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二)意識心智的建立
聖者們進入深度的冥想,並看見光芒四射的宇宙大我作為世界肇因之權能。摩耶(與摩耶之三德)將阿特曼隱藏在宇宙的背後。阿特曼,這獨一者,掌控著前面涉及的所有因素,包括原人(個體自我)與時間。(《白騾氏奧義書》 一,1.3)
全知的神與無知的個體皆是非生。為了個體自我,原質便造出其享受對象。宇宙自我是無限的,因此它是恆在的目擊者。享受者、享受對象與享受,亦即個體自我、原質、宇宙自我三者,與梵乃是一體。當一個人親證這一點,他便獲致解脫。(《白騾氏奧義書》 一,1.9)
有兩隻鳥,密切相關,十分相像,它們立在同一棵樹上(指個體自我與宇宙自我同居一個身體之內)。一隻鳥吃著成熟的果子(指個體自我的受業報);然而,另外一隻則沒有任何果實。它僅僅像一個旁觀者在目擊(指宇宙自我之無為)。(《白騾氏奧義書》 四,4.6)
「超越於人的感官的,是感官的對象;超越於感官對象的,是人的心意;超越於人的心意的,是理性;而超越於理性的,是「大我」。」(《卡塔奧義書》 三,1.3.10)
「未顯現者超越於偉大之自我,宇宙之大我超越於未顯現者。沒有比宇宙之大我更高的事物了,它意味著所有成長的終點,這是人可抵達的終極歸宿。」(《卡塔奧義書》 三,1.3.11)
我們從唯識學知道,修行人於修證過程可以經驗到八識的識體變化。而這識體(心王)之所以會被覺知道,主要是因識體必定伴隨著心所法呈現,如五遍行法—觸、作意、受、想、思。例如當感官耳根接觸到雷聲時,會在耳根識與異熟識(即阿賴耶識,與五遍行心所法相應)處依這音觸緣起『思』的『雷聲圖像』(法相)。接著依識的思量能變轉成第七我執識,『思』的『雷聲圖像』被賦予『我』的主體感受(即處在『雷聲圖像』即是『我』的狀態)。此第七我執識有四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以及五遍行心所法與八大隨煩惱(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相應。接著這個『雷聲圖像』的『我』經分別能變轉成第六意識,此時『雷聲圖像』與『我』圖像就能所分離,經六根識的互用而有「我看到雷聲」或「我聽到雷聲」的感受。此分別能變的第六意識與五十一種心所法相應。
而從《卡塔奧義書》(三,1.3.10-11)的法教得知,感官的外來訊息會形成對象的『圖像』,此『圖像』會匯入『人的心意』(即第六意識)。而操控這『圖像』的背後有『大我』(即第七識的『自我』),而『大我』的背後有『未顯現者』(即第八阿賴耶識),且此『未顯現者』的背後有『宇宙大我』(即梵。或稱佛性識)。而從《白騾氏奧義書》的法教知道,人在覺知事物的當下,是「享受者、享受對象與享受,亦即個體自我、原質、宇宙自我三者,與梵乃是一體。」且阿特曼(個體自我)的形成,是隱藏於摩耶與其三德—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
所以,從古老智慧所說的『意識』(以下用『意識』,代表人類覺知事物的識體,非單指第六意識)作用,是由多重的轉變而成的。而且每一重的轉變過程,會有其相應的情緒反應(或稱感覺,即相伴心王的心所法)。有趣的事,從《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所提出的『意識』心智的建立,似乎也循著這個方式。從神經學的角度來看,是演化的力量帶給了生命不同類型的腦。有個觀點眾所周知但未被普遍接受:生物早在擁有心智之前,就已展現高效率並具適應力的行為,這些行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類似於擁有心智與意識活動的生物所產生的行為。事實證明完全無腦的生物,即使低等的單細胞如變形蟲、草履蟲,似乎也能展現有智力、有目的的行為(page 44)。而許多昆蟲雖沒有明顯的腦組織,卻也能出現需有複雜心智的社會化行為。所以,生物行為在簡單生命形式組成的世界裡,雖缺乏心智與腦部,它們仍可以無意識、無心智活動的方式做出適當反應的行為。
這書作者提出的觀念,藉著強調「使低等生物的生命管理的隱密知識,是演化上先於任何這類知識的意識經驗,從而翻轉了對意識之傳統理解的敘事順序」(page 48)—即傳統認為精密的生命管理背後,那些態度、意圖和策略是起源於大腦和複雜的意識心智,這是有待商榷的。所以作者依著證據所提出的理論,是在演化的歷史中找尋自我和意識的先趨。在單細胞及低等無神經組織生物,其對生存的「渴望」、「意願」使它們擁有一種在行為上的『態度』,這種稱為『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而多重組織生物因有形成圖像功能的神經網絡聚合—離散區(concergence-divergence zonez/regions,CDZs/CDRs )的神經迴路及腦組織的演化(page 167),這種稱為『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在更高級的哺乳類如人等,則將『意向性』與『圖像性』生命管理模式結合,而產生出更有優勢的記憶、語言、反思和推理的功能。
作者認為單純圖像所產生的心智是無意識的。而這需要有個主體性的—『自我』,而這主體性的定義特徵是:普遍存在於我們主觀經驗到的圖像中的感覺(即所謂相伴於心王而起的心所法)(page 18)。作者認為在自我的許多層級(原我、核心自我、自傳體自我)中,最複雜的層級容易遮蔽較簡單的層級,使得心智被知識的蓬勃展示給占滿。意識心智的演化是從最簡單的『意向性』生命管理模式,而這種『意向性』轉換成『原始感覺』的呈現。意向性的『原始感覺』擁有個明確的特質,一個價(valence),位在介於愉悅和痛苦之間的某處(page 215)。『原始感覺』是生物體與外界互動所形成的所有感覺的基礎,是所有情緒感覺的原始樣態。重要的是,『原始感覺』是由意識心智的『原我』所產生的。
研究意識心智的深處時,發現它是由不同圖像混合而成的。這些圖像中的一組圖像描述了意識中的『對象』(即主角、我執識),其他圖像則描述『受格我』(即四根本煩惱—我癡、我慢、我見、我愛)。『受格我』包括(page 216):
(1)觀點:對象被繪製成地圖時所採取的(即我的心智在觀看觸摸聽見.....等時擁有一個立足點,而這個立足點就是我的身體)。(即第七我執識—我癡煩惱)
(2)所有權:感覺到在心智中被描繪出來的對象是屬於我,而不屬於任何其他人。(即第七我執識—我慢煩惱)
(3)能動性:感覺到我擁有與對象相關的指揮權,我的身體所執行的行動是由我的心智所指揮。(即第七我執識—我見煩惱)
(4)原始感覺:表示我活著的身體存在,這與對象如何或是否占用身體並不相關。(即第七我執識—我愛煩惱)
將這四個要素一一集合起來,就會構成一個簡單版本的自我—『原我』。當這個自我集合的圖像與非自我對象的圖像一同展開時,意識心智便出現了。
參考資料:
1.《意識究竟從何而來(Self Comes to Mind)》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著,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社,2012年4月12日初版。ISBN 978-986-272-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