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修行次第》
(一) 前加行
精進沙門,應受持諸戒、善閉根門、飲食知節、遠離憒鬧。於空閒處靜坐修禪(雜阿含經 卷29 第八0一經)。【離】外五塵,達『言語寂滅』,即得初禪正受(雜阿含經 卷17 第四七四經),而入初禪。(由安那般那專注心於一境)
(二) 初禪
五支(特性):覺、觀、喜、樂、心一境性
有四地: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
入初禪則【斷】外五塵,修【離】內五根,圓滿【成就】根識的功德。
根識的弊病是:覺觀(尋伺)散亂。ç===以「數息觀」對治,成就專心一境。【轉】根識為「成所作智」。
修遠離內五根,可斷見惑三結(身見、見取見、疑見),得『須陀洹』。或死亡後轉生「梵眾天」。或再深入禪定,達『覺觀寂滅』,即得二禪正受(雜阿含經 卷17 第四七四經),而入二禪。
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 。
(三) 二禪
四支(特性):無覺觀、喜、樂、一心
有四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
入二禪則【斷】內五根,修【離】五根識,圓滿【成就】第六意識的功德。
第六意識的運作是由,大腦的皮質區(意識分別作用)與邊緣系統(負責飲食、睡眠、性慾的生理衝動中樞)。是造成貪瞋癡、十惡業(身三、口四、意三)的主因。即此意識造作的惡業根本,是對五陰身的貪念所造成。ç===故其對治應修三十七道品,成就戒定慧的功德。以「不淨觀」對治五陰身的貪念。【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
修遠離五根識,可斷見惑三結及前六品的思惑,得『斯陀含』。或死亡後轉生「光音天」。或再深入禪定,達『喜心寂滅』,即得三禪正受(雜阿含經 卷17 第四七四經),而入三禪。
與初果須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擁有初果的三個特質(斷我見、斷疑見、斷戒禁取)之外,再加上薄「貪、嗔」的特點。得斯陀含果的聖者,不會投生三惡道,其定力與修行也不會退失,至多在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可以得到解脫。
(四) 三禪
五支(特性):捨、念、樂、慧、一心
有七地:九是無心境地。十是聞所成(受)境地。十一是思所成(想)境地。十二是修所成(行)境地。十三是聲聞(二元性識)境地。十四是獨覺(一元性我執識)境地。十五是菩薩(一元性大我識)境地。
入三禪則【斷】五根識,修【離】第六意識,圓滿【成就】第七末那識的功德。
第七末那識有四根本煩惱(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應修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來對治。以「慈悲觀」對治末那識的我執。【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修遠離第六意識,可斷五下分結(貪、瞋、身見、見取見、疑見),名離關鍵(雜阿含經 卷15 第三八七經),得無門(《中阿含經》卷54第二百經)。得『阿那含』。或死亡後轉生「遍淨天」。或再深入禪定,達『出入息寂滅』,即得四禪正受(雜阿含經 卷17 第四七四經),而入四禪。
「阿那含果」的標準是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這五項稱為五下分結),只剩下癡──無明;深層的我慢之類的煩惱尚未斷盡。這一類的聖者他們不會再來人間了,最多往生天界後,即在天界成就解脫(阿那含的義譯即為「不還」)。
(五) 四禪
四支(特性):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有二地:十六是有餘依(依真如緣起的無我賴耶識)境地。十七是無餘依(白淨識)境地。
入四禪則【斷】第六意識,修【離】第七末那識,圓滿【成就】第八阿賴耶識的功德。
第八阿賴耶識的問題是,無明念想生滅如暴流。應修中觀的「緣起觀」及唯識的「無常觀」來對治念想的生滅。以「明想」來對治「無明想」。【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修遠離末那識,可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得聖智慧鏡、無生。得『阿羅漢』。或死亡後轉生「果實天」。或再深入禪定,達『色想寂滅』,即得空入處正受(雜阿含經 卷17 第四七四經),而入空入處。
「阿羅漢果」的標準則是「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永斷」。「阿羅漢」義譯為「應」、「應供」,意思是值得供養的聖者,經中經常說,他們是自己能確認自己已經不會再有生死輪迴的解脫者,即使佛陀也可以稱為阿羅漢(阿羅漢是佛陀十個稱號之一)。
(由五根觸真如法,才能依第八阿賴耶識業因種子緣起差別影像,再依識的三能變,由根識與第六意識形成分別影像。若是由意根及意識獨頭形成的分別影像,就不會引發識的三能變。一般打坐時的念頭,都是落在意識的有相分別念。所以專注於外緣一境,是要調伏這種意識如瀑流般的有相分別念。)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這四禪定的修行由道元禪師的《八大人覺》篇可知,即是自身八佛的修證歷程。由這也可理解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之說。如來之方便教化可有五個層次:初時,初禪以上智境的法教對隨聞的聲聞眾來說太深,未能收到化益之效果。所以佛陀只能以「沙門應受持諸戒、善閉根門、飲食知節、遠離憒鬧。」等四阿含經來教化持戒「修身」為要,可稱為「阿含時」。入初禪後是斷外六塵、修離內五根等以「修心」為主,要圓滿成就根識的功德。這時沙門行住坐臥都要去體悟初禪境的特質(覺、觀、喜、樂、心一境性),但沙門仍易受六塵所擾而拘泥於戒律阿含經教,佛陀為了使沙門的心能趨向禪定特質(尤其是心一境性),有了《楞嚴經》、《圓覺經》、《大寶積經》、《大集經》、《楞伽經》等,可稱為「方等時」。初禪成就是轉根識為「成所作智」,這也是北方「不空成就佛」(又稱天鼓雷音佛、天鼓音佛、雷音王佛等名)的佛境,佛土名又叫諸行圓滿。這是因為沙門能以根識(如耳根)達心一境性,則耳依真如境緣起法是全境如雷所灌的體證。
入二禪則是要斷內五根,修遠離五根識,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二禪境的特質是無覺觀、樂、心一境性、喜(以喜心為主),這是南方寶生如來所居的歡喜世界。佛陀為此階段沙門說了《地藏菩薩本願經》、《淨土經典》、《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光明經》、《仁王經》、《維摩詰經》等。入三禪則是斷五根識,修遠離第六意識,圓滿成就第七末那識的功德。此階段沙門要能斷五下分結(貪、瞋、身見、見取見、疑見),名離關鍵得無門,轉末那識的我執為大我的「平等性智」。三禪境的特質是(捨、念、樂、慧、一心)以極樂與智慧為主,這是西方阿彌陀佛所居的極樂世界。佛陀為此階段沙門說了《金剛經》、《心經》與《般若經》等,以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成就沙門的智慧。入四禪則是要斷第六意識,修遠離第七末那識,圓滿成就第八阿賴耶識的功德。此階段沙門要能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得聖智慧鏡、無生,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四禪境的特質是(不苦不樂、捨、念、一心)的不動智鏡,這是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的不動寂靜世界。
|
禪地特質 |
智慧 |
佛號 |
佛土 |
初 |
覺、觀、喜、樂、一心 |
成所作智 |
北方不空成就佛 |
諸行圓滿 |
二 |
無覺觀、樂、一心、喜心 |
妙觀察智 |
南方寶生如來 |
歡喜世界 |
三 |
捨、念、樂、慧、一心 |
平等性智 |
西方阿彌陀佛 |
極樂世界 |
四 |
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
大圓鏡智 |
東方阿閦佛 |
不動寂靜世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