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印度生死書(9) 禿頂奧義書(一)


印度生死書(9) 禿頂奧義書()

 

1.1.1 在諸神之中,首先顯現的神就是梵天。他就是宇宙的創造者,也是宇宙的維繫者。梵知是一切知識之源頭。梵天將他傳給他自己的長子阿陀利溫。

諸『神』(有情識)是梵所創造的,而首先顯現的神就是梵天(即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白淨識)。梵天的有情白淨識,因業力摩耶經三轉識,落入三德的框架而有三界眾生。三界有情識因摩耶幻力,依真如法緣起法相,而有正報身與依報宇宙世界。梵同時也賦予梵天一元性明的梵知力量(覺知的智慧),梵知是一切知識之源頭。阿陀利溫是聖者之中的第一位,所以他被喚作梵天的長子。

 

1.1.2梵天已經把梵知傳給了阿陀利溫。在過去,阿陀利溫又把它傳給了聖人鴦吉羅。而鴦吉羅又把它傳給了持力仙人的後裔薩塔耶婆訶,薩塔耶婆訶把從老師那裏得來的知識再傳給了他的學生鴦吉羅莎。

梵知是由一位處一元性的聖者(即已經淨化有情識為白淨識,是轉無明成為明性的智者),傳授淨化的智慧給另一人的方式傳遞下來的—從父親到兒子,或從導師到門徒,就像是從一盞燈點燃另外一盞燈。

 

1.1.3 一位卓越的家居者蘇那迦,根據經典為尋求這種知識所規定的方式,畢恭畢敬地來到了聖人鴦吉羅莎那裡,他問道:「哦,尊者啊,一個人知道了什麼,便可以知道一切?」

一位卓越的尋道『家居者』蘇那迦,雖仍陷在塵世二元性的無明分別煩惱中,但應是已經履行了他塵世的職責,並準備去釐清塵世間不斷生滅變化的煩惱,追尋一元性永恆真理的喜樂與智慧。

 

1.1.4鴦吉羅莎對蘇那迦說:「那些已經獲得梵知的人說過,存在兩種類型的知識—一類是關於梵,是絕對的知;一類是關於塵界,是相對的知。」

處一元性智慧的聖者才知道:「存在兩種類型的知識—一類是關於梵界,是明的、是一元平等性的、是絕對的智慧;一類是關於塵界,是無明的、是二元性的、是相對的知識。」

 

1.1.5 這兩類知識就被視為:塵知和靈知。前者包括了黎俱吠陀、耶柔吠陀、薩摩吠陀、阿達婆吠陀、語音學、禮儀學、語法學、語源學、音韻學,以及天文學;而後者是這樣的,人們藉著它,便可以認識梵,這個永恆的不滅者。

《黎俱吠陀》是四部《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詩歌集。它的內容包括神話傳說、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與解釋,以及與祭祀有關的內容,是印度現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詩集,也最有文學價值。《耶柔吠陀》漢譯名稱為祭祀明論,是四大吠陀經之第三部。內容着重於禮拜及牲禮等的宗教儀式。《薩摩吠陀》漢譯名稱為讚頌明論,是四大吠陀經之第二部、共兩卷。基本上是集第一卷梨俱吠陀的頌而成。《阿達婆吠陀》漢譯名稱為禳災明論,是四大吠陀經的第四部,最晚編著成書。其中的神曲,是由梨俱吠陀咒語的部分發展出來,多是神秘巫術,吉凶咒語,間有科學思想。古印度醫學,即起源於此。

 

1.1.6 它不可言見(因超越於感官),它也不可(被行動器官)把握;它不由任何事物而生;它無形相,沒有感覺器官,沒有行動器官;不可毀損;它廣大遍布(如虛空一樣地),極其精微;是所有造物的源頭—智者說,這梵無處不在,無物不是。

梵無處不在,無物不是,但梵不能以二元性的方式認知,故不可被見,也不可被把握;唯一的方式是一元性的自見、親證。

 

1.1.7 蜘蛛從它自己的身體裡面吐出蛛絲,然後又將它收回。同樣道理,植物從地上生出,毛髮從活人身體裡長出,世界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從永恆的梵裡顯現出來。

1.1.8 梵是通過心念之力將自己顯現出來。起初,創造的種子活躍起來;從這種子裡就誕生了布魯納,然後,從布魯納生出末那(意即宇宙心靈)。接下來,生出了諸元素,再就出現了諸世界。諸世界是因著諸業而來。只要有諸業,則必會有諸多業果。所以,諸多業果就以這種方式無窮無盡地展開,再無終結。

梵是通過心念之力將自己顯現出來。起初,梵天(即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白淨識)因創造的業力種子活躍起來而有識的初異熟能變;從這種子裡就誕生了布魯納(意為氣息、呼吸、生命,即指有異熟種子的阿賴耶識)。然後識再經次思量能變,從布魯納生出末那(意即宇宙心靈,即恆審思量的我執識,是具一元性的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的四根本煩惱)。接下來末那識再經第三分別能變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識。六根識緣原質真如法生出了諸元素與物質,再就出現了現象世界諸法相。所以諸世界是因著諸業而來。只要有諸業,則因異熟必會有諸多業果。

 

1.1.9 這梵是全知者,不但是宏觀的全知,也是微觀的全知。它的苦行就是知識—從這()梵,產生這()(金胎),再產生出一系列的名字、形相和食物。

梵是全知者,是明性的、一元性的無分別智慧(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它的苦行就是就是依原質真如法緣起的萬法知識,是因無明而有二元性的分別法相(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這苦行(諸行是苦)是從這()梵,產生這一元性的()(金胎),再產生出六識二元性分別的一系列名字、形相和食物。

 

1.2.1 這是真理:智者看到頌詩(曼陀羅)中常常提及各種祭祀,在三吠陀(即黎俱、薩摩、耶柔)之中,這些祭祀又以各種方式被加以解釋。如果你要獲得你所欲求的,總是要參照這些文字來行祭,這是一條道路,它通往行善者所奔赴的世界。

這裡奧義書說:依據吠陀的經文祭祀的行儀,是一條可以通往行善者所奔赴天界的道路。因為這些曼陀羅(頌詩)與祭祀的規範,就是律法的,是對仍陷在二元性心行的凡人的規範。凡人只要遵守這些規範就是善行,就能在此世的身口意行善業,這是通往天界的道路。雖然可以達天界,但這仍是善惡分別的二元性境地,你的二元性心地仍須受到律法的約束。

 

1.2.2 當祭火燃起,於火舌躍動之際,就應開始把祭品投入兩火之間。

1.2.3 當一個人施行火祭時,(沒有嚴格遵照經文中的規定)而沒有輔助祭—新月祭、滿月祭、四月祭和收穫祭;或者沒有款待客人;或者在錯誤的時辰投放祭品;或者沒有供奉天神,等等。在所有這些不正確的行祭之例中,作為其結果,(對於他)七個世界將會被摧毀。

1.2.4 卡利、卡拉里、摩奴吉婆、索羅黑塔、薩度姆瑪婆納、薛富林耆尼,以及明亮的薇須婆魯茨—這是祭火裡邊七種躍動的火舌(適合於所投放的祭品)

1.2.5 對於那些行火祭者,如果在正確的時間,將祭品供奉給這些躍動的火苗,那麼,這些祭品會化為太陽的光線,將他提升,引領至諸神之首的因陀羅的居所,活在眾人之上方。

奧義書的時代是人類的早期,是人與人之間單純的生活,但人與環境之間就有許多的不確定災禍,所以我們現在很難想像祭祀文化對當時的人們的影響。這些祭祀文化強調的『敬天憫人』,對二元性心行(尚未淨心)的凡人規範,使他們的行為趨向一元性的。這裡的『七個世界』,是指通往天界最頂天有七個層次(阿含經中將欲界諸天從人道以上分有七層,依序而上為:四天王天、忉利天、燄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宮。阿含經的這個法教,應該是從奧義書來的)。在奧義書的時代,祭祀是一種凡人應該遵循可貴的善業,而尋著這些善行有七個層次的天界業果。錯誤的行儀,或無善行,也就與這七個善業果無緣。『因陀羅』在漢語中,稱為帝釋天,意思則為「最勝、最優秀、最優越、征服、王者」。因此,其全名意思為「天界諸神最有能力的主宰」。

 

1.2.6 「來吧,來吧,這裡是神聖的天界。因你已經靠著自己的善業之德,賺取了它!」這些發光的祭品以這種動聽的語言迎接他,給他以大敬重,在陽光上面,將行祭者帶至(天界)

1.2.7 這種祭祀要涉及十八個人:祭祀者本人、他的妻子,以及十六位助手。他們都是必死之凡人,故他們所行的也是暫時的。就這個層面而論,他們所行的(祭祀)在品質上是較低的。如同浮舟,這脆弱和不穩固的造物。然而有愚人卻以為這行徑嘉美,可以帶給他們最滿意的結果。其樂觀的情況是,它可以將他們帶入天界,而他們可以在那裏享受生活。但是,這些快樂卻亦是短促不拘,很快他們就會重新降生,又重新進入生而至於老死的輪迴之中。

欲界與天界都是二元性的行為業因所成就的業果。活在二元性運作方式的存在,是無法知道一元性存在的智慧。二元性的存在有情識,因業力有三德的轉識,使有情識依原質真如法緣起時,落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二元性存在認知。這樣的二元性存在認知會因前世的貪瞋癡等煩惱種子,在此世的身口意上再造業種子,成為再次輪迴的異熟業因。傳承吠陀、奧義書的智者都知道這個道理,也知道這些二元性的凡夫只能透過律法、祭祀等規範,才能使他們所作的業是趨近於一元性的善行。但這些二元性的業果,因為有四相分別的存在認知,故是短暫的,是落入有所得的個體我相(即有內外、主客)、有起點與終點、生滅的時間相、有遠近、高低、大小的空間相的侷限。

 

1.2.8 愚者被無明所覆蓋,卻仍自以為聰明,自以為知道甚多。(這樣的人)被邪惡的輪迴一次又一次的逮住。這恰似一盲者被另一盲者所引領,在路上轉圈圈。

1.2.9 愚者的行徑如同幼童,他們因無明而沉溺於種種事務,卻還吹噓著,似乎自己知道甚多,頗有智慧。他們聲稱自己深受祝福,事實上卻受貪著之苦,故求諸儀式。他們不知道正路,故此,他們享受著短暫的天界之樂,而又得時候一到,就宣告終結,他們失去了天界之位,而又得承受痛苦的侵襲。

1.1.10 那些人極為愚蠢,他們以為做些祭祀或社會慈善事業就是最好的事情。他們沒有意識到尚有比之更好之事。作為他們善業的酬報,就是他們死後得以進入天界,在那兒享受固定的一段時間。但當時日將近,他們就得返回這個世界(而重新誕生為人),或者更糟糕(以動物或昆蟲的形式返回)

傳承吠陀、奧義書的智者深知天界的虛妄不實,是眾生煩惱種子的業果。如果不知道追尋『梵即是我』的一元性智慧,而仍只是追求天界二元性的短暫之樂,那輪迴就像是這一世的盲者凡夫被前一世的盲者所引領,在路上轉圈圈。這種行徑的凡夫如同幼童,他們因無明而沉溺於種種事務,卻還吹噓著,似乎自己知道甚多,頗有智慧。凡夫不知道天界諸神也是二元性的存在,受有我執四相的煩惱束縛,就有時間相的起始與終止,有空間相的形成與毀滅,而這些只是因有情識中的業力摩耶所造的二元分別境界。如此凡夫盲者(有情識),因識中的業力投生於六道,再因無明的二元性心行,於身口意行造業因種子。雖行善因投生天界,但當時日將近(即天界業報已圓滿,他界投生的業因成熟),他們就得返回這個世界(而重新誕生為人),或者更糟糕(以動物或昆蟲的形式返回)

 

1.2.11 另有一些平靜的智者卻住在林中,以行乞為生。他們的人生以苦行為舟筏,投入對生命終極目標的追尋。他們獲得了潔淨的心靈,在其死日,就可以(向北而行)經過太陽之門,臻達永恆不朽的金胎的居所,這就是梵界。

眾生有情識雖是落入二元性的轉識,但那是六根識向外緣物、境真如法塵時。如果有情識是棄絕外塵的,是平靜的,是向內觀照的,他將與自我一元性的本質(末那識的平等性智)接觸,而他的身口意行也將受此一元性的冥助與引導。他不再造業也獲得了潔淨的心靈,在其死日,就可以(向北而行)經過太陽之門(即轉識成智,指有情識轉成明的智慧),臻達永恆不朽的金胎(就是梵天,有情白淨識)的居所,這就是梵界。

 

1.2.12 梵的尋求者深知儀式崇拜的結果是短暫的,故他們不會貪著於這些崇拜。他們明白,那不朽的事物不可能以可朽的方法獲得。於是,他們就會去尋找獻身於梵,通曉吠陀的導師。他們手持表示謙卑禮敬的乾淨木柴,向導師靠近。

1.1.13 首要的是,門徒已經完全控制好他的心意和他的感官。然後,他走向那已經認識梵的導師。而這導師就會將梵—以其所是的知識授給這樣的門徒。

凡夫有情在未獲得潔淨的心靈前,若知道有『梵』的智慧可追尋,就會深知儀式崇拜的結果是短暫的,故他們不會貪著於這些崇拜。他們就會去尋找獻身於梵,通曉吠陀的導師。但首要的是,要親近這位已親證『梵即是我』的導師前,門徒應該控制好他的心意和他的感官,以潔淨無分別的心靈聆聽教誨。而這導師就會將梵—以其所是的知識授給這樣的門徒。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