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統一物理學》(十三)(三)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八識的演化

     從唯識學的觀點,最被熟知的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說法正確的意思是:眾生的「識有」緣起「時」,就存在它所依的法「界」;也就是說眾生是「有時界」一體存在。(可參見《正法眼藏》有時 篇)顯揚聖教論》上稱:「界有二種,一、欲等三界。二、三千世界。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謂未離欲地雜染煩惱諸蘊差別; 二、色界,謂己離欲地雜染煩惱差別; 三、無色界,謂離色、欲地雜染煩惱差別。」而《大毘婆沙論》更有所謂:「七識住者,如契經說:『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住。』……身異者,謂:彼有情,有種種身,種種顯形,狀貌差別,故名身異。想異者,謂:彼有情,有樂想,苦想,不苦樂想,故名想異。如人一分天者,人則一切人,一分天,謂欲界天……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彼初起,是第二識住。』……想一者,謂:彼有情,染想無異。如梵眾天者,此顯第一靜慮梵世諸天。謂彼初起者,謂彼初生,同起染想,後便想異。……有色有情,身(以第六分別識為我)一,想異(此是我法分別境),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身一者,謂:彼有情,有一類身,一類顯形,狀貌無別。想異者,謂:彼有情,有樂想,不苦不樂想。由彼諸天,厭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捨根現前;厭近分地捨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現前。 如極光淨天者,此顯第二靜慮諸天。『有色有情,身(大我)一,想一(此是我法一如境),如遍淨天,是第四識住。』……想一者,謂:彼有情,有無覆無記、無差別想。如遍淨天者,此顯第三靜慮諸天。『無色有情,……空無邊處具足住,如隨空無邊處天,是第五識住無色有情,……識無邊處具足住,如隨識無邊處天,是第六識住無色有情,……無所有處具足住,如隨無所有處天,是第七識住。』

     由上可知,四禪以上的第五、六、七識住是以第八賴耶識為主體的無我執,故是無色界。三禪以下都是因有恆審思量的我執(小我),而有染污的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因此才有色身,是屬於色界,也因此會落入有情識的輪迴。(可參見《沙門修行次第》篇)而三禪雖也有我執,但是我法一如的大我,所以不再有因分別而造業,屬於阿那含聖境的不還天、不再輪迴。也就是說,二禪的光音天斯陀含聖者會落入因果的輪迴中。佛教傳說:人類的祖先是從光音天人來到地球,所以從光音天下生,意思是欲界六道的創生。(【光音天下生人間】《增一阿含經三十三》)。因無色界不屬於『物質有』,所以與基礎粒子形成簡單分子、有機物,或細胞等的演化無關。然依空間單元理論,這第五、六、七識住的近乎佛性識也可以是由空間單元某種非夸克形式的聚合體構成。色界物質有』(都是以夸克聚合成基本粒子)的演化,是由異熟阿賴耶識的五遍行心所法,演化出恆審思量的第七末那識開始。與演化最相關的是阿賴耶識的「」心所法,演化出主體「我」的第七末那識。第七識所相應的心所法只有十八個,與其他的三十三個心所法都不相應,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個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第七識遍行心所法的「作意」,是對第八賴耶識緣起真如法的法相作恆審思量。」心所是內在的工作;「」,即是相(),是在內部建立所對的外緣物(真如法)的特有相,即賴耶業因種子遇外緣所起的相;此相非真如法的真如相,只是依真如法的緣起相如所謂的「一境四心」。這即是唯識學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是內部取相而採取相應行動。

     第七末那識因第八賴耶識心所法「」的作用演化出四個根本煩惱心所法~我癡,因取的法相有業因無明,非真如相;我見,執著有垢業因種子的緣起相為真如相;我愛,對緣起法有貪著;我慢,是對緣起法有行動力,是執法為我、我法一如的主因。末那識由五遍行心所、別境的慧心所,與此四根本煩惱及衍生的八個大隨煩惱(昏沉、掉舉、散亂、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演化結構成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無明,繫縛、煩惱之義)的法界。從『物質有』的演化觀點來看,這乃是所藏』的功能進一步演化出『能藏』的功能的階段。前兩篇提到,由於脂質類分子的疏水性質,在水中很容易就形成類似細胞膜的圈圈,這功能也開啟了細胞個體的演化序幕。有細胞膜的個體有大的存活機率。同樣的,細胞膜上的接受器蛋白分子受損後,能自行修護的才有更大存活的機會。這透過生存競爭的機轉(達爾文定律),漸漸演化出能儲藏生存所需的大分子副本的細胞群落為主要。也就是說在惡劣的環境中,適生存者能利用RNADNA等複製的『能藏』功能。這種有生存優勢的「有核醣體RNA的細胞」會發展出簡單的RNA複製,與單純的細胞質體分裂產生後代。這是早期原核生物如病毒、古細菌的演化出現的時期,也表示執藏』功能的演化開始。同樣的,細胞生存分子的副本如果常遭損害,也將減少生存的機率,所以演化出細胞核的細胞族群將成主要的生存者。此時期的六根識分工的演化尚未明顯,要待多個細胞聚集的多細胞個體的演化序幕開始。此時期的原核生物如病毒、古細菌等,主要是第七八識主導活動,特點是我執與我法一體的一元性行為模式,且這類眾生沒有分別、不造業,所以識體法身不做輪迴。也就是說,這些病毒、古菌等細胞間常能互相融合(水平基因轉移),或交換生存所需物質如粒線體葉綠體(內共生作用)(《纏結的演化樹》page 177)這也是演化出真核生物的原因。

     最近的證據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研究小組與來自不同機構的合作者一起,對數百種被稱為古細菌的微生物進行了基因組分析。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真核生物(細胞內有細胞核的複雜生命形式,包括全球所有動植物、昆蟲和真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個共同的阿斯加德古菌祖先。動、植物的分化是在原核生物進一步演化成真核生物後,才分開演化的。而且在七識五上分結法界中,動物性~偏重色愛掉舉無明,演化走代謝、分解方式;植物性~偏重無色愛無明,演化走結合、生成方式。所以往動物方向的演化,容易因色愛(我執)而演化明顯的前六根分別識,會產生內聚(我執)識體的輪迴;但植物是偏重無色愛(大我)的我法一體,所以不易起分別作用,也就不易演化出六根識,也不易形成內聚識體,所以也就不會有輪迴通過科學研究發現,我們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基因上都有某些相同之處,這是因為在數十億年前,我們擁有一個相同的單細胞有機體祖先,被稱為最後的共同祖先(LUCA)。最接近人类基因的應屬黑猩猩,相似度高達96%,而常用來做實驗的小老鼠,相似基因也高達90%。此外,還有牛、雞等常見的家禽、家畜,如牛的基因相似度達80%,而雞為60%,甚至是果蠅也有60%,而最讓人驚訝的是香蕉,雖是屬於植物,同源基因也有高達60%的相似性。

     由賴耶識的「受、想」心所法演化出第六意識,最主要的是建立緣起的法相()。這法相是五根及識緣外在環境的真如法,與賴耶的異熟因種子結合的果相。第六識最重要的演化,是要將這些果相做信息的整合、分別成具四相(我、人、眾生、壽者)的緣起法相,就如同『物質有』演化出神經系統建立內在的影像。演化至第六意識是會有我法分別的二元性行為模式,即是《金剛經》所說的落入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也就是說,此第七識的我法一體的緣起相,在經第六意識而分別成能取的我相與所取的外緣法果相(人相),就有了主客、內外分別。此外緣法果相經意識有遠近、高低、大小、長短、強弱‧‧‧等的分別而有眾生相,同時也建立了空間相。此眾生相經意識追憶分別,而有法相的前後相續,此即有了壽者相,也即建立了時間相第六識是依意根起,故名意識。在三界的活動裡,八個識之中表現力最強的就是第六識。由於第六識與五十一個心所無不相通,故具強烈造業的功能,建構了五下分結(貪欲瞋恚身見見取見疑見)法界。使眾生識體有了善、惡、無記的染污,造成識體在三界中流轉生死。由此可知,第六識所面對的緣起果相,並非是外緣的真如法實相。

     《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說:「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此中的相字,在此作性字解釋)。前五識是面對外緣的真如法,所以是依他起性;第六識是面對有染污分別的果相,所以是遍計執性;第七識面對的是有染污帶質的無分別果相,也被認為是依他起性。所以《八識規矩頌.前五識頌》說;「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即是說前五識所依的眼等五根是無染污的,而且五根所緣的都是真如法的性境。其中眼耳身三識,在色界與欲界眾生都有可能演化;但鼻舌兩識只在欲界(五趣雜居地)有演化。從演化觀點看,前五識是要攫取識體外在(環境)與內在(器官組織)訊息,就如同周邊神經系統與自律神經系統的演化。而第六意識是要演化出能整合這內外的訊息,就如同大腦及中樞神經系統。這也是第六識具備所有心所法的原因。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姜放著,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087&cid=91

3. 疊加原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疊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也叫疊加性質superposition property:對任何線性系統「在給定地點與時間,由兩個或多個刺激產生的合成反應是由每個刺激單獨產生的反應之代數和。」

4. 生物電磁波  https:// www.jendow.com.tw/wiki/生物電磁波

6. 《動物之眼》邁克爾.藍德與丹.埃里克.尼爾森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121刷。ISBN 978-7-305-21969-6

7. 五上分結 【佛光大辭典】—— 佛教詞典 (fodizi.tw)

8. 佛學大辭典/光音天下生人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wikisource.org)

9. 《纏結的演化樹》大衛.逵曼著,貓頭鷹出版社,20227ISBN 978-986-262-558-3

10. 看完不敢吃了?香蕉和人某些同源基因竟有六成相似:小老鼠更高!--快科技--科技改变未来 (mydrivers.com)

11.科學家發現複雜生命起源的新線索:我們都是阿斯加德人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統一物理學》(十三)(二)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八識的演化

      依佛法教義說:佛性具備「覺性」的功德,是智慧之光。眾生識,雖是染污的佛性,但仍具備覺性的功德。《統一物理學》理論說:空間單元是光電磁波的傳遞載體,而電磁波即是物質能量的訊息,這即是「覺性」功能的主因(參見《統一物理學》 ()永恆存在的主體)所以我認為:能傳遞光的空間單元即是有覺性的佛性。對佛性~空間單元來說,組成物質有』的空間單元聚合結構可以傳遞特有的光(電磁諧振波)的訊息,例如元素晶體、葡萄糖、血紅素分子等特定結構物質。這種佛法所謂的真如(無情)」的『物質有』法身,即是一種無染污、無垢的佛性識,其傳遞的是物質特有的電磁諧振波訊息。例如細胞膜上不同的接受器,可以偵測膜外的葡萄糖、胜肽分子的法身電磁諧振波,產生訊息諧振而結合。這是在原核生物演化出現以前的『物質有』真如法身的演化,特點是此真如法是無染污的佛性識,傳遞的光電磁諧振波是單純的特有性。當細胞形成後,細胞膜上出現多種功能性的蛋白質接受器,可以分別偵測細胞外的H+K+Na+、葡萄糖、胜肽等真如法分子時,就具備了所藏』功能,也就是演化成了無染污的第八識心王;而且具備了「五遍行」識心所法功德。

     世親菩薩《唯識三十頌》說:「初 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這意思即是說:眾生阿賴耶識具備「業因種子」,當遇到相應的外緣真如法,會緣起反應呈現「業果」。重要的是此識會伴隨著五遍行心所法:觸、作意、受、想、思。在原核細胞初演化有第八識功能時期,細胞膜隨時與外環境的物質(真如法)電磁場接「」。當細胞膜上的某一種接受器感受到相應的物質電磁場時,會產生共振性的吸引作用,此即是「作意」。膜上接受器與吸引來的物質共振結合是「」。接著「」是細胞內的工作;「」,即是像,是在內部建立這物質(真如法)的特有像。「」,是內部依像而採取相應行動。也就是說,轉入細胞內的結合物也依著電磁場的傾向,轉移給細胞內相關代謝作用的蛋白質酶如葡萄糖、胺基酸等分子被分解氧化,將其中的CH元素氧化而釋出化學能利用。此時物質電磁場的訊息傳遞都是單純物質特有的,是無染污的(即仍是不染污的覺性)此時期的原核細胞,還沒有演化出融合粒線體、葉綠體等複雜的能量代謝,能量的利用只是簡單分子的化學反應。

     由第八識(大圓鏡智)的五遍行心所法知道,這是有情眾生生存活動時,由外而內的環境電磁訊息的傳導方式。可以預見的是,眾生物質有』要進一步演化也是依循著八識的心所法方向一起配合發展。「觸、作意」方面,利用五種外緣塵境(色、聲、香、味、觸)的真如法刺激,演化出五根與識(眼、耳、鼻、舌、身成所作智)受、想」方面,演化了內部神經系統的第六根與意識(妙觀察智)」方面,演化出主體「我」恆審思量的第七末那識(平等性智)。關於生物科學的研究,對於生物體五種感覺器官的演化,並沒有做明確的區分描素。而佛法的經典卻有明顯的說明由八大菩薩修行(演化)成八佛,如《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八佛經》、《八吉祥經》等。(可參見《八大人覺》篇)《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提到:「云何名八識。眼是色識。耳是聲識。鼻是香識。舌者是味識。身是觸識。意是分別識。六根是六識。含藏識。阿賴耶識。是名曰八識。明了分別八識根源。空無所得。即知兩是光明天。光明天中。即現日月光明如來。兩是聲聞天。聲聞天中。即現無量聲如來。兩是佛香天。佛香天中。即現香積如來是法味天。法味天中。即現法喜如來是盧舍那天。盧舍那天中。即現成就盧舍那佛。盧舍那鏡像佛。盧舍那光明佛。是無分別天。無分別天中。即現不動如來。大光明佛。是法界天。法界天中。即現空王如來含藏識天。演出阿那含經。大般涅槃經。阿賴耶識天。演出大智度論經。瑜伽論經 。善男子。佛即是法。法即是佛。合為一相。即現大通智勝如來。」此經雖有真偽之辯,但將八識演化成覺佛的觀點,與其他經典大致吻合。而《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也是以指導修行人建立相應八識的八位菩薩壇城來修行。(可參見《八大人覺》篇)

     而由佛法來看,第八識演化出其他七識時,重要的也是相伴有其相應的心所法。而且這些心所法與行為的伴生,也決定著眾生身口意的行為造業是善的,還是惡的。如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心所法有:遍行(觸、作意、受、想、思)、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三根本煩惱(貪、嗔、癡)有十一(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中隨煩惱有二(無慚、無愧)大隨煩惱有八(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所以在了解眾生報身的演化時,也應釐清心所法的訊息傳遞是如何建立的。因為從佛法的觀點來說,眾生的報身是業力的福德因緣所決定,如六道眾生的升降輪迴。由這觀點來看,這娑婆世界的眾生多樣性,雖是由業力所決定,但根本的因素仍是識所相伴心所法的行為作用。也就是說,從演化的觀點看,各識的心所法才是決定眾生多樣性的根本原因。如果這個論點是正確的,那麼染色體的基因中應該可以看到與心所法相關的基因。例如在《23對染色體》中提到,智力基因被發現可能在第6號染色體長臂上的IGF2R片段有關(page 118)提荷南(Jari Tiihonen)博士的團隊,自芬蘭的定罪罪犯收集資料,據信這兩種基因(MAOAHTR2B)會造成侵略傾向。研究肥胖的貝特漢博士(Dr Rachel Batterham)說,有顯性肥胖的「貪吃基因」FTO的族群就像是天生被設計成該多吃點,「他們的大腦就像是被設定成會對高熱量食物有特別愛好一樣」。飢餓素(ghrelin)1999年時被發現,是一種胜肽激素,這種賀爾蒙與人的進食量有相當密切的關連性。這些都與心所法中的三根本煩惱(貪、嗔、癡)有關,也是演化出其他心所法的基本要素。

     在《百法明門論》中說:「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佛法認為眾生的輪迴主要是由其心所法的業力牽引著,而不是受個體遺傳基因主導而這八識與五十一種心所法,形成的種種差別識體,就是眾生多樣性的法報身。眾生的法報身,會依遺傳基因與業力(識與心所法)建立的神經系統中形成電磁迴路場。當眾生因身口意的行為養成習性,所產生的電磁波場會疊加或干涉到原來法報身的神經迴路的電磁波場。這就是建立業因種子的機轉。也就是說,眾生在世間的行為造業,是利用電磁波場的疊加或干涉記錄到眾生識體與五十一心所法中。從物理學的角度看,電場磁場都遵守疊加原理識體中相同的心所法電磁波場是可以疊加的。當眾生身口意行為產生的電磁波場與某些心所法波場相應時,會產生共振而疊加,使得眾生原有的心所法波場改變而失真,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染污的業行。所以這染污的業行(即疊加的波因子),就是業力種子,會記錄到眾生的識體的心所法中,決定著眾生的六道輪迴去處。雖然報身的染色體基因不是主要決定眾生的輪迴因素,但它卻決定著眾生的福報去處也就是說如人生存在世間時,雖具有人種的染色體基因,但死時因心所法的業力染污影響著識體的福報,依著這福報可能轉投胎去天道、畜牲道、惡鬼道等如有名的萬淇將軍(萬淇將軍 - Wikiwand)。而生物的生殖細胞染色體基因,不易被腦神經系統的心所法電磁場疊加或干涉改變,所以是人生的後代是人的報身、老鼠的基因決定著老鼠的報身。 眾生法身(腦神經迴路的電磁場波)的輪迴投胎,與報身的生殖系統遺傳基因結合的懷胎,不是絕對相關的兩條路徑。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姜放著,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087&cid=91

3. 疊加原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疊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也叫疊加性質superposition property:對任何線性系統「在給定地點與時間,由兩個或多個刺激產生的合成反應是由每個刺激單獨產生的反應之代數和。」

4. 生物電磁波  https:// www.jendow.com.tw/wiki/生物電磁波

5.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真偽辯 - GetIt01

6. 23對染色體》馬特.瑞德利著,商周出版社,202111第三版。ISBN 978-626-318-025-3

7. 暴力犯罪都是基因惹的禍?|天下雜誌 (cw.com.tw)

8. 英國破解貪吃基因之謎 | DQ 地球圖輯隊 (yam.com)

9. 萬淇將軍 - Wikiwand

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統一物理學》(十三) (一)從空間單元理論談:八識的演化

  

     依著佛法的教義:眾生存在『物質有』大都具備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與賴耶)主導運作的三身(法、報、化)。要談萬物存在物質有』報身的演化,應該也與構成『物質有』運作的主體「識法身」有關(因為化身是虛幻的)。所以從空間單元理論來談物質有』的演化,也即是要探討八識的演化。而空間單元理論理物質有』的出現是指原質與原人的誕生。《統一物理學》來看,眾多夸克(E1595819)通過共享的結合體(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400E1595819結合體)以激發態能量運轉的是原質(一切無情法、物質的源頭),而此眾多的E1595819相連接的6維封閉空間的結合體(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的結合體)原人(一切有情識、心靈、精神的源頭),而且這『原質』與『原人』是一體的存在於無色法界(可參見《《統一物理學》() 原質與原人的誕生》篇)。如基本穩定粒子的電子、質子都是由638327600 =(2π/α)3=400 x1595819個空間基本單元組成。

     宇宙間從基態的空間基本單元到元素的原子核形成,中間雖有許多近代物理所測得的粒子,如質子中子繆子電子微中子以及各種介子與玻色子,然而這些粒子的單獨存在都不穩定,而且從《統一物理學》的理論推導知道,這些所謂粒子都只是許多夸克(E1595819)結合成不同能量體並以能量級數序列展現而已。這些粒子脫離強作用力與弱作用力之後,衰變成不同種類的微中子。太極太玄體系》作者推演元素的演化過程發現:中子、氫、氦等低原子序的元素,在宇宙形成的高溫環境中,不斷地撞擊、融合、分裂過程,原子核內利用夸克共享的強作用力方式,原子序不斷的增加(核外電子也增加),但只有能依循五十四進制周期的三維立體結構才能產生穩定的新元素存在。從元素演化的周期規律可知,元素演化的方向是依循著自然法則的,包括原子核的初始條件、環境的宇宙常數與物理法則。而且這一重要規律可能就是「宇宙全息重演律」的基礎。<《統一物理學》() 物質能量的周期運動與全息重演律>篇中,空間基本單元理論就發現質子經演化形成元素,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原子空間能量特異性系數O,以及原子核能量特異性系數Ω(《統一物理學》,第797)。所以從空間基本單元理論來看,空間能量在集合成不同元素時,就開始展現出元素『物質有』的不同個性與脾氣

     現今宇宙的種種物質都是由夸克(E1595819)經物質間的作用力而結合成的。也就是說,夸克所構成的『原質』與『原人』是存在『物質有』的報身法身源起。而且這『物質有』在不同能量環境(如溫度、作用力)中,依因緣法所表現的相對形態將成為它的化身如元素、水分子的(氣、液、固)三態。由《統一物理學》理論知道,地球高溫下形成最多的元素H,O,C,N,在降溫的過程,元素透過共價鍵共享電子(電子共享-即是、正負、左右旋、陰陽能量的結合),就開始結合成分子如H2OCO2CH4NH3等,併釋出化學能量以尋求分子物質有存在的穩定。在地球溫度持續冷卻的過程,不穩定的簡單分子利用共價結合成長鏈聚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脂質等大分子,並釋出更大量的化學能。這階段是由元素演化出簡單的分子,也是生命有機分子的演化序幕這些元素、分子、大分子聚合物的演化形成過程,並不是混亂無序的,是依照不同溫度下的物理常數與規律進行的這是「創造者」(或稱上帝佛性空間單元)介入的那隻手操作的雖然進入RNADNA、蛋白質酶等大分子的演化是屬於「定向選汰的定向演化學,但環境因素磁場、溫度與濕度等仍然決定於空間中的空間單元,且影響著分子間的任何反應作用。(參見2018 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的革命性進化:酵素定向演化》)

     從佛教唯識學的法教說:這娑婆世界的種種『物質有』,都是從佛性(個人認為從空間單元理論:佛性即是空間單元)衍生而來的。而這『物質有』會演化出能緣的「有情(眾生)」與所緣的「真如(無情)」。這有情的「眾生識」會因生存行為,將原本無垢的佛性識演化成有染污的眾生識(阿賴耶識)。唯識學說第八識(阿賴耶識)又稱藏識,具備有「三藏」功能~即能藏、所藏、執藏。依《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內容:

阿賴耶識的三藏

佛法上的功德

眾生生物體的運作功能

能藏

是能持的意思,猶如倉庫,能藏一切米麥糧食。無始以來,有情所作一切善惡之業的種子,唯有此識能為儲藏,此約其持種一面而說。

此功能即是眾生於環境中生存活動時,能產生影響染色體基因改變(可能包括突變、平行轉移等)的作用

所藏

是所依的意思,猶如倉庫,為米麥之所依。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處,故名所藏,此約受識一面而說。能將業因種子遇緣而呈現緣起法,才是所藏的功德。

此功能即是眾生的染色體基因可以製造功能性蛋白質,以應付生存活動所需,如細胞膜上的離子、糖分子等接受器,以及細胞內葉綠體、粒線體生產與代謝能量的蛋白質。

執藏

執是堅守不捨的意思,猶如米麥糧食為農家所堅守。此識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為能執,第八阿賴耶為所執,故名執藏。從佛法上這功德是能將所藏的業因種子帶入下一次的輪迴中。

此功能即是眾生的染色體基因可以透過複製及遺傳給下一代。這也即是法身的功能。

從眾生有情識要具備這三藏功德來看,物質有』要從核粒子(質子、中子、電子)演化成各種元素,再結合成各種分子。因為『物質有』要維持穩定存在的基本條件是「能量」,所以演化就是以生產或獲取能量,以及代謝能量為主軸

     整個宇宙能量的來源是星體(如太陽)的核子反應所發出的輻射光,所以生產能量的方式必定要能捕獲光子,並能應用它的能量如藍綠藻中葉綠體的蛋白質。有些蛋白質酶分子可以將分子中的元素(如碳C)氧化結合成共價鍵分子(CO2),也可以釋放出可利用的化學能量。這些演化成類似蛋白質的大分子可以說具備了所藏』的功能,但『能藏』的功能必須再演化出可以聚集這些有功能的蛋白質於一體形成複雜一點的物質有』;此『物質有』還必須具備能修復、或再製造這些代謝生存所需的大分子如蛋白質。也就是說,能藏』的功能是在RNADNA等複製機制出現時的物質有』才具備的。但在惡劣的環境中,沒有保護結構的『物質有』很容易受到摧毀。由於脂質類分子的疏水性質,在水中很容易就形成類似細胞膜的圈圈,這功能也開啟了細胞個體的演化序幕。這樣子蛋白質與脂質的結合演化,『物質有』就可以發展出簡單無細胞核的單細胞個體(原核細胞);但這種簡單細胞的蛋白質很容易受到化學反應的傷害,必須再從環境中獲得有功用的蛋白質。環境中若有很多胺基酸分子存在,就會促成可以結合胺基酸的核醣體(RNA)生成,這種環境也可演化出各種核醣核酸分子。當有機會使無核的單細胞與各種核醣體(RNA)融合成一個或多個細胞聚集的聚合體時,這使新的簡單細胞能夠修補所受的傷害,而更能夠在環境中生存。而這也開啟了多細胞個體的演化序幕。這種有生存優勢的「有核醣體RNA的細胞」會發展出簡單的RNA複製,與單純的細胞質體分裂產生後代。這是早期原核生物如病毒、古細菌的演化出現的時期,也表示執藏』功能的演化開始。所以從佛法觀點看,原核生物~這『物質有』已經開始具備三藏的功能,是屬於有情的「眾生識(阿賴耶識)」。在此之前的一切『物質有』都只是「真如(無情)」。而動、植物的分化是在原核生物進一步演化成真核生物後,才分開演化的。

     《統一物理學》知道,基本穩定粒子的電子、質子都是由638327600 =400 x1595819(=(2π/α)3)個空間基本單元組成,只是處於不同的能量激態(參考〈《統一物理學》 ()六大的誕生〉篇)。也就是說這638327600的空間單元聚合體,可視為電子或質子的法身。這電子、質子的法身是6維結構的電磁波場。氧,氮、水、二氧化碳等氣體分子,是以共享電子或質子的複雜6維結構體。當發生化學作用、光合作用等時,所需的電子、質子,可能就是直接從6維結構的真空(充滿基態空間單元的空間)空間單元體激發形成。化學反應中電子、質子的出現可視為投胎行為,而這是量子層級的輪迴(參考〈《統一物理學》(十一) 從空間單元理論談:識與中有的演化〉篇)依物理學的原理知道,一個活動的電場,會伴生著一個活動的磁場,這是法身存在的基本原理這種電場感應生磁場、或磁場感應生電場的能量體轉換,也即是最基本的複製機轉。而這電磁波場的複製,也是物質有法身演化的基礎。從質子、中子演化成元素過程,是利用夸克共享的強作用力與電磁作用力將空間單元的六維結構結合,所以這些元素的法身是一體的,不易隨環境的化學作用改變。從物質有的法身演化來看,中子和質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x 10-15m,這是費米數量級,是強作用力的範圍。原子的半徑約100pm,甲烷CH4的氫鍵長是109pm,這是皮米(10-12m)數量級,水分子(HO結合)的直徑還不到1nm(奈米=10-9m),蛋白質分子的大小約120nmDNA分子直徑為2nm等是奈米數量級,是電子共享鍵結的有極性電磁作用力的範圍。一般病毒直徑0.1μm以內,紅血球的大小為69μm,細菌、單胞藻大小約10μm(10-6m)、一般細胞的直徑為10100μm,以及染色體的尺度等都是微米數量級,是無極性的空間角能量萬有引力的範圍。(參考《統一物理學》page209)因為這幾個數量級間隔距離至少103m以上,而且能量體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電磁場(法身)作用力不同量級間的干擾很小。只有同等尺度數量級的『物質有法身間會有相互影響,如蛋白質、DNA、甚至細胞間的電磁場都是奈米量級。(參見《統一物理學》 ()能量的空間分布與作用力的誕生篇)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姜放著,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太極太玄體系》鄭軍著,中國社會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61刷。ISBN 7-5004-1104-9/B228

3.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居士講述》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087&cid=91

4. 2018 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的革命性進化:酵素定向演化 -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