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印度生死書(10) 禿頂奧義書(二)


印度生死書(10) 禿頂奧義書()



2.1.1 梵就是那個真理。從燃燒的火焰之中,濺起成千上萬同樣性質的火花,哦,賢良的年輕人啊,紛繁萬象也是類似的道理,而從梵中涌現,它們也將在梵裡消融。

這裡導師向門徒述說:梵就是那個唯一的真理。就像火焰所呈現種種的火花,其本質皆是火;現象界的紛繁萬象,其本質就是梵,就是梵投影疊加的影像。這些紛繁萬象,從梵中涌現,它們也將在梵裡消融。



2.1.2 那閃閃發光的原人沒有形式,它是遍在者,既在內,也在外;它還是非生者,它沒有任何的生命之氣息(因為它無形,否則,意味著它有受制於無常之可能)。它也沒有心意,它是純粹的(沒有屬性),高於粗糙的摩耶世界(名和相),甚至還高於世界的種子狀態,即我們所謂的原質。

梵創造的『原人』(這裡指金胎、有情識)是一元性的,沒有形式,無主客、內外、時間、空間的分別相,故也無生命生滅的氣息。甚至二元分別的心意識,也只是它的轉識,而它是純粹的、白淨的。而這現象界的萬象是因『原人』中摩耶的幻力所顯現的,即是有情白淨識經三德的轉識,再依真如法(即『原質』)緣起的法相,故是高於摩耶的名和相世界。梵也創造了『原質』(真如法,即世界受造的質料,即是『有相之梵』),原質創造出無數與其相似的造物,是『原人』緣起摩耶世界之所依。在自證知一元性時,『我就是那原人』,故甚至還高於世界的種子狀態,即我們所謂的『原質』(真如法)(書的譯文中所用的『創造』是一元性的—即是禪宗所說的『恁麼』(見《正法眼藏》的《恁麼》篇)



2.1.3 由它(指有屬性的梵)而生出生命、心意、所有的感官;以及空、風、火、水,還有承載萬物的大地。

2.1.4 它的頭是天,它的兩眼是月亮和太陽;它的耳是方向;它的語言是昭示之吠陀;它的呼吸是風;它的心是宇宙;雙足之用就是大地。它是萬物內在的靈魂。

2.1.5 火從偉大的原人而生,而太陽正如(天界之)火的燃料。月亮由天界之火而來,雨水從月亮而生,地上的草木從雨水而生。(這些草木給了)雄性以精子,而又把精子植入雌性的體內。正是以此方式,偉大的原人(金胎,有屬性的梵,自我)源源不斷的生出了萬物。

梵創造了一切,也含攝於一切中。知識與無知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梵創造了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識),同時也賦予明的知識力量(覺知的智慧)。梵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所構成的真如法(無知)界。有情識(『原人』)緣真如法(『原質』)顯現現象界宇宙萬相,此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變化,但本質的梵不因此疊加的變化而有生滅變動。「吠陀」意思是「知識」、「啟示」。有情識(『原人』)緣起的宇宙萬象,以摩耶幻力緣起現象世界。



2.1.6 萬物皆從原人而出,由它生出了吠陀—黎俱、薩摩、耶柔;也生出了儀式的知識,包括動物祭在內的所有祭儀,禮金、典禮舉行所規定的期限、適合行祭的一類人、行祭者所能夠抵達的世界,即月亮淨化的世界和太陽輝耀的世界。

梵創造了原人,而原人因三德的摩耶幻力,萬物(六道眾生)皆從原人而出。吠陀經典—吠陀儀軌與祭祀,所有的宗教實踐與崇拜形式,過去、將來與現在—簡言之,吠陀經文中言說的一切,皆來自梵,梵藉著其自身幻力,創造出這個現象世界。這吠陀經典的祭祀與行儀知識,提供依循者一條通往天界的道路,包括月亮淨化的世界(月界,蘇摩絡伽)和太陽輝耀的世界(日界,蘇利亞絡)



2.1.7 從原人(金胎)而生出眾多的男神和女神,先是大神,接著是那些小神,男人,女人,走獸,飛禽,呼吸,稻穀,小麥,苦行,信仰,真理,自制和秩序。

原人(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它創造了諸多形相:男神與女神(天道)、男人與女人(人道)、動物(畜生道)、昆蟲,等等有情眾生。每個眾生有情的形相,都是因其業因而有的果報身;每個眾生有情所處的道(法界),都是因其業因而有的依報世界。除此之外,那二元性的吠陀知識,包括苦行,信仰,真理,自制和秩序等,也都是由它一元性的智慧而來。



2.1.8 從梵生出了七種感官,也從它生出了七種感覺,七種所感知的對象,七種覺知,每一生物體內七種感官所居的七個座位。除非它們是活躍的,否則感官就消融於自我,屆時(如無夢之睡眠),自我就安居於心的洞穴之內。

梵創造了原人(金胎),而原人因三德的摩耶幻力,經轉識為有情識有正報身。從梵生出了七種感官、七種感覺、七種所感知的對象、七種覺知,每一有情識有正報身內有七個座位(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識,也稱過去七佛)。而這正報身的根與根識的運作,除非它們是活躍的,否則感官就消融於個體自我,屆時(如無夢之睡眠),自我就安居於識心的洞穴之內。



2.1.9 從梵生出了高山和大海,從梵流出所有的江河,從梵還生出了各種植物,生出它們的精華與芳香。因它的存在之德,萬物得以存在。它將萬物統一為整體。而那些精華維持著精微鞘裡面的內在自我。

宇宙自我()創造了有情識的眾生(原人,個體自我),也創造了無情的萬法(原質,是真如法,即是『有相之梵』)。所以,梵生出了緣起高山、大海、江河等所依的真如法,也生出了各種植物,生出它們的精華與芳香。因它的存在之德,萬物得以存在。一切存在都依它發生,也依它統一為整體。而內在自我的正報身(粗糙身)是由五大元素的精華(真如法,即精微身)維持著。



2.1.10 這個梵就是世界的一切。它是所有的羯磨(祭祀),也是所有的苦行(知識),它是至尊,它還是喜樂。它隱藏在所有人的內心。哦,賢良的年輕人啊,只要你認識梵,你就會於此生擺脫無明的束縛。

鴦吉羅莎對蘇那迦說:「那些已經獲得梵知的人說過,存在兩種類型的知識—一類是關於梵,是絕對的知;一類是關於塵界,是相對的知。」那關於塵界的,是二元性的,是所有的羯磨(祭祀的知識);關於梵的,是一元性的,是所有的苦行(智慧)



2.2.1 梵的本性是光。它以穴居者著稱,因它居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洞穴裡面。它支撐著萬有;所有的動者,所有的生命,所有那些眨眼或不眨眼者—所有事物,所有存在都置身於它。(哦,賢良的年輕人啊,)這梵既是可見的,也是不可見的。它被眾人所愛慕,卻又超越了人們的感知。要知道它就是你的自我。

梵具有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的所有功德,梵的本性是光。知識與無知兩者皆深藏於至尊梵。梵創造了金胎(是一切有情識的源頭,即第六大的有情識),同時也賦予明的知識力量(覺知的智慧),這是所有的動者,所有的生命的源頭。梵也創造了五大(地水火風空)所構成的真如法(無知)界,這是所有的不動者的源頭。梵創造了一切,也含攝於一切中。所以,梵既是可見的,也是不可見的。



2.2.2 它是發光的,它比最微小者更微小。它,不朽的梵,世界和世界的居民都安置於其上。它是生命,它是語言,它也是心意。這梵是真理,它是永恆,它必須被完全領悟。

2.2.5 萬有皆安置於宇宙靈魂之上—天界,大地,天地之間的空,還有心意,呼吸和諸根。認識自我,這個唯一者和不變者;自我知識是通往不朽的橋樑。勿將時間耗費在別的事情上。

這宇宙『自我』,它是涉入一切的『遍界不曾藏』,它隱藏在眾生的心中,比至小者更小,比至大者更大。緣起法的現象界是可朽、顯相,而真如法界是不可朽、非顯相,兩者合一是有情的白淨識(梵的『宇宙自我』功德)的支撐。也就是說,有情識依真如法而緣起世間萬法。所以,宇宙間的生命、語言、心意、呼吸和諸根、大地、天地之間的空、天界等都是它。這梵是真理,它是永恆,它必須被完全領悟。



2.2.3 奧義書的知識(般拿婆的信息)就如同一把弓,而個體靈魂則是弓上的箭矢,用冥想將這把箭削尖,然後使勁拉開這把弓—也就是說,將心意從塵世的念頭中撤出—瞄準梵,因它就是你的目標,以這心意把梵射穿。

2.2.4 唵是弓,個體靈魂是箭,而梵就是箭所要發射的目標。不能有絲毫差錯,這個目標必須被擊中,當事情一成,箭矢與箭靶就合二為一。也就是說,個體靈魂必須與宇宙靈魂合一。

這裡奧義書的教導是提供一個親證自我的方法,是用般拿婆(即『唵』音)當曼陀羅,此一詞的意思就是「獲得本質」或「具有本質之物」(在修法上可稱作壇城、道場,相當於禪宗的『参話頭』)。修行者斷絕六塵,集中心力於這一『唵』音上,當親證心法一如的當下,你會融入『唵音就是我』的自覺中。這古老的法門,以『唵』音當『話頭』参,正是佛法所說的—『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2.2.6 車輪之毂匯集著眾多之車輻,同樣地,心靈之處也連接著眾多之經脈。這偉大的自我,在裡面活動,在裡面展現諸多形象(如生氣、憎恨等)。為了越過黑暗,請將自我明想為『唵』,願你好運。

卡塔奧義書》()說「人類的心臟有一百零一條心脈連接著,其中有一條通往頭顱的頂部。」,意味著心靈之處也連接著眾多之經脈。梵恁麼的有情識(阿特曼、個體自我),緣真如法起萬法時,會有三能識變而展現摩耶的三種特質: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由於這摩耶的錯謬,這偉大的自我,在裡面活動,在裡面展現諸多形象(如生氣、憎恨等)



2.2.7 它知道事物的一切,無論宏觀還是微觀;它的光榮就是世上的一切。這自我築巢於心中發光的空間,這空間也被喚為梵的居所。這自我展示為心意,展示為生命和精微之身的首領,以心靈為根基,活在閉合的粗身之中。因此,當他們認識了自我,他們就獲得了圓滿的知識。

梵是全知者,是明性的、一元性的無分別智慧(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它知道事物的一切,無論宏觀還是微觀;它的光榮就是世上的一切。而它的苦行就是知識,是因無明而有二元性的分別法相(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這苦行(諸行是苦)是從這()梵,產生這一元性的()(金胎),再產生出二元性分別的一系列名字、形相和食物。這也是它緣起的光榮,就是世上的一切。這宇宙『自我』,是涉入一切的『遍界不曾藏』,是一元性的無分別智慧,展示為心意,展示為生命和精微之身的首領,以心靈為根基,活在閉合的粗身之中。當原人(個體自我、有情識)親證這宇宙自我時的『梵我一如』,就處於圓滿、永恆的境地,就獲得了圓滿的知識。



2.2.8 如果一個人能夠認識到梵即是因,梵亦是果,認識到梵即是他的自我,那麼他性格之中的怪癖消失,他的所有疑雲消散。他的諸多業果也會被摧毀。

當修行者認識到梵即是因,梵亦是果(即證『因果一如』、『梵我一如』),即是修行者與證道者合一,是認識到梵即是他的自我的『我即是梵』。那麼他性格之中的怪癖(即有情識的摩耶錯謬)消失,他的所有疑雲消散。他的諸多業果也會被摧毀。



2.2.9 梵是純然無垢,沒有形式,它居住於心靈之中的那個發光和精緻的秘密空間。這梵是純潔的,它比陽光更明亮。那些認識自我的人,他也認識梵。

這裡個體自我(即欲界人道的中陰有情識身)依《奧義書》所說,是細如拇指(《顯揚聖教論》說:「有情命終後。或者有中陰,就是將出生有色界的。或者沒有中陰,就是將出生無色界的。」),它居住於心靈之中的那個發光和精緻的秘密空間。然而這一元性的覺知,是無垢者、遍在者,耀如日光,充滿遍界。



2.2.10 在梵的現場,太陽不發光,月亮和群星也不發光,甚至閃電也不再照亮。這小小的火種又如何能夠發光呢?一旦梵放光了,則所有一切都隨之而熠熠生輝。萬物都藉著它的光輝而閃耀。

梵在一切的存在裡,也是梵賦予一切存在能力。梵創造的真如法法住法位,而這真如法界不可說動與不動、用與無用。只有當梵創造的有情識,以梵的摩耶幻力緣起時,這些所顯的現象界萬法—如太陽、月亮與群星的發光,才因著所依的依真如法緣起,透過這樣的疊置而有動與不動、用與無用。



2.2.11 這充滿喜樂的梵就在你的前面,它也在你的後面;它在南邊,也在北邊;它在上,也在下;它是遍在者。這世界本身就是梵。

當眾生有情識經淨化(即達它所創造了梵天白淨識)親證『梵我一如』、『性相一如』當下,就會如洞山禪師所悟的『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當眾生達禪師所說的『處處得逢渠』的清明,是一元性的四無量心常樂境,就知道就在你的前面,它也在你的後面;它在南邊,也在北邊;它在上,也在下;它是遍在者。是它在維繫這個世界,也給了眾生有情趨向它的智慧。







參考資料:

1.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