中現成空花,空花中現成眼的功德。空花在眼,一翳亂墜。一眼(識性)在空(真如法界),眾翳亂墜。所以翳也全機現,眼也全機現,空也全機現,花也全機現(在一元境是能所一體,性相一如,體用一如,也是修證一如的道理)。『亂墜』,即是千眼,通身眼。大凡一眼的時處所在,必有空花(真如法),有眼花(眾生有情識性)。眼花要認取眼花所看到的空花,必定要心地開明(即依識心依真如法緣起第一頭的功德,而不落入第二頭的遍計執運作)。
是故瑯瑕山廣照大師曰:“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欲識眼中花,元是十方佛。欲識十方佛,不是眼中花。欲識眼中花,不是十方佛。於此明得,過在十方佛;若未明得,聲聞作舞,獨覺臨妝。”
所以瑯瑕山廣照大師說:「奇怪啊!十方佛(有情白淨識性)竟只是眼(真如識性)中空花。欲認識眼中空花,原來只是十方佛現。然而欲識十方佛(有情白淨識性),那不是眼(真如識性)中的空花。欲識眼中的空花(真如法),須知這不是十方佛(識性)。若於此明白這道理,知道過錯在於十方佛(指有情白淨識的轉變為有情識);若未明白此(識性轉變為三界有情識的)道理,就會有聲聞法、獨覺法等的法門。」
須知非十方佛之不為實,元是眼中花也。十方諸佛之住位者,眼中也。非眼中,則非諸佛住處。眼中花者,非無非有,非空非實,自是十方佛也。如今若偏識十方諸佛,則非眼中花;若偏識眼中花,則非十方諸佛。以如是故,“明得”、“未明得”者,共是眼中花也,十方佛也。“欲識”及“不是”者,即現成之“奇哉”也,“大奇”也。
應須知到不是十方佛(有情白淨識性)的不為實,只是這是眼(佛性真如)中的空花。十方諸佛的『住位』,就在眼(佛性真如)中。若不是在眼中,則不是諸佛現成的住處。眼中的空花(眾生有情識),非無非有,非空非實,自是十方佛現成。如今若偏執取十方諸佛(有情白淨識性)為實有,則失去認知是眼(佛性真如)中的空花;若偏執取是眼中的空花,則失去認知十方諸佛(是佛性真如恁麼的有情識)現成。因為是這樣,所以「明得」(佛—有情白淨識性)、「未明得」(有情識性),共同是眼中的空花,也是十方佛現成。而「欲識」及「不是」用語,即是現成的「奇哉」,「大奇」。
佛佛祖祖所道取之空花地花之宗旨,其是恁麽之逞風流也。空花之名字,雖于經師論師亦尚聞及,然地花之命脈,非佛祖者,則無見聞之因緣也。有知及地花命脈之佛祖之道取。
佛佛祖祖所說的空花、地花的意義,其實是恁麽的逞風流。空花的名字,雖於經師、論師亦尚聞及,然而地花(佛地真如法)的命脈,非作佛作祖的,則無見聞的因緣。有知道這地花命脈的佛祖師慧徹禪師的說明。
大宋國石門山慧徹禪師者,梁山下之尊宿也。因有僧問:“如何是山中寶?”此問取之宗旨者,如同問取“如何是佛”,亦如同“如何是道。”
師曰:“空花從地發,蓋國買無門。” 此道取,偏不可與其他道取相准。世庸之諸方,論空花之空花時,唯道取於空生,更於空滅。然從空知者,尚不有矣!況乎從地知之哉?唯石門一人耳。謂“從地”者,初中後,終從地也。“發”者,“開”也。正當恁麽時,則從盡大地發也,從盡大地開也。
大宋國石門山慧徹禪師,曹洞宗梁山緣觀門下的尊宿。因有僧問:「如何是山中寶?」這句話問的意義,如同問「如何是佛」,亦如同問「如何是道」。慧徹禪師說:「空花從地發,蓋國買無門。」
這種說法,偏不可與其他的說法相等視之。世俗平庸的諸方道場,論空花的空花時,唯說明於空中生,更於空中滅。然從真如法界知道的,尚不有矣!況乎從佛地知道的呢?唯石門一人耳。所謂「從佛地」,初中後全時全境,終從佛地。「發」,即是「開」。佛地真如正當恁麽時,則從盡佛大地發,從盡佛大地開。
“蓋國買無門”者,非蓋國無,乃是“買無門”也。有從地發之空花,有從花開之盡地。是故當知空,花者,即是令盡大地、盡虛空共開發之宗旨也。
「蓋國買無門」這句,重點不是盡全國無,乃是「買無門」(即無門可入)。有從佛地真如發的空花,有從花開的盡大地。所以應當知道『空』(法性),『花』(法相),即是令盡大地、盡虛空共開發(性相一如的一元性)的意義。
參考資料:
《正法眼藏》道元著,何燕生譯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書號:ISBN
7-80123-557-6/B*1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