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二)意識心智的建立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意識心智的建立



聖者們進入深度的冥想,並看見光芒四射的宇宙大我作為世界肇因之權能。摩耶(與摩耶之三德)將阿特曼隱藏在宇宙的背後。阿特曼,這獨一者,掌控著前面涉及的所有因素,包括原人(個體自我)與時間。(白騾氏奧義書》 一,1.3



全知的神與無知的個體皆是非生。為了個體自我,原質便造出其享受對象。宇宙自我是無限的,因此它是恆在的目擊者。享受者、享受對象與享受,亦即個體自我、原質、宇宙自我三者,與梵乃是一體。當一個人親證這一點,他便獲致解脫。(白騾氏奧義書》 一,1.9



有兩隻鳥,密切相關,十分相像,它們立在同一棵樹上(指個體自我與宇宙自我同居一個身體之內)。一隻鳥吃著成熟的果子(指個體自我的受業報);然而,另外一隻則沒有任何果實。它僅僅像一個旁觀者在目擊(指宇宙自我之無為)。(白騾氏奧義書》 四,4.6



「超越於人的感官的,是感官的對象;超越於感官對象的,是人的心意;超越於人的心意的,是理性;而超越於理性的,是「大我」。」(卡塔奧義書》 三,1.3.10



「未顯現者超越於偉大之自我,宇宙之大我超越於未顯現者。沒有比宇宙之大我更高的事物了,它意味著所有成長的終點,這是人可抵達的終極歸宿。」(卡塔奧義書》 三,1.3.11



我們從唯識學知道,修行人於修證過程可以經驗到八識的識體變化。而這識體(心王)之所以會被覺知道,主要是因識體必定伴隨著心所法呈現,如五遍行法—觸、作意、受、想、思。例如當感官耳根接觸到雷聲時,會在耳根識與異熟識(即阿賴耶識,與五遍行心所法相應)處依這音觸緣起『思』的『雷聲圖像』(法相)。接著依識的思量能變轉成第七我執識,『思』的『雷聲圖像』被賦予『我』的主體感受(即處在『雷聲圖像』即是『我』的狀態)。此第七我執識有四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以及五遍行心所法與八大隨煩惱(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相應。接著這個『雷聲圖像』的『我』經分別能變轉成第六意識,此時『雷聲圖像』與『我』圖像就能所分離,經六根識的互用而有「我看到雷聲」或「我聽到雷聲」的感受。此分別能變的第六意識與五十一種心所法相應。

而從《卡塔奧義書(三,1.3.10-11)的法教得知,感官的外來訊息會形成對象的『圖像』,此『圖像』會匯入『人的心意』(即第六意識)。而操控這『圖像』的背後有『大我』(即第七識的『自我』),而『大我』的背後有『未顯現者』(即第八阿賴耶識),且此『未顯現者』的背後有『宇宙大我』(即梵。或稱佛性識)。而從《白騾氏奧義書》的法教知道,人在覺知事物的當下,是「享受者、享受對象與享受,亦即個體自我、原質、宇宙自我三者,與梵乃是一體。」且阿特曼(個體自我)的形成,是隱藏於摩耶與其三德—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

所以,從古老智慧所說的『意識』(以下用『意識』,代表人類覺知事物的識體,非單指第六意識)作用,是由多重的轉變而成的。而且每一重的轉變過程,會有其相應的情緒反應(或稱感覺,即相伴心王的心所法)。有趣的事,從《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所提出的『意識』心智的建立,似乎也循著這個方式。從神經學的角度來看,是演化的力量帶給了生命不同類型的腦。有個觀點眾所周知但未被普遍接受:生物早在擁有心智之前,就已展現高效率並具適應力的行為,這些行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類似於擁有心智與意識活動的生物所產生的行為。事實證明完全無腦的生物,即使低等的單細胞如變形蟲、草履蟲,似乎也能展現有智力、有目的的行為(page 44)。而許多昆蟲雖沒有明顯的腦組織,卻也能出現需有複雜心智的社會化行為。所以,生物行為在簡單生命形式組成的世界裡,雖缺乏心智與腦部,它們仍可以無意識、無心智活動的方式做出適當反應的行為。

這書作者提出的觀念,藉著強調「使低等生物的生命管理的隱密知識,是演化上先於任何這類知識的意識經驗,從而翻轉了對意識之傳統理解的敘事順序」(page 48)—即傳統認為精密的生命管理背後,那些態度、意圖和策略是起源於大腦和複雜的意識心智,這是有待商榷的。所以作者依著證據所提出的理論,是在演化的歷史中找尋自我和意識的先趨。在單細胞及低等無神經組織生物,其對生存的「渴望」、「意願」使它們擁有一種在行為上的『態度』,這種稱為『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而多重組織生物因有形成圖像功能的神經網絡聚合—離散區(concergence-divergence zonez/regions,CDZs/CDRs )的神經迴路及腦組織的演化(page 167),這種稱為『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在更高級的哺乳類如人等,則將『意向性』與『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結合,而產生出更有優勢的記憶、語言、反思和推理的功能。

作者認為單純圖像所產生的心智是無意識的。而這需要有個主體性的—『自我』,而這主體性的定義特徵是:普遍存在於我們主觀經驗到的圖像中的感覺(即所謂相伴於心王而起的心所法)(page 18)。作者認為在自我的許多層級(原我核心自我自傳體自我)中,最複雜的層級容易遮蔽較簡單的層級,使得心智被知識的蓬勃展示給占滿。意識心智的演化是從最簡單的『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而這種『意向性』轉換成『原始感覺』的呈現。意向性的『原始感覺』擁有個明確的特質,一個價(valence),位在介於愉悅和痛苦之間的某處(page 215)。『原始感覺』是生物體與外界互動所形成的所有感覺的基礎,是所有情緒感覺的原始樣態。重要的是,『原始感覺』是由意識心智的原我所產生的。

研究意識心智的深處時,發現它是由不同圖像混合而成的。這些圖像中的一組圖像描述了意識中的『對象』(即主角、我執識),其他圖像則描述『受格我』(即四根本煩惱—我癡、我慢、我見、我愛)。『受格我』包括(page 216)

(1)觀點:對象被繪製成地圖時所採取的(即我的心智在觀看觸摸聽見.....等時擁有一個立足點,而這個立足點就是我的身體)(即第七我執識—我癡煩惱)

(2)所有權:感覺到在心智中被描繪出來的對象是屬於我,而不屬於任何其他人。(即第七我執識—我慢煩惱)

(3)能動性:感覺到我擁有與對象相關的指揮權,我的身體所執行的行動是由我的心智所指揮。(即第七我執識—我見煩惱)

(4)原始感覺:表示我活著的身體存在,這與對象如何或是否占用身體並不相關。(即第七我執識—我愛煩惱)

將這四個要素一一集合起來,就會構成一個簡單版本的自我—『原我』。當這個自我集合的圖像與非自我對象的圖像一同展開時,意識心智便出現了。











參考資料:

1.《意識究竟從何而來(Self Comes to Mind)》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著,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社,2012412日初版。ISBN 978-986-272-136-0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一)神經學上主體自我的存在位置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神經學上主體自我的存在位置



自我在心靈的虛空裡被覺知。此空間細如拇指,然而,自我卻耀如日光。它的自由意志與自我意識尤引人注目。除了諸多特徵外,它還擁有受制於生死的智慧與身體。雖如毫芒錐尖一般精細,但感覺起來確如與宇宙自我有別的(另一實體)。(白騾氏奧義書》 五,5.8



曹溪有時示眾曰:「七佛至曹溪有四十祖,慧能至七佛有四十祖。」此道理,明為佛祖正嗣之宗旨也。謂七佛者,有于過去莊嚴劫出現者,有於現在賢劫出現者。然則,四十祖相嗣面授者,佛道也,佛嗣也。(正法眼藏》《嗣書》篇



道元禪師在其《正法眼藏》的《嗣書》篇中強調,『佛佛相嗣』是指七佛是相繼承而展現至今,「比如石相嗣於石,玉相嗣於玉;比如菊亦有相嗣,松亦有印證,皆前菊後菊如如,前松後松如如。」而佛法的傳承是修證這佛性覺智的祖師,『祖祖相嗣』面授而來的。這樣的佛法語言換成科學的說法是:七佛是後佛依著前佛演化遺傳而成的;祖師是依著前面祖師而契證佛道的。所以佛法相信這世界上有智覺的生物也都具有佛性,而且是依著演化的遺傳方式相繼承,只是業障(生物界指的是智覺演化層級)的不同而有物種類間不同的表現。

而本書《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根據近些年來神經科學對人類心智與自我的研究,提出意識演化理論的個人見解。一般神經生物學在意識心智方面的多數進展,都建立在三個觀點上:(1)目擊者觀點;(2)行為者觀點;(3)大腦觀點(page 24)。但作者提出了第四個觀點,此觀點得在觀察及敘述意識史的方式上做出徹底的改變。此將生命規則轉變為自我和意識的支柱和正當理由的概念,指出了一條通往這個新觀點的路徑:在演化的歷史中找尋自我和意識的先驅。而「演化帶給生命不同類型的腦」(page 42)的神經科學發展,也與佛法對人類智覺(八識)是由演化遺傳而來的說法是不謀而合。

奧義書》的法教中白騾氏奧義書》(五,5.8)說:「自我在心靈的虛空裡被覺知。此空間細如拇指,然而,自我卻耀如日光。」,又如白騾氏奧義書》(三,3.13)說:「它細微如拇指,卻龐大若宇宙。作為萬物最本質的存在,它居住在萬物的心中。它是知識的根源,它藉著起伏不定的心念顯現自己。」所以從古老的宗教修行體證,認為:自我是在身體的「細微如拇指」空間裡,而這樣的說法也正符合人體生命中樞—橋腦與延腦的結構。

作者在此書《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中,提出與傳統和常規相左的說法,認為心智不是只形成於大腦皮質中(page 92)心智最先是顯現在腦幹中。此觀念和初期感覺形成於腦幹的觀念,兩者乃是一體的。兩個腦幹神經核—孤立徑核和臂旁核,與心智基本面向的形成有關,這些基本面也就是由進行中之生命事件所引起的感覺,包括那些被描述為痛苦和愉悅的感覺。這些感覺極可能是心智的原始構成要素,以來自身體自身的直接訊號為基礎。有趣的是,它們也是自我之原始、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並且構成了對於心智的最初啟示—即它的生物體是活著的。作者的「心智形成於腦幹見解與奧義書》的法教是不謀而合的。而且「感覺是心智的原始構成要素」說法,也與唯識學中心王必與心所法相併起」的法教是一致的

作者從神經學的研究來看「心智的起點」,提出三項證據來源(page 94)。首先腦島皮質(insular cortex)確實參與處理多種感覺的過程,從那些伴隨情感而來的感覺到那些表示痛苦和愉悅的感覺,這些感覺被簡稱為身體感覺(bodily feeling)。但在單純皰疹腦炎患者,損害兩側腦島之後,痛苦和愉悅的感覺仍在。作者提出的見解是:在缺乏兩邊腦島皮質的情形下,痛苦和愉悅的感覺出現在腦幹神經核(孤立徑核和臂旁核)中,而這兩者都是身體內部訊號的合適接收者。

腦幹這兩個神經核是內部訊號傳遞的前端,會透過視丘核將訊號發送到腦島皮質。腦幹神經核是提供基礎的身體感覺層級。腦島皮質是把基礎感覺做更大程度的差異化,而且腦島皮質能夠將這些差異化的感覺,與其他以腦部區域活動為基礎的認知面相相聯繫。除了腦幹這兩個神經核外,在這結構附近有複雜的神經核組—中腦環導水管灰質區(periaqueductal gray nuclei, PGA),由許多次級單位組成,是防禦、侵略及疼痛處理有關之各種情緒反應的發起點。笑和哭,憎惡或恐懼的表達,以及在恐懼情境中僵住或逃跑的反應,全都是由PGA發起。

在無腦症—又稱積水性無腦症(hydranencephaly)病例中,是有腦幹,但無大腦皮質。患者意識清醒,並且能表現出行為。他們能和照顧者溝通並和世界互動,明顯擁有某種程度的心智活動。無腦症患者,不管是聽到或看到什麼,都是在皮質下完成的,且極可能是在保持完整的丘核(colliculi)中。不管是感覺到什麼,都是透過保持完整的孤立徑核和臂旁核在皮質下完成,因為無腦症沒有腦島皮質或初級和次級體感覺皮質可協助這樣的任務。他們所產生的情緒必定是中腦環導水管灰質區中的神經核所觸發執行,而這些神經核控制著情緒的面部表情。所以無腦症患者生命過程的運作,由完好無損的下視丘(位於腦幹正上方)支撐,並受到完好無損的內分泌系統和迷走神經網絡協助。所以,無腦症患者的女孩,在青春期依舊會有月經來潮。

第三項證據是關於上丘(Superior colliculi)的發現,上丘是頂蓋(tectum)的一部分,此區域與中腦環導水管灰質區之神經核密切相連,也與孤立徑核和臂旁核間接相連。上丘為人熟知的是其對視覺相關行為的涉入,但其特殊的結構鮮少受到研究。上丘共有七層,第一到三層是「表層」,而四到七層則為「深層」。所有進出表層」的連結都與視覺有關,用於建構視覺世界的地圖。而上丘的「深層」包含聽覺和體感覺訊息—來自脊髓以及上視丘用於建構腦的地圖。這三種不同的地圖—視覺、聽覺和體感覺,都是空間性的。這意味著它們是以精確方式堆疊而成,以至於從一幅地圖可以得到訊息是多重的,因而可以達到更有效率的整合。此外,上丘會產生伽碼波段的電震盪,此現象被認為與神經元的同步活化有關。至今為止,上丘是大腦皮質外已知唯一顯示出伽碼波段電震盪的腦部區域。

由以上這些證據,心智的一些發端也許可在腦幹周圍的神經核網絡結構裡找著,而自我的發端可能也在此





參考資料:

1.《意識究竟從何而來(Self Comes to Mind)》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著,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社,2012412日初版。ISBN 978-986-272-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