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統一物理學》 (四) 原質與原人的誕生


《統一物理學》 () 原質與原人的誕生

 

(原質,即世界受造的質料,即是『有相之梵』)應知原質就是摩耶,還應知摩耶之主乃是大自在天(即梵)。整個宇宙就是大自在天的身體。(《白騾氏奧義書》() 4.10)

它是萬物之原初因,並賦萬物以特質(譬如火之熱性、水之涼性等)。它也當助萬物趨於成熟。唯有它掌管著整個世界。此世有三德:薩埵、羅闍和答摩。這些德性中,無論何者都具備特有的品質,這些品質亦源自於它。(《白騾氏奧義書》() 5.5)

個體自我所呈現出來的各種或粗糙、或精細的形相,皆根據其過去的行為與心靈品質。這同一個自我也許呈現為完全不同的個體,則是因了它全新的身體與隨身帶來的德性。(《白騾氏奧義書》() 5.12)

從梵生出了七種感官,也從它生出了七種感覺,七種所感知的對象,七種覺知,每一生物體內七種感官所居的七個座位(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識,也稱過去七佛)。除非它們是活躍的,否則感官就消融於自我,屆時(如無夢之睡眠),自我就安居於心的洞穴之內。(《禿頂奧義書》() 2.18)

「許多已經顯現的靈魂,依照其業力和知識,擁有了一個身體,進入了重生的旅程。但是也有些情形是,其所獲得的身體是無法行動的(比如一棵樹)。」(《卡塔奧義書》() 2.2.7)

 

唯物主義的原子論早在公元四世紀就被提出,Democritos認為宇宙物萬是由世界上最微小的、堅硬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構成的,他稱這種粒子為『原子』,而且認為「運動是原子本身所具有的性質」。1803Dalton基於實驗證據提出元素、原子學說,認為宇宙物萬是由無數的元素構成的,元素的最終組成稱為簡單原子,它們是不可見的,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和再分割,它們在化學變化中本性不變。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狀、質量及性質是相同的,但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的比例相結合,形成分子化合物,如水是H2O、氧是O2。近代科學已經知道除氫原子是由單一個質子構成外,其餘元素的原子都是由質子和中子結合而成,而且質子、中子可以經實驗知道是由更基本的粒子上、下夸克組成。

本書《統一物理學》作者,由2.725K的宇宙背景輻射提出空間基本單元理論,成功的推導發現質子是由400個夸克(E1595819)、中子是由401個夸克組成。質子和中子是通過共享一個夸克(E1595819),結合後使得雙方都擁有400個夸克(E1595819)成穩定的能量集合體。因為達到擁有638327600個空間單元的完整集合,是宇宙間粒子穩定存在的必要條件(page92)空間單元素數集合體E1595819是構成所有粒子的基礎。所以,目前發現的一百多種元素,只不過是更多的空間基本單元素數集合體E1595819通過共享形式結合在一起的結合體而已。從《統一物理學》理論來看,上、下夸克其實就是代表著具有9維空間構造的空間基本單元,內含有的6維的3個封閉子空間的屬性,而核子之間的結合就是具有9維空間屬性的空間基本單元之間的封閉子空間的結合。所以原子核之間的連接,也是眾多封閉的6維空間之間的空間對接。(page92)

《統一物理學》結論來看,眾多夸克(E1595819)通過共享的結合體(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400E1595819結合體)其以激發態能量運轉的是原質(一切無情法、物質的源頭),而此眾多的E1595819相連接的6維封閉空間的結合體(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的結合體)原人(一切有情識、心靈、精神的源頭),而且這『原質』與『原人』是一體的存在。從唯識學的觀點,『原人』的發展(因染污而有業因種子)存在形式有三界:欲界(六道)、色界(四禪天、有色身)、無色界(四空天、無色身)(可參見《沙門修行次第》篇);而『原質』發展成色報身,應該是E1595819共享的結合體成為元素的原子(638327600空間單元構成的穩定物質粒子的結合體)之後。所以,所謂的『色界』應該是元素的原子(具有能量物質的無明屬性)形成大千世界的物理現象(如光電、聲音)與物質世界(如山河、日月)。宇宙間從基態的空間基本單元到元素的原子形成,中間雖有許多近代物理所測得的粒子,如質子、中子、繆子、電子、微中子、以及各種介子與玻色子,然而這些粒子的單獨存在都不穩定,而且從《統一物理學》的理論推導知道,這些所謂粒子都只是許多夸克(E1595819)結合成不同能量體並以能量級數序列展現而已。這些粒子脫離強作用力與弱作用力之後,衰變成不同種類的微中子。

有些學者認為正如大爆炸後所遺留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那樣,宇宙中還會存在一個低能量微中子背景輻射。微中子義大利語:Neutrino,其字面上的意義為「微小的電中性粒子」,又譯作中微子)是一種電中性的基本粒子,自旋量子數為½。現在已經有證據表明其具有質量。但其質量即使相比於其他亞原子粒子也是非常微小的。它可能是現在唯一一種已探測到的暗物質,是一種熱暗物質(因具有自旋性能量)。由於微中子是電中性的,同時還是一種輕子,因而其並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以及強交互作用。其只參與弱交互作用以及重力交互作用。由於弱交互作用作用距離非常短,而重力交互作用在亞原子尺度下又是十分微弱的,因而微中子在穿過一般物質時不會受到太多阻礙,且難以檢測。學者認為微中子在飛行過程中會在不同(一種量子數)間振盪,比如β衰變中產生的電微中子可能在檢測時會變為緲微中子或濤微中子。這一現象表明微中子具有質量,且不同味的微中子的質量也是不同的。依據現在宇宙學探測的數據,三種味的微中子質量之和小於電子質量的百萬分之一。電子是由638327600=400x1595819個空間基本單元組成,所以微中子是由數個E1595819的結合體,仍具有眾多封閉的6維空間結構。從這些觀點來看,有各種低能量振盪的微中子世界,雖不足以構成色法身,但仍是具有能量物質的無明『原質』屬性,以及封閉的6維空間明性『原人』屬性。所以,微中子世界應該是所謂的『無色界』。

欲界(六道、天道七天)是以執取依附六塵物質性的根身為主體而存在;『色界』的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是以五根識為主體存在,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是以第六意識為主體存在,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是以第七末那識為主體存在,四禪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是以有異熟的第八阿賴耶識為主體存在;『無色界』的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是以無異熟的第八阿賴耶識為主體存在。這裡『天』有多義,「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故;或名燈明,以無黑闇故」。

所以從能量物質的無明『原質』屬性角度來看,『無色界』是低能量、微物質性,具光明智覺多神通的,無有相續的色身,只有無異熟的第八阿賴耶識,故其『原人』是較少E1595819相連接的結合體;『色界』是中能量、少物質性,具光明智覺有神通的,故其『原人』是因四禪天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E1595819相連接的結合體,如第四禪天只有一個有異熟的第八阿賴耶識,第三禪天有七、八兩識,第二禪天有六、七、八三識,初禪天有一根識和六、七、八識共四識,所以色界禪天是單根識對單塵的心一境性相續不變的存在;『欲界』是高能量、厚重物質性,困於無明暗智,少或無神通的。所以,欲界是多根識對多塵境,霎那變換的散心位,利用名相建立的虛妄法身,而有虛幻的相續存在。由此可知,三界的有情識的E1595819相連接的結合體的結合構造應該不同。

依阿含經及唯識學,『無色界』的特色:無身形器界,唯有四蘊(受想行識)心心所法而已。『色界』的特色:()有妙色身,故名色界。()初禪天有王臣之異,二禪以上無王臣,因為二禪以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初禪、二禪、三禪皆依雲住(只是雲由濃變淡,因為有我相『執法為我』的法執),到四禪才真正空居,雲氣亦無(已無法執)。『欲界』的特性:()有三欲:飲食、睡眠、情愛,故名欲界。()由修習上品十善,升四王天、忉利天。()若修十善,坐未到定,乃生上四層空居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由禪定力,故不依地;無定力者,不得空居。()四王、忉利有忿怒相,以上皆善相。()欲界六天皆有男女之別。()有王臣之別。

奧義書說梵的幻力(有業力的覺識能依真如法緣起法相),稱作摩耶。應知原質,即世界受造的質料,就是摩耶,即是『有相之梵』(即真如法)。摩耶有三種德行(指與有情識並起的心所法):薩埵(喜德:使心光明、輕快與歡喜)、羅闍(懮德:使心活耀、散亂與躁動)和答摩(暗德:使心遲鈍、無力與昏暗)。這裡摩耶的三種德行,是指『欲界』的六道眾生有情識,即因欲界有情識是以五根識執取五塵原質為根身,而有因根塵相接(即有情識的E1595819結合體與原質的E1595819結合體之間的能量共振—力的交互作用)而有摩耶三德的變化。天道的德行偏薩埵(喜德),人、阿修羅道偏羅闍(懮德),畜生、惡鬼、地獄道偏答摩(暗德)。無色界與色界的初禪天以上成就是斷外五塵,所以不受五根識執取五塵時,因根塵相接而有摩耶三種德行的變化。

《統一物理學》理論發現了構成所有元素的核子(質子、中子)中,決定核子內部、外部屬性的兩大因素:封閉的6維空間空間單元素數集合E1595819成能量體;能量級數序列Σ(n=1→∞)Ep/34n傳遞『能量包』。這兩大因素不僅僅決定原子參與引力、原子的穩定程度(衰變、裂變、聚變)、元素構成物質的超導性、硬性等物質屬性密切相關。(page96)統一物理學觀點看,這兩大因素決定著該元素的一切屬性。從奧義書等瑜伽經驗看,這兩大因素的參與有情識與無情法之間萬有引力的共振作用,使得有情識的E1595819結合體結構改變,將是摩耶幻力(業力)的源頭,也是執取根塵會導致業力輪迴的主因。最近物理學家終於測量出,一種長期以來都只是理論上的、由光與物質所構成的分子。物理學家桑萊特納博士指出:電磁場能夠改變原子周圍電荷的排列。原子以各種方式連接來形成分子,而這些方式都包括電荷的交換,作為一種「超級膠」。有些會共享帶負電的電子,形成相對強的鍵結,最簡單的從比如我們經常吸入的氧氣,就是兩顆連體的氧原子所形成,到漂浮在太空中的複雜烴。有些原子則憑藉它們整體電荷上的差異而互相吸引。這些研究顯示在娑婆世界,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所處的禪天是可能的

 

 

參考資料:

1.《統一物理學》 姜放著,第七章。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1月第1刷。ISBN 978-7-5047-4422-7

2.《印度生死書》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 著,聞中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月第3刷。ISBN 978-7-308-12591-8

3.《微中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BE%AE%E5%AD%90

4.《天人》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A9%E4%BA%BA_(%E4%BD%9B%E6%95%99)

5. 物理學家們剛捕捉到,在一種鍵結鬆散的分子中,光可以作為原子之間的「膠水」。:https://www.sciencealert.com/physicists-finally-measure-a-long-theorized-molecule-made-of-light-and-matter(圖:Harald Ritsch/TU Wi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