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統一物理學》(十三) (一)從空間單元理論談:八識的演化

  

     依著佛法的教義:眾生存在『物質有』大都具備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與賴耶)主導運作的三身(法、報、化)。要談萬物存在物質有』報身的演化,應該也與構成『物質有』運作的主體「識法身」有關(因為化身是虛幻的)。所以從空間單元理論來談物質有』的演化,也即是要探討八識的演化。而空間單元理論理物質有』的出現是指原質與原人的誕生。《統一物理學》來看,眾多夸克(E1595819)通過共享的結合體(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400E1595819結合體)以激發態能量運轉的是原質(一切無情法、物質的源頭),而此眾多的E1595819相連接的6維封閉空間的結合體(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的結合體)原人(一切有情識、心靈、精神的源頭),而且這『原質』與『原人』是一體的存在於無色法界(可參見《《統一物理學》() 原質與原人的誕生》篇)。如基本穩定粒子的電子、質子都是由638327600 =(2π/α)3=400 x1595819個空間基本單元組成。

     宇宙間從基態的空間基本單元到元素的原子核形成,中間雖有許多近代物理所測得的粒子,如質子中子繆子電子微中子以及各種介子與玻色子,然而這些粒子的單獨存在都不穩定,而且從《統一物理學》的理論推導知道,這些所謂粒子都只是許多夸克(E1595819)結合成不同能量體並以能量級數序列展現而已。這些粒子脫離強作用力與弱作用力之後,衰變成不同種類的微中子。太極太玄體系》作者推演元素的演化過程發現:中子、氫、氦等低原子序的元素,在宇宙形成的高溫環境中,不斷地撞擊、融合、分裂過程,原子核內利用夸克共享的強作用力方式,原子序不斷的增加(核外電子也增加),但只有能依循五十四進制周期的三維立體結構才能產生穩定的新元素存在。從元素演化的周期規律可知,元素演化的方向是依循著自然法則的,包括原子核的初始條件、環境的宇宙常數與物理法則。而且這一重要規律可能就是「宇宙全息重演律」的基礎。<《統一物理學》() 物質能量的周期運動與全息重演律>篇中,空間基本單元理論就發現質子經演化形成元素,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原子空間能量特異性系數O,以及原子核能量特異性系數Ω(《統一物理學》,第797)。所以從空間基本單元理論來看,空間能量在集合成不同元素時,就開始展現出元素『物質有』的不同個性與脾氣

     現今宇宙的種種物質都是由夸克(E1595819)經物質間的作用力而結合成的。也就是說,夸克所構成的『原質』與『原人』是存在『物質有』的報身法身源起。而且這『物質有』在不同能量環境(如溫度、作用力)中,依因緣法所表現的相對形態將成為它的化身如元素、水分子的(氣、液、固)三態。由《統一物理學》理論知道,地球高溫下形成最多的元素H,O,C,N,在降溫的過程,元素透過共價鍵共享電子(電子共享-即是、正負、左右旋、陰陽能量的結合),就開始結合成分子如H2OCO2CH4NH3等,併釋出化學能量以尋求分子物質有存在的穩定。在地球溫度持續冷卻的過程,不穩定的簡單分子利用共價結合成長鏈聚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脂質等大分子,並釋出更大量的化學能。這階段是由元素演化出簡單的分子,也是生命有機分子的演化序幕這些元素、分子、大分子聚合物的演化形成過程,並不是混亂無序的,是依照不同溫度下的物理常數與規律進行的這是「創造者」(或稱上帝佛性空間單元)介入的那隻手操作的雖然進入RNADNA、蛋白質酶等大分子的演化是屬於「定向選汰的定向演化學,但環境因素磁場、溫度與濕度等仍然決定於空間中的空間單元,且影響著分子間的任何反應作用。(參見2018 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的革命性進化:酵素定向演化》)

     從佛教唯識學的法教說:這娑婆世界的種種『物質有』,都是從佛性(個人認為從空間單元理論:佛性即是空間單元)衍生而來的。而這『物質有』會演化出能緣的「有情(眾生)」與所緣的「真如(無情)」。這有情的「眾生識」會因生存行為,將原本無垢的佛性識演化成有染污的眾生識(阿賴耶識)。唯識學說第八識(阿賴耶識)又稱藏識,具備有「三藏」功能~即能藏、所藏、執藏。依《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內容:

阿賴耶識的三藏

佛法上的功德

眾生生物體的運作功能

能藏

是能持的意思,猶如倉庫,能藏一切米麥糧食。無始以來,有情所作一切善惡之業的種子,唯有此識能為儲藏,此約其持種一面而說。

此功能即是眾生於環境中生存活動時,能產生影響染色體基因改變(可能包括突變、平行轉移等)的作用

所藏

是所依的意思,猶如倉庫,為米麥之所依。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處,故名所藏,此約受識一面而說。能將業因種子遇緣而呈現緣起法,才是所藏的功德。

此功能即是眾生的染色體基因可以製造功能性蛋白質,以應付生存活動所需,如細胞膜上的離子、糖分子等接受器,以及細胞內葉綠體、粒線體生產與代謝能量的蛋白質。

執藏

執是堅守不捨的意思,猶如米麥糧食為農家所堅守。此識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為能執,第八阿賴耶為所執,故名執藏。從佛法上這功德是能將所藏的業因種子帶入下一次的輪迴中。

此功能即是眾生的染色體基因可以透過複製及遺傳給下一代。這也即是法身的功能。

從眾生有情識要具備這三藏功德來看,物質有』要從核粒子(質子、中子、電子)演化成各種元素,再結合成各種分子。因為『物質有』要維持穩定存在的基本條件是「能量」,所以演化就是以生產或獲取能量,以及代謝能量為主軸

     整個宇宙能量的來源是星體(如太陽)的核子反應所發出的輻射光,所以生產能量的方式必定要能捕獲光子,並能應用它的能量如藍綠藻中葉綠體的蛋白質。有些蛋白質酶分子可以將分子中的元素(如碳C)氧化結合成共價鍵分子(CO2),也可以釋放出可利用的化學能量。這些演化成類似蛋白質的大分子可以說具備了所藏』的功能,但『能藏』的功能必須再演化出可以聚集這些有功能的蛋白質於一體形成複雜一點的物質有』;此『物質有』還必須具備能修復、或再製造這些代謝生存所需的大分子如蛋白質。也就是說,能藏』的功能是在RNADNA等複製機制出現時的物質有』才具備的。但在惡劣的環境中,沒有保護結構的『物質有』很容易受到摧毀。由於脂質類分子的疏水性質,在水中很容易就形成類似細胞膜的圈圈,這功能也開啟了細胞個體的演化序幕。這樣子蛋白質與脂質的結合演化,『物質有』就可以發展出簡單無細胞核的單細胞個體(原核細胞);但這種簡單細胞的蛋白質很容易受到化學反應的傷害,必須再從環境中獲得有功用的蛋白質。環境中若有很多胺基酸分子存在,就會促成可以結合胺基酸的核醣體(RNA)生成,這種環境也可演化出各種核醣核酸分子。當有機會使無核的單細胞與各種核醣體(RNA)融合成一個或多個細胞聚集的聚合體時,這使新的簡單細胞能夠修補所受的傷害,而更能夠在環境中生存。而這也開啟了多細胞個體的演化序幕。這種有生存優勢的「有核醣體RNA的細胞」會發展出簡單的RNA複製,與單純的細胞質體分裂產生後代。這是早期原核生物如病毒、古細菌的演化出現的時期,也表示執藏』功能的演化開始。所以從佛法觀點看,原核生物~這『物質有』已經開始具備三藏的功能,是屬於有情的「眾生識(阿賴耶識)」。在此之前的一切『物質有』都只是「真如(無情)」。而動、植物的分化是在原核生物進一步演化成真核生物後,才分開演化的。

     《統一物理學》知道,基本穩定粒子的電子、質子都是由638327600 =400 x1595819(=(2π/α)3)個空間基本單元組成,只是處於不同的能量激態(參考〈《統一物理學》 ()六大的誕生〉篇)。也就是說這638327600的空間單元聚合體,可視為電子或質子的法身。這電子、質子的法身是6維結構的電磁波場。氧,氮、水、二氧化碳等氣體分子,是以共享電子或質子的複雜6維結構體。當發生化學作用、光合作用等時,所需的電子、質子,可能就是直接從6維結構的真空(充滿基態空間單元的空間)空間單元體激發形成。化學反應中電子、質子的出現可視為投胎行為,而這是量子層級的輪迴(參考〈《統一物理學》(十一)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識與中有的演化〉篇)依物理學的原理知道,一個活動的電場,會伴生著一個活動的磁場,這是法身存在的基本原理這種電場感應生磁場、或磁場感應生電場的能量體轉換,也即是最基本的複製機轉。而這電磁波場的複製,也是物質有法身演化的基礎。從質子、中子演化成元素過程,是利用夸克共享的強作用力與電磁作用力將空間單元的六維結構結合,所以這些元素的法身是一體的,不易隨環境的化學作用改變。從物質有的法身演化來看,中子和質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x 10-15m,這是費米數量級,是強作用力的範圍。原子的半徑約100pm,甲烷CH4的氫鍵長是109pm,這是皮米(10-12m)數量級,水分子(HO結合)的直徑還不到1nm(奈米=10-9m),蛋白質分子的大小約120nmDNA分子直徑為2nm等是奈米數量級,是電子共享鍵結的有極性電磁作用力的範圍。一般病毒直徑0.1μm以內,紅血球的大小為69μm,細菌、單胞藻大小約10μm(10-6m)、一般細胞的直徑為10100μm,以及染色體的尺度等都是微米數量級,是無極性的空間角能量萬有引力的範圍。(參考《統一物理學》page209)因為這幾個數量級間隔距離至少103m以上,而且能量體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電磁場(法身)作用力不同量級間的干擾很小。只有同等尺度數量級的『物質有法身間會有相互影響,如蛋白質、DNA、甚至細胞間的電磁場都是奈米量級。(參見《統一物理學》 ()能量的空間分布與作用力的誕生篇)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姜放著,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太極太玄體系》鄭軍著,中國社會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61刷。ISBN 7-5004-1104-9/B228

3.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087&cid=91

4. 2018 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的革命性進化:酵素定向演化 - PanSci 泛科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