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的論述已經知道,理想的社會主義是基於博愛、「人人是我、物物是我」、「匹夫有責」、「無為而治」的宗教性(大我)集體主義社會。(參考《人間伊甸園~平等性境界的重建》)本篇文章將進一步比較目前世界上最常奉行的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可以知道,是追求個人資本與自由的主義,是從個人主義演化而來的,所以基本上是沒有偽裝的個人至上的追求。但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是宣稱為了平等社會而提出的,但究其根本仍是基於個人主義的邏輯思維。所以這篇文章將選讀《超越烏托邦―《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義釋》這本書的內容,來做比較與批判。個人並沒有接受過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教育,可能會誤解他們原著的意思,所以選讀這本專家解讀的書。而這本書也被中國列為「新時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重點項目。本書共三章以及附錄:第一章,主述社會主義的演化。第二章,主要闡述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它們如何超越形而上學和歷史唯心主義。第三章,闡述共產主義的發展與無產階級革命。整本書是應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學說,分析了兩個必然~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第一章
1.「恩格斯指出:現代社會主義來源於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它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伴而生。資產階級為無產階級提供了大量啟蒙進步因素,如平等、自由、博愛,以及代議制、競爭和新聞自由等。這些進步因素既是資產階級的訴求,也反映了無產階級的意願。」(page 008)
個人主義衍伸的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都將平等、自由、博愛當成理想來追求,殊不知個人主義的本質是「執我利益為優先」的本位主義,平等與博愛並不是它們個人所擁有的特質,而是它們想像要擁有的。因為個人生存優先的特質,這種非本質的利他的行為,是必須先經過個人利害關係評估的。對個人主義者來說,會渴望自己有被以平等與博愛對待,但因為薄弱的同理心,無法深刻的感受到別人也有同樣的期待。另外,因為沒有自覺的「行為病識感」,個人為生存奪取周遭資源的盲目行為,也只能讓「個人」關在「法律牢籠」的規範中行動,這不是真正的自由。
2.「在《共產主義宣言》中,馬克思指出: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的敵對對立。」(page 008)
很明顯的,馬克思的思想就是立基於個人主義的運作,是以個人的生存利益為目標,且進一步做思想改造,鼓動無產階級鬥爭資產階級,是「結合次要的敵人,打擊階段性的敵人」奪取資源。因為個人主義的特質就是:所有周遭的人都會是資源的競爭者,所以為了「我」的生存,就必須不斷的鬥爭下去。
3.「馬克思稱許巴貝夫的共產主義的「平等共和國」。他認為通過革命後,建立革命專政並消滅私有制,最終形成財產公有、共同勞動和資源平均分配。」(page 013)
馬克思雖認為這樣的構想是「相當粗糙和膚淺」。但至少巴貝夫已經知道個人主義的嚴重特質,強烈的渴望財產私有。著名的「無政府主義之父」、法國社會主義者普魯東,也曾提出蜚聲於世的論點——「財產就是竊盜」。這些覺知到資源是全體共有的觀念,即是集體(大我)社會主義的特色。但因為這些思想家也是困於第六意識的主客二元性,所以本質上也是強烈的個人主義者。所以他們也才會想到要用極權「專政」的方式做社會的管理,也就是說共產社會是由「匹夫無責」的無知個人所構成,只能在極權專政下的法律牢籠有活動自由。但因為共產社會的人民也是個人主義思維的,在長期被極權專制的管制下,資源的獲取是不滿足的。所以管理階級與底層人民階級的不平等,也將是另一場階級鬥爭的潛在因素。
4.「在恩格斯看來,社會不是一場觀念的交鋒,而是物質利益的衝突,不是僅靠著頭腦中的思辨力量就能戰鬥勝利,問題的解決必然依賴於解決問題的物質力量,依賴於階級鬥爭。」(page 018)
這裡就充分地看出恩格斯的個人主義性格,對於生存資源的敏感性與危機感,體認到資產階級對資源的掠奪與不輕易放棄,所以必須用多數暴力的革命方式爭奪。他們沒有想到,縱使無產階級鬥爭勝利,且以極權專政專政的社會主義方式,但個人主義的管理階層,也會是資源的潛在掠奪者,貪官汙吏必然是這種專制政府的腐敗根源。這種掠奪資源、腐敗的政府階級,也將是被鬥爭的對象。
第二章
1.「辯證法:是指通過對一個主題的對話,達到對該主題的真理的認識。」(page 050)
黑格爾說得好:「真理是大全,不能脫離整體來理解個體,分立性是不實在的,有限事物外觀的獨立性只是一種幻覺。除全體以外,沒有完全實在的東西,因為任何部分一孤立開,便因孤立而改變其性質,於是便不再顯出十分真的面目。」因為個人主義者的自我優先思維,將排除很多社會中與自己無關的訊息,這樣的個人,是無法理性的判斷周遭人事物在這社會的價值。例如社會中扮演螺絲釘的小人物如司機、清潔工,廢棄物回人員等,常是被忽視其社會價值的腳色。所以「辯證法」如果只是個人主義者之間的對話,充分也只能達到共識,形成共同遵守的法律,而不是真理。
2.「恩格斯介紹的辯證法特點,作者歸結有三點:萬物皆關係、萬物皆流變、萬物皆不同。」(page 053)
在「萬物皆關係」方面,作者提出「蝴蝶效應」的觀念,解釋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而這也是唯識理論所說的「凡存在的必然是有用的」特質。這種大我一體性的存在感,卻不是個人主義者所具備的,它們是以個人本位性存在。在「萬物皆流變」方面,作者引用赫拉克利的說法:「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個思維雖然意識到外境的時時變遷,但卻不知道有位能覺識的真人,並不為外物變遷。(參見《正法眼藏.山水經》) 在「萬物皆不同」方面,作者認為:「在萬物皆流變中已經蘊含著萬物皆不同的思想。因為如果連事物的自身同一性都無法得到保證的話,那就侈談事物與事物的同一性了。」其實這個「萬物皆不同」的結論,也是基於第六分別意識運作,而且只考慮個體我的主觀存在,忽略周遭環境的共同存在性。其實,變與不變是相對性的,而且也依個人的認知能力而異。首先從物質性看,意識分別時是要依賴著大腦有足夠的資料,才能做正確的分別與結論。以馬恩當時的社會,對許多科學的知識都還不知道,尤其像基因多樣性的生命整體概念都還不知道。例如我們知道同一個身體的細胞,擁有完全相同的染色體,只是在發育過程中,因為發育時不同的階段細胞處於不同的生理環境,造成染色體內的基因運作不同,使原來相同的細胞發育成肌肉、內臟、骨骼等不同的組織。其次從唯識理論看,個人主義的主客二元性思維是無法理解「我法一如」、「天人合一」,此第七識平等性智的「有差別、無分別」大我一體性境界。(參見《正法眼藏.有時》、《正法眼藏.山水經》)
3.「在恩格斯看來,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資產階級時代,整個社會分裂為兩個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page 085)
按照恩格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觀點,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並不是無一是處的,它在一定歷史時期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恩格斯的唯物史觀認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經濟發展,便構成當時社會的國家設施、法律觀點、藝術以致宗教的觀念。在此就不討論恩格斯的宗教見解的膚淺。恩格斯能看出「以往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史」,已屬難得的思想家,但他雖發現因為歷史機緣而能累積生存資源的少數階級,是造成社會多數人資源匱乏的主因;卻不能思索這種爭奪生存資源、累積資源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個人主義的劣根性~個人本位性存在。如果不根除這種個人主義的劣根性,任何的社會制度都一樣會再有鬥爭,因為這種社會充滿貪婪的腫瘤(個人主義的個人)。
第三章
1.「只有通過階級鬥爭,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用社會主義公有制代替資本主義私有制,才能使社會更好地組織生產,從而釋放出更大的生產力。」(page 098)
因為馬克思與恩格斯不知道個人的本位主義劣根性,這種個人(小我)為了自己生存危機,累積生存資源的本位劣根性,只有在為了自己的目的時,才會有活動的積極性。所以這種個人主義本位的共產社會,要能有更大的創造力與生產力,根本上是與其社會組成的本質相違背。反觀集體(大我)的社會主義,就像地球上的生命體,如人的身體細胞組織,所有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身體能適應周遭的環境挑戰,甚至為了環境的變遷而進行創新、改造演化。任何細胞組織如果進行自私的增生、搶奪資源,就會變成敗壞身體的腫瘤組織。
2.「恩格斯在《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指出:『競爭的規律是:需求和供給始終力圖互相適應,而正因為如此,從未有過互相適應。因為在人類的不自覺狀態下,誰也不知道需求與供給究竟有多大。』」(page
116)
這裡恩格斯意識到:個人(小我)主義者的社會,是無法意識到集體(大我)的社會運作。究其個人主義社會自私的運作方式,永遠只知道自己的需求,再加上有累積資源的惡習,需求的假象永遠大於必要的供給,這就是需求與供給永遠無法互相適應的根本原因。
3.「恩格斯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裡,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範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著自己的興趣今天幹這事,明天幹那事。』、『他不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將不存在公共事務的管理,而是這種公共權力將失去過去的那種政治性質,成為真正為人類服務的自由發展的權利。』」(page 128,132)
這裡恩格斯想像理想的共產社會的運作方式,但這個理想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社會的組成份子有「匹夫有責」的自覺,而這個自覺的核心思維是集體(大我)的社會主義。因為這種「人人是我」的大我思維,才會有自覺「我為人人」的積極性責任。集體社會的匹夫自覺,才能對社會的公共事務安排是「用人唯才、唯才適用」。因為既然是一體的就有「成功不必在我」的意識,而且對社會任何勞務都會是「捨我其誰」的付出。
參考資料:
1.超越烏托邦―《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義釋 劉偉、張金亮著,研究出版社,2023年7月第1版。ISBN 978-7-5199-1443-1。