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四)從空間單元理論來看人類神經學的意識心智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從空間單元理論來看人類神經學的意識心智



在佛陀的法教中有所謂的『七識住』:()身異想異識住,又作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指人界、六欲天及(劫初起除外之色界初禪天),此處之有情身相、容貌皆異,苦樂、不苦不樂之想各亦差別,故稱身異、想異。()身異想一識住,又作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劫初起,指色界初禪之劫初起之梵眾天,彼等皆自想為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想此諸梵眾皆我所生。同執一因無別想,故想一;然大梵王身量高廣,容貌、威德、言語、光明、衣冠等,一一異於梵眾,故身異。()身一想異識住,又作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為色界第二禪。此中有情身相、容貌無異,樂與非苦樂二想交參,故稱身一想異。()身一想一識住,又作身一想一如遍淨天,為色界第三禪。此中有情身相無異,唯有樂想,故想一。()空無邊處識住,超出一切之有色處。()識無邊處識住,超出一切之空無邊處。()無所有處識住,超出一切識無邊處。(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俱舍論卷八)。但四識(即第六、七、八識加上一個根識)住才會是一個整體,佛陀法教並沒有任何提示它是可以拆開單獨存在。所以在《聯燈會要,卷二十一》中,舒州投子山慈濟大師因僧問:「月未圓時如何?」慈濟大師說:「吞卻三個四個。」僧說:「圓後如何?」慈濟大師說:「吐卻七個八個。」(參見道元禪師《正法眼藏》的《都機》篇)

所以,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存在』(Being)的意識心智,不一定是要有物質性肉體的色身;但有肉體色身的人的意識心智應該也是與非肉眼可見的『存在』有著共同的基本識體性。要討論這個可能存在的『共同基本識體』,就必須借助於《統一物理學》的『空間基本單元理論』。依照此理論的證據,宇宙是由空間基本單元所構成的,而且在絕對零度(-273.15)下能量為零,此時的空間,所有物質完全沒有粒子振動,其總體積並且為零。這樣的空間基本單元不可說是存在或不存在,宇宙也不可說是存在或不存在。但目前的宇宙不是絕對零度,可以由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得知2.725K。具有這樣能量的空間基本單元,就會因這微小能量在6維空間的自旋運動,產生出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的作用(參見《統一物理學》《永恆存在的主體》《六大的誕生》篇),使宇宙變成是一個物質性的存在。

受激穩定態的空間基本單元約同電子半徑大小(2.82x10-15m)是飛米(fm)尺度,而質子的半徑(0.84x10-15m)也是飛米尺度。原子的半徑(105fm= 105x10-15m= 10-10m= 1A)是埃米(A)尺度,分子的尺度約數A~數十ADNA的尺度則約3A~100A。一般細胞是微米(μm= 10-6m)尺度約1~100微米,神經元細胞則是5~100微米。質子是由400個完整不可分割的空間單元集合體(E1595819)組成,所以,神經元細胞約是1011~1013E1595819組成。人類的腦部擁有數以十億計的神經元(約一兆一百一十億個,1.11x1012),它們是以突觸與軸突的方式形成連結,並有選擇的組成迴路的網狀組織(page 340)。有趣的是,單一神經元裡擁有如此龐大(1011 ~1013)集合體E1595819,並在出生時就具備某些遺傳基因的指導下,腦組織依序建立起相似千億數目(1012)的網狀迴路圖連結模式(巧的是,宇宙中約略也可以找到千億座星系)。當胚胎在子宮受胎時,就已經受到環境與宇宙能量的影響神經元裡的集合體E1595819,並影響神經網狀迴路的建構,這也許是星象學、風水學、紫微斗數等的理論可以預測部分人在世間運作的原因(參見《統一物理學》個體自我與無明業力》篇)。出生後的學習和創造記憶,不過是雕鑿、塑造、成型、製作與重新製作腦部網狀迴路圖的過程而已(page 341)

由本書《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依近年來的神經學證據,提出意識心智的最初『原我』與『核心自我』是建構在腦幹與視丘附近的中樞神經。而這樣的科學性結論竟然與《奧義書》的古老修行體證,認為『自我是在身體的「細微如拇指」空間裡』的說法不謀而合。而且『原我』與『核心自我』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物質性結構,用來產生『身體圖像』與『原始感覺』,以便進行意向性轉成圖像性的生命管理,使生物體的生命隨時處於衡定狀態。而這樣的理論也正可說明,為何有些老者不管有無依著宗教的修行,只要能很長時日讓心智處於無煩惱、清靜狀態,透過『原我』的身體訊息轉成了意識心智可知的訊息,竟能夠『預知自己的死期』。

從這也可推知生物體的生命脈動訊息,是在腦幹的生命中樞整合發出,並由『物質性自我(即『原我』與『核心自我)指揮。由《統一物理學》的理論知道,『物質性自我』即是由集合的能量體—空間單元集合體(E1595819)構成,而這能量體的特點即是:()透過萬有引力,隨時與外在環境的能量進行交互作用。所以宇宙、星辰與地球的四時季節運轉力量,會透過影響『物質性自我』而影響生物體的生理運作。這也是中國文化中,充滿『陰陽五行』的智慧原因。()集合體 E1595819是以能量級數系列方式傳遞能量。所以,從腦幹中樞發出的生命能量脈動訊息,循著『物質性自我』的身體地圖,依著時序繞行身體的頭、四肢與內臟器官。這也是中國文化中,發展出中醫的『經絡時辰運行』的智慧原因。(參見《統一物理學》《六大的誕生》篇)

精神性自我』是由『自傳體自我』所架構的。以『物質性自我』的結構基礎,透過更複雜的神經元迴路連結,集合體(E1595819)的組合成更龐大的且分工細緻的能量體。此龐大、分工的能量體可以進行記憶過去生活經驗、邏輯推理和為未來做計劃等。而這些工作都是需要耗費相當大的能量,所以大腦是個新陳代謝非常旺盛的器官。『精神性自我』雖是主要的意識心智主角,是由學習經驗、環境和社會文化制度所塑造;但仍深受『物質性自我』的生命基本管理影響,因為『物質性自我』才是下意識運作的主角。這也是『紫微斗數』可以透過將人的『自傳體自我』以精神性的分類成十二個宮位推理命盤,而有相當性準確的原因,如命宮可以看出你的個性、心中的想法、念頭、人生觀、人格特質、性向、專長、興趣、喜好、優點與缺點。







參考資料:

1.《意識究竟從何而來(Self Comes to Mind)》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著,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社,2012412日初版。ISBN 978-986-272-13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